轨道式水田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4247发布日期:2021-01-23 22: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轨道式水田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田运输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式水田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
在水田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水稻育秧向温室大棚内的土、肥运输,插秧时由大棚向田内的秧苗运输都采用运输设备,否则采用人力,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人工费用大等问题,更何况劳动力资源也越来越缺乏。目前使用的运输设备采用自带动力水田地面行走的轮式运输车,这种运输车使用时,比如向田间运苗,必须在田间过田埂行走,必然破坏水田田埂,一次只能运输一车箱,载重量小,必然反复行走运输压地严重,田间压出深沟影响插秧质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在向育秧大棚运土、肥时,这种运输车尺寸大不能进入棚室内,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压地、不破坏田埂、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灵活可靠的轨道式水田运输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水田运输车,包括轨道和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的机车、拖车,以及用于该机车与拖车之间连接的牵引杆,该机车包括操控台、机车底盘、动力仓,该操控台设置在机车底盘前端,该动力仓设置在机车底盘上面中间位置。该机车还包括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前引导轮组,对应该前引导轮组、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该机车底盘上分别设有机车横梁,位于该机车底盘下方,该前引导轮组、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由前至后依次垂直铰接设置在该机车横梁上,该前引导轮组、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分别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仿形轮组包括支座、摆动轴、摆动梁、安装座、尾轴、限位滚轮、机车轮轴、机车轮、限位板、电机、链条传动箱,该支座垂直铰接在该机车横梁上,该摆动梁沿纵向水平设置,其一端通过横向设置的摆动轴与该支座铰接,其另一端设置安装座,该链条传动箱垂直铰接在该安装座下面,该链条传动箱输入端联接电机,该链条传动箱输出端为机车轮轴,该机车轮轴两端对称固装机车轮,该机车轮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该安装座上与该摆动梁纵向同轴线设置尾轴,该尾轴后端设置限位滚轮,该限位板为以该支座垂直铰接轴线为圆心的弧形板,该限位板水平设置在该机车底盘上,该限位滚轮贴压在该限位板下面限制该摆动梁向上摆动。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仿形轮组数量可以为两个。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仿形轮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引导轮组和所述后引导轮组都同样由机车轮轴、机车轮、电机、链条传动箱组成,该链条传动箱垂直铰接在该机车横梁下面的固定座板上,该链条传动箱输入端联接电机,该链条传动箱输出端为机车轮轴,该机车轮轴两端对称固装机车轮,该机车轮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拖车包括拖车底盘、拖车轮组、护栏,两个护栏设置在该拖车底盘两端,该拖车底盘对称设有两个拖车纵梁,该拖车底盘下面前后垂直铰接设置两个拖车轮组,该拖车轮组由拖车轮、拖车轮轴、横轴、接梁、吊座、拖车轮组座组成,两个该拖车轮轴横向平行水平设置,并通过两个左右对称的纵向接梁联接固定,两个该拖车轮轴两端固装拖车轮,该拖车轮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所述两个左右对称的纵向接梁横向设有中心孔,该拖车轮组座固装在所述两个拖车纵梁之间,该吊座垂直铰接在该拖车轮组座下面,该吊座向下插入该两个纵向接梁之间,并通过该横轴穿过该两个纵向接梁中心孔铰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轨道由导轨、固定枕梁组成,该导轨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组合形状,两个该导轨平行设置并通过固定枕梁联接固定。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一辆该机车与所述拖车编成一列运输车组,该拖车数量为1~3辆。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式水田运输车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该前引导轮组、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由前至后依次垂直铰接设置在该机车横梁上,该前引导轮组、仿形轮组、后引导轮组分别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上。该导轨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组合形状,两个该导轨平行设置并通过固定枕梁联接固定。这样就能够在水稻育秧大棚与水稻田之间铺设轨道,轨道直接铺设在田间田埂上,直达育秧大棚内,而且铺设轨道不受地形限制可以直线曲线组合变化。有效避免了破坏田埂,而且不压田地,可以向田间运秧苗,还可以向棚内运土、运肥,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摆动梁能够带动该仿形轮组水平、垂直摆动随轨道坡形仿形滚动,该仿形轮组自身水平摆动随轨道曲线仿形滚动、所述前引导轮组和所述后引导轮组自身水平摆动引导该机车稳定运行,该拖车轮组自身水平、垂直两自由度摆动引导该拖车稳定运行,该机车牵引多辆该拖车编成一列运输车组,能够保证运输车组灵活可靠运行,工作效率更高。所以,得到了不压地、不破坏田埂、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灵活可靠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式水田运输车的构造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构造主视图;
[0016]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0017]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0018]
图5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0019]
图6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7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构造主视图;
[0022]
图9是图8中沿b-b线的剖视图;
[002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拖车构造主视图;
[0024]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0025]
图12是图10中沿c-c线的剖视图。
[0026]
图中:轨道1;机车2;拖车3;操控台4;机车底盘5;动力仓6;仿形轮组7;后引导轮组
8;牵引杆9;拖车底盘10;拖车轮组11;导轨12;固定枕梁13;机车横梁14;支座15;摆动轴16;摆动梁17;安装座18;尾轴19;限位滚轮20;机车轮轴21;机车轮22;限位板23;电机24;前引导轮组25;护栏26;拖车轮27;拖车轮轴28;横轴29;接梁30;吊座31;拖车纵梁32;拖车轮组座33;链条传动箱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轨道式水田运输车的具体实施方式构造示意图,包括轨道1和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1上的机车2、拖车3,以及用于该机车2与拖车3之间连接的牵引杆9,该机车2包括操控台4、机车底盘5、动力仓6,该操控台4设置在机车底盘5前端,该动力仓6设置在机车底盘5上面中间位置。在图1、图2、图3、图4中,该机车2还包括仿形轮组7、后引导轮组8、前引导轮组25,对应该前引导轮组25、仿形轮组7、后引导轮组8,该机车底盘5上分别设有机车横梁14,位于该机车底盘5下方,该前引导轮组25、仿形轮组7、后引导轮组8由前至后依次垂直铰接设置在该机车横梁14上,该前引导轮组25、仿形轮组7、后引导轮组8分别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1上。
[00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仿形轮组7包括支座15、摆动轴16、摆动梁17、安装座18、尾轴19、限位滚轮20、机车轮轴21、机车轮22、限位板23、电机24、链条传动箱34,该支座15垂直铰接在该机车横梁14上,该摆动梁17沿纵向水平设置,其一端通过横向设置的摆动轴16与该支座15铰接,其另一端设置安装座18,该链条传动箱34垂直铰接在该安装座18下面,该链条传动箱34输入端联接电机24,该链条传动箱34输出端为机车轮轴21,该机车轮轴21两端对称固装机车轮22,该机车轮22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1上,该安装座18上与该摆动梁17纵向同轴线设置尾轴19,该尾轴19后端设置限位滚轮20,该限位板23为以该支座15垂直铰接轴线为圆心的弧形板,该限位板23水平设置在该机车底盘5上,该限位滚轮20贴压在该限位板23下面限制该摆动梁17向上摆动。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所述仿形轮组7数量可以为两个。
[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8、图9所示,所述仿形轮组7数量还可以为一个。
[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6、图7所示,所述前引导轮组25和所述后引导轮组8都同样由机车轮轴21、机车轮22、电机24、链条传动箱34组成,该链条传动箱34垂直铰接在该机车横梁14下面的固定座板上,该链条传动箱34输入端联接电机24,该链条传动箱34输出端为机车轮轴21,该机车轮轴21两端对称固装机车轮22,该机车轮22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1上。
[003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拖车3包括拖车底盘10、拖车轮组11、护栏26,两个护栏26设置在该拖车底盘10两端,该拖车底盘10对称设有两个拖车纵梁32,该拖车底盘10下面前后垂直铰接设置两个拖车轮组11,该拖车轮组11由拖车轮27、拖车轮轴28、横轴29、接梁30、吊座31、拖车轮组座33组成,两个该拖车轮轴28横向平行水平设置,并通过两个左右对称的纵向接梁30联接固定,两个该拖车轮轴28两端固装拖车轮27,该拖车轮27滚动地设置在该轨道1上,所述两个左右对称的纵向接梁30横向设有中心孔,该拖车轮组座33固装在所述两个拖车纵梁32之间,该吊座31垂直铰接在该拖
车轮组座33下面,该吊座31向下插入该两个纵向接梁30之间,并通过该横轴29穿过该两个纵向接梁30中心孔铰接。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轨道1由导轨12、固定枕梁13组成,该导轨12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组合形状,两个该导轨12平行设置并通过固定枕梁13联接固定。
[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一辆该机车2与所述拖车3编成一列运输车组,该拖车3数量为1~3辆。
[0036]
如图1所示,使用时,首先在水稻育秧大棚与水稻田之间铺设轨道1,轨道1直接铺设在田间田埂上,直达育秧大棚内,而且铺设轨道不受地形限制可以直线曲线组合变化。再将所述一辆该机车2与所述拖车3编成一列运输车组,该拖车3数量根据运输实际需要确定,可以1辆、2辆或3辆。操作人员站在机车底盘5上,通过操控台4控制运输车组行进,行进中,该机车2的仿形轮组7水平、垂直三自由度摆动随轨道仿形,该机车2的后引导轮组8、前引导轮组25自身水平摆动随轨道仿形,该拖车轮组11自身水平、垂直两自由度摆动随轨道仿形,保证运输车组稳定运行。
[0037]
本实用新型轨道可随意铺设,机动灵活,不破坏田埂。可以向田间运秧苗,还可以向棚内运土、运肥,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一机多用,可以配套喷雾装置,轨道直接铺设到大棚内,进行大棚内喷施农药和叶面肥等作业。
[0038]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稻田间秧苗、土、肥运输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