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8031发布日期:2023-06-17 15:5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铁路棚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棚车。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具有特殊运输要求和高附加值的贵重物品的运输需求逐步提升,但传统的集装箱运输、通用的铁路棚车均不能满足大尺寸的特种货物(例如军事物资)的运输需求。据市场调研了解,许多箱装货物的长度尺寸可达6米以上,同时具有防雨、防风蚀等要求,且部分贵重物资更是需要押运人员沿途押运。

2、目前,国内载重70t级的铁路棚车侧开门的开度为4米,长大型货物的装载较为困难。此外,车内设施简单,无法适应押运人员进行长距离运输的押运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棚车,其能够满足大尺寸特种货物的运输需求,同时可以为押运人员提供工作和休息的环境。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棚车,包括车厢本体和电气系统,

4、所述车厢本体由底架单元、车顶单元、侧墙和端墙围合而成;所述车厢本体内设置有生活工作区和载物区,其中,

5、所述生活工作区设置有给排水及卫生系统和内装系统;所述给排水及卫生系统设置为能够为生活工作区提供生活用水,并排出生活废水;所述内装系统包括车内设施和内装结构;

6、所述载物区设置有侧开门装置;所述载物区的侧墙上设置有上侧梁和下侧梁;所述侧开门装置包括上滑轨、上滑轮组成、门扇和下滑轨,其中,所述上滑轨设置在所述上侧梁上,其设置为为所述上滑轮组成提供支撑和导向;所述上滑轮组成与所述上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门扇与所述上滑轮组成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门扇的固定和滑动开关;所述下滑轨设置于所述下侧梁上,其设置为与所述上滑轨配合导向;

7、所述电气系统设置为能够为所述铁路棚车供电。

8、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上滑轮组成设置为多个;所述上滑轮组成包括连接板、滑轮和门扇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滑轮和所述门扇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滑轮与所述上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门扇连接装置与所述门扇连接,其设置为能够为所述门扇提供垂向支撑力;

9、所述门扇包括左门扇和右门扇,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上滑轮组成连接;

10、所述侧开门装置还包括侧门锁闭装置,所述侧门锁闭装置设置于所述左门扇和所述右门扇上。

11、本发明的侧开门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度大于6米,可以满足长大型货物的运输需求。此外,这种结构的侧开门装置可以降低左门扇和右门扇开关时的摩擦阻力,增加便捷性。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车厢本体由底架单元、车顶单元、侧墙和端墙围合而成,所述车顶单元包括车顶弯梁,所述车顶弯梁具有帽形截面。

13、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底架单元包括侧梁、中梁组成、横梁和枕梁;

14、所述侧梁设置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侧梁平行设置,且所述侧梁为鱼腹形侧梁;

15、所述中梁组成设置于两根侧梁之间,所述中梁组成平行于所述侧梁;

16、所述横梁设置为多根,多根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梁和所述中梁组成;

17、所述枕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侧梁和所述中梁组成。

18、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中梁组成包括中梁、中梁连接板和中梁隔板;

19、所述中梁设置为两个,两个中梁相互平行;所述中梁为刀把形中梁;

20、所述中梁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中梁;

21、所述中梁隔板设置于两个所述中梁之间,所述中梁隔板设置为多个,所述中梁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中梁。

22、本发明中,横梁和枕梁可采用常规结构。侧梁优选为采用鱼腹形侧梁,这种侧梁的中间粗两端细,有助于增加底架单元的载荷强度。中梁优选为采用刀把形中梁,这种结构的中梁,其中部的厚度大于其两端的厚度,能够增加底架单元的集中载荷承受力。

2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架单元采用鱼腹形侧梁和刀把形中梁,同时增加横梁的布置密度,这样可以满足装载货物承受集中载荷时的刚、强度要求。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枕梁包括加厚上盖板和加厚下盖板,这样能够提高底架单元的载荷强度。上盖板设置于所述下盖板的上方;所述上盖板分别连接所述侧梁和所述中梁组成。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转向架接口,且所述转向架接口能够与铁路客车转向架连接。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中梁组成还包括前从板座、后从板座和心盘座组成,其中,所述前从板座设置于所述中梁上,所述前从板座靠近所述中梁的端部,其设置为能够与车钩缓冲装置的缓冲器的纵向固定;所述后从板座设置于所述中梁上,所述后从板座设置于所述前从板座的远离所述中梁端部的一侧;所述心盘座组成设置于所述中梁上,所述心盘座组成靠近所述中梁的中部。

26、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车内设施包括休息室、洗手间和走廊;其中,

27、所述休息室设置于所述载物区的一侧,所述休息室的所述侧墙上设置有窗户;

28、所述洗手间设置于所述休息室和所述走廊之间,洗手间与休息室之间设置有休息室门,洗手间与走廊之间设置有走廊门;

29、所述走廊设置于所述洗手间和所述端墙之间,所述走廊的所述侧墙上设置有生活工作区出入门。

30、本发明中,休息室内可以设置桌子、座椅、床等设施,供押运人员工作和休息。洗手间内可以设置洗手台、卫生间、连接休息室和走廊的行走通道等。

31、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内装结构包括地板、顶板、间壁和墙板,其中,

32、所述地板设置于所述底架单元的上方;所述地板包括弹性地板、铝蜂窝板和橡胶垫,其中,所述弹性地板设置于所述蜂窝铝板上,所述铝蜂窝板设置于所述橡胶垫上,所述橡胶垫设置于所述底架单元的钢板上;

33、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车顶单元的下方;

34、所述间壁包括第一间壁、第二间壁和隔离间壁;所述第一间壁设置于所述走廊和所述洗手间之间;所述第二间壁设置于所述洗手间和所述休息室之间;所述隔离间壁设置于所述休息室和所述载物区之间,所述隔离间壁上设置有隔离门;

35、所述墙板设置于所述侧墙和端墙上。

36、本发明的地板不仅隔音效果较好,而且可以防爆,能够满足特种货物(例如军事物资)的运输需求。

37、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铁路棚车还设置有货物搬运装置,所述货物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载物区内,所述货物搬运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

38、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为能够与货物连接;

39、所述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所述折叠机构与所述连接机构活动连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收合状态时,所述折叠机构贴近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折叠机构远离所述连接机构;

40、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水平连接杆、第二水平连接杆和竖直连接杆;

41、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42、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铰接,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杆相连;

43、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铰接,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杆相连;

44、所述竖直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机构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竖直连接杆设置为能够随着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水平转动。

45、本发明的货物搬运装置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高。在运输过程中,将折叠机构折合起来可以节省作业空间。完成运输后,将折叠机构打开直接推回,无需手提或手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为薄型的箱型结构,这种结构的折叠机构可以防止连接机构倾倒,提高稳定性。本发明中,第一滚轮设置为能够承受垂向载荷、主动行走和±90°转向。

4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设为长方体箱型结构,箱型结构的表面设置有能够固定货物的固定装置。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并无特别要求,能够固定货物即可。例如,固定装置为与货物的角件孔相匹配的固定销。

47、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设置为两组,两组折叠机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机构的铰接点a位于所述连接机构的边缘附近;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机构的铰接点b位于所述连接机构的边缘附近;所述铰接点a和所述铰接点b在一条直线上;

48、所述连接机构还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支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滚轮,且所述支柱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

49、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竖直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水平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

50、本发明中,第二滚轮设置为能够承受垂向载荷、主动行走和±90°转向。本发明中,所述竖直连接杆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支柱的长度设置为能够调节。这样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货物的搬运高度,更便于货物的搬运。

5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连接杆上还设置有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折叠机构意外展开。锁闭装置可以为常规结构,例如弹簧插销。

52、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电气系统包括铁路客车的通用电气系统和独立供电装置;所述独立供电装置包括发电机组和油箱。这样,铁路棚车可以与既有的铁路客车混编,接收来自牵引机车的统一供电,同时也可以满足与机车解编后的独立供电需求。

53、根据本发明的铁路棚车,优选地,所述铁路棚车还设置有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空气输送设备,其中,

54、所述空调机组设置于所述车厢本体的上方;

55、所述空气输送设备与所述空调机组相连,其设置为能够将经过所述空调机组处理的空气分别输送至所述生活工作区和所述载物区。这样可以为押运人员及货物提供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增加可运输货物的种类。

56、本发明的铁路棚车设置有侧开门装置,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度大于6米,可以运输长大型货物。本发明的车厢本体内设置有生活工作区和载物区,不仅可以为押运人员提供工作和休息环境,而且本发明的内装结构(例如地板)和空调系统等可以满足特种货物的运输要求。本发明的底架单元采用鱼腹形侧梁和刀把形中梁,能够增加底架单元的载荷强度。此外,本发明的载物区还设置有货物搬运装置,其占用空间较小,灵活性高,并且能够根据站台与车体之间的高度差调节连接机构的高度,完成货物的平稳装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