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吸能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09507发布日期:2022-12-02 21:1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车辆吸能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吸能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吸能装置是一种安装于轨道车辆前端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装置,目前的吸能装置通常为带圆角的矩形结构,并且左右对称设置在车辆前端,以减小设计难度,达到吸能过程中结构变形有序可控的目的。
3.但是由于司机室外罩与车体之间预留空间有限或者司机室外罩下有设备不能换位置的情况下,现有的吸能装置无法增加有效的变形行程从而无法满足吸能指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吸能装置、车厢及轨道车辆。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吸能装置,包括:第一级吸能结构和第二级吸能结构,所述第一级吸能结构固定至所述第二级吸能结构的前端;第一级吸能结构的截面积小于第二级吸能结构;第一级吸能结构的顶面低于第二级吸能结构的顶面。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司机室和客室,司机室的前端设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吸能装置。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厢。
8.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吸能装置,第一级吸能结构和第二级吸能结构呈非对称设置,能够将部分空间空出,为其他部件进行让位,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吸能装置安装于司机室的立体图;
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吸能装置安装于司机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图3中的局部示意图;
1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吸能装置吸能连接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
16.181-第一级吸能结构;1811-第一级表面;182-第二级吸能结构;1821-第二级表面;183-外侧吸能结构;184-底部吸能结构;185-吸能连接骨架;1851-骨架上部;1852-骨架中部;1853-骨架下部;186-司机室外罩转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本实施例中,将车辆的长度方向称为纵向,将车辆的宽度方向称为横向,将车辆的高度方向称为垂向或竖向。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能装置,可以应用于轨道车辆上,设置于司机室前端。该吸能装置包括:第一级吸能结构181和第二级吸能结构182。其中,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用于安装至车辆前端。第一级吸能结构181位于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前端,且固定至第二级吸能结构182上。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外侧吸能结构183,外侧吸能结构183上的下方分别设有底部吸能结构184。
20.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截面积小于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截面积,且第一级吸能结构181设置于第二级吸能结构182前端面的下方,具体的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顶面低于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顶面,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底面与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底面齐平。使得第一级吸能结构181和第二级吸能结构182呈非对称结构。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顶部的空间可用于容纳其他部件,提高空间利用率。
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吸能装置分为上下两级,上级为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第二级吸能结构182以及外侧吸能结构183,下级为底部吸能结构184。上下两级吸能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任意改变形状、长度、大小等,以适应司机室外罩与车体之间其他安装环境的需求。
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吸能装置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不变,可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连接。
23.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司机室内设有吸能连接骨架185,沿垂向方向延伸,与车体相连。吸能连接骨架185包括骨架上部1851、骨架中部1852以及骨架下部1853,骨架上部1851与骨架下部1853分别固装与骨架中部1852两端,第二级吸能结构182固装与骨架上部1851,底部吸能结构184固装与骨架下部1853内。
24.在本技术实施例,司机室前端还设有司机室外罩转向电机186,用于驱动司机室前端的外罩打开或闭合,当外罩打开时露出车钩实现与相邻车厢进行连挂。司机室外罩转向电机186设置于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顶部,利用该部分空间,相当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缩小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尺寸,对司机室外罩转向电机186进行避让,避免与其产生干涉。
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所示,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的第一级表面1811为竖向面。第二级吸能结构182的第二级表面1821也为竖向面,正对于司机室外罩转向电机186。第一级吸能结构181、第二级吸能结构182采用竖向面,在前方车辆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两辆车的吸能结构前端面为平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能保证碰撞过程吸能结构变形的稳定,进而保障吸能效果。
2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司机室,司机室的前端设有上述任一内容所提供的吸能装置。
27.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头车及中间车。头车采用上述车厢。
28.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及轨道车辆具有与上述吸能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3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