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486阅读:1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车铁牛的改进,特别是一种适应二种运行轨距的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
现有的重车铁牛,只有小行走轮系,无法有效地利用火车轨道,只能在专用的牛槽中以固定的轨距推送重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扩大重车铁牛作业线长度,同时具有小行走轮系和变距机构的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在现有重车铁牛的前、后部位分别设置主要由电动推杆支承架,电动推杆、轴销、齿轮、大车轮系等组成的变距机构。当电动推杆被正向或反向通电而作收拢或伸出运动时,两组分别相互啮合的齿轮便作正向或反向啮合旋转,四组大车轮系即作出收拢或张开动作,达到变距目的。原有的小行走轮系则作为本实用新型在牛槽中运行和在轮距变化时的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优占在于它既能在牛槽轨道上运行,又能在火车轨道上运行,从而缩短了牛槽长度,扩大了推送铁牛的作业线长度,提高了推送重车的效率。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简图(其虚线部分为四组大车轮系的收拢状态);图3为图2沿A-A线(变距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的简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简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简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小行走轮系的示意图。
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牛头系统1、铁牛机架2、小行走轮系11、变距机构23等几大部分组成。
参照
图1,卡板9、底板10与铁牛机架2焊为一体。
参加
图1,图4,图6,盖板8与底板10通过螺栓、螺母连为一体。
参照
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变距机构23由电动推杆支承架3,电动推杆4,轴销5、垫片6、锁紧螺母7、支承轴承13和18、垫片14和19、锁紧螺母15和20、齿轮16、键17、大车轮系12、挡环21等组成;电动推杆支承架3位于铁牛机架2的顶面,它通过螺栓、螺母与铁牛机架2连为一体,电动推杆4一端与电动推杆支承架3相连,另一端通过轴销5与齿轮16相连,齿轮16安装在支承轴承13上,它通过键17与大车轮系12的轴相连;支承轴承13和18分别安放在盖板8的予留孔中;挡环21与盖板8焊为一体;大车轮系12又通过盖板8、卡板9与铁牛机架2连为一体;铁牛机架2同一端的两个变距机构23的齿轮16相互啮合。
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小行走轮系11通过托架22与底板10相连。
参加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变距动作是这样来完成的(1)当电动推杆4被正向通电作收拢运动时,通过轴销5的传力,带动两组分别啮合的齿轮16作向啮合旋转,再通过键17的传力,带动四组大车轮系12完成张开动作(即图2中的实线部位);此时每组大车轮系12的轮距为1.503米,和火车轨道吻合,但由于火车轨道钢轨的高度为152mm,因此当大车轮轴搭在火车轨道上时,小行走轮系11处于悬置状态(即非工作状态),变距后的本实用新型便可在钢丝绳的牵引下,从宽度为1.2米、轨距为0.9米的牛槽中“爬”出,进入推送重列车(货车)的工作状态;(2)当电动推杆4被反向通电进行伸出运动时,与原理(1)等同,大车轮系12作收拢动作,(即图2中的虚线部位);此时由于大车轮系12的轮踏面比小行走轮系11的轮踏面高60mm,因此当大车轮系12收拢处于悬置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承重和运行任务由小行走轮系11承担;在另一根钢丝绳的牵引下,本实用新型退入牛槽,火车便可安全通过。
权利要求1.一种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包括牛头系统1、铁牛机架2、小行走轮系11等几大部分、小行走轮系11通过底板10安装在铁牛机架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在铁牛机架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了变距机构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其特征在于变距机构23主要由电动推杆支承架3,电动推杆4、轴销5、齿轮16、大车轮系12等部件构成,电动推杆支承架3位于铁牛机架2的顶面上,电动推杆4的一端与电动推杆支承架3相连,另一端通过轴销5与齿轮16相连,齿轮16安装在轴承13上,它通过键17与大车轮系12的轴相连,大车轮系12通过盖板8、卡板9与铁牛机架2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其特征在于位于铁牛机架2同一端的两个变距机构23的齿轮16相互啮合。
专利摘要一种变轨距重列车推送铁牛,它包括牛头系统、铁牛机架、小行走轮系和变距机构等几大部分。变距机构由电动推杆支承架、电动推杆、轴销、齿轮、大车轮系等部件构成。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使铁牛的四组大车轮系张开或收拢。这样,既能在轨距为0.9米的牛槽轨道上运行,也能在轨距为1.503米的火车轨道上运行,从而扩大铁牛的作业线长度,提高了推送重车的效率。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于实施。
文档编号B61C17/00GK2127925SQ9221801
公开日1993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3日
发明者伍德明, 傅其, 陈瑶 申请人:南京港务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