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iii型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35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韶山iii型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韶山Ⅲ型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
目前,韶山Ⅲ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恒流限压控制方式,机车牵引电机电流的大小全凭司机直接控制,对司机指令加以延时控制环节,使其牵引电流从0经一定延时呈线性的达到司机指令给定值的控制器还没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韶山Ⅲ型电力机车起动时,牵引电机电流变化率过大,造成列车起动不平稳,牵引电机受大电流冲击后影响其使用寿命而研制的一种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如


图1、图2所示,延缓控制器设有A、B两组相同的电路,当A组电路发生故障时,可随电子柜转换开关DKK自动切换至B组工作,本电路的工作电源取自15伏电源板,当司控手柄在升区向上提升给N4一电压信号经R2输入至IC4的脚9及脚12,IC4的14脚输出高电位至IC1的13脚,并接通IC1的脚1和脚2,此时由于IC4的脚8处于低电位,使IC1的脚3与脚4断开,由BG6、D5、D7、W3、R6组成恒流源,通过IC1的脚1与脚2向C3充电,并送至IC4脚5,经IC4的脚7、脚3、脚1到D9输出至N3端;当司控手柄在升区高位降至升区低位时,此时IC4的脚10处于高电位,所以IC4的脚8也处于高电位,并断开恒流源,此时电容开始放电,电路中BG1、BG2、D2、C2、R16、R14、R12、R10和D3组成联控延缓电路,电N2线输入的信号经D2、R16、R14和C2送至BG1的基板,使BG1饱和导通,并推动BG2饱和导通,C3电容通过D3、BG2放电,此时虽然司控在升区高位,但N3被N1信号封锁,并无电压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起动延缓控制器的使用,可有效防止电力机车在牵引、电阻制动时所产生的大电流冲击,保证牵引电机电流不能突变,改善牵引电机的换相条件,延长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列车起动平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电力机车电子柜的接线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如
图1、图2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路,印刷于一个电路板上,电路中运算放大器IC1、IC2、IC3、IC4选用型号为LM324的集成块,BG1、BG2、BG3、BG4选用9013,BG5、BG6选用9012,D1、D2、D3、D4、D5、D6、D7、D8、D9、D10选用1N4004二极管。
权利要求一种由电源及延时电路组成的韶山Ⅲ型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A、B两组相同的电路,当A组电路发生故障时,可随电子柜DKK开关自动切换至B组工作,本电路的工作电源取自15伏电源板,司机手柄在升区向上提升给电路N4-电压信号,经R2送至IC4的12脚和9脚,IC4的14脚输出高电位至IC1的13脚,并接通IC1的脚1和脚2,由于IC4的脚8处于低电位、使IC1的脚3与脚4断开,由BG6、D5、D7、W3、R6组成恒流源、通过IC1的脚1与脚2向C3充电,并送至IC4的脚5,经IC4的脚7、脚3、脚1到D9输出至N2端;当司控手柄在升区高位降至升区低位时,由于IC4的脚10处于高电位,所以IC4的脚8也处于高电位,并断开恒流源,此时电容C3开始放电,电路中BG1、BG2、D2、C2、R16、R14、R12、R10和D3组成联控延缓电路,由633线输入的信号经D2、R16、R14和C2送到BG1的基板,使BG1饱和导通,并推动BG2饱和导通,C3电容通过D3、BG2放电,此时虽然司控在升区高位、但N2被633信号封锁、并无电压信号输出。
专利摘要韶山III型电力机车起动延缓控制器,主要由延缓电路,恒流源等电路组成,本控制器设有A、B两组完全相同的电路,当A组电路损坏时,可随电子柜DKK开关自动切换至B组工作,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韶山III型电力机车起动时、牵引电机电流变化率过大,造成列车起动不平稳,牵引电机受大电流冲击后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不足,结构简单、与电力机车电子柜配套安装方便、运行可靠。
文档编号B61C3/00GK2210828SQ94246190
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远忠 申请人:陈远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