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479阅读:30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有关的创作,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能藉由内管的滑道、外管的剖槽及束管的凸部、舌部的嵌入配合时,得以使内管在伸缩调整高度时的方向保持不变,且受螺栓的螺合作用而迫使束管呈向内收束状,以压迫外管亦呈向内收束并紧紧夹持着内管,进而确实的控制内管伸缩调整时的方向性的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
按习用的滑板车把手伸缩调整构造,请参


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是包括有内管10、外管12及束管13所组成,其中内管10呈圆管状,且于其上端枢设有把手组11,以供内管10下方能插置于中空状的外管12内;而该外管12的周缘适当处设有剖槽120,并使该外管12能置于束管13的空间部130内;而该束管13内则设有空间部130及缺部131,且该空间部130是与缺部131相连通,并于缺部131的两侧设有阶级孔132及螺孔133,以供螺栓15能先穿伸于阶级孔132内后再螺设于螺孔133上,进而能迫使束管13在向内侧收束时而强制压迫外管12跟着向内收束,以达到使外管12能确实夹紧内管10的目的。
上述创作案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赞许,唯鉴于业界对技术的研发日新月异,不余遗力,故本申请人乃更再努力研究改良,其使臻于完美实用;且近来,创作人在经历无数次更新实验测试以及归纳消费者的实际操作使用上的回应意见,发现尚有下列问题待进一步改善1.由于内管是圆管,且于其上端枢设有把手组,因此,当把手组往上或往下伸缩调整至一定位高度后,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把手组与车体间的最佳方向,如此,其不但会造成消费者在操作习惯的不适应及困扰外,更易因操作习惯的不适应而造成意外危险的发生。
2.承如上述,为改进上述的缺点,消费者在调整至适当高度时,必须再重新或多次的校正把手组与车体间的角度方向,其不但造成消费者需要以更长时间的方式来作调整,浪费时间外,同时,亦会使操作调整的方式更加复杂化,而降低经济效益及使用效益。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滑板车把手在伸缩调整高度的操作上,不但能具有更加简单方便快速的操作性,以增加其使用效益,同时,亦能更确实控制其方向性,进而降低改变消费者的操作使用习惯及意外危险发生,是消费者所一致企盼的,更是业者所急需迫切研发解决的一大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它能藉由内管的滑道、外管的剖槽及束管的凸部、舌部的嵌入配合时,得以使内管在伸缩调整高度时的方向保持不变,以具有更加简单方便快速的操作性及更确实的控制其方向性,同时,亦能藉由受螺栓的螺合作用而迫使束管向内收束状,以压迫外管亦跟着向内收束并紧紧夹持着内管,进而确实的控制内管伸缩调整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其主要由内管、外管及束管所组成,其内管置于外管内侧,且于内管的周侧适当位位置上设有滑道及外管的周侧设有剖槽,并使内管及外管均能置于束管的空间部内,以供束管的凸部及舌部能分别位于外管的剖槽及内管的滑道内;束管设有空间部,且于空间部的内缘形成有凸部及舌部,并使该凸部及舌部呈连结状;另,束管的另一端设有缺口部,且使该缺口部与空间部呈相连通状,并于缺口部的两侧分别形成阶级孔及螺孔,以供螺栓能贯穿于阶级孔后再螺设于螺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优点是不但能具有更加简单方便快速的操作性、更确实的控制其方向性、确实的控制内管伸缩调整时的位置,以增加其使用效益,同时,亦能降低改变消费者的操作使用习惯,进而降低意外危险发生,以达到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性保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配合所附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下,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
图1是为习用的滑板车把手伸缩调整构造的平面组合示意图;图2是为习用的滑板车把手伸缩调整构造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束管未向内收束时的组合部面示意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的束管已向内收束时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内管2滑道20把手组 25
外管3 剖槽30束管4 空间部 40凸部41 舌部42缺口部 43 阶级孔 44螺孔45螺栓5 螺纹部 50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其主要由内管2、外管3及束管4所组成,其中内管2为圆管状,以供内管2能插置于外管3内侧;而该内管2的上端则枢设有把手组(图中未标示),且其下端是置于外管3内侧,并于内管2的周侧适当位置上设有滑道20,而该滑道20的断面是呈近水滴状,以供束管4的凸部41及舌部42能分别置于其内;外管3呈中空状,且其周侧端设有一个以上的剖槽30,并使外管3能置于束管4的空间部40内,以供束管4的凸部41及舌部42能位于其内;束管4则设有空间部40,且于空间部40向内形成有凸部41及舌部42,并使该凸部41及舌部42呈连结状,以供分别置于外管3的剖槽30及内管2的滑道20内;另,束管4的另一端设有缺口部43,使缺口部43与空间部40呈相连通状,并于缺口部43的两侧分别形成阶级孔44及螺孔45,以供螺栓5能贯穿于阶级孔44后再螺设于螺孔45上;如此,藉由上述构造,能使内管2在伸缩调整高度时受束管4舌部42及外管剖槽30限制而会使内管2的方向保持不变,且受螺栓5的螺合作用而迫使束管4呈向内收束状,进而压迫外管3亦呈向内收束以紧紧夹持着内管2。
当欲调整内管2的伸缩高度时,则需先将螺栓5反转,使得束管4因自身的网性弹性回覆力的作用,而使束管4回覆至原始状态,即会使束管4的缺口部43的距离增加,换言之,亦会使外管3因不受束管4的束缚及自身的弹性回覆力的作用下,会使外管3与内管2间形成松配合,此时,由于束管4的凸部41及舌部42是分别位于外管3的剖槽30及内管2的滑道20内,因此,当内管2在往上移动调整时,会使内管2的滑道20受束管4的舌部42的限制及引导作用,而使内管2仅能以此一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适当位置时,方可再将已置于束管4上的螺栓5以正转方向转动,并藉由螺栓5的螺纹部50与束管4的螺孔45的螺合作用,而有效的迫使束管4呈向内收束状,以压迫外管3亦跟着向内收束并紧紧夹持着内管2,进而确实的控制内管2在伸缩调整时的位置及方向,以使内管2在伸缩调整高度时的方向保持不变,且具有更加简单方便快速的操作性及更确实的控制其方向性。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其主要由内管、外管及束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管是置于外管内侧,且于内管的周侧适当位位置上设有滑道及外管的周侧设有剖槽,并使内管及外管均能置于束管的空间部内,以供束管的凸部及舌部能分别位于外管的剖槽及内管的滑道内;束管设有空间部,且于空间部的内缘形成有凸部及舌部,并使该凸部及舌部呈连结状;另,束管的另一端设有缺口部,且使该缺口部与空间部呈相连通状,并于缺口部的两侧分别形成阶级孔及螺孔,以供螺栓能贯穿于阶级孔后再螺设于螺孔上。
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把手方向伸缩调整构造,包括内管、外管及束管,其中内管置于外管内侧,且于内管及外管的周侧上设有滑道设有剖槽,内管及外管均置于束管空间部内,束管的凸部及舌部分别位于外管的剖槽及内管的滑道内;束管设有空间部,空间部的内缘有呈连结状的凸部及舌部;束管的另一端设有与空间部呈相连通状的缺口部,缺口部的两侧分别形成阶级孔及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安全简单快速,可更好地控制把手的方向性及内管伸缩调整时的位置。
文档编号B62K21/00GK2408033SQ0020558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4日
发明者王旭观 申请人:王旭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