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51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方向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的转向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方向盘。
现行的汽车方向盘为刚性支架结构,方向盘固定在转向轴的顶端,方向盘、转向轴、驾驶室通过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方向盘下端部分与驾驶员正面身体的最近距离为8—10cm,当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碰撞时,方向盘会在猛烈碰撞的瞬间后移,身处在方向盘后侧狭窄空间内的驾驶员由于事故的突然发生,避不开方向盘的硬性挤压,就会被方向盘顶伤甚至顶死。申请人早先曾申请一个专利“安全方向盘”(专利号92224878.8),它虽然能使方向盘的下面在身体挤压下会向下转动而脱离盘圈平面折弯,扩大了方向盘与驾驶员之间的间距,解决了驾驶员被顶伤甚至顶死的问题。但经碰撞试验证明,由于圆弧段与圆弧段之间为柔性或活动插接,方向盘的上面也会同时脱离盘圈平面向驾驶员的头部、胸部打来,同样会伤害驾驶员,并且原专利设计有拉簧,结构较复杂,加工制造均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既可避免驾驶员被方向盘挤顶而死伤、又可同时保护驾驶员的头部、胸部不受伤害、结构简单的安全方向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毂、辐条和以圆形钢箍为骨架的盘圈组成,特征是在盘圈的圆形钢箍上包有三根圆弧段,相邻圆弧段之间留有露出圆形钢箍的间隙。
间隙之间的距离为1—5cm。
本实用新型由于三根圆弧段均包在圆形钢箍上,即三根圆弧段之间仍是钢性连接,并且三根圆弧段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方向盘就会后窜顶向驾驶员,驾驶员的身体就会压住方向盘的盘圈上的三根圆弧段中的任一圆弧段,圆弧段和辐条就会脱离正常位置,辐条绕销轴向下转动,与辐条连为一体的圆弧段亦会随辐条的向下转动而脱离盘圈平面折弯,从而增大方向盘与驾驶员之间距,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驾驶员被方向盘挤顶而死伤,同时盘圈上方的圆弧段也不会脱离盘圈,仍保持在原平面上,这样又保护了驾驶员的头部、胸部。本实用新型能将国家标准规定的导致伤亡的碰撞速度由48km/h提高到65km/h。本实用新型能消除或减轻驾驶员的主要损伤源,有效地在碰撞事故中避免方向盘对驾驶员的挤入导致的致伤致死现象,从而有效地保护驾驶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是现行方向盘的理想替代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毂1、辐条2和以圆形钢箍4为骨架的盘圈3组成,在盘圈3的圆形钢箍4上包有三根由ABS塑料浇铸而成的圆弧段6,相邻圆弧段6之间留有2cm的间隙,间隙中露出圆形钢箍4。垂直于每一根圆弧段6的中间内弧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辐条2,辐条2与毂1的三叉杆7之间通过销轴5铰接。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方向盘,由毂(1)、辐条(2)和以圆形钢箍(4)为骨架的盘圈(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盘圈(3)的圆形钢箍(4)上包有三根圆弧段(6),相邻圆弧段(6)之间留有露出圆形钢箍(4)的间隙,垂直于每一根圆弧段(6)的中间内弧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辐条(2),辐条(2)与毂(1)的三叉杆(7)之间通过销轴(5)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方向盘,其特征在于相邻圆弧段(6)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方向盘,它由毂、辐条和以圆形钢箍为骨架的盘圈组成,特征是在圆形钢箍上包有三根圆弧段,相邻圆弧段之间留有露出圆形钢箍的间隙。当外力作用在盘圈上时,盘圈下方的圆弧段和辐条会脱离正常使用位置,从而增大方向盘与驾驶员之间距,起到缓冲作用,而盘圈上方的圆弧段和辐条保持位置下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地在碰撞事故中避免方向盘对驾驶员的挤入导致的致伤致死现象,从而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2D1/11GK2467370SQ0121096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张波 申请人:张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