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41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轨陆用车辆领域自行车中的转动立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主要是为了令立管具有转动的功能,以及立管角度快速调整、拆卸的功效,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自行车立管结构,早期是将前管与立管利用焊接方式,将两结构组件固焊,此种固定式的立管结构,因无法作一多种角度调整的功效,故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要求,故在自行车市场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所需,于是便有一种可调式立管结构产生,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43275号“自行车立管”(详见附件一即台湾专利公告第443275号“自行车立管”的公告文本),其主要包括有一直管,其顶端的相对两侧边各设有一构造完全相同的卡合结构,该两卡合结构的中心设有一穿孔贯穿其间,并且皆在表面上各设有多道卡条;及一横管,前端设有一用以锁固把手的束仔,而后半段以一隔板为分隔而设有一定位槽,该隔板并与一表面具有卡条的固定接片接合而围成及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该横管进一步包括一活动调整块,该活动调整块在前端设有一凸柱固设置位槽内,而在后端则设有一表面设有卡条的活动接片,配合固定接片可调整设于直管的卡合构造,其中该凸柱中心设有一穿孔,而定位槽底部设有螺孔,配合一螺栓穿过穿孔而锁入于螺孔。
由上述可知,此种自行车立管结构,主要是利用直管顶端两侧边的卡合结构,配合具卡条的固定接片及活动接片,而达到立管的角度调整及卡固的功效。然而此种现有习用的自行车立管结构,在使用时存在有以下的缺点1、使用此种现有习用的自行车立管结构,其中横管需凸设一凸柱及两穿孔,故其结构组件过于复杂,故存在有装组拆卸速度较慢的缺点。
2、使用此种现有习用的自行车立管结构,其中卡固用的卡条是成型在固定接片及活动接片上,故如发生卡条损坏时,则需要更换整组的横管结构,故存在有增加消费者维修成本的缺点。
3、使用此种现有习用的自行车立管结构,其中如需作一立管角度调整时,则需将螺栓旋松,再将活动调整块退出,扳动调整至所需的角度之后,再将活动调整块压合复位,最后,再将螺栓螺紧,故存在有立管角度调整费时的缺点。
上述是现有习用的自行车立管结构的缺点,因此就整体来讲,相当不具有实用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行车立管结构存在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自行车立管结构存在的在设计上未尽精良的缺陷,本发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自行车立管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自行车立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一枢接件将立管本体及套头相枢接,使立管本体可利用该枢接件为轴心,而可作一角度调整转动,再配合螺设在套头顶面的螺丝迫紧或旋松,而能够达到立管本体的快速卡固定位的功效,同时并可利用容置在枢接件内的弹性件的回复弹力,即可在螺松螺固件时,顺势将套卡在立管本体一端片体的卡制件顶推脱出,进而可将立管本体作一角度旋动调整,即达到立管结构快速拆卸及调整的优良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仅是旋松一螺固件即可达到立管结构角度调整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了现有习知自行车立管结构组成组件复杂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中的卡齿部是成型在一与立管本体分离的卡制件上,故使得如卡制件的卡齿部损坏时,仅需更换卡制件,而无现有习用的卡条是成型在活动接片及活动调整块上,如发生卡条摩损时,则需更换整组横管结构的缺点,更具有实用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主要包括一立管结构及一卡合结构,其中上述的立管结构,包括有一立管本体及一套头,其中该立管本体,其一端设有一可套束自行车把手的束部,另一端则设有一可供卡合结构枢接的枢接孔;该套头,其一端设有一相对应立管本体枢接孔的贯穿孔,而套头一面设有一可供螺丝螺设的槽孔,其中螺设在槽孔内的螺丝是设置为与卡合结构呈顶抵定关系的结构;上述的卡合结构,包括有一枢接件,该枢接件是设置为将立管本体及套头相枢接,而该枢接件的中间穿设有一容置孔,表面则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是设置为供螺设在套头上的螺丝卡抵定位的结构,且该枢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卡制件;一螺合件,其一端穿设入卡制件及枢接件内,并与上述立管本体一侧的卡制件相螺合,借由该螺固件形成达到迫紧卡制,进而使卡制件与立管本体呈卡固定位关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中所述的立管本体的穿孔是穿设在立管本体一端的字型片体适处,且片体两外侧设有齿部,该齿部是设置为与卡制件的卡齿部相卡合,而卡制件的一侧凸设有一凸部,该凸部是设置为与枢接件两端凹设的凹部相套卡的结构。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中所述的枢接件的容置孔是设置为可容设一弹性件。
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中所述的枢接件表面的定位孔可设置为复数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主要包括一立管结构及一卡合结构,其中上述的立管结构,包括有一立管本体及一套头;其中,该立管本体一端成型为字型片体,该片体适处穿设有一相枢接的枢接孔,另在片体两外侧分设有齿部;该套头,容设在立管片体间,且该套头顶面纵向穿设有一可供螺丝穿设用的槽孔,而套头一端则轴向设有一供卡合结构穿设枢接的贯穿孔;上述的卡合结构,其包括有一枢接件,该枢接件是枢接在立管本体的枢接孔及套头的贯穿孔内,且该枢接件中间穿设有一可供弹性件容设的容置孔,而两端则分别凹设有一凹部,另该枢接件的表缘设有一可供穿设在套头槽孔内的螺丝定位用的定位孔;一卡制件,该卡制件凸设有一可与枢接件凹部相套合的凸部,而凸部周缘则有一对应立管本体齿部的卡齿部;一螺固件,该螺固件是穿设在卡制件及弹性件内,使立管结构与卡合结构相结合。上述结构相组合而构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
本实用新型时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主要是利用一枢接件将立管本体及套头相枢接,使立管本体可利用该枢接件为轴心,而可作一角度调整的转动,再配合螺设在套头顶面的螺丝迫紧或旋松,而可达到立管本体的快速卡固定位的功效,同时并可利用容置在枢接件内的弹性件的回复弹力,即可在螺松螺固件时,顺势将套卡在立管本体一端片体的卡制件顶推脱出,进而将立管本体作一角度旋动的调整,即达到立管结构快速拆卸及调整的功效,确实是一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自行车立管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因为其仅是旋松一螺固件即可达到立管结构角度调整的功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习知自行车立管存在的结构组成组件复杂的缺点,所以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也相对减少,符合成本效益,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中仅是利用容设在枢接件的弹性件,即可达到立管结构快速拆卸的功效;而无现有习知自行车立管存在的因结构组件复杂所产生的立管拆卸速度缓慢的缺点,非常适于实用。
3、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中卡齿部是成型在一与立管本体分离的卡制件上,故如发生卡制件的卡齿部损坏时,仅需更换卡制件,而无现有习知自行车立管存在的由于将卡条成型在活动接片及活动调整块上,故在发生卡条摩损时,则需更换整组横管结构的缺点。
4、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于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自行车立管产品的需求,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升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主要是利用枢接件作为立管本体旋动的轴心,再利用一扳动工具将螺固件旋松,使容置在枢接件内的弹性件作一弹力复位动作,而抵顶卡制件弹脱,将立管本体旋动调整,即可轻易达到立管结构快速拆卸及角度调整的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较现有的自行车立管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易,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调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的动作示意图二。
10---立管结构 11---立管本体12---套头 13---片体14---枢接孔 15---齿部16---束部 17---槽孔18---螺丝 19---贯穿孔20---卡合结构 21---枢接件22---凹部 23---容置孔24---定位孔 25---卡制件26---凸部 27---卡齿部28---弹性件 29---螺固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主要包括一立管结构10及一卡合结构20,其中上述的立管结构10,其包括有一立管本体11及一套头12,其中该立管本体11,其一端成型为字型片体13,该片体13穿设有一枢接孔14,而片体13的外侧分别设有齿部15,该齿部15是可供一卡合结构20卡固;而立管本体11的另一端则设有一可套设自行车握把的束部16;该套头12,是可供一直管套束,而套头12的顶面纵向穿设有一槽孔17,该槽孔17可供一螺丝18穿设,而套头12的一端轴向设有一贯穿孔19,该贯穿孔19可供一卡合结构20枢设;上述的卡合结构20,其包括有一枢接件21,该枢接件21是枢接在上述的立管本体11的枢接孔14内,另该枢接件21的两端凹设有一凹部22,中间则形成设有一容置孔23,另该枢接件21的表缘设有一可供螺丝18顶抵定位用的定位孔24;一卡制件25,该卡制件25的一侧凸设有一可套合在枢接件21凹部22的凸部26,而凸部26周缘则设有对应立管本体11齿部15的卡齿部27,因此该卡齿部27可与立管本体11的齿部15相卡合,而可达立管限位功效;一弹性件28,可供一螺固件29穿设,并容设在枢接件21的容置孔23内;一螺固件29,该螺固件29是穿设在卡制件25及弹性件28内,并与立管本体11一侧的卡制件25相螺合。
上述结构相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首先将套头12套设在立管本体11前端的片体13间,并利用一枢接件21相枢接;然后将弹性件28容设在枢接件21的容置孔23内,该枢接件(21)是为立管本体(11)转动调整的轴心,再将卡制件25分别套设在立管本体11一端的片体13上,此时卡制件25一侧的凸部26会与枢接件21的凹部22相套合,而该凸部26周缘的卡齿部27则会与立管本体11的齿部15相卡合,而可达到立管结构10的卡固限位功效,再利用一螺固件29穿入卡制件25及弹性件28,进而与立管本体11另一端的卡制件25相螺合,迫使卡制件25与立管本体11前端的片体13紧密卡合,最后再将一螺丝18穿设入套头12顶面的槽孔17,并卡抵定位在枢接件21表缘的定位孔24内,因此该螺丝18使得套头12与枢接件21呈连结结构关系,使立管本体11不会任意滑动,而可达到立管结构10的定位功效。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如需将立管结构10作一角度调整时,仅需利用一扳动工具,套设在螺固件29内,再施力旋松螺固件29,此时套设在枢接件21容置孔23内的弹性件28,会因螺固件29拆松所致,而作一弹力复位动作,进而可将卡制件25顶推弹脱,进而将立管本体11作一所需角度旋转,即可达到立管结构10快速拆卸及角度调整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其中,例如在枢接件21的表缘凹设有复数个的定位孔24。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立管结构及一卡合结构,其中上述的立管结构,包括有一立管本体及一套头,其中该立管本体,其一端设有一可套束自行车把手的束部,另一端则设有一可供卡合结构枢接的枢接孔;该套头,其一端设有一相对应立管本体枢接孔的贯穿孔,而套头一面设有一可供螺丝螺设的槽孔,其中螺设在槽孔内的螺丝是设置为与卡合结构呈顶抵定关系的结构;上述的卡合结构,包括有一枢接件,该枢接件是设置为将立管本体及套头相枢接,而该枢接件的中间穿设有一容置孔,表面则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是设置为供螺设在套头上的螺丝卡抵定位的结构,且该枢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卡制件;一螺合件,其一端穿设入卡制件及枢接件内,并与上述立管本体一侧的卡制件相螺合,该螺固件形成迫紧卡制,使卡制件与立管本体呈卡固定位关系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立管本体的穿孔是穿设在立管本体一端的字型片体适处,且片体两外侧设有齿部,该齿部是设置为与卡制件的卡齿部相卡合,而卡制件的一侧凸设有一凸部,该凸部是设置为与枢接件两端凹设的凹部相套卡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枢接件的容置孔是设置为可容设一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枢接件表面的定位孔可设置为复数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枢接件表面的定位孔可设置为复数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良结构的自行车转动立管,包括一立管结构及一卡合结构,该立管结构包括有一立管本体及一套头,该卡合结构包括一枢接件及一螺合件。其主要是利用一枢接件将立管本体及套头相枢接,使立管本体可利用枢接件为轴心,而可作一角度调整的转动,再配合螺设在套头顶面的螺丝迫紧或旋松,而可达到立管本体的快速卡固定位的功效,同时并可利用容置在枢接件内的弹性件的回复弹力,即可在螺松螺固件时,顺势将套卡在立管本体一端片体的卡制件顶推脱出,进而将立管本体作一角度旋动的调整,即达到立管结构快速拆卸及调整的功效,确实是一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新设计。
文档编号B62K21/00GK2612601SQ03245050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潮湖 申请人:陈潮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