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56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有关自行车中对车把手结构制作,是将适当管径的管体予以裁切成预定长度后,然后进行热处理加工作业,然而对于该管体如何在减轻重量同时并予兼顾到应有的强度十分不易做到;因此,当车把手是组装在具越野功能的特殊自行车时,由于在巅簸不平的路段行走,便有不段的震动力加诸于该车辆上,再加上骑乘者的上半身重量也会因该车辆行驶于巅簸不平路段时,更加重了车把手的长期受力作用,最容易从两手所持握的管端处断裂;探讨其原因,即该车把手的内径为同径厚度、反而导致两管端在受重力后无法释除、分散掉,形成两管端与中间位置之间的受力落差相当大,在如此日积月累的情形下,遂渐形成受力不均的数点开始扩散成环线效应,最后当然就从此处发生断裂了。显然,以目前对于车把手中如何将其受力以为释散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并没有获得有效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的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管体外圆的中间段落位置呈稍凹陷状,而在内径的中间段落中乃较两旁为厚,并由中间两旁向供手握的管端的段落内径厚度、则逐渐呈渐缩变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在车把手内径的中间段落较两旁为厚,并由中间两旁向供手握的管端的段落内径厚度逐渐呈渐缩变薄,而在管体外圆的中间段落位置呈稍凹陷状;这样车把手可将在巅簸路段中所产生的震动力暨骑乘者上半身重力,经由车把手两端的手握管端、逐而往车把手内径较厚中间段落方向引导、以形成释散作用,如此以达到防止车把手因受力无法释散而造成断裂现象的强化功效。


图1本实用新型所组装的位置示意图。
图2-A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2-B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间段落的局部剖视图。
图2-C本实用新型结构管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本实用新型呈不同造型的外观图。
图3-B本实用新型呈不同造型的剖视图。
图4-A本实用新型另一造型的外观图。
图4-B本实用新型另一造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A、图2-B、图2-C的详细说明所示本实用新型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是针对在巅簸路段供骑乘使用的越野自行车,其车把手先由呈中空状的刚性管体1在经由管切裁机的裁切成预定长度后,于管体1外圆的中间段落11中受到辊辗设备的辊辗作用下而呈稍凹陷状12,同时导致该中间段落11厚度较两旁为厚些(如图2-B),之后再由挤抽设备将中间段落11两旁开始往两边的管端13方向作动,以致形成中间段落11两旁的厚度逐渐向两边的管端13呈渐缩变薄定型(如图2-C);如此由管体1内径的两管端13向中间段落11渐呈增厚,而管体1外圆的中间段落11位置则呈稍凹陷状12型体(如图2-A),将车把手组装在自行车2完成后(如图1),当该越野车辆行驶于巅簸路段时,则车把手遂可将在巅簸路段中所产生的震动力暨骑乘者上半身重力,经由车把手两端的手握管端13逐而往车把手内径较厚中间段落11方向引导、而形成释散作用;如此一来,该越野车遂通过车把手可将其所承受的受力予以适时地分散、释除,不致造成断裂现象,亦因而予以强化其车把手的承受强度功效。
再者,由于每一款的车种所搭配的车把手型体并不相同,遂以产生具有弯弧造型的车把手3、4,如图3-A或图4-A所示,同时其内部亦依其造型而加以改变其各段落位置的厚薄程度(如图3-B、图4-B),以为同样具有可将其受力的引导释散作用。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较传统构造来得更安全、进步,确有其进步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管体外圆的中间段落位置呈稍凹陷状,而在内径的中间段落中乃较两旁为厚,并由中间两旁向供手握的管端的段落内径厚度、则逐渐呈渐缩变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野自行车的车把手管体改良,主要是针对巅簸路段所供骑乘使用的越野自行车,其在车把手管体外圆的中间段落位置中则呈稍凹陷状,而在内径的中间段落较两旁为厚,并由中间两旁向供手握的管端的段落内径厚度逐渐呈渐缩变薄;如此该成型后的车把手遂可将在巅簸路段中所产生的震动力暨骑乘者上半身重力,经由车把手两端的手握管端逐而往车把手内径较厚中间段落方向引导、以形成释散作用,如此达到防止车把手因受力无法释散而造成断裂现象。
文档编号B62K21/12GK2637306SQ0327699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颜育全 申请人:镒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