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折叠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供十岁以下儿童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使用的多功能童车。
目前,国内外市场出售的童车,有的是可供儿童躺、坐的推车,有的是可供儿童骑的童车,在这些童车中有的还可以折叠,但性能单一。哺乳婴儿,需要买推用的童车,孩子稍大,又要买骑用的童车。这样,在学龄前儿童就需要二、三台不同功能的童车,很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作为婴儿摇篮,又能作为供儿童躺、坐的推车,还能作为儿童自己骑的,可折叠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折叠童车。
本实用新型设计如下它是由可折叠的汽车型车体部分,汽车式方向盘转向部分、曲轴驱动部分、座位和车棚组成。
车体部分是由圆钢联、焊接而成,上纵梁、中纵梁的前部有一段螺纹,上面安装一个调整螺母,用来调整上纵梁、中纵梁的长短。目的是通过调整螺母,将四边形车体调整成平行四边形,以保证车体的完全折叠。纵梁与立筋之间,立筋与横梁之间活动联接。
汽车式方向盘转向部分方向盘与内轴筒螺纹联接,内轴筒套有外套筒,外套筒上开有一豁槽,拨杆一端有螺纹透过外套筒的豁槽拧入内轴筒下端螺纹孔内。拨杆另一头插入转向连杆的圆孔内。拨杆带动转向连杆,转向连杆与拨叉联接,而拨叉与带有螺纹的车轴头相连一体,车轮安装在车轴头上。这样,转动方向盘便可达到控制前轮转向的目的。
曲轴驱动部分脚踏板套在悬筋上,悬筋与后曲轴由连杆连接。这样,踩动脚踏板便可带动后轮转动。
座位座位的海绵座,靠垫分别固定在两个框架中,两框架中分别穿入两根圆钢,圆钢两头弯成圆弧状,搭在中纵梁上。
车棚罩在车棚支杆上,支杆连接在车体上,车左侧安有车门。
若把童车改做摇篮时,只需将四个车轮卸掉,将特制附件弧架的四个圆弧爪套在该车的四个轮轴头上,用螺母拧紧,摇篮即可横向摇动,如将弧架四角的四个定位销插入童车前后两底横梁的四个圆孔内,则该车还可纵摇。弧架纵筋上设有圆弧爪,横筋上设有定位销。童车前部还装有台板,供儿童放置玩具、食品等。
本实用新型既是带养儿童的用具,又是儿童的玩具,同时也是很好的科普教具。该车制作简单,成本低。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2是将方向盘连同内轴筒拔到外套筒顶部固定后的侧视图。
图3是车体部分纵向立体图。
图4是车体部分横向立体图。
图5是图3中Ⅰ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Ⅱ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Ⅲ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8是前轴与转向连杆,外套筒与连接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内轴筒与外套筒及拨杆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底部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将车轮卸掉后,把附件弧架装在车轴上,改成横向摇动的摇篮立体图。
图12是将车轮卸掉后,将附件弧架装在车底部横梁上,改成纵向摇动的摇篮立体图。
图13是附件弧架的立体图。
图14是座位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将车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1~1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它的具体结构是由汽车外型的车体部分、曲轴驱动部分、汽车式方向盘转向部分、车座和车棚部分组成。
车体是由圆钢联、焊接而成。其中两根上纵梁6和33的中部各焊有一个短销轴19和34,用于限定棚布支杆2和3。上纵梁的后部焊有挡片48,用以限定靠背5。上纵梁6和33,中纵梁10和28,下纵梁11和32与立筋36、39、41、42、45之间,立筋与横梁37、22、43、47之间均活动联接,可以折叠。前立筋36上焊有两个折页孔,用来安车门(如图6,Ⅱ部位放大图),上纵梁6、33与中纵梁10、28之间有定位斜筋7和35,用于固定车体。斜筋7和35分别是由两根扁钢组成,其中一根上有一固定活卡板,两根扁钢活铆连接。两中纵梁10、28之间焊接一根中横梁27,用以悬挂脚踏板40的悬筋25。车后部焊有交叉筋44和46,以加固车体。前轴51、后曲轴30均焊在底纵梁11和32上。转向连杆24与前轴51连接。纵梁10、33、28的前部均有一段螺纹调整段,调整螺母(图5,I部位的放大图)可将四边形车身调整成平行四边形,从而使车体完全折叠。前上横梁37的两端钻有圆孔21,用于插入支撑前窗的细圆钢1。前横梁37中部焊一圆环,用于限定方向盘的内轴筒17。
曲轴驱动部分脚踏板40套在悬筋25上,悬筋25与后曲轴30由连杆26连接。踩动脚踏板40即可带动后轮。
转向部分方向盘16与内轴筒17螺纹连接。定位座49上部与外套筒18螺纹连接或焊接,下部用螺钉与前轴定位孔50连接。外套筒18上开有一豁槽55,内轴筒17底部有一螺纹孔56,用于拧固拨杆57,拨杆57沿外套筒18的豁槽55随内轴筒17上移到顶部,向左转入卡槽,此时,方向盘16便被固定,处于供大人推车状态(参见图2),拨杆57已脱离转向连杆24上的圆孔53,失去了对前轮的控制,车轮随着推车用力的方向转动。内轴筒17的拨杆57下移到底部,可在外套筒18的横豁内左右转动90°,拨杆57插入转向连杆24的圆孔53内,恢复了方向盘对前轮的控制。此时,方向盘处于供儿童骑车转向的状态(参见图1)。拨杆57带动转向连杆24,通过转向连杆24带动拨叉23,而拨叉23又与带有螺纹的车轴头相连一体,车轮安装在车轴头上,这样,转动方向盘16便可达到转向的目的。在需要将方向盘16从前向后移动时,先拧下拨杆57,抽出内轴筒17,就可将外套筒18后移,卡在横梁27的豁槽内,然后再插入内轴筒17,拧上拨杆57。
座位部分海绵座9、靠背5分别固定在框架62中(参见图14),然后,分别穿入两根圆钢61,圆钢61两头弯成圆弧,搭在中纵梁10、28上。此时,是儿童卧时状态,抬起靠背5,靠背5卡在挡片48上,此时,是儿童坐时状态。
车棚部分支杆2、3的两端弯成圆环套在短销轴19和34上,然后将支杆2、3活铆在短销轴19和34上,棚布用绳系在支杆2、3上。车内侧安有车门。附件弧架是由圆钢弯制后焊接而成的,在其纵筋上焊有四个圆弧爪59,在其横筋上焊有四个定位销58。把童车改为摇篮时,只需卸下车轮,把附件弧架的圆弧爪59套在该车的四个轮轴上,用螺帽紧固,即可横向转动。如将弧架四角的定位销58插入前后底横梁22和43的四个圆孔内,可纵向摇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童车,是由带有车座、车棚的车体、车轮、曲轴驱动部分、汽车方向盘式转向部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部分的上纵梁33、中纵梁10、28的前部加工有一段调整螺纹,并有一个调整螺母,纵梁6、33、10、28、11、32与立筋36、39、41、42、45及横梁37、22、43、47之间活铆连接,曲轴驱动部分是将脚踏板40套在悬筋25上,悬筋25与后曲轴30由连杆26连接,汽车方向盘式转向部分是将方向盘16螺纹连接在内轴筒17上,内轴筒17外面套有外套筒18,外套筒18上开有一豁槽55,拨杆57前端加工有螺纹,拧入内轴筒17下端螺纹孔56,拨杆57与转向连杆24相连,转向连杆24与拨叉23连接,拨叉23与带有螺纹的车轴头相连一体,车轮安装在车轴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其车体部分带有特制的附件弧架,弧架的纵筋上设有圆弧爪59、其横筋上设有定位销58。
专利摘要
一种多功能折叠童车,它是由车体部分、驱动部分、转向部分、车座、车棚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功能,既可做婴儿的摇篮,也可作为幼儿卧、坐,大人推的推车,还可作为儿童本人骑的童车,可以满足十岁以下儿童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该车制作简单,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B62B7/04GK87203021SQ87203021
公开日1987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5日
发明者高睿 申请人:高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