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两用防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两用防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用的两用防雨架。
当人们雨天骑车外出时,穿的自行车雨衣,长度虽已在裤腿以下,但由于雨衣太软,被风雨一吹,而紧贴裤腿,致使裤腿被雨水淋湿。为了解决这问题,目前已有几种不同的挡雨装置,如横杆式的挡雨法,只能解决部分挡雨问题,又如活页式的挡雨板,挡雨效果好,使用方便,但美中不足的是功能单一,除挡雨外,不能作它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自行车两用防雨架,平时它是一只装在车把前的框篮,可装物品之用;下雨时,可展开成平面式的防雨架,它是一种既可挡雨又可携物的两用装置。
这种自行车两用防雨架,平时它是一只装于自行车把手前的方形框篮,此框篮的前框板(1)、后框板(2)、二侧框板(3)(4)相互之间均为活动扣环(15)连接,底框板(5)与前、后框板(1)(2)用钩件相连,可展开或折叠的加宽板(6)与前框板(1)之间采用定位支件(8)(9)连接,当将前框板(1)往下翻转, 加宽板(6)展开。底框板(5)向上翻转,侧框架(3)(4)中间折叠后,可组成平面式结构的防雨架,实现了框篮和防雨架二种不同的用途。
前框板(1)、二侧框板(3)(4)及后框板(2)相互之间均用扣环(15)连接,这种扣环连接的旋转角度大、灵活、使折叠方便。底框板(5)的一边有二个凸出的钩环(16),与前框板(1)相钩,另边与后框板(2)上的筋钩(17)相连,使底框板(5)可灵活地向上翻起,而与后框板(2)上的小钩(10)相钩。前框板(1)的上方中间开有一凹形缺口,与自行车前轮雨板相配合;四角各焊有定位支件(8)(9),它与加宽板(6)连接。加宽板(6)能旋转180度,使它可展开或折叠,拆叠时,可将凹形缺口盖住,成一完整的框篮。侧框板(3)(4)上的定位钩(7)可与前框板(1)上的定位支件(8)相钩,当前框板(1)向下翻转时此钩可脱开。侧框板(3)(4)的中部有连杆(11),使侧框板(3)(4)可在中间折叠,折叠后可与后框板(2)处于同一平面。
前框板(1)、侧框板(3)(4)、后框板(2)、底框板(5)、加宽板(6)均为方形,可做成网状结构或编织结构或板状结构,其材料可用金属或工程塑料或竹、木材料。
本自行车两用防雨架,具有双功能,平时作框篮,随时可携带各类物品,下雨时可将框篮展开成防雨架使用,挡雨效果好。它结构简单,变换灵活,外型美观,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挡雨装置功能单一的不足,为城、乡工作人员上、下班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框篮结构图图2A放大,定位支件(8)结构图图3B放大,定位支件(9)结构图图4C放大,扣环(15)连接结构图图5D放大,侧框板(3)(4)与连杆(11)连接结构图图6为防雨架结构图图中(1)为前框板 (13)为支承杆(2)为后框板 (14)为固定板(3)(4)为侧框板 (15)为扣环(5)为底框板 (16)为钩环(6)为加宽板 (17)为筋钩(7)为定位钩 (18)为插孔(8)(9)为定位支件 (19)为另一插孔(10)为小钩 (20)为定位支件(9)的插孔(11)为连杆 (21)为凸出的筋(12)为固定夹板参照图1所示,两用防雨架平时为一方形框篮,装于自行车前的灯架上。前框板(1)、后框板(2)、二侧框板(3)(4)、底框板(5)、加宽板(6)均采用12号铁丝做成方形网状结构。后框板(2)的四个角以扣环(15)与二侧框板(3)(4)相连,扣环结构如图4所示,它既可定位又可转动。前框板(1)的上面两个角上焊有定位支件(8),定位支件(8)由底板上焊有插孔(18)和另一插孔(19)所构成,二侧框板(3)(4)上的定位钩(7)插入插孔(19)中,使其相互连接,前框板(1)的下面二个角以扣环(15)与二侧框板(3)(4)相连,二个角上还焊有定位支件(9),定位支件(9)上开有插孔(20),插孔(20)的二旁制有二个凸出的筋(21),它可卡住加宽板(6)。左右二块加宽板(6)上面角的铁丝弯成90度的钩,插入定位支件(8)的插孔(18)之中,下面角的铁丝也弯成90度的钩,插入定位支件(9)的插孔(20)之中,并由凸出的筋(21)卡住,此时加宽板(6)处于折叠状态,它可将前框板(1)中间部位的凹形缺口盖住。底框板(5)的一个横边与后框板(2)上的筋钩(17)相钩住,另一横边上有二个凸出的钩环(16)与前框板(1)的底边相钩,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方形框篮。
当下雨时,可将二个定位钩(7)从定位支件(8)的插孔(19)中取出,前框板(1)即可以其底边为轴向下翻转180度,将底框板(5)的凸出钩环(16)与前框板(1)脱钩后向上翻起,与后框板(2)相叠,并用小钩(10)钩住,再将二侧框板(3)(4)从中间的连杆(11)处折叠,并向后靠而与后框板(2)成一平面,最后将左右加宽板(6)从定位支件(9)的一个凸出的筋(21)中拨出向外翻转180度后再卡在另一个凸出的筋(21)中,左右加宽板(6)被展开,而与前框板(1)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就构成如图6所示的防雨架。整个结构使框篮和防雨架之间变换十分灵活。
两用防雨架用固定夹板(12)固定在自行车的灯架上,并用支承杆(13)与前框板(1)的横杆连接,支承杆(13)通过定位板(14)固定在前轮轴上,使前框板(1)不会左右活动,在当作框篮时,尚能支承一定的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宜于自行车使用的两用防雨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它是一只装于自行车手把前的框篮,此框篮的前框板(1)、后框板(2)、二侧框板(3)(4)相互之间均为活动的扣环(15)连接,底框板(5)与前、后框板(1)(2)用钩件相连,可展开或折叠的加宽板(6)与前框板(1)之间采用定位支件(8)(9)连接,前框板(1)往下翻转,加宽板(6)展开,底框板(5)向上翻起,侧框板(3)(4)中间折叠,组成平面式结构的防雨架。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两用防雨架,其特征在于底框板(5)的一边有二个凸出的钩环(16)与前框板(1)相钩,另边与后框板(2)上的筋钩(1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两用防雨架,其特征在于前框板(1)的上方中间开有一凹形缺口,四角各焊有定位支件(8)(9),它与加宽板(6)连接,侧框板(3)(4)上的定位钩(7)与定位支件(8)相钩。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两用防雨架,其特征在于前框板(1)、侧框板(3)(4)、后框板(2)、底框板(5)、加宽板(6)均为方形网状结构或编织结构或板状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两用防雨架。这种两用防雨架,既解决了携带各类物品问题,又解决了防雨问题。它是装于自行车把手前的一方形框篮,而此框篮的前、后框板,二侧框板及底框板相互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当前框板翻下,底框板向上翻起,侧框板折叠,加宽板展开,组成平面式结构的防雨架。它具有双功能,结构简单,变换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平时作携带物品的框篮,下雨时作防雨架,是人们上、下班的方便工具。
文档编号B62J99/00GK87202819SQ87202819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3日
发明者吴爱嫒 申请人:吴爱嫒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