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量管自动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量管自动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化学或物理实验设备。
现有的吸量管洗涤方法,一般在洗涤剂浸泡之后,再人工手持吸量管在净水下冲洗,一次只能冲洗数支,且天气寒冷时,在冷水下操作确感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可以冲洗数十支吸量管,且不用人工手持吸量管在冷水下直接操作的自动冲洗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个冲洗插盘和一个支承机构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附图为吸量管自动冲洗器实施例示意图。
冲洗插盘主要由上孔板(1)、下孔板(2)、密封橡胶垫圈(3)、锥形液斗(4)、及与锥形液斗(4)相连的锥形液斗进液管(7)、带孔橡皮塞(8)、固定连杆(5)、螺帽(6)和埋头螺钉(12)组成。
冲洗插盘的上端是一个上孔板(1),通过固定连杆(5)和螺帽(6)调节和固定上孔板(1)与它下面的下孔板(2),使它们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冲洗插盘的下端的下孔板(2)、密封橡胶垫圈(3)和锥形液斗(4)、锥形液斗进液管(7),通过固定连杆(5)、螺帽(6)和埋头螺钉(12)紧密联接在一起。在锥形液斗(4)的下面有一个与它相连通的锥形液斗进液管(7),在锥形液斗进液管(7)上套有一个带孔橡皮塞(8)。
上孔板(1)钻有均布的直孔,下孔板(2)比上孔板(1)厚一倍左右,并钻有均布的上大下小的锥形孔,上孔板(1)和下孔板(2)的孔互为对称孔。上孔板(1)和下孔板(2)的孔径和孔距可做成适应不同规格吸量管的多种尺寸。锥形液斗(4)的边缘要做成有一定宽度的水平的边缘,以便打孔后用固定连杆(5)、螺帽(6)和埋头螺钉(12)将它与下孔板(2)、密封橡胶垫圈(3)、锥形液斗(4)紧密联接在一起。利用固定连杆(5)和螺帽(6)可调节和固定上孔板(1)与下孔板(2)之间的距离。
支承机构由支承管(9)、进液管(10)和几个梯形支腿组成。支承管(9)是一段底部密封的塑料管,在管子下部焊有一个小塑料管作进液管(10),它与支承管(9)相通,在支承管(9)的外壁焊有均布的3~4个梯形支腿(11)。支承机构也可做成其他形状,如支腿(11)可作成一个圆盘底座,进液管(10)也可安装在锥形液斗进液管(7)上,并使它与锥形液斗进液管(7)相通。
冲洗插盘除固定连杆(5)和螺帽(6)用金属制作外,其他均可采用塑料制作,锥形液斗(4)及与它相通连的锥形液斗进液管(7)也可采用金属制作。支承机构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或木料制作。
将组装好的冲洗插盘紧插在支承机构的支承管(9)内,则组成了吸量管自动冲洗器。
吸量管自动冲洗器的冲洗过程是这样的将数十支吸量管的任一头从上孔板(1)的孔中插入下孔板(2)的锥形孔内后,使净水从进液管(10)进入,通过支承管(9)锥形液斗进液管(7)、锥形液斗(4)进入下孔板(2)的各个锥形孔内,然后沿着吸量管内壁上升从吸量管顶部排出。自动冲洗一定时间之后,中断水源,此时吸量管已被冲洗干净。如果吸量管内有污物堵塞,则吸量管顶部不排水,可单独取出进行其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次可以冲洗数十支吸量管,并可作成适应不同规格吸量管的自动冲洗装置,避免了人手直接与冷水长时间接触,达到了省力、省时、提高清洁度和改善工作条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厂、学校、医院各化学实验室、分析室和检验室冲洗吸量管。
下面对附图加以简要说明图为吸量管自动冲洗器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上孔板、(2)下孔板、(3)密封橡胶垫圈、(4)锥形液斗、(5)固定连杆、(6)螺帽、(7)锥形液斗进液管、(8)带孔橡皮塞、(9)支承管、(10)进液管、(11)支腿、(12)埋头螺钉。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量管自动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有一个主要由支承管(9)和支脚(11)、进液管(10)组成的支承机构,及在支承机构上紧插有一个冲洗插盘;冲洗插盘由一个上孔板(1)、下孔板(2)、密封橡胶垫圈(3)、锥形液斗(4)、锥形液斗进液管(7)、固定连杆(5)、螺帽(6)组成,下孔板(2)、密封橡胶垫圈(3)、锥形液斗(4)通过螺帽(6)固定在固定连杆(5)的一端,上孔板(1)通过螺帽(6)固定在固定连杆(5)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吸量管自动冲洗器,其特征在于上孔板(1)上的孔为直孔,和下孔板(2)上的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上孔板(1)与下孔板(2)的孔相互对称。
专利摘要
一种吸量管自动冲洗器,适用于理化、生化实验室。它由一个冲洗插盘和一个支承机构组成。用连杆和螺帽固定联接冲洗插盘的上孔板与下孔板、密封橡胶垫圈、锥形液斗,使锥形液斗进液管套上带孔橡皮塞并紧插在支承机构上。将吸量管插入上孔板和下孔板的孔内后,净水经过进液管、支承管和锥形液斗进入吸量管内壁上升从顶部排出,达到了净化吸量管的目的。一次可以冲洗数十支吸量管,使用方便,而且避免了长期以来人工手持吸量管在水下操作的状况。
文档编号B01L3/02GK87202818SQ87202818
公开日1988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4日
发明者董庆书 申请人:董庆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