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式破碎机新型破碎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颚式破碎机新型破碎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碎工程领域,更确切地说属于粉碎设备中的顎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并可供各种顎式破碎机破碎腔设计与改进用。
顎式破碎机破碎腔是指定顎衬板、动顎衬板和左侧衬板、右侧衬板所包围的空间(参见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3264-83)。破碎腔的形状是影响破碎机生产率、动力消耗、衬板磨损、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参见《矿山机械》P27-28,冶金工业部出版社,1979)。破碎腔的形状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曲线型破碎腔比直线型破碎腔有许多优点,如能改善破碎腔下部堵塞现象,生产率高、破碎比大、动力消耗小等。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种形式的曲线型破碎腔(参见“矿山机械”1985N012,P12-15),但是这些曲线型破碎腔仅是靠改变顎板表面形状和布置方式来改善破碎腔的堵塞现象,而两侧衬板的内表面仍是直线型且相互平行,因此这种改善是不完全的,动顎行程没能得到充分利用,要想在顎式破碎机上实现大破碎比得到更细粒级产品,将受到产生过压实现象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破碎腔可以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保留已有破碎腔横剖面(垂直于偏心轴方向的剖面)的形状,将已有破碎腔两侧相互平行的衬板内表面改为向内倾斜,即在偏心轴方向形成上小下大亦上窄下宽的腔形,与此相对应,两顎板的宽度也改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仅进一步改善顎式破碎机的堵塞现象,提高生产率。减小动力消耗,而且能在顎式破碎机上实现大破碎比,得到更细粒级的产品并不产生过压实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有几种形式的破碎腔将通过举例予以描述,参见附图,其中图1,表示破碎机破碎腔部分的结构图。
图2,表示一种形式的破碎腔纵剖面(即A-A剖面)图。
图3,表示另一种形式的破碎腔纵剖面图。
参见附图1和2所示的破碎腔,其中左侧衬板(1),右侧衬板(2)和机架侧壁(3)同时向内倾斜。
参见附图3所示的另一种破碎腔,其中左侧衬板(1)和右侧衬板(2)的内表面向内倾斜,机架侧壁(3)垂直于地面。
权利要求
一个由定颚衬板、动颚衬板、左侧壁衬板和右侧壁衬板所围成的颚式破碎机破碎腔,其技术特征是左、右侧衬板的内表面向内倾斜,即在沿偏心轴轴线方向形成上小下大亦上窄下宽的腔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碎工程领域,可用于各种颚式破碎机,尤其适用于大破碎比、排料粒度极细的简摆颚式破碎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破碎腔的左、右侧衬板的内表面向内倾斜,即在偏心轴方向形成上小下大亦上窄下宽的腔形。
文档编号B02C1/10GK87202175SQ87202175
公开日1987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19日
发明者郎宝贤, 郎世平 申请人:郎宝贤, 郎世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