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73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具体说来涉及一种带有专用脚蹬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以其环保、时尚的特点在许多城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见图5)大多带有人力脚踏板8,以备电力不足时作普通自行车蹬踏用。但由于绝大多数时候电动机驱动部分电力足够,因此人力脚踏板真正起作用的时间极少。人力脚踏板8因为蹬踏原因在车上始终不会处于同一直线上,或高或低、或左或右,用来放置双脚很不舒服,如果不用就成为名符其实的累赘,而且还影响整车外观。但是,如果将脚放在车前部,因为电动自行车车身比较窄,放置双脚也同样不方便,使电动车的骑乘舒适性大打折扣。但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人力脚蹬板8和其安装位置还不得不保留在电动自行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专用脚蹬的电动自行车,脚蹬可快速插取,在需要时可与人力脚踏板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中轴,中轴上设有限位球,在中轴上设有可快速插取的专用脚蹬。脚蹬由中心管和套装在中心管上的橡胶外套组成,橡胶外套为圆环形,中心管管孔的横截面为与中轴匹配的矩形,在中心管的安装端管壁上设有限位孔,中轴上的限位球位于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心管的安装端其管孔为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锥形。
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不带脚蹬,只有人力脚踏板且一直安装在中轴上,本实用新型人力脚踏板仅为备用件,正常情况下脚蹬一直在中轴上。只有当电力不足需要人力蹬踏时,才将脚蹬取下换上人力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一、因为脚蹬用的时间远远大于人力脚踏板使用的时间,故本电动自行车就相当于带有一个固定的供双脚放置的脚蹬,左右脚蹬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其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大大提高了放置双脚时的舒适性。二、脚蹬能快速插取,与人力脚踏板切换方便,完全不影响原车性能和使用。只需将脚蹬一拉就可取下,而将脚蹬的矩形孔对准中轴往里一推,限位球落入限位孔即安装到位。三、脚蹬的橡胶外套上可设计各种花纹图案,一来防滑,二来增强其装饰效果,加强整车的美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脚蹬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中轴结构图。
图5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段横截面为矩形的中轴4,在中轴4安装段上设有可快速插取的专用脚蹬7。图4为电动车中轴4局部结构图,图中左端部分为安装脚蹬的轴,轴长为L1,轴上有一限位球5,限位球5被轴内的弹簧上顶,球5中心距离端面为L2,L1、L2与图3所标的A与B尺寸一致。从图2、图3可以看出,脚蹬7由中心管1和套装在中心管1上的橡胶外套2组成,橡胶外套2为圆环形,其外表面设有各种花纹图案,一来增加美感,二来骑乘人员放置双脚能防滑且可提高舒适性。中心管管孔3的横截面为与中轴4匹配的矩形,矩形四周倒角,中心管1的安装端其内表面有1∶20的锥度,即管孔3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在中心管1的安装端管壁上设有限位孔6,中轴4上的限位球5位于限位孔6内。当脚蹬7套上中轴4时,由于内表面有1∶20的锥度,使之进入非常容易,其上限位孔6与中轴限位球5的配合则起到了固定脚蹬7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中轴(4),其特征在于在中轴(4)上设有可快速插取的专用脚蹬(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脚蹬由中心管(1)和套装在中心管(1)上的橡胶外套(2)组成,橡胶外套(2)为圆环形,中心管管孔(3)的横截面为与中轴匹配的矩形,在中心管(1)的安装端管壁上设有限位孔(6),中轴(4)上的限位球(5)位于限位孔(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的安装端其管孔(3)为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中轴,在中轴上设有可快速插取的专用脚蹬。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不带脚蹬,只有人力脚踏板,本实用新型人力脚踏板仅为备用件,只有当电力不足需要人力蹬踏时,才将脚蹬取下换上人力脚踏板。因为左右脚蹬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放置双脚时的舒适性大大提高,而且脚蹬能快速插取,与人力脚踏板切换方便,完全不影响原车性能和使用。
文档编号B62J25/00GK2837179SQ200520009999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3日
发明者赵生平, 牟静生, 姜熙飞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