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20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装载玩具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儿童玩具车通过两前轮连接轴中部的转动轴与车体连接,实现车体 的转向功能。为了防止转向过大,在两前轮连接轴上设置有限位部,然而在使 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限位部与车体夹手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儿童玩 具车没有设置制动装置,所以在坡上停车时容易溜车,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玩具车,其可防止车体与两前轮的连 接轴夹手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以及与前 车轮和后车轮相连接的车体,两前车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 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车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转 动轴,转动轴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固定。
上述支撑板上通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对应限位槽的支架的下表 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
上述转动轴穿过通孔后采用销子固定。
上述车体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手杆,制动手杆与制动轴连接,制动轴的两端 设置有制动片,制动片位于两后车轮的上方。
上述车体上配置有制动手杆的放置架,放置架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槽, 制动手杆可卡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原来的限位部限位改为限位槽限位,有 效的防止了夹手的现象,同时在车体的一侧设置了制动手杆,制动手杆与车后 轮上方的制动片连接,当在斜坡上停车时,按下制动手杆,可防止溜车,停车 不受地形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儿童玩具车, 包括两个前车轮1和两个后车轮2以及与前、后车轮相连接的车体3,两前车轮 l通过连接轴4相连接,连接轴4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下方设置 有车把16,支撑板5上开设有通孔6,车体3的下部设置有支架7,支架7上设 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穿过通孔6后通过销子固定。为了防止转向过大,在通 孔6后侧的支撑板5上还开设有弧形限位槽9,对应弧形限位槽9的支架7下表 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柱10。在车体3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手杆11,制动手杆11与 设置在两车后轮轮轴上方制动轴12连接,制动轴12的两端设置有制动片13, 制动片13位于后车轮的上方,在制动手杆11前端对应车体上设置有制动手杆 放置架14,放置架14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槽15,当车辆需要制动时,按下并 将制动手杆11卡在卡槽15内即可,当车辆需要正常行驶时,只需将制动手杆
权利要求1、儿童玩具车,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以及与前车轮和后车轮相连接的车体,两前车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车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通孔的一侧开 设有弧形的限位槽,对应限位槽的支架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穿过通孔后采用 销子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一侧设置有制动 手杆,制动手杆与制动轴连接,制动轴的两端设置有制动片,制动片位于两后 车轮的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配置有制动手杆 的放置架,放置架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槽,制动手杆可卡在卡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儿童玩具车,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以及与前车轮和后车轮相连接的车体,两前车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车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支撑板上的通孔固定。其可有效的防止夹手。
文档编号B62B3/00GK201065130SQ20072002310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生汉柱 申请人: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