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立式机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4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立式机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立式机车车架,尤指一种方便机车车架的两部分暂时组立而方
便执行后续组装工序的组立式机车车架。
背景技术
速克达型机车为一种最普遍的个人交通工具之一,其具有车身体积小、耗油量低 及操控性佳等优点。 如图6及图7所示, 一种现有的速克达型机车的机车车架40,其通常可分为前、后 部分而为一第一车架41及一第二车架42。 一般来说,该第一车架41及该第二车架42先分 别经由焊接器具模块(图未示)以焊接等方式组立完成,接着在进行该机车车架40的组装 时,再将该第一车架41及该第二车架42固定在一固定器具50上,进而定位该第一车架41 及该第二车架42欲彼此相互连接的地方,才能进行焊接或以螺栓锁固,而使该第一车架41 及该第二车架42结合固定为一体。 由于该第一车架41及该第二车架42在相互结合固定前,必须先对该第一车架41 及该第二车架42分别提供焊接器具模块,而于该第一车架41及该第二车架42在相互结合 固定时,亦须再提供该固定器具50来暂时固定及定位该第二车架42于该第一车架41上。 因而产生该固定器具50的制造及管理成本,且需提供额外的空间放置该固定器具50,而不 利于速克达型机车整体制造、组装效率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 如不以提供该固定器具50来固定及定位该第二车架42,则需要增加额外的组装 人员来扶持该第二车架42,使得另一组装人员才能执行进行焊接或螺接等组装工序而将该 第一车架41及该第二车架42组合为一体,如此将使得组装工序复杂化,并使得组装工时大 幅提高,进而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了速克达型机车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组立式机车车架,使得 机车车架的两部分在相互固定前,可方便地暂时组立成一体,而减少机车车架组装的工序 及工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立式机车车架,其可供连接一引擎支架,包括
一第一车架,其包含一对凹部,该对凹部分别设置在该第一车架的后方的左右两侧;以及一 第二车架,其具有一对勾挂部,该对勾挂部设置在该第二车架的前方,并以该对勾挂部勾挂
于该第一车架的该对凹部上,而使该第二车架组合于该第一车架。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利用在该第一车架的后方设置有该对凹部,提供该第二车架勾挂或保持该第 二车架稳定的结构,使得第二车架可暂时组立在该第一车架而不会掉落,如此在生产线上 的组装员可执行后续的组装工序,以焊接或螺栓锁固而使该第一车架与该第二车架结合为 一体。
二、组合该第一车架与该第二车架时,不需具有用来支撑固定该第二车架的器具,
可节省生产及管理器具的成本及放置器具的空间。 三、亦不需要增加组装人员扶持该第二车架,且可简化执行组装的工序,并减少组
装工时的成本,进而增进速克达型机车的组装效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 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立式机车车架的全车车体平面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立式机车车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立式机车车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立式机车车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立式机车车架的组合方式平面示意图6为现有的机车车架的平面示意图7为现有的机车车架及固定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0速克达型机车200组立式机车车架210第一车架211凹部211A上凹部211B下凹部212头管213左上管214右上管215连接组件216接合片217限位部220第二车架221勾挂部221A上勾挂部221B下勾挂部222左后管223右后管224左下管225右下管300引擎支架40机车车架41第一车架
5
42 第二车架
50 固定器具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组立式机车车架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显示有一速克达型 机车100,并包括有一组立式机车车架200,该组立式机车车架200可供连接一引擎支架 300。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组立式机车车 架200包括一第一车架210及一第二车架220,该第一车架210包含一对凹部211,该对凹部 211分别设置在该第一车架210的后方的左右两侧,该第二车架220具有一对勾挂部221, 该对勾挂部221设置在该第二车架220的前方,并以该对勾挂部221勾挂于该第一车架210 的该对凹部211上,而使该第二车架220组合于该第一车架210。在该第一车架210与该第 二车架220彼此为相互固定为一体前,该第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220可通过本发明的 实施例来组合为一体或相互分离。 以下将根据图2所示来详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图2中,该第一车架210包含 一头管212、一左上管213、一右上管214及一连接组件215,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 分别以一端固接于该头管212上,且分别朝向后方及下方延伸而形成在该头管212的左侧 及右侧。 该连接组件215可供该引擎支架300连接于其上,且与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 214的另一端连接。该对凹部211分别设置在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的中间处。该 第二车架220,其包含有一左后管222及一右后管223,该对勾挂部221分别形成在该左后 管222及该右后管223的一端。 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车架210还包含有一对接合片216及一对限位部217。该对 接合片216分别自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朝向后方突出形成且邻接于该对凹部211。 该对限位部217分别自该对接合片216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之 间或外侧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该对限位部217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外侧 相对延伸形成,使该第二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可勾挂在该对凹部211及该对限位部 217中,并以一表面与该对接合片216贴合。 如此,该第二车架220即可通过该对勾挂部221而勾挂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 凹部211处,并以其它部分靠置在该第一车架210上,使该第二车架220与该第一车架210 暂时组立成为一体,进而提供生产线的组装员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使该第二车架220的该 对勾挂部221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接合片216固定,使该第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 220组合成为一体。 以下将根据图3所示来详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标号相同的 组件具备相同的功能,而不再赘述。在图3中,该对凹部211分别设置在该连接组件215的 左侧及右侧上,该第二车架220还包含有一左下管224及一右下管225,该对勾挂部221分 别形成在该左下管224及该右下管225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该左下管224及该右下管225 并以另一端固接于该左后管222及该右后管223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车架210还包含有一对接合片216及一对限位部217,该对接合片216分别自该连接组件215的左侧及右侧上朝向后方突出形成且邻接于该对凹部 211,该对限位部217分别自该对接合片216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 214之间或外侧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该对限位部217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 外侧相对延伸形成,如此该第二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可勾挂在该对凹部211及该对 限位部217中,并以一表面与该对接合片216贴合。 因此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为该第二车架220可通过该对勾挂部221而勾 挂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凹部211处,并以其它部分靠置在该第一车架210上,使该第二 车架220与该第一车架210暂时组立成为一体,并提供生产线的组装员以焊接或螺接的方 式使该第二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接合片216固定。
以下将根据图4所示来详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 例标号相同的组件具备相同的功能,而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每一该凹部211包含有一上 凹部211A及一下凹部211B,所述上凹部211A分别设置在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的 中间处,所述下凹部211B分别设置及该连接组件215的左侧及右侧上,每一该勾挂部221 包含有一上挂勾部221A及一下挂勾部221B,所述上挂勾部221A分别形成在该左后管222 及该右后管223的一端,所述下挂勾部221B分别形成在该左下管224及该右下管225的一 端,而该左下管224及该右下管225并以另一端固接于该左后管222及该右后管223上。
在第三实施例中,该第一车架210包含有两对接合片216及两对限位部217,该两 对接合片216分别自该左上管213、该右上管214、该连接组件215的左侧及右侧朝向后方 突出形成且邻接于该对凹部211的所述上凹部211A及所述下凹部211B,该两对限位部217 分别自该两对接合片216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之间或外侧延伸 形成,本实施例中,该两对限位部217朝向该左上管213及该右上管214外侧相对延伸形 成。 如此该第二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的所述上勾挂部221A及所述下勾挂部 221B可分别对应勾挂在该对凹部211的所述上凹部211A及所述下凹部211B以及所述限位 部217中,且该对勾挂部221的所述上挂勾部221A及所述下挂勾部221B分别以一表面与 该两对接合片216贴合。 因此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为该第二车架220亦可通过该 对勾挂部221而勾挂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凹部211处,使该第二车架220与该第一车 架210暂时组立成为一体,并提供生产线的组装员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使该第二车架220 的该对勾挂部221与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接合片216固定。 请再参照图5A至图5C所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该第一车架210及该第二 车架220的组合示意图,如图5A所示,可利用第二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的上勾挂部 221A,勾挂在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凹部211的上凹部211A,再以该二车架220的其它部分 靠置在该第一车架210,或是如图5B所示,该第二车架220可以该对勾挂部221的下勾挂部 221B保持在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凹部211的下凹部211B,并接续如图5C所示,将该第二 车架220的该对勾挂部221以焊接或螺栓锁固在该第一车架210的该对凹部211处,使该 第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220组合成为一体。
依上所述,可以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在该第一车架210的后方设置有该对凹部211,提供该第二车架220勾挂或保持该第二车架220稳定的结构,使得第二车架220可暂时组立在该第一车架210而不 会掉落,如此在生产线上的组装员可执行后续的组装工序,而以焊接或螺栓锁固而使该第 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220结合为一体。 二、组合该第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220时,不需具有用来支撑固定该第二车架 220的器具,而可节省生产及管理器具的成本及放置器具的空间。 三、组合该第一车架210与该第二车架220时,亦不需要增加组装人员扶持该第二 车架220,且可简化执行组装的工序,并减少组装工时的成本,进而增进速克达型机车100 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 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组立式机车车架,可供连接一引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车架,其包含一对凹部,该对凹部分别设置在该第一车架的后方的左右两侧;以及一第二车架,其具有一对勾挂部,该对勾挂部设置在该第二车架的前方,并以该对勾挂部勾挂于该第一车架的该对凹部上,而使该第二车架组合于该第一车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其包含一头管、一左上管、一右上管及一连接组件,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 分别以一端固接于该头管上,且分别朝向后方及下方延伸而形成在该头管的左侧及右侧, 该连接组件连接于该引擎支架且与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的另一端连接,该对凹部分别设置 在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的中间处;以及该第二车架,其包含有一左后管及一右后管,该对勾挂部分别形成在该左后管及该右 后管的一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一对接合片, 该对接合片分别自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朝向后方突出形成且邻接于该对凹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一对限位部, 该对限位部分别自该对接合片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之间或外侧延伸形 成。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对勾挂部分别以一表面与该 对接合片贴合。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车架的该对勾挂部以焊 接或螺接的方式分别与该第一车架的该对接合片固定,而使该第一车架与该第二车架组合 成为一体。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其包含一头管、一左上管、一右上管、一连接组件,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分 别以一端固接于该头管上,且分别朝向后方及下方延伸而形成在该头管的左侧及右侧,该 连接组件连接于该引擎支架且与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的另一端连接,该对凹部分别设置在 该连接组件的左侧及右侧上;以及该第二车架,其包含有一左下管及一右下管,该对勾挂部分别形成在该左下管及该右 下管的一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一对接合片, 该对接合片分别自该连接组件的左侧及右侧上朝向后方突出形成且邻接于该对凹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一对限位部, 该对限位部分别自该对接合片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之间或外侧延伸形 成。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对勾挂部分别以一表面与该 对接合片贴合。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车架的该对勾挂部以焊 接或螺接的方式分别与该第一车架的该对接合片固定,而使该第一车架与该第二车架组合 成为一体。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其包含一头管、一左上管、一右上管、一连接组件,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分 别以一端固接于该头管上,且分别朝向后方及下方延伸而形成在该头管的左侧及右侧,该 连接组件连接于该引擎支架且与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的另一端连接,每一该凹部包含有一 上凹部及一下凹部,所述上凹部分别设置在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的中间处,所述下凹部分 别设置及该连接组件的左侧及右侧上;以及该第二车架,其包含有一左后管、一右后管、一左下管及一右下管,每一该勾挂部包含 有一上挂勾部及一下挂勾部,所述上挂勾部分别形成在该左后管及该右后管的一端,所述 下挂勾部分别形成在该左下管及该右下管的一端,而该左下管及该右下管并以另一端固接 于该左后管及该右后管上。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两对接合片,该两对接合片分别自该左上管、该右上管、该连接组件的左侧及右侧朝向后方突出形成 且邻接于该对凹部的所述上凹部及所述下凹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包含有两对限位 部,该两对限位部分别自该两对接合片的后缘弯折而朝向该左上管及该右上管之间或外侧 延伸形成。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对勾挂部的所述上挂勾部 及所述下挂勾部分别以一表面与该两对接合片贴合。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立式机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车架的该对勾挂部的 所述上挂勾部及所述下挂勾部以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分别与该第一车架的该两对接合片固 定,而使该第一车架与该第二车架组合成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立式机车车架,其可供连接一引擎支架,包括一第一车架及一第二车架,该第一车架包含一对凹部,该对凹部分别设置在该第一车架的后方的左右两侧,该第二车架具有一对勾挂部,该对勾挂部设置在该第二车架的前方,并以该对勾挂部勾挂于该第一车架的该对凹部上,而使该第二车架组合于该第一车架;由此,该第一车架及该第二车架可暂时组合成为一体且保持稳定,而方便生产线上的组装人员执行后续的焊接或螺接等组装工序。
文档编号B62K11/02GK101723031SQ2008101746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昱崴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