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43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属于自卸车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自卸汽车的承力钢板都是平板结构,安装在车架平衡悬挂处左 右纵梁的外侧,对上装箱体起到很重要的固定作用,同时对车架该部位在运 行过程中所受到的扭曲拉伸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我国自卸车作业工况十分恶劣,安装传统结构承力钢板的自卸车车 架,在平衡悬挂横梁前后的限位块频繁受到剧烈撞击的情况下,车架在撞击 部位出现严重变形,给用户和重车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车辆在重量不增加、工艺实现很容易的 情况下,增强自卸车车架在易损部位的强度,解决车架严重变形问题、更有 效地增加车架安装部位的稳定性的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本发明的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由四块独立的承力钢板构成,分为左 前承力钢板、右前承力钢板、左后承力钢板和右后承力钢板,其特征是每 块承力钢板都是一块有L型下翻边、形状规则的平钢板,钢板的四个角均有 倒角过渡,其中左前承力钢板与右前承力钢板为对称件,左后承力钢板和右 后承力钢板为对称件。本发明的优点是改变了传统承力钢板平板、整体的外形,增加了L型 下翻边,将整体式分割为前、后承力钢板,前、后承力钢板的L型翻边包在 纵梁下翼面外侧,有效提高了下包处的车架强度,以此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 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增强了车辆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性。


图1是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的示意图。图2是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在车架上安装的主视图。图3是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在车架上安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由四块独立的承力钢板构成, 分为左前承力钢板l、右前承力钢板2、左后承力钢板3和右后承力钢板4,每 块承力钢板都是一块有L型下翻边、形状规则的平钢板,钢板的四个角均有倒
角过渡,其中左前承力钢板1与右前承力钢板2为对称件,左后承力钢板3和 右后承力钢板4为对称件,在每块承力钢板侧面都有安装孔。左、右前承力钢 板1和2分别安装在平衡悬挂7前、车架6的两侧,左、右后承力钢板3和4 安装在平衡悬挂7后、车架6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5与车架6连接,下包式 分体承力钢板l、 2、 3和4的L型下翻边与车架6的下翼面贴合。作用原理车辆工作时,限位块8受到频繁的撞击,将作用力传递到安装 位置处的车架6上,当车架6频繁受到较大的力时,容易产生变形,这时由于 左、右前承力钢板1和2的下包L型外包边与车架6的下翼面紧紧贴合,左、 右承力钢板件号1和2的L型下翻边很好的加强了车架6欲变形部位的强度, 消除了车架6变形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由四块独立的承力钢板构成,分为左前承力钢板、右前承力钢板、左后承力钢板和右后承力钢板,其特征是每块承力钢板都是一块有L型下翻边、形状规则的平钢板,钢板的四个角均有倒角过渡,其中左前承力钢板与右前承力钢板为对称件,左后承力钢板和右后承力钢板为对称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包式分体承力钢板组件由四块独立的承力钢板构成,分为左前承力钢板、右前承力钢板、左后承力钢板和右后承力钢板,其特征是每块承力钢板都是一块有L型下翻边、形状规则的平钢板,钢板的四个角均有倒角过渡,其中左前承力钢板与右前承力钢板为对称件,左后承力钢板和右后承力钢板为对称件。其优点是改变了传统承力钢板平板、整体的外形,增加了L型下翻边,将整体式分割为前、后承力钢板,前、后承力钢板的L型翻边包在纵梁下翼面外侧,有效提高了下包处的车架强度,以此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增强了车辆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21/10GK101397034SQ20081017509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5日
发明者庞建中, 张长江, 段智方, 王建民 申请人: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