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特别涉及前轮径向定位的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的前轮一般没有径向定位装置,童车在行走过程 中,前轮经常来回摆动,影响到行走路线,特别是在直道行走时,前 轮频繁大幅度摆动,也容易使童车撞到周围的物品或人员,安全性不 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 采用在前轮设置径向定位装置,可以随时前轮的方向,便于直道行走, 解决现有技术中前轮频繁摆动、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将控制手柄设 置于把手附近,方便推车人操作,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
一种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包括主车架,设置 于主车架一端的把手,设置于主车架底部的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通
过轮座连接于主车架;所述轮座包括固设于主车架上的上轮座以及活 动连接车轮车轴的下轮架,上轮座和下轮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 上轮座与下轮架之间设有径向定位机构。
所述径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轮座上的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下轮架上的第二固定机构、与第一固定机构活动连接的活动插件以及 控制活动插件运动的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为 沿上轮座和下轮架轴线方向设置的插槽,所述活动插件为在上述插槽 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把手附近的手柄以及连接手 柄和活动插件的拉线,所述拉线外面还套有套管,所述拉线活动插件 与上轮座之间设有复原弹簧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上轮座的内腔,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 于下轮架上的内腔,或者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上轮座的外壁,所 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于下轮架上的外壁。
所述径向定位机构包括铰接于上轮座上的钩状活动定位块、设置 于下轮架上定位槽以及控制活动定位块的控制机构,所述钩状活动定 位块铰接上轮座处设有压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这种新型童车具有前轮径向 定位功能,在行走过程中不会左右跑偏,也防止了撞到周围物体或人 员,给他人和乘坐人员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童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童车前轮部位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a-b是径向定位机构在解锁和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和图2中可知, 一种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 车,包括主车架10,设置于主车架10—端的把手20,设置于主车架 10底部的前轮30和后轮40,所述前轮30通过轮座50连接于主车架 10;所述轮座50包括固设于主车架10上的上轮座53以及活动连接 车轮车轴的下轮架51,上轮座53和下轮架5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上轮座53与下轮架51之间设有径向定位机构60。当童车行走 在直道上的时候,可以通过径向定位机构60将上轮座53和下轮架 51径向定位,固定了前轮的角度,防止在行走过程中的前轮摆动。
由图1和图2中可知,所述径向定位机构60包括设置于上轮座 53上的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第二固定机构62、 与第一固定机构61活动连接的活动插件63以及控制活动插件63运 动的控制机构64。在平时,活动插件63连接第一固定机构61和第 二固定机构62,此时,上轮座53和下轮架51径向定位,前轮角度 固定,当需要释放前轮时,通过操作控制机构64控制活动插件63停 留在第一固定机构61上,此时,前轮可以自由转动。
由图2和图3a-b中可知,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和第二固定机构 62为沿上轮座53和下轮架51轴线方向设置的插槽,所述活动插件 63为在上述插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控制机构64包括设置于把手20 附近的手柄641以及连接手柄641和活动插件63的拉线642,所述 拉线642外面还套有套管,所述拉线642活动插件63与上轮座53之间设有复原弹簧65。当滑块滑入下轮架51的插槽内时,上轮座53 和下轮架51径向定位,前轮角度固定(见图3a)。当用手拉动手柄 641时,通过拉线642将滑块上提,使其与下轮架51的插槽脱离, 而停留在上轮座53的插槽内,此时,前轮可以自由转动(见图3b)。
径向定位机构60可以是内藏式的,即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 于上轮座53的内腔,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2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内 腔(见图2)。还可以采用外露式的,即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于 上轮座53的外壁,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2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外壁。
所述径向定位机构60还可以是以下结构形式包括铰接于上轮 座53上的钩状活动定位块、设置于下轮架51上定位槽以及控制活动 定位块的控制机构,所述钩状活动定位块铰接上轮座53处设有压紧 弹簧(图中未示出)。锁止时,钩状活动定位块嵌入下轮架51上定位 槽内,解锁时,通过操纵控制机构,使钩状活动定位块脱离定位槽, 前轮可以自由转动,压紧弹簧是为了防止钩状活动定位块在非正常状 态下脱离定位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 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 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包括主车架(10),设置于主车架(10)一端的把手(20),设置于主车架(10)底部的前轮(30)和后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0)通过轮座(50)连接于主车架(10);所述轮座(50)包括固设于主车架(10)上的上轮座(53)以及活动连接车轮车轴的下轮架(51),上轮座(53)和下轮架(51)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上轮座(53)与下轮架(51)之间设有径向定位机构(6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其 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机构(60)包括设置于上轮座(53)上 的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第二固定机构(62)、 与第一固定机构(61)活动连接的活动插件(63)以及控制活动 插件(63)运动的控制机构(6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和第二固定机构(62)为沿 上轮座(53)和下轮架(51)轴线方向设置的插槽,所述活动插 件(63)为在上述插槽内滑动的滑块。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64)包括设置于把手(20)附近的 手柄(641)以及连接手柄(641)和活动插件(63)的拉线(64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642)外面还套有套管。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其 特征在于所述拉线(642)活动插件(63)与上轮座(53)之间 设有复原弹簧(65)。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于上轮座(53)的内 腔,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2)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内腔。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61)设置于上轮座(53)的外 壁,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2)设置于下轮架(51)上的外壁。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其 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机构(60)包括铰接于上轮座(53)上 的钩状活动定位块、设置于下轮架(51)上定位槽以及控制活动 定位块的控制机构,所述钩状活动定位块铰接上轮座(53)处设 有压紧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具远端手拉式前轮回转控制机构的童车,包括主车架(10)、把手(20)、前轮(30)和后轮(40),前轮(30)通过轮座(50)连接于主车架(10);所述轮座(50)包括上轮座(53)以及下轮架(51),上轮座(53)与下轮架(51)之间设有径向定位机构(6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这种新型童车具有前轮径向定位功能,在行走过程中不会左右跑偏,也防止了撞到周围物体或人员,给他人和乘坐人员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2B7/04GK201264627SQ20082014728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晋堂 申请人:张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