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具有可调的转向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36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具有可调的转向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车辆,其具有一个踏板、 两个可摆动地支承的前轮和至少一个后轮,其中,每个前轮都可摆动 地支承在一支架元件上,其中, 一连杆以其各端部分别直接或间接地 与 一连接元件转动铰接地相连,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分别可转动地支承 一个前轮,其中所述连杆相对于支架元件可移动地设置。
背景技术
具有三个其中两个被可摆动地支承的轮的踏板车通常也被称为
"单脚滑行车(Kick-Boards),,或"单脚速克达(Kick-Scooter),,。通
过重量的偏移可以调整前轮并由此转向。这里已经证明有利的是,至
少一个弹簧元件向一居中位置的方向推动前轮。为了使这种踏板车可 以由具有不同重量的人舒适地驾驶,通常可通过调节轮调整弹簧力。
例如由US 6, 398, 238 Bl 、 US 6, 382, 646 Bl 、 US 2002/0167144 Al 和US 7, 140, 621 Bl已知在先公开的踏板车。
在由US 6, 398,238 Bl已知的踏板车中,两个自由地设置在支承 点之间的弹簧将前轮拉动到居中位置中。这里不能对弹簧力进行调整。 此外所述弹簧是不受保护的,因此在行驶时易于受到损坏。转向传动 装置也设计得特别复杂并由此在制造上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车辆进行改进,所述 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车辆具有转向前轮,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将 所述前轮推动到居中位置中,其中所述前轮铰接在一牢固的转向杆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利用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车辆来实现。按权利要求1的发明内容的有利的改进方 案由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得出。
尽管下面将根据踏板车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居中 位置对中和弹簧力调整也可以应用于或转用于滑板、自行车或其它类 似的车辆。
本发明的突出之处在于,通过一连杆使各前轮的运动同步,其中, 至少一个用于使偏转的前轮朝居中位置的方向运动的弹簧元件作用在 各前轮上。如果不是前轮,而是按照功能(方式)上的倒置将后轮可 摆动地支承在踏板车上并在此时将连杆连同调整装置设置在后轮处, 这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支架元件固定在踏板和/或握持杆上。通过使握持杆或踏板倾斜, 由于转向传动装置而迫使前轮摆动。由于设有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可 以使前轮并由此也使握持杆和踏板自动进入居中位置。由此在踏板上 行驶的人员可以有利地获得更好的行驶感受。
根据本发明,弹簧元件与连杆同心地设置。也就是说,弹簧元件 或者设置在连杆中或者包围连杆。这两种布置形式都具有这样的优点, 即,弹簧元件由连杆本身保持就位或引导并由连杆保护不受外部的力 作用。
支架元件有利地设计成,使其形成一个平行于连杆延伸的区域, 并且在其自由端上分别铰接一连接元件。在连接元件本身上分别可旋 转地支承一个前轮。连杆以其端部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连接元件 上。由此在前轮偏转时,连杆不仅沿轴向方向移动离开居中位置,并 且还垂直于杆纵向延伸方向移动。通过这种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 获得一种特别稳定的转向传动装置,该转向传动装置在制造上是经济 的并且是坚固的。当然也可以将前轮直接可摆动地设置在支架元件上, 其中,此时连接元件必须刚性地固定在前轮的轴上。在这种设计方案 中,连杆也是可转动地以其端部支承在连接元件上。
连杆可以穿过支架元件,其中,在支架元件的两侧分别与连杆同 心地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在前轮偏转离开居中位置时,在一侧压缩弹簧元件,由此沿居中位置的方向产生一个力。在居中位置本身中, 弹簧元件的力保持平衡。
在前述实施形式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本发明还设想了一种 用于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的调整装置。借助于该调整 装置,可以有利地改变作用在所述转向传动装置上的弹簧力。为此本 发明设想了一种操作元件,人员可以容易地用手或脚调整该操作元件。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元件可以是一例如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架 元件上的轮。通过该轮的旋转,相对于支架元件沿连杆的轴向方向移 动/调整其上分别支承有弹簧元件的一个端部的止挡元件。对止挡元件 的移动可以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升降丝杆或引导曲线板
(Fiihrungskurve)来实现。但设置升降丝杆是优选的,因为,螺紋可 以设计成自锁的,从而不必给调整装置设置附加的固定装置。
当然,同样也可以在支架元件的两側在连杆上分别给每个弹簧元 件设置一个调整装置。这样,可以通过两个调整装置的重复调整对轮 进行精确的居中位置对中。
但优选的是其中只设有一个调整装置的实施形式,所述调整装置 同时调整用于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架元件的左面和右面的弹簧元件 的止挡元件,从而在支架元件的两侧,弹簧力增大和减小相同的量, 并且在弹簧力改变时居中位置有利地不发生变化。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这里调整装置由一操作轮形成,所述 操作轮与两个圓柱形的区域相连并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支架元件上。 所述圆柱形的区域具有方向相反的(左旋/右旋)螺紋,所述螺紋分别 与止挡元件的螺紋共同作用。相对于支架元件和/或连杆防止旋转地设 置或固定所述止挡元件。如果现在旋转操作轮,则使不跟随旋转的止 挡元件被沿轴向移动并或多或少地压缩弹簧元件。这里,拉杆既穿过 具有其圆柱形区域的操作轮,也穿过有利地设计成套筒的止挡元件。 由此拉杆受到附加的保护,以不受外部力作用的影响。
设计成套筒的止挡元件可以具有一向内和/或向外定向的凸缘,用 于止挡弹簧元件的端部,所述弹簧元件特别是设计成压缩弹簧。同样
7可以在止挡元件和弹簧端部之间还设置一孔板。孔板有利地降低了弹 簧端部和止挡元件之间的运动或摩擦,因为连杆在前轮转向时垂直于 其纵向延伸方向运动。


下面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l示出一踏板车的侧视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踏板车的转向装置的俯视图和局部剖视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具有移动的止挡元件的踏板车;
图4a至4c示出具有圆柱形区域的操作轮;
图5示出调整装置的放大的局部;
图6a和6b示出根据图2的具有偏转的轮的踏板车;
图7示出支架元件的俯视图8示出根据图7的支架元件的侧视图9a和9b示出用于握持杆的固定装置和铰接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IO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踏板车的另一个可能的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一根据本发明的踏板车的侧视图。该踏板车具有一踏板 1,在所述踏板上固定有一具有握持把手5的握持杆4。此外, 一后轮 3可旋转地固定在踏板1上并可以通过一脚制动器6被制动。在踏板1 上和/或在握持杆4或其固定装置4b (细节见图9a和9b)上固定一支 架元件7,(两个)前轮2可摆动地支承在该支架元件上。
图2和3示出前轮2的具有调整装置8的支承装置,所述调整装 置用于改变(两个)弹簧12的弹簧张力,所述弹簧相对于连杆IO同 心地设置。所述前轮2可旋转地支承在连接元件11上。所述连接元件 11在其一个端部上通过支承件Ll和L2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架元件7的一横梁9上。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分别设有一支承件L3、 L4,通过 所述支承件连接元件11与连杆10的一个端部可旋转地相连接。分别 在支承件L3、 L4 (附近)的区域内在连杆IO上一体地形成一限位板 20形式的支承元件,弹簧12以其一个端部支承在所述限位板上。所 述弹簧12以其另外的端部支承在止挡元件13上,其中在止挡元件13 和弹簧12之间设置有孔板16。所述止挡元件13设计成套筒形的,并 分别在圆柱形的区域内具有一内螺紋13a,所述内螺紋与调整装置8 的每个区域15a、 15b的外螺紋15ag、 15bg共同作用。圆柱形的区域 15a和15b与一盘15相连,所述盘设置在一操作轮8a中并且可以是 手轮(操纵轮)的整体的组成部分。螺紋15ag和15bg设计成反向的, 从而在旋转操作轮8a时,两个止挡元件或者都沿盘15的方向或者共 同沿弹簧12的方向移动。由此确保,处于居中位置(图2)的弹簧12 受到相同强度的预紧。
通过一支承盘14将操作轮8a保持在支架元件7的两个壁部7a 和7b之间。所述止挡元件13可沿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壁部7a和7b中 的窗口式的开口 7aa、 7ba (见图8)中。窗口式的开口 7aa、 7ba的 内侧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块7an、 7bn,所述凸块接合到止挡元件 13的轴向的纵向槽13n中并防止止挡元件13绕其轴线旋转。
通过将止挡元件最大地沿盘15的方向移动,在图2中调整至一最 小的弹簧预紧力。图3示出最大弹簧预紧力的设置。
图5示出调整装置的一局部放大视图。区域15a、 15b设计成套筒 形的,其中其内径的尺寸这样确定,即,内壁15i构成用于前轮2的 最大转向回转度(Lenkeinschlag)的限位件。止挡元件13同样具有 一内径13i,该内径对应于内径15i。内径13i、 15i大于拉杆10的直 径,由此连杆可垂直于其轴线移动并由此可实现一转向回转度。
图6a和6b示出具有两种不同的弹簧力预设置的转向的前轮2。
图7示出由两个壁元件7a、7b和连接所述壁元件的横梁9组成的 支架元件7。
图9a和9b示出用于握持杆4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由一底座4b组成,所述底座例如通过一焊接部4s固定在踏板1上。所述底 座4b通过一由一纵向槽4n和一可移动地支承在该纵向槽中的销4c 形成的铰接件与握持杆的一杆部4a相连。如果握持杆以其杆部4a完 全移动进入或经过底座4b (图9a),则部件4a、 4b除了沿槽4n的方 向以外相对于彼此固定。通过一这里没有示出的锁定装置可以固定这 种连接。如果部件4a和4b被相对于彼此拉出(图9b),则可以使部 件4a翻转并将其平行于踏板1放置。
图IO示出另外一个可选的实施形式,与前面所述的实施形式在功 能上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标志有附加的"'"。与第一个 实施形式中不同,止挡元件13'不是作用在圆柱形的区域15a'、 15b' 上,而是接合在其中。通过未示出的防旋转装置防止止挡元件13'旋转, 所述防旋转装置可以设置在拉杆10'上。
权利要求
1.踏板车、滑板或类似的车辆,具有一踏板(1)、两个可摆动地支承的前轮(2)和至少一个后轮(3),其中每个前轮(7)可摆动地支承在一支架元件(7)上,其中一连杆(10)以其各端部分别直接或间接与一其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一个前轮(2)的连接元件(11)铰接地相连,其中连杆(10)可相对于支架元件(7)移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2)将前轮(2)压力加载到一居中位置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2)相对于连杆(10)同心地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元件(7、 9)上通过支承件(Ll、 L2)可摆动地支承两个连接元件(11),其中, 各前轮(2 )可旋转地支承在各连接元件上,其中,每个连接元件(11 ) 通过一旋转支承件(L3、 L4)与所述连杆铰接地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车 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弹簧元件(12)的弹簧力的调整装置(8、 13、 15)。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支架元 件的至少一部分(7a、 7b)设置在所述前轮(2)之间,其中,连杆(IO) 穿过所述支架元件(7a、 7b)。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一个前轮 (2)和支架元件(7a、 7b)之间设置一个弹黃元件(12)。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杆(10)具有至少一个支承元件(20),特别是一体形成的凸缘,分 别有一个弹簧元件(12)的一个端部支承在所述支承元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在 支架元件(7)上设置一用于操作调整装置的操作装置(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8) 特别是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架元件(7)上,并且,通过操作装置的旋转 可以使两个用于弹簧元件(12)的止挡元件(13)特别是平行于连杆(10)的轴线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8) 具有一第一和一第二圆柱形的区域(15a、 15b),其中第一区域(15a) 具有右旋螺紋(15ag),而第二区域(15b)具有左旋螺紋(15bg), 并且给每个所述区域配设一个用于一个弹簧(12)的一个端部的、具 有对应的螺紋(13a)的止挡元件(13)。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止挡 元件(13)相对于支架元件(7)旋转固定地并且可移动地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止挡元件(13)是具有内螺紋(13a)的套筒,所述内螺紋与操作装置 (8、 15)的第一或第二区域(15a、 15b)的外螺紋(15ag、 15bg)共 同作用。
12.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操作装置(8)具有一操作轮(8a),该操作轮设置在两个形成支架元件(7)的壁部(7a、 7b)之间并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壁部上,其中该 操作轮与第一和第二区域相连。
13. 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连杆(10)既穿过特别是设计成套筒的各止挡元件(13),也穿过两个 圆柱形的所述区域(15a、 15b)。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的所述 区域(15a、 15b)的内径身见定最大转向角。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圆柱形 的所述区域(15a、 15b)的内壁(15i)形成一转向限位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一阻挡元件防止所述止挡元件从所述两个区域上旋下。
17. 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在支架元件上设置至少一个凸块(7an)或沿移动轴线形成的槽,所述 凸块或槽与设置在止挡元件(13)上的、沿移动轴线延伸的槽(13n) 或凸块相对应并防止止挡元件(13)绕其移动轴线旋转。
18. 根据权利要求8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 在止挡元件(13)和弹簧元件(12)之间设置一孔板(16)。
1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支 架元件(7)设置、特别是固定在一握持杆和/或踏板(1)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车、滑板或类似车辆,具有一踏板(1)、两个可摆动地支承地前轮(2)和至少一个后轮(3),其中每个前轮(7)可摆动地支承在一支架元件(7)上,其中一连杆(10)以其各端部分别直接与一其上分别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前轮之一的连接元件(11)铰接地相连,其中连杆(10)相对于支架元件(7)可移动地设置,其中,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2)将前轮(2)压力加载到一居中位置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2)相对于连杆(10)同心地设置。
文档编号B62K17/00GK101492083SQ20091000991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
发明者F·恰斯卡 申请人:胡多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