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骑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48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骑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有各种形式的三轮车,基本是采用后轮驱动方式。即后轮为主动 论,骑行者蹬踏脚蹬通过轮盘、链条及后轮上的飞轮转动,带动前轮,使自行车前行。后驱动 结构,使骑行者的重心通过三角鞍座全部落在裆部,容易损害骑行者的某些器官,长时间会 出现病变。已公开的一种前驱动无链齿轮传动自行车,采用自行车的前驱装置,使骑行者可 以舒适地乘在座椅上,紧靠椅背。彻底躲开人体的重要器官。且前驱装置的结构采用无链 条的齿轮传动,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他们步入晚年 后条件发生了变化,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找平衡的能力日异减退,产生恐惧感。走路又费 力也不可远行。所以出行、购物、观光、游园、会友……都成了老年人的难题。传统的三轮车 用起来安全性还勉强,可是保健性及舒适性都很不理想。社会上亟待开发一种适应老年人 骑行的微型安全舒适的三轮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它 是利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将脚踏车的后驱动装置变为前驱动装置,为使骑行者可以乘在 座椅上,蹬踏时可以靠椅背的作用,全身发力,使骑行更省力;后面驮行者可以蹬踏连杆摇 摆,拉动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还可使用电力驱动后轮前进。骑行非常灵便、省力。俩人及电 力可以三者分别驱动,也可以三者同时合力驱动。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包括三 轮车的车架、鞍座及鞍座立管、固接有飞轮的后轴、前杈、脚蹬、前轴及其通过滚动轴承支承 的轴皮,所述前轴轴皮一侧设有齿轮传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有反向安装的飞轮 与齿轮传动副的齿轮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上设有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拉链式后轮驱 动装置主要由带有脚蹬的左、右脚踏连杆、连杆轴、链条、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构成,左、 右脚踏连杆上端分别与连杆轴的两端轴头滑动连接,左、右脚踏连杆轴连接脚蹬的一端分 别固定链条的两个端头,整根链条通过两个链条转向瓣连接构成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拉 链式后轮驱动链条通过两个链条介轮转向,与固定在后轴上的左、右飞轮啮合。所述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的连接顺序呈蹬踏连杆摇摆式链接,所述链条一端与右 脚踏连杆轴固定,其与右飞轮啮合,通过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转为横向式链条,所述横向 式链条通过链条介轮和链条转向瓣,再转为纵向式链条与左飞轮啮合后与左脚踏连杆轴固 定。所述鞍座立管顶端固定有内六方卡箍,鞍座设有与内六方卡箍配合的六方鞍管。所述三轮车的后车架置有电池盒,后轴上设有电机。有益效果将三角形鞍座改为靠背座椅,彻底改变了当以体重为最大蹬踏力时驱
3动整车前进的疲劳程度。骑行时,可用腰背靠紧椅背,作为发力基础,双脚蹬踏。可以做到全 身发力,长时间远道骑行不会疲倦;前面骑行者可以蹬踏齿轮传动的前轮驱动前进,后面驮 行者可以蹬踏连杆摇摆,拉动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还可使用电力驱动后轮前进。骑行非常灵 便、省力。俩人及电力组件可以三者分别驱动,也可以三者同时合力驱动,还可以三者中由 两两分别结合驱动。人在骑行时双脚向前蹬踏,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握车把也不会承 受身体的压力,骑行时能更好的集中动力的传递,前驱装置的结构采用无链条传动,可以使 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效率更高。体积小,重量轻。可以进入电梯上下楼,放在居室厅内。避 免丢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的链条转向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的链接示意图。图中1、车架,2、鞍座,3、鞍座立管,4、飞轮,5、后轴,6、前杈,7、脚蹬,8、前轴,9、轴 皮,10、驱动装置,11、12、左、右脚踏连杆,13、连杆轴,14、链条,14-1、横向式链条,14-2、纵 向式链条,15、链条转向瓣,16、链条介轮,17、内六方卡箍,18、六方鞍管,19、电池盒,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如下。详见附 图,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包括三轮车的车架1、鞍座2及鞍座立管3、固接有飞轮4的后 轴5、前杈6、脚蹬7、前轴8及其通过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皮9,所述前轴轴皮一侧设有齿轮传 动的驱动装置10,所述驱动装置设有反向安装的飞轮(图中未示)与齿轮传动副的齿轮(图 中未示)连接,所述车架上设有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所述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主要由带 有脚蹬的左、右脚踏连杆11、12、与鞍座立管垂直焊接的连杆轴13、链条14、链条转向瓣15 和链条介轮16构成,所述左、右脚踏连杆上端分别与连杆轴两端轴头滑动连接,所述左、右 脚踏连杆轴连接脚蹬的一端分别固定链条的两个端头,所述整根链条通过链条转向瓣和链 条介轮构成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与固定在后轴上的左、右飞轮啮合。 所述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的顺序呈蹬踏连杆摇摆式链接,所述链条一端与右脚踏连杆轴固 定,其与右飞轮啮合,通过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转为横向式链条14-1,所述横向式链条通 过链条介轮和链条转向瓣,再转为纵向式链条14-2与左飞轮啮合后与左脚踏连杆轴固定。 所述鞍座立管顶端固定有内六方卡箍17,鞍座设有与内六方卡箍配合的六方鞍管18。所述 三轮车的后车架置有电池盒19,后轴上设有电机20。工作过程1、前面骑行者可以蹬踏齿轮传动的前轮驱动前进;2、后面驮行者可以蹬踏连杆摇摆,拉动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还可使用电力驱动后轮前进。当左脚向前蹬踏左连杆下端脚蹬,使连杆带着固定在连杆下端(左侧脚蹬旁)的链 条端头摆动时,拉动链条向前。使其后轴上与链条啮合的左飞轮转动,驱动后轴及后车轮转 动,驱车前进。该飞轮下方的链条,通过链条转向瓣使后面相连的链条,转向90度为水平方向成 横向式链条。再由前面左侧的链条介轮导向,转至右侧的链条介轮再导向至后,拉到右侧飞 轮下方。再由另一个链条转向瓣,再使后面的链条转回90度,为垂直方向呈纵向式链条。 然后与后轴上的右侧飞轮啮合,从上方拉到右连杆下端,右侧脚蹬旁为链条尾端固定处。由 于链条是设定长度的,因此可将连杆拉回欲驱动的出发点。这样就完成了驱动的半个周期。 另外半个周期,由右脚蹬踏来完成。驱动过程同上,只是左右脚的替换。靠背座椅,还可根据骑行者的身材,类似轿车式的前后调整,并可以上下调整,然 后固定。骑行时以达到最舒适状态。车身矮小灵便,骑行稳定安全。特适合老弱病残者及妇女骑行并可以驮带老伴、少 年儿童……。紧急情况下可双脚踏地,在雨雪天骑行也不危险。另外占用路面小,减轻交通 拥挤。三力分合驱动,前面骑行者可以蹬踏齿轮传动的前轮驱动前进。后面驮行者可以 蹬踏连杆摇摆,拉动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还可使用电力驱动后轮前进。因此骑行非常灵便、 省力。俩人及电力可以三者分别驱动,也可以三者同时合力驱动。还可以两两结合。随意 掌握均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做车架,重量轻。锂电电池,可以回收。带离合器的小型慢速电机, 无须抵消磁力作用。时速不超过20公里。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损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包括三轮车的车架、鞍座及鞍座立管、固接有飞轮的后轴、前杈、脚蹬、前轴及其通过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皮,所述前轴轴皮一侧设有齿轮传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有反向安装的飞轮与齿轮传动副的齿轮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上设有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主要由带有脚蹬的左、右脚踏连杆、连杆轴、链条、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构成,左、右脚踏连杆上端分别与连杆轴的两端轴头滑动连接,左、右脚踏连杆轴连接脚蹬的一端分别固定链条的两个端头,整根链条通过两个链条转向瓣连接构成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通过两个链条介轮转向,与固定在后轴上的左、右飞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的 连接顺序呈蹬踏连杆摇摆式链接,所述链条一端与右脚踏连杆轴固定,其与右飞轮啮合,通 过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转为横向式链条,所述横向式链条通过链条介轮和链条转向瓣, 再转为纵向式链条与左飞轮啮合后与左脚踏连杆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鞍座立管顶端固定有内 六方卡箍,鞍座设有与内六方卡箍配合的六方鞍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三轮车的后车架置有电 池盒,后轴上设有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骑电动三轮车,包括三轮车的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车架上设有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拉链式后轮驱动装置主要由带有脚蹬的左、右脚踏连杆、连杆轴、链条、链条转向瓣和链条介轮构成,左、右脚踏连杆上端分别与连杆轴的两端轴头滑动连接,左、右脚踏连杆轴连接脚蹬的一端分别固定链条的两个端头,整根链条通过两个链条转向瓣连接构成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拉链式后轮驱动链条通过两个链条介轮转向,与固定在后轴上的左、右飞轮啮合。有益效果前面骑行者可以蹬踏齿轮传动的前轮驱动前进,后面驮行者可以蹬踏连杆摇摆,拉动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还可使用电力驱动后轮前进。俩人及电力可以三者分别驱动,也可以三者同时合力驱动。
文档编号B62M6/40GK201647001SQ2010201437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赵宗潭 申请人:赵宗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