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49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踏板。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脚踏板多为简单的方形,中心带孔结构的脚踏板,这种脚踏 板因为受力面积小,在负载较大的时候骑行,容易在较大踩踏力量下破损,而且,影响骑行 时脚部的舒适度。不仅如此,在自行车爬坡时,脚踏板在完成踩踏下降的半个行程后上升的 时候,只能靠另一侧脚踏板的踩踏下降来完成,这样不仅使另一侧脚踏板承受较大的载荷, 而且一只脚受力,另一脚空闲,十分不合理,也不适用快速上坡时,双脚快速踩踏提升的动 作过程,大大影响脚踏板的寿命和增加了骑行时疲劳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自行车脚踏板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展开时 可增大脚踏板的受力面积,不需使用时可以收拢的,并且能充分利用双脚,使双脚更加舒适 的自行车脚踏板。自行车脚踏板,包括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中心轴;上述的前踏板中心设有通孔 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两侧设有带有通孔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 的耳片结构;上述的中心轴穿过上述的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将它们连接起来,上述的前 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均可以围绕中心轴自由转动;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耳片结构交叠处 设有相互配合的第1卡扣钩和第1卡扣固定件,可以将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连接成为一 个围绕中心轴自由旋转的整体踏板。前述的前踏板的耳片结构既可以在上述的后踏板的耳片结构的外侧,也可以在上 述的后踏板的耳片结构的内侧;上述的前踏板的耳片结构既可以设置上述的第1卡扣钩, 也可以设置上述的第1卡扣固定件;上述的后踏板的耳片结构可以设置与上述的前踏板的 耳片结构设置的第1卡扣钩或第1卡扣固定件相配合的第1卡扣固定件或第1卡扣钩。前述的前踏板的底部设有使其与上述的后踏板的底部连接的第2卡扣钩或第2卡 扣固定件;上述的后踏板的底部设有与上述的前踏板底部的第2卡扣钩或第2卡扣固件相 配合的第2卡扣固件或第2卡扣钩。前述的前踏板设有可以容纳脚掌的半敞开鞋套。前述的前踏板和上述的后踏板设有防滑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围绕中心轴旋转的前踏板和后踏板,在第1卡扣钩 和第1卡扣固定件卡紧的时候,可以完成前踏板和后踏板作为一个整体的展开,其与中踏 板配合,从而使骑行时脚部受力面积增大,前踏板上设置的半敞开鞋套以及设置在前踏板、 后踏板上的防滑垫,为负重和爬坡骑行时提供更省力和可靠的支撑面,同时使骑行更加舒 适,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第2卡扣钩和第2卡扣固定件,将前踏板和后踏板收拢,悬置于中 踏板的下侧,中踏板可以作为正常的自行车脚踏板使用,这样一来,能够使骑行者对脚踏板适应多种使用情况的需求得到满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前踏板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前踏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后踏板的俯视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1、前踏板2、中踏板3、后踏板4、中心轴5、第1卡扣固定件6、第1卡扣钩7、前踏 板耳片结构、8、防滑垫9、第2卡扣钩10、第2卡扣固定件11、链轮传动杆12、后踏板耳片结 构13、前踏板半敞开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 侧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几个部分前踏板1 ;中踏板2 ;后踏板3 ;中 心轴4 ;第1卡扣固定件5 ;第1卡扣钩6 ;第2卡扣固定件10 ;链轮传动杆11。中心轴4穿 过前踏板1、中踏板2、后踏板3上的通孔,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它们均可以围绕中心轴4自 由转动。中心轴4靠近自行车链轮一端与链轮传动杆11相连结,链轮传动杆另一端连接自 行车的链轮(图中未示出)。前踏板1和后踏板3上分别设有第1卡扣固定件5和第1卡 扣钩6,后踏板3的底部设有第2卡扣固定件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上述的第1卡扣固定件5和第1卡扣钩6可以互换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 板的前踏板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前踏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 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后踏板的俯视示意图。参照图3,上述的前踏板1和后踏板3上均设有防滑垫8,其可使用摩擦系数较高 的防滑材料制成。参照图5、图6,前踏板1两侧设有形成于本体的前踏板耳片结构7 ;后踏 板3两侧设有形成于本体的后踏板耳片结构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前踏板1和后踏板3两侧的前踏板耳片结构7和后踏 板耳片结构12也可以是添附在它们本体上附加耳片结构。参照图3,前踏板耳片结构7设置在后踏板耳片结构12的内侧,中心轴4从外向里 依次穿过后踏板耳片结构12、前踏板耳片结构7、中踏板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 前踏板耳片结构7也可以设置在后踏板耳片结构12的外侧。前踏板1上的第1卡扣固定 件5设置在前踏板耳片结构7上与后踏板耳片结构12交叠的位置,后踏板3上的第1卡扣 钩6设置在后踏板耳片结构12上,由后踏板耳片结构12本体形成,参照图1、图3,第1卡
4扣挂钩6与第1卡扣固定件5相互扣合之后,前踏板1和后踏板3连接成为一个能围绕中 心轴转动的整体,中踏板3可以完全容纳在前踏板耳片结构7和后踏板耳片结构12所围成 的空间内,并可以在该空间内围绕中心轴4自由转动。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踏板的前踏板的剖视图。参照图4,前踏板1上设有半敞开的鞋套13,其可如图4所示由前踏板1本体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方案也可以在前踏板1本体上附加形成。如图4所示,前踏板1底 部设有与后踏板3上设有的第2卡扣固定件10相配合的第2卡扣钩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 另一种方案第2卡扣固定件10和第2卡扣钩9可以互换位置。第2卡扣钩9可以如图4所示由前踏板1本体底部向内凹形成,作为本实用新型 的另一种方案也可以在前踏板1本体底部附加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采用强度较高的轻质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 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是,包括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中心轴;上述的中踏板中心设有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的通孔;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的两侧设有带有通孔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的耳片结构;上述的中心轴穿过上述的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将它们连接起来,上述的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均可以围绕中心轴自由转动;在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耳片结构的交叠处设有相互配合将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连接成为一个围绕中心轴自由旋转整体踏板的第1卡扣钩和第1卡扣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是,上述的前踏板的耳片结构设置在 上述的后踏板的耳片结构的外侧,或设置在上述的后踏板的耳片结构的内侧;上述的前踏 板的耳片结构上设置上述的第1卡扣钩,或设置上述的第1卡扣固定件;上述的后踏板的耳 片结构设置与上述的前踏板的耳片结构设置的第1卡扣钩或第1卡扣固定件相配合的第1 卡扣固定件或第1卡扣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是,上述的前踏板的底部设有使其与 上述的后踏板的底部连接的第2卡扣钩或第2卡扣固定件;上述的后踏板的底部设有与上 述的前踏板底部的第2卡扣钩或第2卡扣固件相配合的第2卡扣固件或第2卡扣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是,上述的前踏板设有可以容纳脚掌 的半敞开鞋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是,上述的前踏板和上述的后踏板设有防滑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踏板,包括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中心轴;上述的前踏板中心设有通孔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两侧设有带有通孔可供上述的中心轴穿过的耳片结构;上述的中心轴穿过上述的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将它们连接起来,上述的前踏板、中踏板、后踏板均可以围绕中心轴自由转动;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耳片结构交叠处设有相互配合的第1卡扣钩和第1卡扣固定件,可以将上述的前踏板和后踏板连接成为一个围绕中心轴自由旋转的整体踏板,可以增大脚踏板的受力面积,使骑行时脚部更加舒适,同时使踏板能更有效的传递动力。
文档编号B62M3/08GK201703525SQ2010201440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黄雪枫 申请人:昆山金隆车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