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78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乘时所用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
直O
背景技术
目前骑乘者于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会产生下列问题1.后照镜调整不易由于后照镜固设于摩托车或自行车的车手把上,骑乘者无法 视情况需要而灵活地调整后照镜的角度,且很难准确的看见后方;另外,在自行车队骑乘 时,需要可以看见后方同队的伙伴们有没有跟上,这个动作在车队长途活动时是很重要的, 所以需要解决后照镜调整不易的问题。2.照明光源调整不易由于照明光源亦固设于摩托车或自行车的车手把上,同样 地也无法让骑乘者灵活随意地调整照明方向,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有关于后照镜及照明光源调整不易的不足与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可供后照镜可立起地设 于后照镜固定件,而后照镜固定件设于佩戴本体;借此,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手部即可任意 观看后视的任何视角,达到广角作用;更进一步地,后照镜是可拆卸式的,骑乘者可随意携 带,当佩戴本体需洗涤时,后照镜可取下而避免受潮或受损。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将照明光源设于后照镜固定件,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 手部即可改变照明方向及角度,实用性极佳;更进一步地,照明光源为可拆卸设计,佩戴本 体洗涤时可将照明光源拆下,不会受潮或受损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包括一佩戴本体,其是设有一穿孔及一结合顶部,该穿孔是横向贯穿于该佩戴本体而 可供骑乘者的手部穿过;该结合顶部是位于该穿孔的上方并设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一后照镜固定件,其是与该结合顶部结合并呈立起状态,该后照镜固定件是设有 一后照镜结合面,该后照镜结合面是朝向该结合顶部的后方并能够与一后照镜结合。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前述的后照镜固定件为一长形且对折立起的 垫体,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对折隆起处是背向于前述的结合顶部;该后照镜固定件是设有两 端,该后照镜固定件的两端是分别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结合于该结合顶部的前端及后端。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另设有一后照镜,该后照镜是呈立起状 态并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前述的后照镜结合面。所述之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结合顶部是设有两本体母扣,该 两本体母扣是分别位于该结合顶部的前端及后端;前述之后照镜固定件的两端为一固定前 端及一固定后端,该固定前端及该固定后端是分别与该两本体母扣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结
I=I O
3[0013]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后照镜固定件是设有一内侧及一 固定公扣;该固定公扣是位于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内侧并靠近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对折处,该 固定公扣是相背于前述的后照镜结合面。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后照镜固定件是设有一内侧及一 结合部,该结合部是位于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内侧;并另设有一 LED灯件,该LED灯件是以粘 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该结合部。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佩戴本体为一腕套。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佩戴本体为一护腕。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中前述的佩戴本体是包括一硬质片体及一 松紧带,该松紧带是设有两端,该松紧带的两端是分别固设于该硬质片体,而前述的后照镜 固定件为一固设于该硬质片体的硬质架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可以获得的具体效益及功效增 进至少包括1.可调整方位及角度的后照镜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后照镜可供后照镜可立起地 设于后照镜固定件,而后照镜固定件设于佩戴本体并大致位于手腕或手背的位置,因为手 握握把时会呈现一个约45°的倾斜角,可让骑乘者很自然地透过后照镜看清车后的景物、 人车;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手部即可任意观看后视的任何视角,可达到方便调整角度、 保护骑乘者安全的目的,并可以随着手部的活动来确认后方车友或车子的位置,而后照镜 的凸镜可以看见五十公尺后的车队同仁,极为方便。2.后照镜为可拆卸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后照镜及后照镜固定件是以粘扣可分离 的方式结合,利于骑乘者拆卸,在清洗佩戴本体时极为方便,洗涤时可避免后照镜受潮;其 次,当骑乘者离开车子或没有镜子的地方时,可随身携带后照镜整理仪容;另外,后照镜若 用久磨耗,亦可方便更换新的后照镜。3.保护后照镜本实用新型的后照镜固定件可以立起,让后照镜结合并站立;当 不使用后照镜时,后照镜固定件可以折叠收合并将后照镜保护其中,能够保存后照镜,使其 不掉落并减少磨损。4.照明光源可调整方位及角度由于照明光源设于后照镜固定件,而后照镜固定 件设于佩戴本体,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手部即可改变照明方向及角度,实用性极佳。5.照明光源为可拆卸设计本实用新型的LED灯件是以粘扣可分离的方式设置于 后照镜固定件,当LED灯件的电池耗尽或佩戴本体需要洗涤时,能够让骑乘者很方便地更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照镜立起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0033](10)佩戴本体[0034](13)结合顶部(131)本体母扣[0035](15)扣环(17)粘扣带[0036](20)后照镜固定件[0037](21)固定前端(23)固定后端[0038](25)后照镜结合面(27)结合部[0039](29)固定公扣[0040](30)后照镜[0041](40) LED 灯件[0042](IOA)佩戴本体(20A)后照镜固定件[0043](IOB)佩戴本体(10B1)硬质片体[0044](10B3)松紧带(20B)后照镜固定件[0045](IOC)佩戴本体(20C)后照镜固定件[0046](IOD)佩戴本体(20D)后照镜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 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 2所示,是包括一佩戴本体10、一后照镜固定件20、一后照镜30及一 LED灯件40等元件, 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佩戴本体10设有一穿孔及一结合顶部13,该穿孔由前至后 横向贯穿于该佩戴本体10而可供骑乘者的手部穿过,该结合顶部13位于该穿孔上方并设 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结合顶部13的长度定义为由前至后所延伸的距离;较佳地,该结合 顶部13设有两本体母扣131,该本体母扣131位于该结合顶部13的外侧且分别位于该结合 顶部13的前端及后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佩戴本体10为一网状的腕套,该腕 套利用一扣环15及一穿过该扣环15的粘扣带17的结合而让骑乘者佩戴[如图4所示], 腕套属于现有技术的构件,在此容不赘述。如图2至图4所示,该后照镜固定件20与该结合顶部13结合并呈立起状态,在本 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后照镜固定件20为一长形且对折立起的垫体且大致呈 立起的三角形,其中,该后照镜固定件20的长度大致为该结合顶部13长度的两倍,该后照 镜固定件20的对折隆起处背向于该结合顶部13 ;该后照镜固定件20设有一固定前端21、一固定后端23、一内侧、一后照镜结合面 25及一结合部27 ;该固定前端21与该固定后端23分别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结合于该两本体母扣 131而使该后照镜固定件20呈立起状态;本实用新型中,该固定前端21于一面形成有一公扣部,该固定后端23于两面分别形成有一公扣部及一母扣部;固定前端21与固定后端23 与本体母扣131的结合方式[即业界俗称的魔鬼毡]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容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后照镜固定件20的固定前端21及固定后端23亦可以皆车缝固 定、皆卡扣固定、或是以一端固定、一端粘扣的方式与结合顶部13结合,只要后照镜固定件 20能立起并与后照镜30结合即可,本实用新型对于后照镜固定件20固定于佩戴本体10的 方式不作特定的限制。该后照镜结合面25朝向该结合顶部13的后方;该结合部27位于该后照镜固定件20的内侧并靠近该结合顶部13的前端;较佳地,该后照镜固定件20设有一固定公扣29 ;该固定公扣29位于该后照镜固 定件20的内侧并靠近该后照镜固定件20的对折处,该固定公扣29相背于该后照镜结合面 25,该固定公扣29能够与位于该结合顶部13前端的该本体母扣131相黏扣。如图2至图4所示,该后照镜30为一凸镜,并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该后照镜 结合面25,该后照镜30呈立起状态并略为倾斜。如图1、4所示,该LED灯件40是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该结合部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使用后照镜30时,是将后照镜固定 件20对折收合,使后照镜30能够被后照镜固定件20包覆并被保护而避免磨损,其中,后照 镜固定件20的固定前端21与固定后端23黏扣,而固定公扣29与位于结合顶部13前端的 本体母扣131粘扣,借此,使后照镜固定件20于不使用时,能够固定定位于结合顶部13,极 为方便实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LED灯件40粘扣于结合部27,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 手部即可改变照明方向及角度,实用性极佳。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佩戴本体IOA为一现有技术的针织 护腕,而后照镜固定件20A为一车缝于该护腕的垫体并大致呈立起的三角形;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佩戴本体IOB包括一硬质片体IOBl及一松紧带10B3,该硬 质片体IOBl为前述的佩戴本体的结合顶部,该松紧带10B3设有两端,该松紧带10B3的两 端分别固设于该硬质片体10B1,而后照镜固定件20B为一固设于该硬质片体IOBl的硬质架 体。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佩戴本体10CU0D与第二 较佳实施例的护腕相同,而后照镜固定件20C、20D固设于佩戴本体10C、10D,后照镜固定件 20C、20D为一平躺的V形座体且其一侧呈倾斜立起的状态,后照镜固定件20C、20D可为塑胶 射出成型或是金属制成,其中,在第五较佳实施例中,后照镜固定件20D利用扭转弹簧的方 式而可枢转收折,并设有收折时能够结合固定的卡销;综上所述的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 型对于佩戴本体、后照镜固定件的材质、形式及结合方式均不作特定的限制,只要佩戴本体 能够让骑乘者佩戴于手背或手腕,而后照镜固定件呈立起状态而让后照镜结合即可达到本 实用新型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佩戴本体可位于手腕或手背的位置,两者均可以实施并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之范围,及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6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佩戴本体,设有一穿孔及一结合顶部,该穿孔横向贯穿于该佩戴本体而供骑乘者的手部穿过;该结合顶部位于该穿孔的上方并设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以及一后照镜固定件,与该结合顶部结合并呈立起状态,该后照镜固定件设有一后照镜结合面,该后照镜结合面朝向该结合顶部的后方并能够与一后照镜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后照镜固定 件为一长形且对折立起的垫体,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对折隆起处背向于前述的结合顶部;该 后照镜固定件设有两端,该后照镜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结合于该结合顶 部的前端及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一后照镜,该 后照镜是呈立起状态并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前述的后照镜结合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结合顶部设 有两本体母扣,该两本体母扣分别位于该结合顶部的前端及后端;前述的后照镜固定件的 两端为一固定前端及一固定后端,该固定前端及该固定后端分别与该两本体母扣以粘扣方 式可分离地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后照镜固定 件设有一内侧及一固定公扣;该固定公扣位于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内侧并靠近该后照镜固定 件的对折处,该固定公扣相背于前述的后照镜结合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的后照镜固定件设有一内侧及一结合部,该结合部位于该后照镜固定件的内侧;并另设有 一 LED灯件,该LED灯件是以粘扣方式可分离地设于该结合部。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的佩戴本体为一腕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佩戴本体为 一腕套。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的佩戴本体为一护腕。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 的佩戴本体包括一硬质片体及一松紧带,该松紧带设有两端,该松紧带的两端分别固设于 该硬质片体,而前述的后照镜固定件为一固设于该硬质片体的硬质架体。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结合后照镜的佩戴装置,主要用于自行车骑乘,例如自行车队或长途环岛,包括佩戴本体及后照镜固定件,佩戴本体设有穿孔及结合顶部,穿孔横向设置并供骑乘者手部穿过,结合顶部位于穿孔上方;后照镜固定件与结合顶部结合并呈立起状态,后照镜固定件是设有朝向佩戴本体后方的后照镜结合面而供后照镜结合;借此,骑乘者只要稍微移动手部即可任意观看后视的任何视角,达到广角的作用,由于骑乘者视野没有死角,能够大幅提升骑乘安全,极为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B62J29/00GK201665272SQ20102016587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陈义益 申请人:陈义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