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02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儿童乘坐并且可以由大人在后推行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 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 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于两 侧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通常,所述的推车车架都可以展开或折叠,即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展开位置 下供使用者使用,折叠位置下推车车架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存放、搬运。并且,现有技术 中,推车车架的折叠结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 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 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 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包 括第一前轮支架;第一推把杆,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一推把杆的长度方向与所 述的第一推把杆相滑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的上部相转动 地连接;第一后座杆,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前座杆,所述的第一前座杆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 一前座杆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连杆,所述的第一后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第一滑动件,所述的第一滑动件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 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后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件相转动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下方的 第一前连杆,所述的第一前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 述的第一前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使得推车车架前部的刚性较强。[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的上方 的第一上座杆,所述的第一上座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 第一上座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件,所述的第一后连杆与所述的第三滑 动件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前座杆与第一后座杆之间可以设置一个第一座位机构,而在第一 上座杆上也可以设置一个第二座位机构,由此,儿童推车便构成双人座儿童推车,当推车车 架折叠过程中,在第一后连杆与第三滑动件的驱动下,使得第一上座杆绕着其后端部的转 轴向上转动折叠。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前座杆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靠背杆的下端 部,所述的第一靠背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五滑动件,所述的第五滑动件与所 述的第一上座杆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再增加第一靠背杆作为靠背的构架,在第五滑动件 与第一上座杆的配合下,不影响第一前轮支架收进所述的第一推把杆内,也使得推车车架 前部的刚性较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另一侧的侧支架包括第二前轮支架;第二推把杆,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二推把杆的长度方向与所 述的第二推把杆相滑动地连接;第二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的上部相转动 地连接;第二后座杆,所述的第二后座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前座杆,所述的第二前座杆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 二前座杆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后连杆,所述的第二后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第二滑动件,所述的第二滑动件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 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上,所述的第二后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件相转动地连 接,所述的连接架包括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所述的底撑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所述的第二前 座杆、所述的第一后座杆、所述的第二后座杆之间,或者所述的底撑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 座杆、所述的第二前座杆、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所述的后撑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二 后轮支架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一滑动件、 所述的第二滑动件之间。由于底撑架与后撑架的作用从而构成横向尺寸也可以减小的横向 折叠推车。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 下方的第一前连杆,所述的第一前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 接,所述的第一前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 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前座杆下方的第二前连杆,所述的第二前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 的第二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相 转动地连接。[0029]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撑架包括第一底撑杆、与所述的第一底 撑杆相交叉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底撑杆,所述的第一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 第一前座杆通过第一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 座杆通过第四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座杆通 过第二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通过第三 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在某些再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 后座杆的上方的第一上座杆,所述的第一上座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 连接,所述的第一上座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件,所述的第一后连杆与 所述的第三滑动件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 的上方的第二上座杆,所述的第二上座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上座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四滑动件,所述的第二后连杆与所述的 第四滑动件相转动地连接。在某些继续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前座杆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靠背杆的 下端部,所述的第一靠背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五滑动件,所述的第五滑动件 与所述的第一上座杆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座杆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靠背杆 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靠背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六滑动件,所述的第六滑动 件与所述的第二上座杆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在某些再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所 述的第二前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阻挡部,当所述的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的第一 后座杆的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上,所述的第二后座杆的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 上。通过所述的第一阻挡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从而使得推车车架前部的刚性较强。以上所涉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词是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作定义的,前 轮组件所处的位置为前下,后轮组件所处的位置为后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 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 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推车车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滑动件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 支架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通过所述的第一后连杆带动所述的第一后座杆相对所述的第一 后轮支架向上转动并与第一后轮支架相靠拢,所述的第一前座杆相对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 向上转动并且与第一前轮支架相靠拢,并且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沿着所述的第一推把杆向 上滑动,所述的第一后座杆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相靠拢,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与所述的第 一后轮支架相靠拢,推车车架便折叠了,折叠后体积较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实施例二,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实施例二,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0039]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实施例二,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 换过程中);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实施例二,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 换过程中);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实施例二,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实施例一,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其中1、推车车架;11、第一前轮支架;12、第一推把杆;13、第一后轮支架;14、第 一后座杆;15、第一前座杆;16、第一后连杆;17、第一滑动件;18、第一前连杆;19、第一上座 杆;21、第二前轮支架;22、第二推把杆;23、第二后轮支架;24、第二后座杆;25、第二前座 杆;26、第二后连杆;27、第二滑动件;28、第二前连杆;29、第二上座杆;31、底撑架;32、后 撑架;33、第一底撑杆;34、第二底撑杆;35、第一转动关节;36、第二转动关节;37、第三转动 关节;38、第四转动关节;41、第三滑动件;42、第四滑动件;43、第一靠背杆;44、第二靠背 杆;45、第五滑动件;46、第六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6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 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后轮 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 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 接架,所述的连接架为连接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多根横连杆,推车车架不能够横向折叠。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都包括第一前轮支架11,第一前轮支架11下部设有前轮组件;第一推把杆12,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长度 方向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相滑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上 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13下部设有后轮组件;第一后座杆14,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 地连接;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所 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连杆16,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 连接;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长度方向滑 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上,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 件17相转动地连接。每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下方的第一前连杆18, 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 一前连杆1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每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上方的第一上座杆19,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上 座杆1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件41,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三 滑动件4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靠背杆43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靠背 杆4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五滑动件45,所述的第五滑动件45与所述的第一上 座杆1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座位机构包括第一座位机构与第二座机构,第一座位机构设置于两侧的第一前座 杆15之间,而第二座位机构设置于两侧的第一上座杆19,从而构成能够供两个儿童乘坐的 儿童双人车。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上具有第一阻挡部20,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展开位置 下,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前端部压在所述的第一阻挡部20上。没有第一阻挡部20也是 可以的。锁定机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如可以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与所 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之间,限制两者相对滑动即可。实施例二,如附图1-附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为横 向不能折叠的儿童推车,而实施例二为横向也能够折叠的儿童推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11,第一前轮支架11下部设有前轮组件;第一推把杆12,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长度 方向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相滑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上 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13下部设有后轮组件;第一后座杆14,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 地连接;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所 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连杆16,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 连接;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长度方向滑 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上,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 件17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的侧支架包括第二前轮支架21,第二前轮支架21下部设有前轮组件;第二推把杆22,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的长度 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相滑动地连接;第二后轮支架23,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的上 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后轮支架23下部设有后轮组件;第二后座杆24,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 地连接;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后连杆26,所述的第二后连杆26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相转动地 连接;第二滑动件27,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的长度方向滑 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上,所述的第二后连杆26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 件27相转动地连接。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下方的第一前连杆18, 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 一前连杆1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 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下方的第二前连杆28,所述的第二前连杆28的下端部与所 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连杆2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 后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上方的第一上座杆 19,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上 座杆1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滑动件41,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三 滑动件41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的上 方的第二上座杆29,所述的第二上座杆2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地连 接,所述的第二上座杆2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四滑动件42,所述的第二后连杆 26与所述的第四滑动件42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一靠背杆43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靠背 杆4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五滑动件45,所述的第五滑动件45与所述的第一上 座杆1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靠背杆44的下端 部,所述的第二靠背杆44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六滑动件46,所述的第六滑动件 46与所述的第二上座杆2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上设置有 第二阻挡部,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前部压在所述 的第二阻挡部上,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的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上。所述的连接架包括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31,所述的底撑架3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 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之间,或者所述的底撑架31设 置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二后 轮支架23之间;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的底撑架31包括第一底撑杆33、与所述的第一底撑杆 33相交叉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底撑杆34,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3的前端部与所 述的第一前座杆15通过第一转动关节35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3的后端部与 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通过第四转动关节38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4的前端部 与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通过第二转动关节36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4的后端 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通过第三转动关节37相转动地设置。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32,所述的后撑架3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所 述的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32,所述的后撑架3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与所 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之间。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的后撑架32的结构可以是包括竖杆;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 一横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连接;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二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 二横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连接;滑块,所述的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竖杆上;第三横杆,所述的第三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 三横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连接;第四横杆,所述的第四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 四横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连接。第一斜杆,所述的第一斜杆一端部与所述滑块相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斜杆另一 端部与所述第三横杆相转动连接;第二斜杆,所述的第二斜杆一端部与所述滑块相转动连接的,所述的第二斜杆另 一端部与所述第四横杆相转动连接。后撑架32的结构也可以是无图示,所述的后撑架32的结构也可以是包括第一后 撑杆、与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相交叉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设置的第二后撑杆,所述的第一后 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 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相 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 第一后轮支架1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上 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动件27。推车车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的过程中,当推车车架1处于展开位置下, 先使所述的锁定机构解锁,再拉动第一滑动件17与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使两者分别相对 相应的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向上滑动,通过所述的第一后连 杆16、第二后连杆26 —方面带动第三滑动件41相对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滑动,所述的第 四滑动件42相对第二上座杆29滑动,第一上座杆19与第一后轮支架13相靠拢,第二上座 杆29与第二后轮支架23相靠拢;另一方面带动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第二后座杆24相对 相应的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向上转动;并且与相应的第一后 轮支架13、第二后轮支架23相靠拢;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的后部相对所述的第一前轮支 架11向上转动并且与第一前轮支架11相靠拢,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的后部相对所述的第 二前轮支架21向上转动并且与第二前轮支架21相靠拢,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沿着所述 的第一推把杆12向上滑动,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沿着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向上滑动, 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相靠拢,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与所述的第二 前座杆25相靠拢,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靠拢,所述的第二 前轮支架21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靠拢,[0094]在第五滑动件45与第六滑动件46的作用下,所述的第一靠背杆43与第一推把杆 12相靠拢,所述的第二靠背杆44与第二推把杆22相靠拢。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 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 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 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 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 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其特 征在于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11);第一推把杆(12),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长 度方向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相滑动地连接;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2)的 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座杆(14),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 动地连接;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后连杆(16),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 地连接;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的长度方向 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上,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 一滑动件(17)相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 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下方的第一前连杆(18),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下端部与所述 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 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 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上方的第一上座杆(19),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后端部与所 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 置有第三滑动件(41),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三滑动件(41)相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上转动地连 接有第一靠背杆(43)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靠背杆(4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 五滑动件(45),所述的第五滑动件(45)与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另一侧的侧支架包括第二前轮支架(21);第二推把杆(22),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的上部沿着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的长 度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相滑动地连接;第二后轮支架(23),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22)的 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后座杆(24),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 动地连接;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后连杆(26),所述的第二后连杆(26)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相转动 地连接;第二滑动件(27),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的长度方向 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上,所述的第二后连杆(26)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 二滑动件(2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连接架包括能够横向折叠的底撑架(31),所述的底撑架(3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所 述的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之间,或者所述的 底撑架(3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 (13)、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32),所述的后撑架(3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与 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所述的第二后轮支 架(23)、所述的第一滑动件(17)、所述的第二滑动件(2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 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下方的第一前连杆(18),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下端部与所 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前连杆(18)的上端部与所述 的第一后座杆(14)相转动地连接,另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前座 杆(25)下方的第二前连杆(28),所述的第二前连杆(2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 (21)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连杆(28)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相 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撑架(31)包括第一底撑杆 (33)、与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3)相交叉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底撑杆(34),所述 的第一底撑杆(33)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通过第一转动关节(35)相转动地 设置,所述的第一底撑杆(33)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通过第四转动关节(38) 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4)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通过第二转动 关节(36)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底撑杆(34)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通过 第三转动关节(37)相转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 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上方的第一上座杆(19),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后端部与所 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 置有第三滑动件(41),所述的第一后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三滑动件(41)相转动地连接,另 一侧部的所述的侧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后座杆(24)的上方的第二上座杆(29),所 述的第二上座杆(2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2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上 座杆(29)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四滑动件(42),所述的第二后连杆(26)与所述 的第四滑动件(42)相转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座杆(15)上转动地连 接有第一靠背杆(43)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靠背杆(4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 五滑动件(45),所述的第五滑动件(45)与所述的第一上座杆(1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前座杆(25)上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靠背杆(44)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靠背杆(44) 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第六滑动件(46),所述的第六滑动件(46)与所述的第二上 座杆(29)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11)上设置 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21)上设置有第二阻挡部,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 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的第一后座杆(14)的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上,所述的第二后座 杆(24)的前部压在所述的第二阻挡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推车,侧支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与第一推把杆相滑动地连接的第一推把杆、上端部与第一推把杆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后轮支架、后端部与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后座杆、与第一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前座杆、下端部与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后连杆、沿着第一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上第一滑动件,第一后连杆的上端部与第一滑动件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前座杆与第一后座杆相转动地连。折叠过程中,第一滑动件向上滑动,通过第一后连杆带动第一后座杆相对第一后轮支架向上转动,第一前座杆相对第一前轮支架向上转动,第一前轮支架沿着第一推把杆向上滑动,第一前轮支架与第一后轮支架相靠拢。
文档编号B62B7/08GK201784657SQ2010202524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何高军, 杨尊坤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