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16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砂浆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砂浆设备用的行走底盘及砂浆 车。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纵贯平原、山区、丘陵、河流、湖泊等,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 出现长隧道(单线或双线)、跨河流的高架桥等特殊施工路段,现有的公路型轮胎式砂浆车 已很难满足这种施工需求,急需开发一种能适应隧道、高架桥等特殊施工路段的砂浆车。由于无砟轨道铁路施工的特殊工况限制,如隧道、跨河流高架桥等施工时,铁路轨 道单边或双边可供砂浆设备行走的沟道宽度有限,铁轨两侧不便修建辅助通道,现有公路 型砂浆车的牵引车头和底盘均不能满足行驶要求。由于无砟轨道砂浆灌注施工工艺的特殊 性,要求砂浆转运时间不得过长,最好能现场灌注的特点,要求用于砂浆设备的底盘能实现 自行走、低速运行平稳。由于负载大,要求用于自行走的底盘驱动功率大。无砟轨道施工时 会出现转弯路段,要求用于砂浆设备的底盘能自动转向,具有一定的转向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转向灵活的用于砂浆设 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固定于机架上 的液压动力组件、一个以上的双向驱动轮组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双向驱动轮组包括固定于 机架上的驱动轮架以及固定于驱动轮架上的液压马达和车轮,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 与液压动力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向控制机构,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 缸的伸出端与驱动轮架相连。所述处于同一个驱动轮架上的所有车轮通过纵向拉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呈相对布置于机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向驱动轮组通过横向拉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制动控制机构。所述液压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液压泵,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 液压泵相连。所述传动机构为轮边减速机构,所述轮边减速机构为安装于车轮内的齿轮减速机 构。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承载轮组,所述两个以上的双向驱动轮组装设于机架 上的两端,所述承载轮组装设于机架的中部。[0015]所述机架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操纵控制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砂浆车,包括砂浆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上装 装设于上述的自行走液压底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具有承载大、质量轻、体 积紧凑、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转向灵活等优点,非常适合无砟轨道低速大功率的施工要求。 液压传动具有良好的操控特性,在低速大转矩传动、频繁启停换向、微速动作和点动操作等 方面具有先天的优越性。且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底盘离地高度高,施工时可横跨铁路轨道,在 轨道两侧地基行驶,无需修建辅助通道,提高工作效率;2、本实用新型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利用液压压力可实现底 盘双向行驶自行走、无级调速等功能;3、本实用新型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能自动转向,满足无砟 轨道转弯时的施工要求,转向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向驱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机架;2、液压动力组件;21、驱动电机;22、液压泵;23、联轴器;3、双向驱动轮 组;31、液压马达;32、驱动轮架;33、轮边减速机构;34、车轮;4、控制组件;41、转向控制机 构;42、制动控制机构;43、控制阀;44、转向油缸;46、横向拉杆;47、纵向拉杆;5、承载轮 组;6、操纵控制台;7、砂浆上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包括机架1 以及固定于机架1上的液压动力组件2、一个以上的双向驱动轮组3以及控制组件4,双向 驱动轮组3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驱动轮架32以及固定于驱动轮架32上的液压马达31 和车轮34,液压马达31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相连,液压马达31的输出 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34相连,液压马达31把液压油的压力能转化为回转的机械能,驱动 负载运动。本实施例中采用低速大扭矩的径向柱塞马达,具有驱动力大、低速性能稳定的特 点,可满足无砟轨道施工时低速大功率的施工要求。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4包括转向控制机构41和制动控制机构42,其中转向控制 机构41包括转向油缸44,转向油缸44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22相连,且液压管路上设有 控制阀43,用以控制转向油缸44的启闭。转向油缸44的伸出端与驱动轮架32相连。而处 于同一个驱动轮架32上的所有车轮34通过纵向拉杆47连接在一起,呈相对布置于机架1 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向驱动轮组3通过横向拉杆46连接在一起,能够有效保证转向时双向驱 动轮组3的同步性和一致性。[0029]本实施例中,液压动力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和液压泵22,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 通过联轴器23与液压泵22相连。传动机构为轮边减速机构33,轮边减速机构33为安装于 车轮34内的齿轮减速机构。齿轮减速机构采用内藏式设计,有效解决了隧道、跨河流高架 桥等特殊工況下施工时铁轨两侧可供砂浆设备行走的沟道宽度有限,砂浆设备难以行走的 问题,同时,利用齿轮减速易于实现减速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能满足特殊工况下砂浆 设备的传动要求。在其他实施例中,轮边减速机构33还可以采用链条式减速机构等。机架 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操纵控制台6,方便操作人员对整个底盘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承载轮组5,两个双向驱动轮组3分别装设 于机架1上的两端,承载轮组5装设于机架1的中部。两端的双向驱动轮组3可实现底盘 的双向平稳自行走,从而可解决无砟轨道长线施工时砂浆设备反向行驶困难的问题。承载 轮组5上也设有转向油缸44,但是双向驱动轮组3上的转向油缸44主要起转向作用,而承 载轮组5上的转向油缸44仅起辅助转向作用。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 一种砂浆车,包括砂浆上装7,砂浆上装7装设 于上述的自行走液压底盘上。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于机架 ⑴上的液压动力组件⑵、一个以上的双向驱动轮组(3)以及控制组件(4),所述双向驱动 轮组(3)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驱动轮架(32)以及固定于驱动轮架(32)上的液压马达 (31)和车轮(34),所述液压马达(31)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动力组件(2)的输出端相连,所 述液压马达(31)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3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 件⑷包括转向控制机构(41),所述转向控制机构(41)包括转向油缸(44),所述转向油缸 (44)的伸出端与驱动轮架(3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同 一个驱动轮架(32)上的所有车轮(34)通过纵向拉杆(47)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相对 布置于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向驱动轮组(3)通过横向拉杆(46)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组件(4)还包括制动控制机构(4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动力组件⑵包括驱动电机(21)和液压泵(22),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通 过联轴器(23)与液压泵(2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为轮边减速机构(33),所述轮边减速机构(33)为安装于车轮(34)内的齿轮 减速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承载轮组(5),所述两个以上的双向驱动轮组(3)装设于机 架(1)上的两端,所述承载轮组(5)装设于机架(1)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操纵控制台(6)。
10.一种砂浆车,包括砂浆上装(7),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上装(7)装设于权利要求 1 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走液压底盘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砂浆设备的自行走液压底盘及砂浆车,该自行走液压底盘包括机架以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液压动力组件、一个以上的驱动轮组以及控制组件,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驱动轮架以及固定于驱动轮架上的液压马达和车轮,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动力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相连。该砂浆车包括上述自行走液压底盘以及装设于自行走液压底盘上的砂浆上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转向灵活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D5/06GK201777133SQ20102026142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卢丽, 温国家, 邵满元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