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48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在车轮上的滑橇,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多 栖车车辆行驶在松软地面上时安装在车轮上的滑橇。
背景技术
多栖车辆或者称全地域移动平台作为一种突破自然条件,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的 交通工具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追求的目标,在以往的需求中,军事和科技应用更加迫切。比如 军用战术突击车、两栖作战运兵车等。多栖车辆要求工作在不同的地域并在不同地域上都 应当具有较高的通过性和机动性,要具有高的越障能力和姿态控制能力,还必须满足车辆 本身应有的功能性要求如运输能力和工作能力。以专用战术突击车为例,它源于20世纪60年代民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沙丘”车。 “沙丘”车采用管式车体、无车身结构,重量轻、体积小、装有保护乘员的翻滚护架,采用大功 率发动机和大型越野轮胎,在沙漠上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目前,多栖车辆主要应用的还是经过特殊设计或变形的轮式和履带两种行走机 构,经过水域的需要增加船体或者浮箱部分,有些采用了气垫的装置,功能都不太理想。车 辆的多栖性归纳起来主要是指能够在公路、松软地面和水域(一般指滩涂)等不同地域上 能够正常行走的性能。对于车辆能够正常行走讲,要求地面要有一定的支承能力和附着力, 同时要减少运动阻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与多栖车的车轮装卸,且能通过多栖车 的车轮产生的推力向前行进的滑橇。本实用新型的滑橇包括有滑板、顶板、拉杆和与车轮固紧用的第一挡杆架、第二挡 杆架,顶板安装在滑板上,拉杆安装在滑板的前端,第一挡杆架一端与第二挡杆架一端的连 接,第一挡杆架的下横梁通过两个卡扣活动与滑板的活动安装,第二挡杆架另一端的两个 卡头卡紧在顶板底部的半圆沟槽内,同样也实现了第二挡杆架与滑板的活动连接。通过第 一挡杆架、第二挡杆架实现了车轮两侧的夹紧,并通过顶板中部的凹槽作车轮安装位的限 制,使得驾驶员在驱动多栖车向前时产生的推力能够推动滑板向前行进。由于滑板与地面 接触面积的增大,使得多栖车更加适合运行在松软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该滑橇包括有滑板(1)、第一挡 杆架(2)、第二挡杆架(3)、拉杆(4)、顶板(5)、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7)和连接件(8); 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的结构相同;滑板(1)在轴向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向上翘起;前端的向上翘起称为拱形头(11), 后端的向上翘起称为尾翼A上翘(1 和尾翼B上翘(13),为了方便车轮进入顶板( 的椭 圆形内,在尾翼A上翘(12)与尾翼B上翘(13)之间开有U形槽(14);车轮进入椭圆形内 后通过第一挡杆架( 和第二挡杆架( 夹紧车轮的两侧;[0009]滑板(1)的前端安装有拉杆(4),当需要将滑撬从车轮上拆下时,利用该拉杆(4) 向外拉的力使滑撬从车轮上滑出;滑板(1)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
(7)用于卡紧第一挡杆架O)的下横梁0 ;第一挡杆架O)的上横梁通过连接件
(8)与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安装在一起;第二挡杆架(3)上的A卡柱(32)和B卡柱(33)分别安装在顶板(5)底部的半 圆槽(51)内,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通过连接件(8)与第一挡杆架O)的上横梁 (21)安装在一起;拉杆(4)为一勾子构形;顶板(5)的底部为平面板结构,且在顶板(5)的底部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挡杆 架⑶上的A卡柱(32)和B卡柱(33)的半圆槽(51);顶板(5)的上端为椭圆形结构;第一卡扣(6)的一端安装在滑板⑴上,第一卡扣(6)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 用于第一挡杆架O)的下横梁0 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第二卡扣(7)的一端安装在滑板⑴上,第二卡扣(7)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 用于第一挡杆架O)的下横梁0 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的优点在于①通过两个挡杆回与顶板的配合,使得滑橇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多栖车在正常 路面行驶时,滑橇收起放在车上;在滩涂等松软路面行驶时,可以快速地将本实用新型设计 的滑橇安装在前车轮上,以适应路面条件的变化。②第一挡杆架、第二挡杆架从侧向固定车轮,并配合顶板,使滑橇可以更牢固的安 装在车轮上,能承受较大的侧向力。③第一挡杆架和第二挡杆架能够从卡扣和顶板上拆下,并收拢,滑橇拆卸收拢后, 节省空间,便于放置在多栖车的车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橇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橇与车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多栖车的前车轮上的滑橇,该滑橇包 括有滑板1、第一挡杆架2、第二挡杆架3、拉杆4、顶板5、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7和连接件 8 ;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的结构相同。(一 )滑板 1滑板1在轴向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向上翘起;前端的向上翘起称为拱形头11,所述 拱形头11向上翘起的角度α可以为35° 60°,后端的向上翘起称为尾翼A上翘12和 尾翼B上翘13(上翘起的角度β可以为15° 60° ),为了方便车轮进入顶板5的椭圆形 内,在尾翼A上翘12与尾翼B上翘13之间开有U形槽14 ;车轮进入椭圆形内后通过第一 挡杆架2和第二挡杆架3夹紧车轮的两侧,在驾驶员驱动多栖车向前时产生的推力能够推动滑板向前行进。由于滑板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增大,使得多栖车更加适合运行在松软地面 上。滑板1的前端安装有拉杆4,当需要将滑撬从车轮上拆下时,利用该拉杆4向外拉 的力使滑撬从车轮上滑出。滑板1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 ;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用于卡 紧第一挡杆架2的下横梁22。当需要拆下第一挡杆架2时,只需将下横梁22向下按下随后 向尾翼上翘方向推出,即实现了第一挡杆架2从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上的脱记。( 二)第一挡杆架2第一挡杆架2为采用金属圆柱(如钢柱、铁柱等)连接(如焊接、铆接等)构成框 梁结构,第一挡杆架2的下横梁22卡合在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上,第一挡杆架2的上 横梁21通过连接件8与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安装在一起。(三)第二挡杆架3第二挡杆架3为采用金属圆柱(如钢柱、铁柱等)连接(如焊接、铆接等)构成框 梁结构,第二挡杆架3的两个卡柱(A卡柱32、B卡柱33)分别安装在顶板5底部的半圆槽 51内,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挡杆架2的上横梁21安装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挡杆架2和第二挡杆架3上各自的纵向设置的金属圆 柱与车轮的外缘夹紧,有利于多栖车向前行进时,滑橇随车轮的推力而向前滑行,增大与松 软地面的接触面积。(四)拉杆4拉杆4为一勾子构形,拉杆4的设置是为了将滑橇从车轮上卸下时,由人拉紧拉杆 4,驾驶者开启汽车向后退,实现汽车的车轮与滑橇的分离。(五)顶板5顶板5的底部为平面板结构,且在顶板5的底部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挡杆架3 上的A卡柱32和B卡柱33的半圆槽51 ;顶板5的上端为椭圆形结构,顶板5的侧面为“山” 形结构;上端面的椭圆形尺寸与需要套装的车轮尺寸和构形相关。顶板5的底部设计成平板结构,更加有利于与滑板1之间的安装。顶板5上端的椭圆形结构便于引导车轮自动驶入正确的安装位置。同时,还能对 轮胎起到一定的侧向固定的作用,使滑橇和轮胎安装更牢固。(六)第一"^扣6第一卡扣6的一端安装在滑板1上,第一卡扣6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用于第 一挡杆架2的下横梁22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七)第二卡扣7第二卡扣7的一端安装在滑板1上,第二卡扣7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用于第 一挡杆架2的下横梁22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本实用新型滑橇与车轮的安装关系为根据行驶路面的不同,需要安装滑橇时,将滑橇平直放置于车轮前端,人力拉动尾 翼A上翘12和尾翼B上翘13使滑橇U型槽14对准车轮,缓慢开动车,使车轮转动行驶到 顶板5上,直到轮胎转动至滑橇顶板5的前端正确安装位置(即车轮落入椭圆形内)。然后 将滑橇的第一挡杆架2下横梁22套入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中,把第一挡杆架2从后部向前翻起;第二挡杆架3的两个卡柱先卡入半圆槽51内,然后从前部向后翻起,同时通过上 横梁21和上横梁31上的连接件8,把第一挡杆架2和第二挡杆架3连同轮胎固定在一起, 从而将滑橇与车轮安装固定。 拆卸滑橇时,松开滑橇的上横梁21和上横梁31上的连接件8,将第一挡杆架2下 落些许后从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脱出,从前部向后翻起可卸下第一挡杆架2 ;第二挡杆 架3从后部向前翻起,开动车缓慢倒退,直到车轮从滑橇顶板5上转下到达U型槽14空挡 处,人力拉动拉杆4,即可将滑橇从轮子下取出。拆卸下的滑橇可以作为随车附件放置于车 上以备需要时安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该滑橇包括有滑板(1),其特征在于该滑橇还 包括第一挡杆架( 、第二挡杆架C3)、拉杆(4)、顶板( 、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7)和连 接件(8);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的结构相同;滑板(1)在轴向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向上翘起;前端的向上翘起称为拱形头(11),后端 的向上翘起称为尾翼A上翘(1 和尾翼B上翘(13),为了方便车轮进入顶板( 的椭圆形 内,在尾翼A上翘(12)与尾翼B上翘(13)之间开有U形槽(14);车轮进入椭圆形内后通 过第一挡杆架( 和第二挡杆架( 夹紧车轮的两侧;滑板(1)的前端安装有拉杆G),当需要将滑撬从车轮上拆下时,利用该拉杆向外 拉的力使滑撬从车轮上滑出;滑板(1)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第一卡扣(6)和第二卡扣(7)用 于卡紧第一挡杆架O)的下横梁0 ;第一挡杆架O)的上横梁通过连接件(8)与 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安装在一起;第二挡杆架C3)上的A卡柱(3 和B卡柱(3 分别安装在顶板( 底部的半圆槽 (51)内,第二挡杆架(3)的上横梁(31)通过连接件(8)与第一挡杆架的上横梁 安装在一起;拉杆(4)为一勾子构形;顶板(5)的底部为平面板结构,且在顶板(5)的底部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挡杆架(3) 上的A卡柱(32)和B卡柱(33)的半圆槽(51);顶板(5)的上端为椭圆形结构;第一卡扣(6)的一端安装在滑板⑴上,第一卡扣(6)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用于 第一挡杆架的下横梁0 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第二卡扣(7)的一端安装在滑板⑴上,第二卡扣(7)的另一端开了槽口,该槽口用于 第一挡杆架的下横梁0 通过,且卡紧在其槽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其特征在于滑橇前端 的所述拱形头(11)向上翘起的角度α为35° 60° ;滑橇后端的尾翼A上翘(12)和尾 翼B上翘(13)向上翘起的角度β为15° 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止动顶板的多栖车用滑橇,该滑橇包括有滑板、第一挡杆架、第二挡杆架、拉杆、顶板、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结构相同。顶板安装在滑板的上板面上,拉杆安装在滑板的前端的拱形头上,第一挡杆架与第二挡杆架一端的连接构成了用于夹紧车轮用的夹具,第一挡杆架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卡扣活动安装在滑板上,第二挡杆架另一端的两个卡头卡紧在顶板底部的沟槽内,同样也实现了第二挡杆架与滑板的活动连接。在多栖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滑橇,能够使多栖车辆行驶在不同地面上,也使得多栖车辆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得以提高。
文档编号B62B13/18GK201842126SQ20102028348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刘杰, 姚圣卓, 崔莹, 徐国艳, 药小江, 陈新波, 高峰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