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33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柔软的园林材料比如叶子、花卉裁料和堆肥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所了解的手推车通常包括具有两个手柄和腿的底架、由所述底架支撑并与地面接合的可旋转构件(比如轮子)以及由所述底架支撑并用于负载的车斗。车斗通常包括底板、 连接到底板的前板和后板以及连接到底板并连接到前板和后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可折叠的手推车是已知的。注意到美国专利US3722904(Pucket)描述了一种可折叠手推车,该可折叠手推车适合于使其轮子、腿和手柄折叠在其容器的中心底板底下并使其容器侧部折叠且包围在已折叠的轮子、腿和手柄的四周,因此可以形成大体长方形盒子形状以达到紧凑、安全的存放和搬运的目的。还注意到,美国专利US6764093(Allsop等) 描述了一种包括柔韧性料箱和枢转连接的手柄构件的手推车。手柄构件绕第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架,其中手柄构件可以向外移动并远离手推车的虚构的二等分线以提供较不费力的载料能力。手柄构件还可以绕第二枢轴枢转地连接,以允许手柄构件向内枢转以减小手推车的宽度以便于存放。在可选择地实施方式中,手柄构件可以刚性地连接到支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具有两个手柄和腿的底架、由所述底架支撑并与地面接合的可旋转构件以及由所述底架支撑的用于载荷的车斗,所述车斗包括底板、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前板和后板以及连接到所述底板并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与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的位置是可调节的,由此调节所述手推车的总宽度,所述手推车在其最宽结构下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底架的最大宽度。所述底板理想地具有多边形形状,优选地为四边形形状,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理想地均具有多边形形状,优选地为梯形形状。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所述连接的位置在第一较宽结构和第二较窄结构之间是可调节的。在所述较宽结构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形成在所述板的边缘之间。此连接可以由圆柱形合页和销型边角铰接件(本文称为利用连接销保持在一起的卯榫型铰接件)形成。在所述较窄结构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优选形成在所述侧板的边缘和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连接部件之间。其中边角铰接件是卯榫型,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在较窄结构中的连接可以通过以下实现将边角铰接件的这些元件与端面上的适当定位的配合连接元件接合。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铰接件能够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位于所述连接部件和这些板的上角之间的边角部分折叠成与所述侧板成面对面关系。所述侧板可包括用于在所述手推车位于其较窄结构时保持所述边角部分处于所述面对面关系的部件。优选地,所述侧板被铰接至所述底板。类似地,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可以被铰接到所述底板,使所述车斗能够折叠成平坦结构以存放。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包括在所述接合地面的可旋转构件前方延伸的部分,当所述手推车向上倾卸以清空所述车斗的内容时,该部分与所述地面多点接触,使所述手推车能够前后移动所述手推车的特征是其具有枢转手柄。当所述手推车向上倾卸以移除车斗的内容物时,手可以释放其握持以改变握持位置至手柄的下面。在整个提升和倾卸过程中,所述枢转手柄能够使手的姿势得到保持并保持握住手柄,直到所述手推车几乎竖直时,则手可以向下滑动到腿/手柄部分上以进一步使手推车翻转。手柄和杆内部的弹簧或装有弹簧的钢条能够使手柄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所述枢转手柄降低了在倾卸时为使手推车进入竖直位置而伸展手臂所需的高度。底架的在所述轮前面的笔直段使手推车在竖直倾卸位置中能够前后移动。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手推车的以其最宽形式承载其最大负荷的车斗;图2示出了处于全宽模式的车斗的前板的前左边角部分的平面图,其中示出了凸榫口 ;图3示出了构成手推车的车斗的九个板的平面图;图4示出了安装进手推车的底架的腿/手柄部分以及如何使腿/手柄部分能够移动90度使得底架和腿/手柄部分是一个平整单元以便存放;图5示出了将车斗固定到底架、将腿/手柄部分固定到底架以及将轮固定到底架的销;图6示出了如何减小车斗的宽度;图7示出了处于宽度减小模式中的车斗;图8示出了处于宽度减小模式中的前板的前左边角部分的平面图;图9示出了处于其全宽状态中的手推车的正视图,利用虚线示出宽度减小状态;图10示出了在没有车斗和轮的情况下底架和腿/手柄部分连接在一起;图11示出了手柄和杆部分;图12示出了处于各种使用状态中的手推车;图13示出了连接到底架的轮;图14示出了处于存放状态的被拆卸、折叠并悬挂在墙壁支架上的底架和车斗以及固定在支撑杆上的轮的正视图;图15示出了用于将拆卸下来的轮保持在墙壁上以存放的墙壁支架;以及图16示出了被拆卸、折叠并悬挂在墙壁上以存放的手推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MM.参照图式,根据本发明的手推车包括支架或底架25,支架或底架25具有后手柄31 和中间的两个腿M并支撑单个前轮36。底架25支撑宽度可调的载荷车斗42。该手推车比建筑工人的手推车大,因此其能够运输比建筑材料轻但占据较大体积的园林材料。所述车斗具有较高的侧面以防止由于车斗在全尺寸时的宽度较大而导致在运输中干叶子被吹出车斗。从以下描述将可以看出,能够降低该手推车的宽度以使其能够穿过较窄的入口。当不使用时,该手推车可以被拆卸、折平并悬挂在墙壁支架上以减小其存放空间。该手推车全长约2. 3m,车斗处于其最宽结构时长1. 5m、宽1. Im且深600mm。轮36约30cm宽、直径为 50cmo底架25为由以下方式制成的空心通道式/管状的钢或不锈钢结构将单段金属弯曲成“U”形,接着将一段相同材料焊接在中间部分两端以形成“A”形,以相同的方式制造两个腿/手柄部分四并利用金属销30将该两个腿/手柄部分安装到“A”形底架上。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车斗42由被切割并点焊在一起的成形塑料材料、 钢板或不绣钢板形成。该车斗由梯形的前端板11和后端板11、左梯形侧板12和右梯形侧板12以及长方形底板13构成。用来存放的槽14设置在侧板12中,其用法将在下文进一步地解释。端板和侧板通过底部铰接件16铰接到底板13。底板13包括孔17,孔17用于将车斗固定到底架的销。在车斗处于全宽模式下,如图1所示,侧板12通过榫卯边角铰接件22连接到端板 11,榫卯边角铰接件22由榫部分20、卯部分51以及穿过卯和榫部分以将铰接件铰接在一起的定位销19组成。在侧板12的外表面上,靠近侧板12的前端和末端处有突出物18,以在手推车处于其宽度减小模式时接收边角定位销,这将在下文进一步解释。从图3可以看到,端板11的边角部分23通过中间的榫卯铰接件21铰接到端板的中间部分,榫卯铰接件21包括定位销M。与每一中间铰接件21相邻的是一排卯眼15。具体地,现在参照图4和图5,所示的销27用来将车斗42保持到底架上且用来将腿/手柄部分26保持到支架25上。每一销27通过楔形夹(wedge and clip)观牢固的保持在恰当位置中。参照图5,由例如不锈钢或钢形成的圆头销27在靠近其底部处具有贯穿过该圆头销27的槽沈以允许楔形物46穿过,并由弹性夹48保持该楔形物,由此将这些部分牢固地拉在一起,以降低部件的噪声、振动和磨损。销27具有锥形端以有助于插进孔中。调整车斗宽度参照图6,为了使车斗从全宽度减小到减小的宽度,前端板11的两个前边角定位销19被移除,且端板11通过铰接件向外转动到地面。接着移除将两个侧板12保持到恰当位置的两个后边角定位销19,同时后端板11通过铰接件向外转动到足以使侧板12向内转动,使得边角铰接件22的榫部分20与端板11的卯眼15排成行。接着,端板11通过铰接件向内转动,使侧板12与端板11接合。接着,边角部分23通过铰接件绕行转动,使得其与侧板12平行。接着,边角定位销19插入到边角定位销孔中,使得其也穿过突出物18中的孔。对于三个其余的边角,重复此步骤。图7和图8示出了其宽度通过上述步骤降低的车斗的较窄结构。在此图中可以看出,前板11和后板11的边角部分23与侧板12处于面对面的关系,且通过边角铰接件22 的对齐卯部分51中的边角定位销19与突出物18的接合而被固定在恰当位置中。图9以实线示出了车斗42的全宽度状态40,以虚线示出了宽度减小的状态41。使用手推车具体地参照图10和图11,将看到,底架25包括两个后枢转手柄31,每一后枢转手柄31通过枢转销33和弹簧34安装到手柄杆35上以使手柄返回到其自然位置。因此,手推车在翻转模式下,每一手柄31可以从自然位置31a枢转到转动下来的位置31b。参照图 12,附图标记43示出了在地面上处于水平状态的手推车。附图标记44示出了使用者的手使手推车向上倾卸并保持手握在手柄上。附图标记45示出了手推车处于其竖直状态,手柄被转过来使得可以保持被手握住。接着手能够向下滑动到手柄杆35上。底架25的前端包括横向延伸的笔直前段32,当处于竖直倾卸模式时,其与地面线接触,这使手推车能够前后移动。如图13优选地示出,单个轮36在空心轴39上适当地安装到笔直前段32的后部,空心轴39通过由楔形物37和夹子固定的销38保持在恰当位置中。折叠手推车以存放参照图3,为了将车斗42折平以存放,移除将车斗保持到底架的螺栓,提升车斗离开底架并将它放置在地面上。从一端拉出边角定位销19以使端板11和侧板12被降低到地面上。首先,一个侧板12通过铰接件翻转。接着另一侧板通过铰接件转动到所述的一个侧板12上,因此它们平放在底板13上。车斗被从地面拿开,并使端板12向下通过铰接件转动以在底板13的下方。腿/手柄部分四独立地从底架25的其余部分拉出并可以旋转90度,接着插回底架的其余部分,使得底架是平的以便存放,可从图14中看到。移去销27以防止其在存放期间丢失。参照图15、16,存放支架由钢板/不锈钢背板52和两个叉状物49构成,叉状物49 焊接到钢板/不锈钢背板上使得在所述支架通过固定孔53固定到墙壁上时,叉状物49与墙壁47成直角。相同材料的杆50在两个叉状物之间焊接到背板52上,以45°指向板。该杆的直径能使轮的空心轴39在它上面滑动。最靠近轮端部的底架和腿/手柄部分放置在两个叉状物49周围使得手柄部分最靠近地面。车斗42接着被放置在底架上并放置在底架前面,图6中的两个槽14放置在图15中的叉状物部分49周围。接着通过将空心轴39放在杆50上而装配轮。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推车,所述手推车包括具有两个手柄(31)和两个腿04)的底架(25)、由所述底架支撑并接合地面的可旋转构件(36)以及由所述底架支撑的用于载荷的车斗(42), 所述车斗包括底板(13)、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前板(11)和后板(11)以及连接到所述底板并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左侧板(1 和右侧板(12),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0 的位置是可调节的,由此调节所述手推车的总宽度,所述手推车在其最宽结构下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底架的最大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多边形形状,且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均具有多边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所述连接的位置能够在第一较宽结构GO)和第二较窄结构Gl)之间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其中在所述较宽结构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形成在所述板的边缘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推车,其中在所述较窄结构中,所述侧板和所述前板之间、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形成在所述侧板的边缘和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连接部件(1 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推车,其中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铰接件 (21)能够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位于所述连接部件和这些板的上角之间的边角部分 (23)折叠成与所述侧板成面对面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侧板包括用于在所述手推车处于其较窄结构时保持所述边角部分处于所述面对面关系的部件(18)。
8.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侧板被铰接至所述底板。
9.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被铰接到所述底板,使所述车斗能够折叠成平坦结构以便于存放。
10.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推车,其中所述底架包括在所述接合地面的可旋转构件前方延伸的部分,当所述手推车倾转以清空所述车斗的内容物时,该部分(32)与所述地面多点接触,使所述手推车能够前后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手推车,包括具有两个手柄(31)和腿(24)的底架(25)、由所述底架支撑并接合地面的可旋转构件(36)以及由所述底架支撑的用于载荷的车斗(42)。所述车斗由底板(13)、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前板和后板(11)以及连接到所述底板并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前板和后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12)构成。所述侧板与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之间的连接(22)的位置是可调节的,由此调节所述手推车的总宽度。所述手推车在其最宽结构下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底架的最大宽度。所述手推车的宽度可以减小以使其穿过较窄的入口,并且在不用时,可以被拆卸、折成平的并悬挂在墙壁支架上以减小其存放空间。
文档编号B62B1/20GK102317136SQ201080007572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1日
发明者拉塞尔·威廉·哈里斯 申请人:拉塞尔·威廉·哈里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