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灯的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02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照灯的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照灯的安装机构,其调整光轴并被安装在车身上。
背景技术
通常,在自动两轮车等的车身上安装有照射前方的前照灯。前照灯作为前照灯单元而构成,所述前照灯单元例如包括产生照射光的光源、具有将照射光反射的反射器(reflector)部的基座部件以及使照射光透过的透镜等。此外,前照灯对光轴进行调整(对准(aiming))并被安装在车身上,以将照射光照射到规定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光轴调整机构,现有的前照灯在基座部件上具有成为光轴调整时的摆动中心的枢轴(Pivot)部和具有光轴调整螺栓的光轴调整部。在调整前照灯的光轴的情况下,在将枢轴部卡止在方向把罩上的状态下,松开光轴调整螺栓,以枢轴部为摆动中心使光轴调整螺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前照灯整体转动,调整前照灯的光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62519号公报但是,现有的前照灯由于在基座部件上设置光轴调整机构(枢轴部以及光轴调整部)(参照专利文献1),所以在基座部件的成形时,为了具有足够的刚性必须使用昂贵的材料。假若想用具有足够的刚性的廉价的材料来成形基座部件时,产生很难确保光轴调整机构及其周边的刚性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前照灯由于在基座部件上设置光轴调整机构(枢轴部以及光轴调整部),所以调整光轴时的载荷容易施加到前照灯整体中尤其是基座部件上。进而,前照灯的光轴调整后,由于利用设置于基座部件上的枢轴部和光轴调整部来负担作用于前照灯的全部载荷,所以与光轴调整时相同,载荷施加到整个前照灯中尤其基座部件上。因此,希望减轻施加在基座部件上的载荷,进一步提高基座部件进而前照灯的耐久性,并且提供廉价的前照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照灯的安装机构,所述前照灯的安装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前照灯的耐久性。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在车身上安装前照灯,所述前照灯(10)具有光源(110);基座部件(112),其具有使所述光源(110)的照射光反射的反射器部(124);以及透镜(114),其安装于所述基座部件(112)的前方并透过所述照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10)具有光轴调整机构(125),所述光轴调整机构(125)包括
光轴调整部(1 ),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中的一个上,通过改变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安装角度来调整透过所述透镜(114)的照射光的光轴;以及枢轴部(140),其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中的另一个上,当调整所述光轴时成为所述安装角度的基点。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光轴调整部(126)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件(11 上,通过被卡止于在前面形成有开口部(90)的所述车身的车身罩(76)所具有的卡合部(134)上,从而使所述透镜(114)从所述开口部(90)面向前方,所述枢轴部(140)设置于所述透镜(114)上,并被卡止于所述车身罩(76)所具有的支承部(142)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枢轴部(140)具有卡止于所述支承部(14 的突出卡止部(144),并且在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车宽方向两侧形成有加强壁(146)。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加强壁(146)在俯视时从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形成至后方。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者4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突出卡止部(144)形成在所述透镜(114)的向上方突出的台阶部(148)上,并且所述加强壁(146)以与所述台阶部(148)的上表面以及前面交叉的方式形成。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安装机构中,在所述基座部件(11 以及所述透镜(114)的上部,设有对所述基座部件(11 和所述透镜(114)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150)。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紧固部件(150)在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附近对所述基座部件(11 和所述透镜(114)进行紧固。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安装机构中,设有多个所述紧固部件(150),所述紧固部件(150)至少对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和后方的两处进行紧固。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 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机构中,所述突出卡止部(144)具有连结两个所述加强壁(146)的上部间的架桥部(154)以及在所述架桥部(154)上立起设置的突出片(156),在所述枢轴部(140)和所述支承部(142)的卡止状态下,所述突出片(156)被插入于在所述支承部(14 上形成的插入孔(14 ),并且使所述架桥部(154)和所述支承部(14 重合的部分被夹子(158)夹持。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光轴调整部和枢轴部分别分开形成于基座部件和透镜,所以可以使施加在前照灯上的载荷分散到基座部件和透镜上。即,通过使施加在前照灯上的载荷分散到基座部件和透镜上,施加在基座部件上的载荷被减轻。其结果,容易确保前照灯的耐久性、刚性,例如即使由不具有足够的刚性的廉价的材料形成基座部件,也可以确保前照灯的耐久性,从而可以降低前照灯的制造成本。此外,在相对于基座部件光轴调整部以及枢轴部两者都要形成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提高基座部件的成形精度,所以需要复杂且费事的工序,并且导致制造前照灯时的操作效率的下降。与此相对,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在基座部件上仅形成光轴调整部以及枢轴部中的任一方,所以与在基座部件上形成光轴调整部以及枢轴部双方的情况相比,基座部件的形成变得容易,可以提高前照灯制造时的操作效率,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通过将设置于基座部件上的光轴调整部和设置于透镜上的枢轴部分别卡止在车身罩的卡合部和支承部上,可以可靠地减轻施加在基座部件和透镜上的载荷。此外,当在车身罩上安装前照灯的状态下从前方看该前照灯时,通过在透镜上形成了枢轴部,位于前方的透镜可以有效地遮蔽位于后方的基座部件,即使在因光轴的调整而使前照灯转动从而该前照灯和车身罩之间的间隙变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从前照灯和车身罩的间隙看到基座部件而影响美观性。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通过加强壁支承在车身罩的支承部上卡止的突出卡止部,由此可以使在调整光轴时等施加的载荷分散到突出卡止部和加强壁上,并且也可以提高突出卡止部的刚性。因此,可以提高枢轴部进而前照灯整体的耐久性。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通过从突出卡止部的前方至后方形成的加强壁,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支承突出卡止部,例如即使从车身传递上下方向的振动时,也可以通过突出卡止部以及加强壁有效地抑制振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前照灯的耐久性。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加强壁以与台阶部的上表面和前面交叉的方式形成,由此由于可以提高加强壁的刚性,所以可以进一步坚固地支承突出卡止部。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通过紧固部件将透镜和基座部件紧固,由此,例如当调整前照灯的光轴时等,即使因该前照灯的转动而在拆开基座部件的方向上有载荷施加,紧固部件也可以防止透镜和基座部件分离。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紧固部件在突出卡止部的车宽方向两侧附近将基座部件和透镜紧固,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透镜和基座部件分离。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可以更牢固地将透镜和基座部件紧固。S卩,由于拆开透镜和基座部件的载荷是在前照灯的前后方向上,所以通过多个紧固部件将突出卡止部的前方和后方的两处紧固,该载荷被分散到各紧固部件上,从而可以令透镜和基座部件的紧固更加可靠。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突出片插入在插入孔中,并且使架桥部和支承部重合的部分被夹子夹持,由此,枢轴部和支承部被可靠地卡止。并且,架桥部由于其两端部被加强壁支承,所以在枢轴部和支承部的卡止状态下,可以令施加到突出卡止部上的载荷分散到加强壁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枢轴部进而前照灯整体的耐久性。


图1是装入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安装构造的小摩托型(scootertype)自动两轮车的概略侧视图;图2A是表示除去图1的自动两轮车的车身罩之外的主要的电装零件的放大侧视图,图2B是表示图2A的电动零件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1的自动两轮车的前罩以及方向把罩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自动两轮车的后部分的放大侧视图,表示方向指示灯罩的安装
6
图5是表示图1的自动两轮车的后部分的放大侧视图,表示方向指示灯罩的安装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前照灯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前照灯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6的前照灯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图6的前照灯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前照灯与方向把罩的开口部的安装状态的图7的X-X线剖面图;图11是表示将前照灯插入方向把罩的开口部中的状态的图7的XI-XI线剖面图。图中10-前照灯;12-自动两轮车;14-前轮;16-方向把;18-车架;20-单元摇摆发动机(unit swing engine);22-后轮;24-车座;110-灯(valve)(光源);112-基座部件;114-透镜;126-光轴调整部;140-枢轴部;144-突出卡止部;146-加强壁;148-台阶部;150-紧固螺栓;152-基座部件紧固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前照灯的安装机构,列举在与装入了该前照灯的安装机构的自动两轮车的关系中适合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装入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的跨骑型车辆的一种即小摩托型自动两轮车(以下,简单地称为自动两轮车)12的概略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小摩托型自动两轮车12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种类的自动两轮车或者带原动机自行车等。并且,在自动两轮车12中,对于在车身的左右一个个分别对称设置的机构乃至构成要素,对左边的机构乃至构成要素的参照符号上标注“L”,对右边的机构乃至构成要素的参照符号上标注“R”。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 为了便于容易理解发明,在不特别指出时,以在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说明前后以及上下的方向,此外,基于从坐在车身上的驾驶者观察的方向,说明左右的方向(因此,图1 表示自动两轮车12的左侧面)。如图1所示,自动两轮车12具有作为掌舵轮的前轮14 ;对该前轮14进行掌舵的方向把16 ;构成车身的车架18 ;作为驱动源的单元摇摆发动机20 (unit swing engine);作为驱动轮的后轮22 ;以及车座M等。前轮14设置于车身的前方,并且旋转自如地由从转向轴沈的下端侧延伸的一对前叉观支承。在该前叉观上安装有覆盖在前轮14的上方的前挡泥板30。转向轴沈的上端侧与方向把16连结,并且其大致中间部分由设置于车架18上的头管32保持并且转动自如。方向把16以与转向轴沈的连结部分为中心在车宽方向上左右对称地延伸设置 (参照图3)。在方向把16的两端部安装驾驶者握着的把手16a。通过驾驶者操作方向把 16,使经转向轴沈以及前叉28连结的前轮14的朝向改变。车架18由前侧架36和后侧架38构成,前侧架36从头管32向下侧后方延伸至车身底部,并且从车身底部弯曲并延伸到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中间部分的支轴34处,后侧架 38可以摆动地由支轴34支承并延伸向车身的上侧后方。在该车身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单元摇摆发动机20由车架18支承并且可以上下摆动。此外,在车身的后部,向单元摇摆发动机20供应燃料(汽油)的燃料箱40由车架18 (后侧架38)保持。并且,后侧架38在大致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供在驾驶者的后方乘坐的同乘者踏脚的踏脚板38a(参照图2A)。单元摇摆发动机20由水冷式的发动机42和带式的无级变速器44构成,所述水冷式的发动机42的气缸的轴线大致水平,所述带式的无级变速器44通过传送带(未图示) 以及可动滑轮(未图示)对该发动机42的输出无级地变速并传递到后轮22。无级变速器 44对应于变速用的电动机(未图示)的动作驱动可动滑轮来使变速比无级地变化。此外, 在无级变速器44的外表面覆盖变速器箱44a。后轮22在无级变速器44的后方由后减震器46以及摇臂(swing arm) 48支承并且旋转自如,后轮22通过从该无级变速器44传递旋转驱动力而旋转,从而作为驱动轮使车身推进。车座M从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中间部分设置到车身后方。本实施方式的车座M 采用由驾驶者就坐的前座Ma以及在该前座2 的后方同乘者就坐的后座24b构成的所谓双座(tandem)型的车座。在该车座M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容物品的收纳箱50。车座M 兼作覆盖在收纳箱50上面的盖子,通过将该车座M向右侧拉起从而露出收纳箱50内部的空间。此外,在收纳箱50的后方配置燃料箱40,在收纳箱50的下方配置经连接管 (connecting tube) 52a(参照图2A)与节气门(throttle body)(未图示)连接的空气净化

进而,自动两轮车12在收纳箱50的右侧面(即,图1的自动两轮车12的相反侧) 的车架18上,搭载有实施单元摇摆发动机20等的驱动控制的各种电装零件。图2A是表示图1的自动两轮车12的除了车身罩76之外的主要的电装零件的放大侧视图,图2B是表示图2A的电装零件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自动两轮车12具有:ECU (Engine Control Unit) 54 ; IGN线圈(点火线圈)56 ;火花塞58 ;调节器60以及ACG (交流发电机)62等电装零件。ECU54具有进行单元摇摆发动机20的驱动控制的控制功能,在单元摇摆发动机20 的上方被固定在车架18上。EOTM经主导线(main harness) 64与蓄电池(未图示)连接, 从该蓄电池供应控制所需的电。在从ECUM延长的连接线5 和主导线64的连接上使用第一耦合器66,第一耦合器66的外部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第一耦合器66的内部电导通。此外,EOTM的多个传感器(TH传感器、吸气温度传感器等未图示)不经主导线 64而直接与输入端子连接,同样,IGN线圈56等不经主导线64而直接与输出端子连接。 ECTO4接收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与接收的信号相应地控制发动机42的旋转驱动。在此情况下,ECTO4通过控制从IGN线圈56输出的高电力(放电等离子体)的输出时机,可以控制火花塞58的点火时机,从而可以控制发动机42的旋转驱动。另一方面,ACG62在辅助单元摇摆发动机20的输出时作为发动机起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作为将从动轴的旋转变换为电能而对蓄电池再生充电的发电机(generator)起作用。该ACG62不经主导线64而直接与使电压稳定的调节器60连接,进行来自蓄电池的电力供应或者对蓄电池充电。调节器60的正端子经第二耦合器68与主导线64连接。此外,与调节器60的接地端子连接的接地线71的前端金属零件71a和与主导线64连接的接地线72的前端金属零件7 被共同紧固于固定端子70而被连接,固定端子70形成在车架 18上。像这样相对于固定端子70共同紧固前端金属零件71a、72a,可以削减零件件数。第一耦合器66、第二耦合器68优选具有防水构造,使得即使在从外部容易受到水的影响的环境下也可以应对。在此情况下,虽然第一耦合器66、第二耦合器68变得大型化, 但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对主导线的浸入。在此,现有技术中除了 EOTM以及调节器60之外,多个传感器、ACG62等也通过多个耦合器与主导线64连接。但是,如上述那样,耦合器变得大型化,因此很难设定多个耦合器的配置位置,其结果,产生含有主导线的各电装零件的配线变得复杂等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2中,为仅使用两个耦合器(第一耦合器 66、第二耦合器68)的构成。即,通过第一耦合器66连接EOTM和主导线64,通过第二耦合器68连接调节器60和主导线64,并且目前被连接到主导线64上的多个传感器不经主导线64而与EOTM直接连接,同样,被连接到主导线64上的ACG62不经主导线64而与调节器60直接连接。由此,由于在电装零件的配线中使用的耦合器的数目为两个,所以可以容易设定该耦合器的配置位置,可以令配线简化。并且,耦合器的数目变少,从而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此外,耦合器的数目少,并且耦合器为防水构造,从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水从耦合器浸入主导线64的可能性。此外,如图1所示,自动两轮车12的车梯74可转动地被支承在单元摇摆发动机20 的下方的车架18上。车梯74在行驶时以与路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被收起,在停车时以与路面大致正交的方式被立起,从而使后轮22悬浮而令自动两轮车12自立。并且,自动两轮车12的车身罩76安装于车架18、转向轴沈等上,所述车身罩76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构成该车身的设计面(外观)。该车身罩76例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纤维强化塑料(FRP)或者聚丙烯(PP)等高分子材料形成,并覆盖方向把16、电装零件、单元摇摆发动机20的前部以及燃料箱40等车身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罩76具有前罩78,其覆盖转向轴沈的前部以及前轮14的上部;方向把罩80,其在该前罩78的上方覆盖方向把16 ;地板中心罩(floor center cover) 82,其在该前罩78的后方形成脚踏地板(step floor) 82a ;主体罩84,其配置在车座 24的下方,并且与地板中心罩82连接设置且向后方延伸;以及后罩86,其与该主体罩84的后方连接设置。如图3所示,前罩78由中央部的中心装饰件(center garnish) 78a,和从该中心装饰件78a向左右突出的前侧罩79L、79R构成。此外,前罩78为了在行驶时减轻施加在车身上的空气阻力,以从前侧罩79L、79R向中心装饰件78a描绘光滑曲面且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进而,在前侧罩79L、79R上配置具有闪烁式的方向指示功能的一对前方向指示灯88L、 88R。此外,方向把罩80覆盖转向轴沈的上部以及方向把16的中央部分,在其后方上表面配置计量表(例如,车速表或转速表等)80a (参照图1)。方向把罩80以与前罩78 — 起符合美观的方式形成。在方向把罩80的前方形成有开口部90,在该开口部90安装后述的前照灯10。如图1所示,地板中心罩82的脚踏地板8 形成为平坦状,使得在行驶时供驾驶者的脚踏在其上。此外,主体罩84从地板中心罩82向上方以及后方延伸设置,覆盖配置于车座M下方的单元摇摆发动机20的前部、电装零件、收纳箱50等,由此,防止各零件露出在外部。后罩86在车身的后方覆盖燃料箱40等,在其下部安装有从后方覆盖后轮22并且配置有牌照等的后挡泥板92。此外,在后罩86的后方配置有尾灯94以及一对后方向指示灯96L、96R。该尾灯94与驾驶者的刹车操作相应地亮灯以及熄灯。另一方面,一对后方向指示灯96L、96R与一对前方向指示灯88L、88R—起,具有相同方向(右侧或者左侧)的后方向指示灯96L、96R闪烁的方向指示功能。图4以及图5是表示图1的自动两轮车12的后部分的重要部分放大侧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方向指示灯96L、96R在内部具有闪烁灯(未图示),并且在后部具有安装后方向指示灯镜98的基部100。后方向指示灯96L、96R的基部100的上部被设置于尾灯94下部的规定位置,且通过将该基部100安装到后挡泥板92上而固定后方向指示灯 96L、96R。此外,在位于后方向指示灯96L、96R的前方的后罩86上设置有安装突耳102,在所述安装突耳102上贯穿设有方向指示灯罩用螺纹孔10加。进而,在安装突耳102的上部贯穿设有方向指示灯罩用卡合孔102b,在所述方向指示灯罩用卡合孔102b插入方向指示灯罩104的卡合爪(未图示)从而对该方向指示灯罩104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通过安装螺钉10 将方向指示灯罩104拧紧固定于安装突耳102的方向指示灯罩用螺纹孔10加。该方向指示灯罩104被形成为前部上表面与位于安装突耳 102的附近的后罩86抵接,并且后部向后方向指示灯96L、96R的配置方向延伸,覆盖基部 100和后方向指示灯镜98的抵接部分。即,在方向指示灯罩104被由螺钉拧紧固定在安装突耳102上的状态下,通过后方向指示灯镜98以及方向指示灯罩104,外观形成为大致纺锤形状,由此,后方向指示灯96L、96R整体的美观提高。此外,方向指示灯罩104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从后方向指示灯镜98和基部100之间(抵接部分)向后方向指示灯96L、96R内浸入。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的前照灯的主视图,图8是图6的前照灯的侧视图,图9是图6的前照灯的俯视图。此外,图10是表示前照灯与方向把罩的开口部的安装状态的图7的X-X线剖面图,图11是表示将前照灯插入到方向把罩的开口部的状态的图7的XI-XI线剖面图。如图6 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作为包括灯(光源)110、基座部件 112以及透镜114的前照灯单元而构成。在由各零件组装该前照灯10后将其安装于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前照灯10的灯110通过来自蓄电池的电源供应而发出照射光。灯110只要为照射足够的光量的发光体即可,例如,可以应用卤素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者 EL(electroluminescence)等。并且,在前照灯10上除灯110之外也可以设置位置灯。如图10所示,在灯110的基端侧设置插座部116,与该插座部116接合的导线116a与蓄电池连接。此外,灯110的插座部116与绝缘罩118拧入结合,并经该绝缘罩118被安装到基座部件112上。前照灯10的基座部件112由对伴随于灯110的照射光的温度上升可以耐久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作为这样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可以采用BMC(Bulk Molding Compound) 树脂等。一般地,由于BMC树脂比较廉价,热变形温度为200度的高温,并且成形收缩率为零,所以适于容易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基座部件112的成形。基座部件112形成为前部开口并且后部为弯曲状的大致凹形状,并且,如图7所示,在正面观察时左右两端从下侧朝向上侧宽度变宽,并且,如图8所示,在侧面观察时该左右两端向上侧后部延伸。此外,如图10所示,在后部的外周面设置具有阳螺纹部的安装部120,并且在后部的中心部贯穿设有灯孔122。在该安装部120的阳螺纹部上拧入结合绝缘罩118。在基座部件112上安装了绝缘罩118的状态下,灯110从灯孔122插出,由此,灯 110被保持为向基座部件112的内部突出的状态。在基座部件112的内周面形成使灯110发出的照射光向前方反射的反射器部124。 反射器部1 通过在基座部件112的表面(内周面)上附着薄膜状的铝而形成,其形成是通过铝材的蒸镀处理来进行的。此外,在基座部件112的下部左右中央位置,作为可以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的光轴调整机构125而设置光轴调整部126。光轴调整部1 卡止在被设置于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下部的卡合部134上,由此,形成前照灯10的下部和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下部的安装状态。该光轴调整部126由光轴调整用基部128、圆孔130和对准螺栓132构成, 所述光轴调整用基部1 被一体形成在基座部件112上,所述圆孔130贯穿设置在光轴调整用基部128的下表面,所述对准螺栓132拧入结合于该圆孔130。另一方面,在方向把罩 80的卡合部134上,在与光轴调整部1 的圆孔13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13如。通过相对于长孔13 插通对准螺栓132,并将该对准螺栓132拧入结合在圆孔 130中来互相卡止光轴调整部1 和卡合部134。在此,光轴调整部1 具有通过与后述的透镜114的枢轴部140协作,改变前照灯 10相对于车身的安装角度,从而调整照射光的光轴的对准功能。即,在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的情况下,通过相对于长孔13 改变对准螺栓132和圆孔130的紧固位置,可以改变前照灯10的倾斜,从而可以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进而,基座部件112在前部的开口部周端面上形成有接合槽136,当安装透镜114 和基座部件112时,透镜114的后部被嵌入该接合槽136。如图10所示,前照灯10的透镜114安装于基座部件112的前方,透过来自灯110 以及反射器部124的照射光。该透镜114由透明度高的合成树脂材料成形,其前面被形成为从上侧向下侧平缓弯曲同时向前方隆起,并且从左右侧向中央平缓弯曲同时向前方隆起的大致圆顶丘状。透镜114在前照灯10安装于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状态下,与方向把罩80 —起形成方向把16前方部分的外装形状(参照图3)。此外,在透镜114的上部中央位置,作为光轴调整机构125而形成枢轴部140。如图11所示,枢轴部140通过卡止在设置于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上部的支承部142上, 由此形成前照灯10的上部和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上部的安装状态。该枢轴部140如图7 图9所示那样,包括突出卡止部144,其卡止在支承部142上;加强壁146,其支承该突出卡止部144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两端部;台阶部148,其从透镜114的上部以一定高度向上方突出形成;以及基座部件紧固部152,其中拧入结合有对透镜114和基座部件 112进行紧固的紧固螺钉(紧固部件)150。如图7所示,突出卡止部144相对于透镜114的左右方向中心部对称,并分开一定间隔而设置有一对。一对突出卡止部144由架桥部IM和突出片156构成,所述架桥部IM 连结在加强壁146的上部间,所述突出片立起设置在该架桥部154的上表面。架桥部巧4 具有一定的厚度而架设在一对加强壁146之间,并在上表面的前后以及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支承突出片156的突出(参照图9)。由此,在架桥部154的下部形成间隙155。此外,突出片156在该架桥部巧4上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形成为矩形状并突出。在此,在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支承部142上,如图11所示,形成有供所述突出片156插入的插入孔142a。在前照灯10和方向把罩8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将突出片156 插通到插入孔142a,并且通过夹子158夹持架桥部巧4和支承部142,从而支承突出卡止部 144。由此,枢轴部140的上部被卡止在方向把罩80的支承部142上。如图6所示,加强壁146在两个突出卡止部14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对(以下, 称为第一加强壁146a),并且在枢轴部140的最左端以及最右端设有一对(以下,称为第二加强壁146b)。即,在枢轴部140上合计设有6个加强壁146。各加强壁146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尤其,支承两个突出卡止部144的第一加强壁146a在俯视观察时从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形成至后方。由此,成为通过第一加强壁146a可靠地支承该突出卡止部 144的构成,例如,即使从车身传来上下方向的振动时,也可以通过突出卡止部144以及第一加强壁146a有效地抑制传递到前照灯10的振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前照灯10的耐久性。如图7所示,台阶部148在正面观察时在枢轴部140的第二加强壁146b之间,以一定的高度突出形成。各加强壁146形成为相对于该台阶部148的上表面和前面交叉。通过这样形成台阶部148和加强壁146,可以提高加强壁146的刚性,从而可以坚固地支承突出卡止部144。此外,在该台阶部148的上部形成有基座部件紧固部152(参照图6)。基座部件紧固部152在台阶部148的上部设置于左右方向中央部以及左右两端部这三处。如图9所示,中央部的基座部件紧固部(以下,称为第一基座部件紧固部)15 位
12于一对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左右两端部的基座部件紧固部(以下,称为第二基座部件紧固部)152b位于一对突出卡止部144的后方。第一基座部件紧固部15 从台阶部148呈半圆筒状地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轴向)延伸,在轴心位置形成有拧入结合紧固螺钉150 的紧固孔153(参照图10)。第二基座部件紧固部152b作为呈半圆状向上方突出的板片而形成,在中心部形成有拧入结合紧固螺钉150的未图示的紧固孔。另一方面,在基座部件112的上部,在与各基座部件紧固部152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结部160,在各连结部160上,在与各紧固孔153相对的位置形成有阴螺纹部 160a(参照图10)。在前照灯10的组装时,通过在各基座部件紧固部152的各紧固孔153 中从正面方向插通紧固螺钉150,并且拧入结合于基座部件112的阴螺纹部160a,由此紧固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前照灯10如以上所述那样构成,下面说明该前照灯10的组装。在组装前照灯10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基座部件112上经绝缘罩118安装灯 110,并且将透镜114的后部嵌入基座部件112的接合槽136。并且,在透镜114的上部以及下部的侧周面部,具有定位孔16 的多个定位部162向后方延伸,并且在基座部件112的侧周面,在与该定位部16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爪164(参照图6)。在嵌入了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状态下,通过将定位爪164卡合于定位孔162a,由此保持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嵌入状态。并且,在该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嵌入状态下,通过实施热熔敷处理来接合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在此,如图10所示,在接合槽136中预先注入热熔敷剂166,在加热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嵌入部位后,通过使热熔敷剂166硬化,可以将透镜114接合到基座部件112上。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除基于热熔敷的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接合之外,通过像上述那样使用紧固螺钉150,将基座部件紧固部152的紧固孔153和连结部160的阴螺纹部160a拧合起来,由此牢固地将透镜114的上部和基座部件112的上部紧固起来。下面,说明将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安装到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方法和前照灯10的光轴调整。如图11所示,在将前照灯10安装到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情况下,将组装好的前照灯10插入开口部90,在形成于方向把罩80的支承部142的插入孔14 中,插入立起设置在透镜114上的突出片156。由此,支承部142和架桥部巧4重合,并且形成突出片 156从插入孔14 稍微突出的状态。然后,相对于支承部142和架桥部154的重合部分从后方夹入夹子158,通过由夹子158夹持该重合部分,可以防止突出片156从插入孔14 脱落,并且可以卡止突出卡止部144和支承部142。由此,前照灯10的上部被支承在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上部。并且,如图10所示,在卡止了突出卡止部144的状态下,使对准螺栓132从方向把罩80的下侧插通到卡合部134的长孔13 中,并紧固在光轴调整部1 的圆孔130中。由此,可以将前照灯10的下部固定在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的下部。通过以上的顺序,前照灯10的上下部分被坚固地卡止于方向把罩80的开口部90,完成前照灯10的安装。此外,在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的情况下,松开对准螺栓132,从而成为可以使前照灯10的下部侧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此时,前照灯10的上部维持突出卡止部144卡止在支承部142上的状态。因此,该突出卡止部144成为安装角度的基点,由此,当使基座部件112在前后方向移位时,前照灯10整体转动。关于前照灯10的光轴调整,通过使对准螺栓132相对于长孔13 的紧固位置向前方移动而向上方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通过使对准螺栓132的紧固位置向后方移动而向下方调整前照灯10的光轴。此时,虽然因前照灯10 的转动而在突出卡止部144上施加载荷,但是由于该突出卡止部144被第一加强壁146a支承,所以可以使该载荷分散到突出卡止部144和第一加强壁146a上。S卩,枢轴部140在前照灯10的光轴调整时具有足够的耐性。在此,在前照灯10的光轴调整时,相对于被突出卡止部144支承在支承部142上的透镜144的上部,在基座部件112的上部分开的方向作用有转动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紧固螺钉150将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紧固起来,从而防止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分开。由此,即使因前照灯10的转动而在拆开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方向上施加有载荷,紧固螺钉150也可以防止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分开。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座部件紧固部15 在一对突出卡止部144附近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并且形成在该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第二基座部件紧固部152b在一对突出卡止部144附近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形成在该突出卡止部144的后方。因此,通过紧固螺钉150紧固各基座部件紧固部152,由此,拆开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的方向的载荷被分散到这些各紧固部位,从而可以更可靠地防止透镜114和基座部件112分开。在方向把罩80上安装前照灯10的状态下,突出卡止部144和支承部142被固定, 并且光轴调整部1 和卡合部134被固定,由此,可以从上下方向(枢轴部140、光轴调整部 126)用强的卡止力来固定前照灯10。并且,本发明的前照灯10通过将光轴调整部1 和枢轴部140分别分开形成在基座部件112和透镜114上,由此,可以使施加到前照灯10上的载荷(包括从上下方向施加的卡止力、来自车身的振动、冲击等)分散,从而可以减轻施加到该基座部件112和透镜114 上的载荷。在此,现有的前照灯(例如,专利文献1)由于枢轴部140以及光轴调整部1 设置于基座部件112上,所以在基座部件的成形上,为了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使用了昂贵的材料。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中,如上述那样施加到前照灯10上的载荷被分散到基座部件112和透镜114上,由此,减轻施加到基座部件112上的载荷。其结果,容易确保前照灯的耐久性、刚性,例如,即使由不具有足够的刚性的廉价的材料形成基座部件,也可以确保前照灯的耐久性,因此可以降低前照灯的制造成本。此外,在相对于基座部件112而形成光轴调整部126以及枢轴部140 二者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提高基座部件112的成形精度,所以需要复杂且费事的工序,并且导致制造前照灯10时的操作效率的下降。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基座部件112上仅形成光轴调整部126,所以与在基座部件112上形成光轴调整部126以及枢轴部140的情况相比,基座部件112的形成变得容易,可以提高前照灯10制造时的操作效率,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进而,在方向把罩80上安装前照灯10的状态下,当从前方看该前照灯10时,通过在透镜114上形成枢轴部140,位于前方的透镜114可以有效地隐藏位于后方的基座部件 112,即使在通过光轴调整使前照灯转动从而该前照灯10和车身罩76之间的间隙变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从前照灯10和方向把罩80的间隙看到基座部件112从而损害美观性。进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一定的板厚的合成树脂材料来连结位于一对突出卡止部144内侧的第一加强壁146a的上部以及前部和第一基座部件紧固部15 的侧面。由此,在方向把罩80上安装前照灯10的状态下,即使从车身施加左右方向的振动或冲击等应力,也可以使施加在突出卡止部144以及加强壁146上的应力分散到第一基座部件紧固部152上。因此,可以更稳定地确保前照灯10和方向把罩80的安装状态。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当然可以采用各种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在车身上安装前照灯(10),所述前照灯(10)具有光源(Iio);基座部件(112),其具有使所述光源(110)的照射光反射的反射器部(124);以及透镜(114),其安装于所述基座部件(112)的前方并透过所述照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10)具有光轴调整机构(125),所述光轴调整机构(12 包括光轴调整部(1 ),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中的一个上,通过改变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安装角度来调整透过所述透镜(114)的照射光的光轴;以及枢轴部(140),其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件(11 以及所述透镜(114)中的另一个上,当调整所述光轴时成为所述安装角度的基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调整部(126)设置于所述基座部件(11 上,通过被卡止于在前面形成有开口部(90)的所述车身的车身罩(76)所具有的卡合部(134)上,从而使所述透镜(114)从所述开口部(90)面向前方,所述枢轴部(140)设置于所述透镜(114)上,并被卡止于所述车身罩(76)所具有的支承部(14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部(140)具有卡止于所述支承部(14 的突出卡止部(144),并且在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车宽方向两侧形成有加强壁(14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壁(146)在俯视时从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形成至后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卡止部(144)形成在所述透镜(114)的向上方突出的台阶部(148)上,并且所述加强壁(146)以与所述台阶部(148)的上表面以及前面交叉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部件(112)以及所述透镜(114)的上部,设有对所述基座部件(11 和所述透镜(114)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1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件(150)在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附近对所述基座部件(112)和所述透镜(114)进行紧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所述紧固部件(150),所述紧固部件(150)至少对所述突出卡止部(144)的前方和后方的两处进行紧固。
9.如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10)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卡止部(144)具有连结两个所述加强壁(146)的上部间的架桥部(巧4)以及在所述架桥部(154)上立起设置的突出片(156),在所述枢轴部(140)和所述支承部(14 的卡止状态下,所述突出片(156)被插入于在所述支承部(14 上形成的插入孔(14 ),并且使所述架桥部(154)和所述支承部(142)重合的部分被夹子(158)夹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照灯的安装机构,其进一步提高前照灯的耐久性。前照灯(10)具有灯(110)、基座部件(112)以及透镜(114)。在基座部件(112)上设置光轴调整部(126),所述光轴调整部(126)通过改变透镜(114)以及基座部件(112)相对于车身的安装角度来调整透过透镜(114)的照射光的光轴,在透镜(114)上设置枢轴部(140),所述枢轴部(140)成为调整光轴时安装角度的基点。由此,可以令施加到透镜(114)、基座部件(112)上的载荷分散。
文档编号B62J23/00GK102372049SQ20111020933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川隅慎司, 森和彦, 泷本幸子, 猪濑幸司, 高石雄介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