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65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并且尤其是涉及其车身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汽车中,车轮罩沉入车身的侧壁中,并且车门的外表面与在车门下方延伸的门槛齐平,以能够在给定的汽车总体宽度内实现尽可能宽的客舱。突伸入汽车内部空间中的车轮罩严重限制了汽车内部空间的可用宽度,因此布置后排座位和副驾驶座位的两排座椅通常安装在后部车轮罩的前方,以便也能够为其座椅提供一个舒适的宽度。尤其在客货两用车中,在后部车轮罩之间的、直接在汽车后桥之上的区域必须能够用以安置乘客。但是由于被车轮罩限制的客舱宽度,在此位置上安装的座椅行列要么只能提供有限的舒适度,要么提供比进一步前置的、在其宽度上不受车轮罩限制的座椅行列更少数量的座椅。

发明内容
此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在该汽车中可以克服或至少减轻这些缺点。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汽车解决,该汽车具有前桥和后桥,下部结构和分别在下部结构上的上作用点和邻近后轮的、在后桥上的下作用点之间延伸的若干减震器,以及至少一个后座,减震器之一的上作用点位于后座的垂直下方。因此减震器不会在侧面方向上限制为后座提供的空间,并且能够缩小后座侧边与邻近的后轮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行的是,在一种对轿车来说一般总体宽度不超过1800mm的交通工具中,安置一排宽度为1190mm或者在后轮之间更宽的可让三个人舒适乘坐的后排座椅。后座椅排能够由连续的长座椅,或者一排三个单人座椅,或者一个单人座椅和一个双座座椅来实现;在长座椅的情况中能够设计为连续的靠背,或者三个独立的可折叠的靠背,或者独立靠背和双座靠背的组合形式。—种不限制后座的可用宽度的、安置减震器的可行方案是,减震器相对垂直线倾斜的安装。但是在此要注意的是,在倾斜地装配时随着减震器的每一次压缩还会引起转动, 并且减震器的定向越接近水平,减震器垂直作用在车轮上的力与减震器纵向作用的力之间的比率越是不利。因此,为了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一种适应倾斜装配的减震器应该具备伴随压缩明显强于线性增长的恢复力。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减震器的纵轴线优选与垂直线成最大20度的角度,在冲击时减震器沿着该纵轴线压缩。为了能将减震器在稍微偏离垂直线的方向安置在座椅下方,在一个其下部结构以已知方式包含两根纵梁的汽车中有利的是,每一根纵梁中都形成有通孔,减震器中的一个延伸穿过该通孔。为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希望下部结构不要离车行道太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并且同时安置减震器,可以相宜地在每根纵梁的上侧成型一个拱起部,该拱起部分别形成减震器的上作用点。为了实现一个不受纵梁约束变窄的、大的汽车装载孔,可以将装载面布置在纵梁上方装载面。在装载面下方的、在纵梁之间可用的位置可用于杂物箱。为了使拱起部尽可能少地限制客舱中的可用空间,适宜的是,拱起部分别位于后座的前部区域下方。后座坐垫在前部区域中的厚度可以做得比在后部区域的厚度更小,而不明显地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并且拱起部能够嵌接到由于坐垫收缩而产生的凹陷中。为了实现汽车的多用途并尤其是方便装载大型包裹,后座应该适宜地能够在使用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调节,在下降位置,后座能够与邻接在后座后面的装载面齐平。为了在将座椅从下降位置调节到使用位置时实现抬升座椅面,可以设置四活节机构,后座可以通过此机构在使用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调节。为了能够将座椅从基本上水平的下降位置调节到舒适但尽管如此还节约空间的使用位置,在此该使用位置中,座椅的座椅面向后部倾斜,可以相宜地使四活节机构的前臂比后臂长。为了改善使用者的舒适性,可以设置电机,用于驱动在使用位置与下降位置之间的调节。可以在邻接在座椅后面的行李舱中设有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开关。使用者经由敞开的后盖伸入行李舱中,因此能容易地够到所述开关。为了使拱起部不阻碍将后座调节到下降位置,后座坐垫在下降位置移动至拱起部后面是适宜的。后座的靠背在下降位置能够节省空间地翻转到拱起部的上方。


本发明其它的特征和优点由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得出。图1是具有三排前后依次布置的座椅的汽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汽车的后部底板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1中III-III面的示意剖面图,图4是后轮悬架相对最后一排座位的一个座椅的布置的示意侧视图;图5是后座椅排的一个座椅的支架的立体视图,图6是汽车的下部结构以及中间和后面的座椅排中各一个在使用位置以及在使用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座椅的示意图,图7是后座椅排的、在下降位置的座椅与图6相似的视图,图8是汽车的横截面视图,该视图在正面示出了第三座椅排,图9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第三座椅排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图10是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第三座椅排的第三种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了汽车1的侧视图,在此,分别突出示出了前、中和后座椅排的座椅2、3、 4。前和中座椅排的座椅2、3分别可通过配属的前车门5和后车门6到达;为了到达后座椅排的座椅4,乘客必须将座椅3的靠背7折叠到水平的位置,使得该乘客可以越过座椅3上车,或者将整个座椅3前移,使得在座椅3与后车轮9的、突伸到客舱内的车轮罩8之间形成自由通道。中间和后座椅排各自包含两个或三个座椅3或4。座椅3、4的靠背可以分别单独地折叠;还可以考虑,同一座椅排的相邻座椅3或4的靠背7彼此相连,并且可以必要时独立于同一排的第三个座椅共同折叠,或者一排的所有靠背7彼此相连。因为客舱在后桥高度上的宽度被从右和左向内突出的车轮罩8限制,所以就难以在这个位置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得三个乘客彼此挨着舒适地坐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图2所示的汽车车身的后部底板结构的特殊构造来实现上述功能。图2是底板结构从斜前方看的立体图,这就是说从图1的箭头II的方向看过去。 底板结构的侧面由两根纵梁11构成。这两根纵梁11分别是向汽车外侧开口的、横截面为帽形的型材,如部分更好地从图3中看出,该型材分别具有基本水平的上壁12,下壁13,连接上壁12和下壁13的侧壁14以及构成帽形的截面的帽檐的、像侧壁14 一样基本垂直的腹板15。纵梁11分别在其后端具有用以固定没有显示的保险杠支架的法兰或凸缘16。与纵梁11的前端连接的横梁17在完成装配的汽车中位于中座椅排的座位3的坐垫10的前缘的下方,并且构成了用于坐在座位3上的乘客的放脚空间的后壁。连接在横梁17上的前部底板18向后倾斜,一方面,为了在其底侧形成用以设置油箱的凹槽,另一方面,为了将座椅3、4之间底板水平降低为,使得在后排座位4上的乘客有足够大的放脚空间。直接在图2中没有显示的座椅4的座椅面下方设置凹槽19,在该凹槽19中例如可以安装启动电池。后部的底板20填充凹槽19和没有显示的后部保险杠支架之间的间隙。纵轴11彼此平行的、直线的后段21沿着设计用于容纳在图2中没有示出的车轮罩8的凹部22延伸。纵轴11的前段23从凹部22的前部边缘发散地延伸至向横梁17,并在横梁处形成侧边开口的槽24,该槽M设计用以容纳未示出的、在车门5、6下方延伸的门槛的后端。纵梁11的下壁13沿着凹部22基本上水平地延伸,而上壁12在局部形成向上拱曲的拱起部25,该拱起部25在面向邻近的凹部22的一侧部分敞开。在拱起部25的顶部设有一通孔26,以便如图3所示地将减震器27的顶端容纳在通孔沈中,该减震器27作用在汽车1的、设置在相邻凹部22中的后轮9。减震器27 (在图2中未示出)的主体自由地延伸穿过在下壁13中切开的孔观。在图2中可以观察到支撑壁四在孔观之前和之后的两个区段,该支撑壁四将拱起部25的侧壁延长地与壁12、13彼此相连。支撑壁四弯折的下部固定法兰30焊接在下壁13上。支撑壁四的上缘从内部接触拱起部25的侧壁的基座区域并焊接在该基座区域上。支撑壁四能够一体式地在围绕通孔观和减震器27弧形部中延伸,或者可以分成两段,每一段与纵梁11的自由截面相交并且具有在侧壁14上固定的边缘。图3简略显示了汽车1和尤其是其底板结构的部分截面的示意图。在图1中以 III-III标示的切面延伸经过纵梁11的拱起部25并且显示了在其中固定的减震器27。如在此可见,纵梁11由两个纵向延伸的元件31、32拼合而成,其中,上面的元件31构成了包括拱起部25的上侧12和侧壁14的一部分,而下面的元件32构成了下壁13和侧壁14的其余部分。两者在向汽车中部凸出的腹板33上相互连接,该腹板33本身用作凹槽19的边缘的支撑面。
在元件31、32的腹板15和支撑壁四上焊接有车轮罩8。车轮罩8封闭纵梁11开口的一侧,以便获得具有封闭横截面的、形状稳定的中空型材。拱起部15、向下延长该拱起部15的支撑壁四和孔观共同构成了向下开口的袋状结构,该袋状结构容纳了减震器27 的大部分。因此,减震器27在轮罩8中不需要空间,这使得轮罩的宽度保持较小。通过将后座椅排的座椅4的坐垫10的下方的空间用于安置减震器27,坐垫10的外边缘能够移近被车轮罩8包围的车轮9数厘米。座椅4通过四活节机构35支承在后部的底板20上,这将在后面参照图6和7更详细地阐述。在图3中所示的座椅4的排的宽度至少为1190mm。为了可靠地承受住乘客的重量和可能的载重,轮胎宽度必须在225-235mm之间。车轮罩8的壁厚大约为0. 75mm,车轮罩的(未显示的)内饰件的壁厚是3mm,并且位于其中间的隔离层为12.5mm。若将每个后轮 9的侧向运动自由度25mm和5mm的公差计算在内,则汽车最小的总宽度为1190讓+24225 -235mm+0. 75mm+3mm+12. 5mm+25mm+5mm) = 1732. 5-1742. 5mm。由此可见,通过所示的结构可以轻易地将1190mm宽的座椅排安置在总宽度为1800mm的汽车中。图4简略示出了座椅4、车轮罩8、减震器27以及后轮9的轮毂36的布置的侧视图。车轮罩8的形状由两段弧线8a、8b来表示,其中外部的弧线8a表示了车轮罩在其最大直径范围内围绕车轮9的圆周走向,而弧线8b表示了车轮罩8面向纵梁1的、基本上平坦的侧壁的边缘轮廓。在图4的侧视图中,在座椅4的使用位置,弧线8b与座椅垫10的轮廓相交。因此,在座椅10上坐着的乘客在侧面方向上不会明显被车轮罩8限制。轮毂36通过向下弯曲的导杆37与纵梁11相连,导杆的前端在车轮罩8的前部边缘上可绕在汽车横向上延伸的轴线枢转地铰接在纵梁11上。在导杆37支承轮毂36的自由端和纵梁的下壁13之间,在坐垫10的中央下方安置了螺旋弹簧38。减震器27的上端固定在其上的拱起部25设置在坐垫10的前缘的下方并且嵌接在坐垫底侧的凹槽39中。由此造成的、坐垫厚度在坐垫10前部区域中的减小没有对乘坐舒适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乘客的重量主要位于坐垫10的后部区域上,并且当乘客的脚位于底板18上时,乘客的大腿不会使在凹槽39上方的坐垫10严重变形。对于在图1中所示的类型的汽车1的使用价值重要的是,座椅4能够节省空间地置于不使用位置,以便能够将客舱后部区域作为行李舱使用。图5中显示了处于使用位置的四活节机构35,该四活节机构35能够使座椅4在不使用时节省空间地下降。四活节机构35包含两个固定在底板20上的、带有L形截面的轨道40,固定在座椅垫10的支承板41 上的L形的轨道42以及分别在轨道40、42之间延伸的前部和后部连杆43、44。前部连杆 43长于后部连杆44,并且分别在长孔45中可滑动地与上部轨道42链接。由此可以将连杆 43,44枢转到不使用位置,在此不使用位置中,上部和下部的轨道40、42直接彼此贴靠并且支承板41从图5中所示的、向后倾斜的位置枢转到基本与底板20平行的位置并同时向后移动。前部的连杆43通过横杆46相互耦连,横杆与连杆43在下部L-轨道40上的枢转轴线的距离与后部连杆44的长度相适配。在该图中被支承板41遮住的相应横杆连接后部连杆44与上部L-轨道42接合的端部。两个横杆通过沿汽车纵向定向的耦合杆47连接。 在该耦合杆47上接合有可由电机48驱动的曲柄臂49。
用于控制电机48的开关能够设计在汽车1的各个位置上。在车舱内部设置在车门6后边缘和座椅4之间的开关使得上车或下车的乘客能够方便地调节座椅4。在汽车1 的行李舱内的、设置在处于使用位置中的靠背7后方的开关,使得使用者在通过行李舱盖装载汽车并为此需要附加的储藏空间时能容易降低座椅4。图6的侧视图显示了中座椅排的、在使用位置中的座椅3以及其坐垫10在使用位置中的座椅4和在使用位置以及向下翻折到坐垫10上的中间位置中的靠背7。靠背7的头枕50在中间位置伸出超过坐垫10的前缘。连杆43、44在过渡到不使用位置时向后和向下引导座椅4并且同时使其稍微逆时针转动,因此,当座椅4到达完全下降位置时,也就是其靠背7与布置在座椅4后的隔板34齐平时,拱起部25嵌接进由坐垫10的前缘和头枕50 限定的、座椅4的凹部中。因此隔板34和靠背7的背面构成平的装载面。当所有的座椅4 在下降位置时,则可获得在任何情况下都较小地被车轮罩8限制的、较大的连续承载宽度的装载面。此装载面能够向前继续扩展,其中不仅如前面描述地将座椅3的靠背7向前折叠, 而且,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带有向前折叠的靠背7的座椅3必要时可借助类似于在图5中所示的四活节机构下降到座椅4前方的、现在不需要的放脚空间51中。隔板34能够翻立起,使得能够接近形成在隔板与底板20之间的空腔并且可以将该空腔用作备用轮胎或类似物的附加存储空间。图8示出了汽车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可以在剖视图中看到汽车的后部车轮罩8 和包围该车轮罩8的内饰件52以及在正视图中看到后座椅排。座椅4在此以长座椅的形式实现,其坐垫10和靠背7 —体延伸经过从一个内护板52到另一个内护板的至少1190mm 的宽度。从头枕53的数量可知,该长座椅设计用于三个乘客。在图9中显示的变型中,座椅排被分为一个单人座如和一个双人座4b,其分别具有可单独折叠的靠背7以及可单独下降至不使用的位置。在图10的情况中设计有三个座椅如、仙、如,其分别可单独折叠以及下降至不使用的位置。附图标记清单1 汽车2 座椅3 座椅4 座椅5前车门6后车门7 靠背8车轮罩9 后轮10 坐垫11 纵梁12 上壁13 下壁
14 侧壁15 腹板16法兰或凸缘17 横梁18前部底板19 凹槽20后部底板21 后段22 凹部23 前段24 槽25拱起部26 孔27减震器28 孔四支撑壁30固定法兰31 元件32 元件33 腹板34 隔板35四活节机构36 轮毂37 连杆38螺旋弹簧39 凹槽40下部轨道41支承板42上部轨道43前部导杆44后部导杆45 长孔46 横杆47耦合杆48 电机49曲柄臂50 头枕51放脚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具有前桥和后桥、下部结构(11-20)和分别在所述下部结构(11-20)上的上作用点06)和邻近后轮(9)的、在后桥上的下作用点之间延伸的减震器(27),以及至少一个后座G),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之一的所述上作用点0 位于所述后座(4)的垂直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4)是三座的长座椅的一部分, 是三个单人座椅Ga、4b、4c)构成的座椅排的一部分或者是由一个单人座椅和一个双人座椅Ga、4b)构成的座椅排的一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XT)的纵轴与垂直线成最大为20°的夹角。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11-20)包括两根纵梁(11),并且在每根纵梁(11)中形成有通孔( ),所述减震器(XT)延伸穿过所述通孔 (28)。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每根纵梁(11)的上侧(12)成型有构成所述减震器(XT)之一的上作用点的拱起部0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一装载面(34)在所述拱起部0 上方延伸。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面(34)下方在所述纵梁(11) 之间形成有杂物箱。
8.按照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05)位于所述后座 (4)的前部区域的下方。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的坐垫(10)在前部区域比在后部区域薄。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4)能在使用位置和与邻接在所述后座(4)后面的装载面(34)齐平的下降位置之间调节。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4)能通过四活节机构(35) 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下降位置之间调节。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活节机构(35)包括接合在所述后座上的前部和后部连杆03、44),并且所述前部连杆长于所述后部连杆04)。
13.按照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以驱动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下降位置之间的调节运动的电机G8)。
14.按照权利要求10至13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4)的坐垫(10)在所述下降位置移至所述拱起部0 的后方。
15.按照权利要求10至14之一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的靠背(7)在所述下降位置位于所述拱起部0 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具有一个前桥和一个后桥,一个下部结构(11-20)和分别延伸在下部结构(11-20)上的上作用点(26)和邻近后轮(9)的在后桥上的下作用点之间的减震器(27),以及至少一个后座(4),减震器之一的上作用点(25)位于座椅(4)的垂直下方。
文档编号B62D25/16GK102452422SQ20111031836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S.格罗格, U.米尔德纳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