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摩托车倒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45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摩托车倒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倒挡装置,具体是一种带有增力机构的正三轮摩托车倒挡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三轮摩托车使用的变速器部分没有倒挡装置,部分有倒挡装置也功能单一、承载能力不强,而且普遍采用铝合金箱体直接连接在车体上,很容易造成箱体破损。 并且主动齿采用单列轴承支撑,存在主动齿摆动大,轴承寿命短、承载能力差等缺点。同时市场上摩托车发动机型号较多,通常需要为不同的发动机设计不同的倒挡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倒挡装置,具体是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正三轮摩托车倒挡装置。本装置可以在摩托车行车时选择两个车速,当选择慢速行车时可以大大提高三轮摩托车承载能力。并且本倒挡装置通过连接板与车架和发动机连接,通过更换一个可互换通用的连接板,可以适用不同的车架和发动机,提高了通用性,降低了设计制造成本,而且也不会出现箱体破损现象。同时主动轴锥齿轮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提高了使用寿命,减少了摆动,提高了承载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摩托车倒挡装置,包含箱体,主动轴锥齿轮,安装在中间花键轴上的前进锥齿轮,倒挡锥齿轮,可以在中间花键轴上轴向滑动的离合传动齿轮,倒挡拨叉,其特征在于离合传动齿轮与变速轴上安装的变速大齿轮啮合,变速轴上安装的变速小齿轮与变速输出齿轮啮合,安装在输出轴花键上的增力离合齿轮通过增力拨叉拨动可以分别与中间花键轴或变速输出齿轮啮合。从而使输出轴与中间花键轴同步或者输出轴与变速输出齿轮同步。变速输出齿轮通过减速后转速低于中间花键轴,从而实现慢速行车,用以提高行车牵引力。倒挡装置通过连接板安装到车体上面,通过更换一个可互换通用连接板用以适用不同的车架和发动机。

图1为倒挡装置主视图剖视。图2为倒挡装置顶视图剖视。图3为倒挡装置右视图剖视。图中1.倒挡拨叉2.增力踏板3.倒挡踏板4.倒挡拨动杆5.增力拨叉6.双列深沟球轴承7.中间花键轴8.倒挡锥齿轮9.变速轴10.离合传动齿轮11.变速大齿轮12.前进锥齿轮13.箱体14.增力离合齿轮15.变速小齿轮16.变速输出齿轮 17.输出轴18.主动轴锥齿轮19.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发动机输出轴带动主动轴锥齿轮18,倒挡锥齿轮8和前进锥齿轮12同时与主动轴锥齿轮18同时啮合。可以在中间花键轴7上轴向滑动的离合传动齿轮10在倒挡拨叉1 的控制下可以与前进锥齿轮12或倒挡锥齿轮8啮合,使中间花键轴7与前进锥齿轮12或与倒挡锥齿轮8同步,从而实现前进挡或倒挡。离合传动齿轮10同时与变速大齿轮11啮合,变速小齿轮15与输出轴17上的变速输出齿轮16啮合,安装在输出轴17花键上的增力离合齿轮14在增力拨叉5控制下可以分别与中间花键轴7或变速输出齿轮16啮合,使输出轴17与中间花键轴7同步或输出轴17与变速输出齿轮16同步。由于变速输出齿轮16 通过减速后转速低于中间花键轴7,从而从得到两种行车速度。操纵增力踏板2可以带动增力拨叉5使增力离合齿轮14与中间花键轴7或变速输出齿轮16啮合。操纵倒挡踏板3可以带动倒挡拨动杆4再带动倒挡拨叉1使离合传动齿轮10与前进锥齿轮12或倒挡锥齿轮8啮。倒挡装置通过连接板19安装到车体上,当更换连接板19可以适用不同的车架和发动机。
权利要求1.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摩托车倒挡装置,包含箱体(13),主动轴锥齿轮(18),安装在中间花键轴(7)上的前进锥齿轮(12),倒挡锥齿轮(8),可以在中间花键轴(7)上轴向滑动的离合传动齿轮(10),倒挡拨叉(1),其特征是离合传动齿轮(10)与变速轴(9)上安装的变速大齿轮(11)啮合,变速轴(9)上安装的变速小齿轮(15)与变速输出齿轮(16)啮合,安装在输出轴(17)花键上的增力离合齿轮(14)通过增力拨叉( 拨动可以分别与中间花键轴⑵或变速输出齿轮(16)啮合。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倒挡装置,其特征是主动轴锥齿轮(18)通过双列深沟球轴承(6)支撑在箱体(1 上。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倒挡装置,其特征是倒挡装置通过连接板(19)安装到车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增力机构的摩托车倒挡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18),安装在中间花键轴(7)上的前进锥齿轮(12)和倒挡锥齿轮(8)以及可以在中间花键轴(7)上轴向滑动的离合传动齿轮(10)。通过倒挡拨叉(1)拨动离合传动齿轮(10)可以选择前进挡或倒挡,同时离合传动齿轮(10)与变速轴(9)上的变速大齿轮(11)啮合,使变速输出齿轮(16)转速低于中间花键轴(7),通过增力拨叉(5)拨动增力离合齿轮(14)可以使输出轴(17)分别与中间花键轴(7)或变速输出齿轮(16)同步,从而得到两个挡位速度。选择慢速行车时可以大大提高承载能力。
文档编号B62M25/06GK202108946SQ20112006526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张良和 申请人:张良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