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顶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079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顶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太阳能顶棚。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电动车如观光车、高尔夫球车等,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多数都是设置车的顶棚上的,该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借助导线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以便为蓄电池充电、为驱动电机提供动能。但现有的太阳能电动车的顶棚一般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结构,在雨天使用时,雨水往往是顺着顶棚的弧度从顶棚的四周下落,这样坐在太阳能电动车内的乘客很容易被下落的雨水所溅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顶棚,其左右两侧的侧挡水凸起,可防止雨水由两侧倾泄到车内,并配合前、后挡水凸起把雨水限制在顶棚中部,使雨水经导流面导流至后部的导水槽及导水孔后,安全地排出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顶棚,包括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顶棚,所述顶棚的顶部具有前部略高、后部略低的导流面,顶棚于导流面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挡水凸起,顶棚于导流面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前挡水凸起和后挡水凸起,导流面的后部设有导水槽,及与导水槽导通的、上下开口的导水孔。所述顶棚的下方设有与上述导水孔连通的导水管,导水管可对雨水起到导流作用,避免雨水直接从导水孔下落而溅射到后座的乘客。所述前挡水凸起的后部与导流面的前沿之间形成有导流斜面,该导流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导流面的倾斜角度。所述顶棚的侧挡水凸起为弧形凸起。为了方便太阳能电动车内的乘客拉扶,所述顶棚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拉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左右两侧的侧挡水凸起,可防止雨水由两侧倾泄到车内,并配合前、后挡水凸起把雨水限制在顶棚中部,使雨水经导流面导流至后部的导水槽及导水孔后,安全地排出车外。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中1太阳能电池板;2顶棚;3导流面;4侧挡水凸起;5前挡水凸起;6后挡水凸起;7导水槽;8导水孔;9导水管;10导流斜面;11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顶棚,包括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棚2,所述顶棚2的顶部具有前部略高、后部略低的导流面3,顶棚2于导流面3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挡水凸起4,所述侧挡水凸起4为弧形凸起。顶棚2于导流面3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前挡水凸起5和后挡水凸起6,导流面3的后部设有左右向延伸的导水槽7,及与导水槽 7导通的、上下开口的导水孔8。为了更好的将前部的雨水导入导流面3的后部,所述前挡水凸起5的后部与导流面3的前沿之间形成有导流斜面10,该导流斜面10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导流面3的倾斜角度。所述顶棚2的下方设有与上述导水孔8连通的导水管9,导水管9可对雨水起到导流作用,避免雨水直接从导水孔8下落而溅射到后座的乘客。为了方便太阳能电动车内的乘客拉扶,所述顶棚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拉手11。本实用新型在雨天使用时,左右两侧的侧挡水凸起4可防止雨水由两侧倾泄到车内,并配合前挡水凸起5和后挡水凸起6把雨水限制在顶棚2中部,使雨水经导流面3导流至后部的导水槽7及导水孔8后,从顶棚2下方的导水管9安全地排出车外。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顶棚,包括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的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的顶部具有前部略高、后部略低的导流面(3),顶棚(2)于导流面(3)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挡水凸起(4),顶棚于导流面(3)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前挡水凸起(5)和后挡水凸起(6),导流面(3)的后部设有导水槽(7),及与导水槽(7)导通的、上下开口的导水孔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的下方设有与上述导水孔(8)连通的导水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水凸起(5)的后部与导流面(3)的前沿之间形成有导流斜面(10),该导流斜面(10)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导流面(3)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的侧挡水凸起(4)为弧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拉手(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顶棚,包括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顶棚,所述顶棚的顶部具有前部略高、后部略低的导流面,顶棚于导流面的左、右两侧边沿分别设有侧挡水凸起,顶棚于导流面的前沿和后沿分别设有前挡水凸起和后挡水凸起,导流面的后部设有导水槽,及与导水槽导通的、上下开口的导水孔;本实用新型左右两侧的侧挡水凸起,可防止雨水由两侧倾泄到车内,并配合前、后挡水凸起把雨水限制在顶棚中部,使雨水经导流面导流至后部的导水槽及导水孔后,安全地排出车外。
文档编号B62D25/07GK202046371SQ2011201235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周建伟 申请人:苏州博朗电动车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