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11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二轮车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的下方具备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图I)、专利文献2 (图I))。在专利文献I的图I中示出以发动机(E)(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符号,下同)为驱动源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在座椅(80)的下方配置收容头盔(77)的收纳箱(79),在该收纳箱(79)的下方配置发动机(E)。因此,降低收纳箱(79)的配置位置时,发动机(E)会成为障碍,从而难以降低座椅(80)的离地高度。在专利文献2的图I中示出动力摆动单元(12)(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符号,下同),在该动力摆动单元(12)中内置有电动机。在座椅(16)的下方配置能够收容头盔(17)的收纳箱(15),在该收纳箱(15)的下方配置内置有电动机的动力摆动单元(12)。然而,收纳箱(15)的配置位置与专利文献I同样,没有考虑到与驱动源的变更相伴的收纳箱(15)的配置位置的变更。因此,在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的电动二轮车中,期望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126902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786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具备在前部具备头管且从头管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由头管支承且将前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与主框架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设置在主框架的后部的枢轴部;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且将后轮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配置在该座椅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收纳箱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的侧方相邻配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前方配置有蓄电池。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后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该驱动用电动机安装在摆臂上。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枢轴部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摆臂上具备与所述左右一对的枢轴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在收纳箱的后方且后轮的前方将左右一对的臂部连结的连结部上配置驱动用电动机。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前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本发明的第六 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收纳箱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侧开闭。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与座椅的底板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具备在前部具有头管且从头管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由头管支承且将前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与主框架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设置在主框架的后部的枢轴部;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且将后轮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配置在该座椅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收纳箱配置成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摆臂重叠。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收纳箱在与枢轴部重叠的位置处,一部分与摆臂的侧方相邻配置。相对于驱动源为电动机的车辆,在电动二轮车中驱动源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少,因此,能够利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的侧方空间来配置收纳箱。因此,能够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通过将收纳箱向下方移动,从而收纳箱向下移动。通过在高度方向上与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配置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由此能够将收纳箱和蓄电池降低配置,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由于在摆臂上安装有驱动用电动机,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与后轮相邻配置。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接近后轮,由此能够提高驱动用电动机的传递效率。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作为摆臂的强度构件利用,能够通过驱动用电动机使摆臂具有规定的刚性,且同时能够使驱动用电动机接近后轮而紧凑地配置。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通过将重量较大的电动机配置在接近车辆的重心的位置处,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驱动用电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而将收纳箱配置在较低的位置。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收纳箱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跨骑部侧开闭。由于能够从跨骑部侧进行收纳在收纳箱中的物品的取出放入,因此即使将收纳箱配置在较低的位置处,也容易进行物品的取出放入。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在收纳箱与座椅的底板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由于在座椅的下方除收纳箱之外还设置有辅助收纳部,因此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或大小等区分开来进行收纳。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收纳的便利性。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收纳箱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摆臂重叠。相对于驱动源为电动机的车辆,在电动二轮车中驱动源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少,因此,能够利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的侧方空间来配置收纳箱。因此,能够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


图I是实施例I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说明物品收纳部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I涉及的摆臂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图6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I)。图7是实施例2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8是实施例2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9是座椅离地高度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图。图10是实施例3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11是实施例3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的12-12线剖视图。图13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3)。图14是实施例4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15是实施例4涉及的车架的立体图。图16是实施例4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17是图14的17-17线剖视图。图18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4)。图19是实施例5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0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5)。符号说明10…电动二轮车13…前轮14…后轮15…前叉16…枢轴部17…摆臂21…驱动用电动机31…头管32…主框架3乩、35R…座椅轨道
46…收纳箱47...蓄电池52…座椅55…跨骑部57…辅助收纳部65L、65R …臂部72…座椅的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着符号的方向观察。实施例I首先,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I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的枢轴部1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与该摆臂17 —体地设置的驱动用电动机21,所述电动二轮车10以该驱动用电动机21为驱动源而行驶。车架11具备如下主要素对前叉15进行支承的头管31 ;从该头管3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与该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5L);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主框架32包括从头管31向下方且向后方延伸的前框架40 ;从该前框架40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左右延伸后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下框架34L、34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4L);从上述左右的下框架34L、34R的后端分别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的侧框架33L、33R (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3L)。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为主框架32的构成要素。左右的侧框架33L、33R具有向车辆斜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部36、36(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6)。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沿车宽方向架设在倾斜部36、36的上部及下部。在上述第一横梁41与第二横梁42之间且在倾斜部36上设置有枢轴部16。由于通过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使枢轴部16的上方及下方连结,因此能够使枢轴部16确保规定的刚性。缓冲单元43架设在摆臂17的车辆后端与左侧的座椅轨道35L的后端上。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在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有蓄电池47。通过蓄电池的底部48的水平线113位于通过收纳箱的底部45的水平线111的上方,且通过枢轴部16的轴心的水平线114位于通过收纳箱的上端的水平线112的下方。即,蓄电池47配置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接下来,对收纳箱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电动二轮车10由车身罩51覆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车把53与座椅52之间设有供驾驶员放脚的底踏板部54,在该底踏板部54的下方收纳蓄电池47。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55在底踏板部54的车宽方向中心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在底踏板部54的车辆后方配置有收纳箱46,且设有将该收纳箱46上下划分的托盘部56,将该托盘部56的上方作为辅助收纳部57,将托盘部56的下方作为能够收容全护式头盔58等的收纳部59。收纳箱46具备前壁部61,该前壁部61设置成能够向图中箭头a方向开闭。在座椅轨道35L、35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5L)上经由前开式铰链62而安装有收纳箱46的前壁部61。前壁部61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55侧开闭。在图中,49表示配置在后部收纳部50中的辅助蓄电池。接下来,对安装有驱动用电动机的摆臂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左右的枢轴部16L、16R上经由枢轴64L、64R而安装有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摆臂17。摆臂17包括与左右一对的枢轴部16L、16R分别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与上述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在车宽方向左侧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臂66。驱动用电动机21以旋转轴2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姿态安装在作为连结部67的后臂66上。与驱动用电动机21的输入侧连接的作为动力驱动单元部(Power Driver Unit)的PDU部71从左侧的臂部65L到后臂66而配置在左侧的臂部65L及后臂66的上方。在后臂66的车辆后端设有对后轮14进行驱动的后轮车轴2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驱动用电动机的旋转轴与后轮车轴同轴地设置。另外,也可以采用所谓的轮毂电机。驱动用电动机21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配置在收纳箱46的车辆后方。收纳箱46以由左右的侧框架33L、33R和从上述左右的侧框架33L、33R的后端连续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后述的图4、符号35L、35R)夹着的方式配置。枢轴64L、64R分割构成,在俯视观察下,收纳箱46夹在枢轴64L、64R之间。接下来,对收纳箱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收纳箱46配置在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之间且由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支承。收纳箱46是对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52进行支承且容纳物品的构件。S卩,载置在收纳箱46上的座椅52由座椅轨道35L、35R间接地支承。收纳箱46具备划分出上部和下部的托盘部56,在该托盘部56的上方与座椅的底板72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57。在图2中,在座椅52的下方配置的收纳箱46具备L字托盘74,该L字托盘74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呈大致L字状,在L字部的一方载置头盔58,且L字部的另一方构成收纳部的前壁部61,能够将头盔58从车辆前方取出。L字托盘74通过前开式铰链62沿图中箭头a方向开闭。在托盘部56上设置有将L字托盘74在关闭位置处上锁的锁定机构76。在收纳箱46的上方,托盘56的上方由座椅52能够开闭地覆盖。通过托盘56形成的辅助收纳部57被覆盖成能够通过座椅铰链部77沿箭头b方向开闭。接下来,对蓄电池47的配置结构等进行说明。在前后的蓄电池横向管81、82上载置有蓄电池托盘83,在该蓄电池托盘83上载置有蓄电池47。
如图5所示,载置于由后蓄电池横向管82支承的蓄电池托盘83上的蓄电池47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由于蓄电池47以由左右的下框架34L、34R夹着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通过左右的下框架34L、34R来保护蓄电池47。接下来,对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6(a)所不,载置在托盘部56上的物品85、86可以通过使座椅52以座椅铰链部77为中心向图中箭头c方向转动而如图中箭头dl、d2所示那样取出。如图6(b)所示,载置在L字托盘74上的头盔58通过L字托盘74形成为以前开式铰链62为中心向图中箭头e方向转动的所谓的跷跷板式,与将物品从收纳箱46的上方取出或放入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将头盔58等物品取出或放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物品收纳部为跷跷板式,但也可以形成为拉出式托盘。 以下,对上述的电动二轮车的作用进行叙述。返回图1,收纳箱46在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收纳箱46的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16的侧方空间中配置收纳箱
46。因此,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能够将座椅52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箱46的收纳空间。在图2中,通过将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收纳箱的底部45向下移动。若使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的底部48的高度与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的底部45的高度一致来配置,则能够将蓄电池47降低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在图3中,由于在摆臂17上安装驱动用电动机21,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配置。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由此能够提高驱动用电动机21的传递效率。实施例2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 ;设置在车架11上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 ;与该摆臂17—体地设置的驱动用电动机21,所述电动二轮车10通过该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车架11具备如下主要素对前叉15进行支承的头管31 ;从该头管3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出的左右的主框架32L、32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2L);在左右的主框架32L、32R的下方从头管31向下方且向后方延伸出,且与左右的主框架32L、32R的后端连结的左右的下行框架39L、39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9L);与左右的主框架32L、32R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5L);设置在主框架32L、32R的后部的枢轴部16。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收纳箱46的上方由座椅52能够开闭地覆盖。在收纳箱46的前部上部设置座椅铰链部77,在该座椅铰链部77上安装座椅52的前端。收纳箱46能够同时收纳头盔58和其它头盔60,将座椅52经由座椅铰链部77向箭头m方向打开,而能够从收纳箱46的上方一次取出头盔58和其它头盔60。在座椅52的车辆前方,在覆盖主框架32L、32R且成为跨骑部55的通道部88的下方配置蓄电池47,其中,该跨骑部55供驾驶员向车辆乘降时跨骑,在蓄电池47的车辆前方配置有PDU部71,在该PDU部71的上方配置有作为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Unit)的BMU部70。由于将BMU部70配置在通道部88的上部,缩短了 BMU部70与蓄电池47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BMU部70与蓄电池47之间的连接配线长度。另外,由于PDU部71配置在前轮13的车辆后方,因此能够利用行驶风对PDU部71良好地进行冷却。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分别沿车宽方向架设在框架32的后部和座椅轨道35L、35R的中间部。在上述第一横梁41与第二横梁42之间设置有枢轴部16。
由于在枢轴部16的车辆前后配置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因此能够容易确保枢轴部16的刚性。缓冲单元43架设在摆臂17的车辆后端与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的后端上。接下来,对摆臂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且在收纳箱46的车辆后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21,该驱动用电动机21安装在摆臂17上。枢轴部16L、16R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摆臂17上具备与上述左右一对的枢轴部16L、16R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驱动用电动机21以旋转轴2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在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上。驱动用电动机21配置于摆臂的横向部89。驱动用电动机21以旋转轴2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在摆臂17上。通过使该驱动用电动机21成为摆臂17的横向部89,由此将驱动用电动机21作为强度构件利用。从而,能够通过驱动用电动机21使摆臂17具有规定的刚性,且能够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而紧凑地配置。由于将驱动用电动机21代替摆臂17的一部分,因此还能够实现摆臂17的轻量化。并且,由于在摆臂17上安装驱动用电动机21,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21与后轮14相邻配直。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能够提闻驱动用电动机21的传递效率。接下来,对能够将座椅高度抑制得较低这一点进行说明。如图9(a)的实施例所示,收纳箱46在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如图9(b)的比较例所示,由于在枢轴部16T的附近配置有发动机91,因此收纳箱46无法配置在与枢轴部16T重叠的位置处。在图9(a)中,在电动二轮车10中,在以往配置发动机91的成为枢轴部16T的侧方空间的枢轴部16T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空间中配置收纳箱46。因此,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高度(Ha)设定得比以往的车辆的座椅高度(Ha+H δ )低H8,且能够增大收纳箱46的收纳空间。在图7中,通过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收纳箱的底部45向下移动。若使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的底部48向下方移动到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的底部45的高度,而使蓄电池的底部48与收纳箱的底部45 —致,则能够将蓄电池47和收纳箱46降低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实施例3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 ;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 ;与该摆臂17 —体地设置的驱动用电动机21,所述电动二轮车10通过该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车架11具备如下主要素对前叉15进行支承的头管31 ;从该头管3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与该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斜上方延伸出的左右的座椅 轨道35L、35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5L);与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前斜上方延伸出的左右的辅助座椅轨道38L、38R(仅示出图里侧的符号38R);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主框架32包括前框架40 ;从该前框架40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左右延伸后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下框架34L、34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4L);从上述左右的下框架34L、34R的后端分别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3L)。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为主框架32的构成要素。另外,在枢轴部16的正下方,在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上架设有在车辆前面观察下呈向上方敞开的大致U字状的横梁79,来避开收纳箱46。由于横梁79在枢轴部16的正下方架设在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上,因此能够使枢轴部16容易确保规定的刚性。在车架11的结构中,与实施例I较大的不同点在于,左右的辅助座椅轨道38L、38R(仅示出图跟前侧的符号38L)从左右的侧框架33L、33R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向座椅52的车辆前端部延伸,在左右的侧框架33L、33R的后端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78a,并且,在左右的辅助座椅轨道38L、38R的上端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78b。并且,除了利用左右的辅助座椅轨道38L、38R、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和座椅横梁78a、78b来支承座椅52这点外,没有大的不同点。在座椅52的后端部设置有座椅铰链部77。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蓄电池47。接下来,对收纳箱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电动二轮车10由车身罩51覆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车把53与座椅52之间设置供驾驶员放脚的底踏板部54,在该底踏板部54的下方收纳蓄电池47。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55在底踏板部54的车宽方向中心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在底踏板部54的车辆后方配置收纳箱46,且设置将该收纳箱46的上部上下划分的托盘状的托盘部56,将该托盘部56的上方作为辅助收纳部57,将托盘部56的下方作为能够收容头盔58等的收纳部59。此外,在辅助收纳部57的车辆后方设置有能够收容其它头盔60等的第二收纳部63。辅助收纳部57和第二收纳部63由座椅52能够开闭地覆盖。在收纳部59与第二收纳部63之间且在收纳箱46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部105。通过将这样的突部105配置在驱动用电动机21的上方,从而在包含驱动用电动机21的摆臂17进行摆动时,能够使驱动用电动机21不易与收纳箱46发生干涉。收纳箱46具备前壁部61。该前壁部61设置成经由在收纳箱46上设置的前开式铰链62而能够开闭。收纳箱46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55侧开闭。在图中,71为PDU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前开式铰链设置在辅助座椅轨道38L、38R或座椅横梁78b 上。接下来,对摆臂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在收纳箱46的车辆后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21。该驱动用电动机21安装在摆臂17上。 枢轴部16、16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摆臂17上具备与上述左右一对的枢轴部16、16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驱动用电动机21以旋转轴2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在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上。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用电动机也可以为所谓的轮毂电机。接下来,对收纳箱与摆臂的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收纳箱46的底部由曲面117形成,在与该曲面117对置的位置配置摆臂的臂部65L、65R。由于摆臂的臂部65L、65R以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收纳箱46的外部宽度W内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减小车辆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摆臂,而将枢轴部配置在收纳箱46的外部宽度W内。接下来,对收纳箱的结构进行说明。收纳箱46配置在左右的侧框架33L、33R之间。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分别从左右的侧框架33L、33R向车辆斜后上方延伸。通过这样的左右的侧框架33L、33R或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来支承收纳箱46。收纳箱46是对驾驶员就座的座椅52进行支承且容纳例如全护式头盔58等物品的构件。收纳箱46具备划分出上部和下部的托盘部56,在该托盘部56的上方与座椅的底板72之间设置辅助收纳部57。接下来,对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13(a)所示,载置于托盘部56的物品85及其它头盔60可以通过使座椅52以座椅铰链部77为中心向图中箭头f方向转动来取出。在收纳箱46与座椅的底板72之间设置辅助收纳部57。在座椅52的下方除收纳箱46外还设置有辅助收纳部57,因此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或大小等区分开来进行收纳。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收纳的便利性。如图13(b)所示,头盔58可以通过使收纳箱46的前壁部61以前开式铰链62为中心向图中箭头g方向转动来取出。由于能够从跨骑部55侧进行收纳在收纳箱46中的物品的取出放入,因此与从收纳箱46的上方伸入手来将收纳在收纳箱46中的物品从上方取出放入的情况相比,物品的取出放入变得容易。在图10中,在电动二轮车10中,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16的侧方空间配置收纳箱46。因此,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通过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52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箱46的收纳空间。通过将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从而收纳箱的底部45向下移动。若使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的底部48在高度方向上与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的底部45 —致,则能够将蓄电池47和收纳箱46降低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另外,由于在收纳箱46的后端部上部配置座椅铰链部77,且座椅铰链部77为将座椅52向后方抬起来使收纳箱46的上方敞开的所谓的后绞链式,因此能够在收纳箱46的iij部上部容易设置前壁部61的锁定机构76。在图11中,由于在摆臂17上安装驱动用电动机21,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21与后轮14相邻配置。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由此能够提高驱动用电动机21的传递效率。
驱动用电动机21以旋转轴22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在摆臂17上。通过使该驱动用电动机21成为摆臂的横向部89,由此将驱动用电动机21作为强度构件利用。从而,能够通过驱动用电动机21使摆臂17具有规定的刚性,且同时能够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而紧凑地配置。实施例4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 ;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 ;设置在车架11上的驱动用电动机21,所述电动二轮车10以该驱动用电动机21为驱动源而行驶。在座椅52的后部下方配置有PDU部71。与实施例I较大的不同点在于驱动用电动机21安装在车架11上。车架11具备如下主要素对前叉15进行支承的头管31 ;从该头管3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与该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斜后上方延伸出的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仅示出图里侧的符号35R);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在座椅52的前端部设置有座椅铰链部77。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有蓄电池47。另外,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21。蓄电池47以悬挂于主框架32的方式安装,且驱动用电动机21在该蓄电池47的车辆后方以悬挂于主框架32的方式安装。在该驱动用电动机21的底部安装承载脚的踏板92。驱动用电动机21在后部具备减速机构94。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该减速机构94与收纳箱46重叠配置,且在紧接着枢轴部16的正前方配置有驱动用电动机21的输出旋转轴22。在该输出旋转轴22与后轮14的链轮95之间卷挂有链条96。在底踏板部54的车辆后方配置收纳箱46,且设置将该收纳箱46的上部上下划分的托盘部56,将该托盘部56作为辅助收纳部57,将托盘部56的下方作为能够收容头盔58等的收纳部59。
收纳箱46具备座椅铰链部77。收纳箱46的上方被覆盖成能够经由座椅铰链部77开闭。座椅铰链部77兼用作座椅52及托盘部56的摆动轴。如图15所示,主框架32包括前框架40 ;从该前框架的后端部向左右且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侧框架33L、33R。左右的侧框架33L、33R包括左右的前部101L、101R,它们从前框架40的后端98向车宽方向左右延伸后向车辆后方延伸;左右的后部102LU02R,它们向车辆斜后上方延伸,且以在它们的中间部103L、103R与左右的前部的后端部连结的方式配置。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架设在左右的后部102LU02R的上部及下部。左右的座椅轨道35L、35R分别从左右的后部102L、102R的后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呈板状的枢轴部16、16架设在左右的前部101L、IOlR与左右的后部102L、102R之
间。 如图16所示,由臂部65L、65R和横向部89构成的摆臂17从左右的枢轴部16、16向车辆后方延伸。收纳箱46以由左右的前部101L、IOlR夹着的方式设置。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有驱动用电动机21。如图17所示,辅助收纳部57设置在收纳箱46与座椅(图14、符号52)之间。收纳箱底部45的轮郭为形成为U字状的曲面117,因此能够避免与减速机构94的干涉。如图18(a)所示,在收纳箱46与座椅的底板72之间设置辅助收纳部57。在该辅助收纳部57中载置物品85、86,且在收纳箱46中收纳头盔58。如图18(b)所示,通过使座椅52以座椅铰链部77为中心向图中箭头h方向转动,能够将载置在辅助收纳部57中的物品85、86取出。如图18(c)所示,将载置在辅助收纳部57中的物品85、86取出后,进而使托盘部56向图中箭头h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将收纳在收纳箱46中的头盔58取出。在图14中,在收纳箱46与座椅的底板72之间设置辅助收纳部57。在座椅52的下方除收纳箱46之外还设置有辅助收纳部57,因此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或大小等区分开来进行收纳。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收纳的便利性。收纳箱4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在电动二轮车中,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16的侧方空间配置收纳箱46。因此,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52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通过将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收纳箱的底部45向下移动。若使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的底部48与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的底部45 —致,则能够将蓄电池47和收纳箱46降低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实施例5接下来,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 ;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 ;与该摆臂17 —体地设置的驱动用电动机21,所述电动二轮车10通过该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车架11具备如下主要素将前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15 ;将该前叉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头管31 ;从该头管31向下方且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与该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未图示的侧框架;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此外,车架11的结构与实施例I没有大的不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收纳箱46的车辆后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21,该驱动用电动机21安装在摆臂17上。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的枢轴部16的上方位置,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即,枢轴64配置在收纳箱46的下方,但收纳箱46与摆臂17 —部分重叠。如图20 (a)所示,在收纳箱46的前端上部设有座椅铰链部77,在该座椅铰链部77 上安装座椅52,通过该座椅52能够开闭地覆盖收纳箱46的上方。如图20(b)所示,通过使座椅52以座椅铰链部77为中心转动来打开收纳箱46,从而能够向图中箭头i方向取出头盔58。在图19中,收纳箱46配置成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重叠。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摆臂17的侧方空间配置收纳箱46。因此,能够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46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52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由于在摆臂17上安装驱动用电动机21,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21与后轮14相邻配置。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21接近后轮14,由此能够抑制转矩损失而提高驱动用电动机21的传递效率。实施例5与实施例I较大的不同点在于,枢轴64配置在收纳箱46的下方。此外,从车辆侧方观察时摆臂17的一部分与收纳箱46重叠等不是大的不同点,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的机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但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还可以适用于通常的车辆。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适用于电动二轮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二轮车,其具备 在前部具备头管(31)且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由所述头管(31)支承且将前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15); 与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35L、35R); 设置在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将后轮(14)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17); 由所述座椅轨道(35L、35R)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52); 配置在该座椅(52)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46), 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所述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所述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有蓄电池(47)。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所述收纳箱(46)的车辆后方配置所述驱动用电动机(21),该驱动用电动机(21)安装在所述摆臂(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部(16、16)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所述摆臂(17)上具备与所述左右一对的枢轴部(16、16)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在所述收纳箱(46)的后方且所述后轮(14)的前方将所述左右一对的臂部(65L、65R)连结的连结部(67)上配置所述驱动用电动机(21)。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收纳箱(46)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所述收纳箱(46)的车辆前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21)。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箱(46)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55)侧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箱(46)与所述座椅(52)的底板(72)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57)。
8.—种电动二轮车,其具备 在前部具备头管(31)且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 由所述头管(31)支承且将前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15); 与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35L、35R); 设置在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 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将后轮(14)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摆臂(17); 由所述座椅轨道(35L、35R)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52); 配置在该座椅(52)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46), 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箱(46)配置成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摆臂(17)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32);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将后轮(14)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35L、35R)支承的座椅(52);配置在该座椅(52)的下方的收纳箱。收纳箱(46)成在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
文档编号B62J9/00GK102963464SQ2012103030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浅井耕平, 岩隈博美, 川崎慎治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