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09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拖拉机作业过程中会伴随着拖拉机驾驶室的剧烈颤动现象,通常采用在驾驶室中安装减振机构的方式来消减驾驶室的剧烈颤动,目前使用的减振机构,大部分为单级减振机构,单级减振机构应用在拖拉机驾驶室中后,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由于外力作用所引发的驾驶室颤动;但是,由于拖拉机作业环境比较恶劣,驾驶室内颤动剧烈,在使用单级减振机构的基础上,驾驶人员依然感受到剧烈的颤动,拖拉机驾驶室舒适度不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拖拉机作业过程中,当驾驶室受到外力作用时,一级减振部分立即做出减振反应,二级减振部分可对底盘部分的振动进行减振处理,同时可以达到协调一级减振部分的目的,提高拖拉机驾驶室的减振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舒适的驾驶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包括一级减振部分、二级减振部分和过渡板焊合件,所述一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一级减振器,所述一级减振器的一端通过螺栓A与驾驶室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减振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与过渡板焊合件固定连接,在一级减振部分的下部设有二级减振部分,所述二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二级减振器,通过螺栓C使所述二级减振器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所述过渡板焊合件由L形板和U形板焊接而成,所述一级减振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与过渡板焊合件的U形板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减振器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的L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所述L形板和U形板设有倒角。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螺栓A的一端穿过驾驶室下连接板、一级减振器上垫圈、一级减振器和一级减振器下垫圈后用螺母A固定,使所述一级减振器的一端与驾驶室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螺栓A和一级减振器之间设有一级减振器内隔套。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螺栓C的一端穿过底盘连接板、二级减振器下支座、二级减振器、二级减振器上盖、L形板和二级减振器上垫圈后用螺母固定,使所述二级减振器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螺栓C与底盘连接板、二级减振器下支座和二级减振器之间设有二级减振器内隔套。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所述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下部焊接在底盘连接板上。[0014]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一级减振部分和驾驶室下连接板连接,二级减振部分和底盘连接板连接,一级减振部分和二级减振部分通过过渡板焊合件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拖拉机作业过程中,当驾驶室受到外力作用时,一级减振部分立即做出减振反应,二级减振部分可对底盘部分的振动进行减振处理,同时可以达到协调一级减振部分的目的,可实现对拖拉机运动中产生的振动进行二次处理,提高拖拉机驾驶室的减振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舒适的驾驶环境。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配合驾驶室使用的参考示意图; 在图中1、螺栓A ;2、驾驶室下连接板;3、一级减振器上垫圈;4、螺栓B ;5、螺母B ;6、L形板;7、U形板;8、一级减振器;9、一级减振器内隔套;10、一级减振器下垫圈;11、螺母A ;12、二级减振器上垫圈;13、过渡板焊合件;14、二级减振器上盖;15、二级减振器;16、底盘连接板;17、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8、二级减振器内隔套;19、螺栓C。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I 3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包括一级减振部分、二级减振部分和过渡板焊合件13,所述一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一级减振器8,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一端通过螺栓Al与驾驶室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4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螺栓B4的一端通过螺母B5固定,在一级减振部分的下部设有二级减振部分,所述二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二级减振器15,通过螺栓C19使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15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焊合件13由L形板6和U形板7焊接而成,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4与过渡板焊合件13的U形板7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的L形板6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6和U形板7设有倒角;螺栓Al的一端穿过驾驶室下连接板2、一级减振器上垫圈3、一级减振器8和一级减振器下垫圈10后用螺母All固定,使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一端与驾驶室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螺栓Al和一级减振器8之间设有一级减振器内隔套9 ;螺栓C19的一端穿过底盘连接板16、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二级减振器15、二级减振器上盖14、L形板6和二级减振器上垫圈12后用螺母固定,使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15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16固定连接,在螺栓C19与底盘连接板16、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和二级减振器15之间设有二级减振器内隔套18 ;所述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下部焊接在底盘连接板16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一级减振器8和二级减振器15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结构和材质的橡胶减振器,一级减振部分通过驾驶室下连接板2连接到驾驶室上,二级减振部分通过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连接到底盘连接板16上,一级减振部分和二级减振部分通过过渡板焊合件13连接,最终实现驾驶室与拖拉机底盘的连接,在拖拉机作业过程中,当驾驶室受到外力作用时,一级减振部分立即做出减振反应,二级减振部分可对底盘部分的振动进行减振处理,同时可以达到协调一级减振部分的目的,可实现对拖拉机运动中产生的振动进行二次处理,提高拖拉机驾驶室的减振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一种舒适的驾驶环境。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 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包括一级减振部分、二级减振部分和过渡板焊合件(13),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一级减振器(8),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一端通过螺栓A (I)与驾驶室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 (4)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在一级减振部分的下部设有二级减振部分,所述二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二级减振器(15),通过螺栓C (19)使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15)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渡板焊合件(13)由L形板(6)和U形板(7)焊接而成,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 (4)与过渡板焊合件(13)的U形板(7)固定连接,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的L形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L形板(6)和U形板(7)设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其特征是螺栓A(I)的一端穿过驾驶室下连接板(2)、一级减振器上垫圈(3)、一级减振器(8)和一级减振器下垫圈(10)后用螺母A (11)固定,使所述一级减振器(8)的一端与驾驶室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螺栓A (I)和一级减振器(8 )之间设有一级减振器内隔套(9 )。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其特征是螺栓C(19)的一端穿过底盘连接板(16)、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二级减振器(15)、二级减振器上盖(14)、L形板(6)和二级减振器上垫圈(12)后用螺母固定,使所述二级减振器(15)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13)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15)的另一端与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上部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 )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16 )固定连接,在螺栓C (19 )与底盘连接板(16)、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和二级减振器(15)之间设有二级减振器内隔套(18)。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二级减振器下支座(17)的下部焊接在底盘连接板(16)上。
专利摘要一种拖拉机驾驶室两级减振机构,涉及一种减振机构,包括一级减振部分、二级减振部分和过渡板焊合件(13),一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一级减振器(8),一级减振器的一端通过螺栓A(1)与驾驶室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一级减振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B(4)与过渡板焊合件固定连接,二级减振部分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二级减振器(15),通过螺栓C(19)使所述二级减振器的一端与过渡板焊合件固定连接,二级减振器下支座的下部与底盘连接板(1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一级减振部分立即做出减振反应,二级减振部分可对底盘部分的振动进行减振处理,同时达到协调一级减振部分的目的,提高拖拉机驾驶室的减振效果。
文档编号B62D33/10GK202593658SQ2012202092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于春伟, 陈文波, 郭振杰, 刘道钦, 赵旭, 贺飞, 王莉芳, 赵传扬, 张卫亮, 王易花 申请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