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前驱人力三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
背景技术:
[0002]三轮车是20 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逐渐流行的一种运输或者载人工具,从结构上来看是自行车和人力车的结合体,现有的人力三轮车基本包括车架,前轮、后轴、后轮、车厢或者平板、车把以及链式驱动装置,其链式驱动装置结构和自行车结构基本相似,其庞大的结构适用于载人或者物料运输,如果作为单人交通工具则非常不方便;另外一方面现有的人力三轮车不能倒车,遇到障碍不能前行时,只能向后推行,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而且不能折叠,不方便携带。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通过简化三轮车结构,直接由前轮驱动,而后架和车座设为可折叠结构,缩小体积,方便携带,适用于老年人出行。[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动可折叠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把、转向机构、前轮、后轮车座以及车座升降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板、借助于竖向旋转套与支撑板后端连接的后架;所述后轮借助于后轴设于后架下端;所述前轮借助于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车把固定设于转向机构顶端;所述车座借助于车座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板上方。[0005]所述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下方,其包括转向杆、旋转齿轮、固定齿轮以及前叉;所述转向杆下端穿过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下表面上设置的套管后与旋转齿轮固定连接,旋转齿轮与套管之间设置轴承;所述固定齿轮与后架固定连接、且旋转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0006]所述前轮借助于前叉和万向轴与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轴穿过所述竖向旋转套设置、且所述竖向旋转套为折线形管状结构;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之间设置止推轴承。[0007]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相对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后端穿过所述缺口与万向轴固定连接。[0008]车座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车座底部的两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动的矩形支撑架、三根支撑杆以及丝杠驱动机构;所述三根支撑杆下端与支撑板上表面上设置的铰接耳铰接,其中两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后部铰接,其中一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前端铰接; 所述矩形支撑架包括两根与滑道平行的套管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滑道内,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设有螺母;所述丝杠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丝杠,所述两根丝杠分别穿过两根套管设置、且与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转向杆中部设置滑套,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设有齿轮架,齿轮架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丝杠轴线平行,所述两根丝杠端部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轴端部设有升降手轮。[0009]所述后架借助于水平设置的摆轴和弹簧与后轴连接。[0010]前轮的轮轴与前轮之间设置变速装置。[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原来的后轮驱动改为现有的前轮驱动,取消链传动机构,而后架直接与竖向旋转套铰接,简化三轮车结构,缩小体积,可折叠, 方便携带;同时将车座设为可升降结构,方便老年人或者腿部有病害的人群使用,由于其体积大大缩小,不仅可以在室外骑行,还可以作为室内代步工具;通过在前轮和轮轴之间设置变速装置,实现前行和后退,在骑行过程中车座随车把转动,解决前驱自行车转向时骑行不方便的问题。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图I的俯视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0016]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状态示意图;[0018]在附图中1、车把;2、转向杆;3、滑套;4、升降手柄;5、升降驱动丝杠;6、支撑板;7、旋转齿轮;8、前轮;9、变速机构;10、后轮;11、后轴;12、摆轴;13、后架;14、前叉;15、支撑杆;16、螺母;17、车座;18、踏板;19、固定齿轮;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动可折叠三轮车(参见附图I和 2),包括车架、车把I、转向机构、前轮8、后轮10、车座17以及车座升降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板6、借助于竖向旋转套与支撑板6后端连接的后架13 ;所述后轮10借助于后轴11设于后架13下端;所述前轮8借助于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6下方;所述车把I固定设于转向机构顶端;所述车座17借助于车座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板6上方。[0020]所述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6下方,其包括转向杆2、旋转齿轮7、固定齿轮19以及前叉14 ;所述转向杆2下端穿过支撑板6以及支撑板6下表面上设置的套管后与旋转齿轮 7固定连接,旋转齿轮7与套管之间设置轴承;所述固定齿轮19与后架13固定连接、且旋转齿轮7与固定齿轮19啮合。[0021]所述前轮8借助于前叉14和万向轴与支撑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轴穿过所述竖向旋转套设置、且所述竖向旋转套为折线形管状结构;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14之间设置止推轴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固定齿轮19相对于后架固定不动,而旋转齿轮与转向杆固定连接,当转动车把带动转向杆转动时,与转向杆固定连接的旋转齿轮绕着固定齿轮公转,同时自转,进而支撑板绕固定齿轮的回转轴线旋转,从而实现转向,由于车座借助于车座升降机构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以在支撑板转动过程中车座也随之转动,实现车座随车把转向,由于现有前驱自行车车座不能随车把转向的时候转动,当转向时车座与前轮的前进方向之间产生夹角,造成人的双腿的用力方向与踏板受力方向之间产生夹角,无法用力,不便于骑行,而本实用新型在转向过程中,车座随着车把转动,在转向过程中车座与前轮前行方向平行,不存在夹角,方便双腿用力,便于骑行。[0022]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相对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后端穿过所述缺口与万向轴固定连接,竖向旋转套一侧的缺口角度一般设为60度,限制车把在左右各30度范围内转向,防止过度转向时车座的重心超出前轮和后轮形成的稳定支撑范围而造成的倾倒,提高安全性。[0023]车座升降机构(参见附图3和图4)包括设于车座17底部的两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动的矩形支撑架、三根支撑杆以及丝杠驱动机构;所述三根支撑杆下端与支撑板上表面上设置的铰接耳铰接,其中两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后部铰接,其中一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前端铰接;所述矩形支撑架包括两根与滑道平行的套管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滑道内,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设有螺母;所述丝杠驱动机构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丝杠,所述两根丝杠分别穿过两根套管设置、且与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转向杆 2中部设置滑套3,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设有齿轮架,齿轮架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丝杠轴线平行,所述两根丝杠端部均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轴端部设有升降手轮4。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车座下部设置滑道,矩形支撑架上部的滑杆位于滑道内,滑道的长度方向与车座长度方向相同,滑杆的轴线方向与滑道的长度方向垂直,当需要升降或者折叠三轮车的时候,转动升降手轮,与升降手轮同轴连接的主动齿轮驱动两个被动齿轮转动,进而利用丝杠驱动矩形支撑架水平移动,由于矩形支撑架通过三根支撑杆连接在支撑板上,矩形支撑架水平移动过程中,三根支撑杆绕其与支撑板之间的铰接点旋转,改变支撑杆顶端与支撑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从而实现车座的升降。[0024]所述后架13借助于水平设置的摆轴12和弹簧20与后轴11 (参见图5)连接, 所述后架前端与竖向旋转套之间设置折叠铰链(具体结构参见在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201120415793. 5,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自行车)。[0025]前轮8的轮轴与前轮之间设置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结构参见本申请人在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名 称自行车变速装置。[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来的后轮驱动改为现有的前轮驱动,取消链传动机构,而后架直接与竖向旋转套铰接,简化三轮车结构,缩小体积,可折叠,方便携带;同时将车座设为可升降结构,方便老年人或者腿部有病害的人群使用,由于其体积大大缩小,不仅可以在室外骑行,还可以作为室内代步工具;通过在前轮和轮轴之间设置变速装置,实现前行和后退,在骑行过程中车座随车把转动,解决前驱自行车转向时骑行不方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把(I)、转向机构、前轮(8)、后轮(10)、车座(17)以及车座升降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板(6)、借助于竖向旋转套与支撑板(6)后端连接的后架(13);所述后轮(10)借助于后轴(11)设于后架(13)下端;所述前轮(8)借助于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6)下方;所述车把(I)固定设于转向机构顶端;所述车座(17)借助于车座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板(6)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6)下方,其包括转向杆(2)、旋转齿轮(7)、固定齿轮(19)以及前叉(14);所述转向杆(2)下端穿过支撑板(6)以及支撑板(6)下表面上设置的套管后与旋转齿轮(7)固定连接,旋转齿轮(7)与套管之间设置轴承;所述固定齿轮(19)与后架(13)固定连接、且旋转齿轮(7)与固定齿轮(19)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8)借助于前叉(14)和万向轴与支撑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轴穿过所述竖向旋转套设置、且所述 竖向旋转套为折线形管状结构;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14)之间设置止推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旋转套与前叉相对一侧设有缺口,所述套管上水平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后端穿过所述缺口与万向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车座升降机构包括设于车座(17)底部的两根滑道、可沿滑道滑动的矩形支撑架、三根支撑杆以及丝杠驱动机构;所述三根支撑杆下端与支撑板上表面上设置的铰接耳铰接,其中两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后部铰接,其中一根支撑杆上端与矩形支撑架前端铰接;所述矩形支撑架包括两根与滑道平行的套管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滑道内,所述套管前端固定设有螺母;所述丝杠驱动机构(5)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丝杠,所述两根丝杠分别穿过两根套管设置、且与套管端部的螺母配合;所述转向杆(2)中部设置滑套(3), 所述滑套外壁上固定设有齿轮架,齿轮架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丝杠轴线平行,所述两根丝杠端部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轮轴端部设有升降手轮(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13)借助于水平设置的摆轴(12)和弹簧(20)与后轴(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可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前轮(8)的轮轴与前轮之间设置变速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座可随车把转动的前驱动可折叠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把、转向机构、前轮、后轮、车座以及车座升降机构;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板、借助于竖向旋转套与支撑板后端连接的后架;所述后轮借助于后轴设于后架下端;所述前轮借助于转向机构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车把固定设于转向机构顶端;所述车座借助于车座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板上方;其优点在于将原来的后轮驱动改为现有的前轮驱动,取消链传动机构,而后架直接与旋转套铰接,简化三轮车结构,缩小体积,可折叠,方便携带;同时将车座设为可升降结构,适用于不同身高人群,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783583SQ2012204494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吴慧勇 申请人:吴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