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99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是家长带儿童 出行能够减轻不少负担的必要工具,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较为常见。其中不乏具有非常新奇结构的产品,如ZL200810062096记载,包括承载体、前轮、后轮、推把,两后轮设于转动长轴的两端,一后轮是差速轮,差速轮与转动长轴转动配合;另一后轮是驱动轮,驱动轮上设置一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控制驱动轮与转动长轴同步转动或脱离转动;转动长轴上固定一对偏心轮,偏心轮外圈转动式地配合于偏心轮的外径,偏心轮外圈的上部固定于承载体后底部。该产品具有两种行走状态,第一种为现有童车的平移式行走,第二种是动感摇摇式行走,该两种状态是通过离合机构转换来实施。然而该产品具有以下两个重大缺陷(1)偏心轮结构位置设置不妥,在转动长轴上固定一个偏心轮,偏心设小了,承载体摆幅不明显,就丧失了动感摇摇特性,偏心设大了,它的极限也不能够大于后轮外径,因为偏心轮与后轮一并设置在转动长轴上,偏心轮的偏心受后轮外径大小的制约,而儿童用推车后轮一般都做不大;(2)离合机构位置设置不妥,因为儿童用推车结构的轮子,一般都比较小,在该处结构都是比较紧凑的,再增设一个离合机构,对于驱动轮来说显得非常臃肿,不仅难看,而且结构也不太稳定,离合性能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偏心轮结构位置设置及离合机构位置设置不妥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简单、装配容易、性能稳定、功能强大、乐趣很多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包括车架、承载体、前轮和后轮,后轮为两个分别连接在车架后侧下方的驱动轴两端上,其中一个与驱动轴固定配合,另一个与驱动轴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上连接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在车架上的一传动轴上,传动轴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偏心轮;承载体后侧偏心铰接在偏心轮上,前端铰接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根传动轴,使得产生摇晃的主体从驱动轴转移到传动轴上来,传动轴位于车架内,具有为驱动轴更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偏心机构的偏心大小以及离合机构的结构布置就不受后轮的制约,既解决了偏心轮位置设置不妥的缺陷,又解决了离合机构位置设置不妥的缺陷。一个后轮与驱动轴固定配合,主要起到驱动轮的作用,驱动驱动轴转动。另一个后轮与驱动轴转动配合,主要起到差速轮的作用,在推车转弯时,实现两轮之间的差速,从而很方便转向。前轮一般选择万向轮,主要满足驱动转向。在驱动轴的转动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或相脱离,从而实现传动轴的转动或不动,间接地偏心轮要么带动承载体摇晃要么不作为,从而实现平移式行走和动感摇摇式行走两种状态。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促使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或相脱离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夹持体、连接柄、U形体、操作柄和把持体,夹持体夹设在所述从动齿轮上,夹持体后端的连接柄中部横向绞接在位于车架上的把持体上;连接柄末端纵向铰接在U形体上,U形体后端的操作柄插接在车架上的定位槽中,定位槽为两个且端部具有能使操作柄从其一移至另一的过道。夹持体需要将从动齿轮握住并且拨来拨去,所以设计时,只能相持配合,不能够抱死。后部连接柄中部需要铰接一个支点,从而作为力的转向施点。而操作柄需要一个定位且辅助施力机构,而设置定位槽最为合适,在拨动操作柄时,槽壁可以作为辅助力点,使得操作者操作顺畅,而且两个定位槽的位置通过事先计算好距离而设(主要满足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和分离),操作者操作起来一步到位,非常简单、方便。作为优选,从动齿轮通过其轴孔活动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外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一道凸缘,从动齿轮轴孔内壁设置有容许所述凸缘伸入的嵌槽,凸缘与嵌槽滑动配合。从动齿轮因为要带动传动轴转动,所以它与传动轴的配合必须满足不能打滑转动,即从动齿轮不能在传动轴上径向自转;再者从动齿轮在传动轴上轴向滑移,来实现离合功能,又需要满足从动齿轮要沿传动轴轴向滑移;所以本实用新型巧妙设置一对凸缘和嵌槽组合,限制住了从动齿轮的径向自转,但又不影响从动齿轮的轴向滑移。作为优选,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啮合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后固定在一齿轮箱内,齿轮箱固定在车架上;从动齿轮的外径均大于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外径。为了合理布置结构,增大传动轴和驱动轴之间间距,又满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大小不变动,增补传动齿轮是最为有效且最不受影响的结构。此外从动齿轮的外径均大于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外径,实现差速功能,加大摇晃的幅度,这样一来偏心机构的偏心就可以缩小一点设计,结构就更加合理,位置也更加方便布置。作为优选,承载体前侧下方设置有前铰接座,后侧下方设置有后铰接座,前铰接座上铰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的基座上;所述后铰接座偏心铰接在偏心轮上。承载体后侧在受偏心轮影响的偏心晃动作用时,承载体前侧不能咬死,不然就会破碎前者结构和功能,所以承载体前侧采用铰接方式来顺应后部晃动动作。实际当中如果后部偏心以很大,我们在前部仅需设置铰接结构即可,如果后部晃动过小,我们也可以在前部设置顺应后部动的偏心机构,从而使得整体一致晃动,增大幅度。作为优选,车架后侧上方斜向设置有一推把。车架上设置推把,方便与家长控制推车及给推车施力。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根传动轴,使得产生摇晃的主体从驱动轴转移到传动轴上来,传动轴位于车架内,具有为驱动轴更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偏心机构的偏心大小以及离合机构的结构布置就不受后轮的制约,既解决了偏心轮位置设置不妥的缺陷,又解决了离合机构位置设置不妥的缺陷。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推 把,3-承载体,4-后轮,5-前轮,6-驱动轴,7-主动齿轮,8-传动齿轮,9-从动齿轮,10-传动轴,11-偏心轮,12-离合机构,13-后铰接座,14-前铰接座,15-基座,16-连杆,17-齿轮箱,101-定位槽,110-凸缘,121-夹持体,122-连接柄,123- U形体,124-操作柄,125-把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包括车架I、承载体3、前轮5和后轮
4,车架I后侧上方斜向设置有一推把2。后轮4为两个分别连接在车架I后侧下方的驱动轴6两端上,其中一个与驱动轴6固定配合,另一个与驱动轴6转动配合。驱动轴6上连接有一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啮合有传动齿轮8,主动齿轮7和传动齿轮8啮合后固定在一齿轮箱17内,齿轮箱17固定在车架I上。传动齿轮8通过一离合机构12与一从动齿轮9相啮合或相脱离配合。从动齿轮9的外径均大于传动齿轮8和主动齿轮7的外径。如图2所示,离合机构12包括夹持体121、连接柄122、U形体123、操作柄124和把持体125,夹持体121夹设在从动齿轮9上,夹持体121后端的连接柄122中部横向铰接在位于车架I上的把持体125上;连接柄122末端纵向铰接在U形体123上,U形体123后端的操作柄124插接在车架I上的定位槽101中,定位槽101为两个且端部具有能使操作柄从其一移至另一的过道(图中未示出)。从动齿轮9通过其轴孔活动套接在车架I上的一传动轴10上,传动轴10外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一道凸缘110,从动齿轮9轴孔内壁设置有容许凸缘101伸入的嵌槽(图中未示出),凸缘101与嵌槽滑动配合。传动轴10两端上设置有偏心轮11 ;承载体3前侧下方设置有前铰接座14,后侧下方设置有后铰接座13,前铰接座14上铰接有一连杆16,连杆16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I上的基座15上;后铰接座13铰接在偏心轮11上。实用一个后轮与驱动轴固定配合,主要起到驱动轮的作用,驱动驱动轴转动。另一个后轮与驱动轴转动配合,主要起到差速轮的作用,在推车转弯时,实现两轮之间的差速,从而很方便转向。前轮一般选择万向轮,主要满足驱动转向。在驱动轴的转动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或相脱离,从而实现传动轴的转动或不动,间接地偏心轮要么带动承载体摇晃要么不作为,从而实现平移式行走和动感摇摇式行走两种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 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包括车架、承载体、前轮和后轮,后轮为两个分别连接在车架后侧下方的驱动轴两端上,其中一个与驱动轴固定配合,另一个与驱动轴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上连接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在车架上的一传动轴上,传动轴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偏心轮;承载体后侧偏心铰接在偏心轮上,前端铰接在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一促使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或相脱离的离合机构;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夹持体、连接柄、U形体、操作柄和把持体,夹持体夹设在所述从动齿轮上,夹持体后端的连接柄中部横向铰接在位于车架上的把持体上;连接柄末端纵向铰接在U形体上,U形体后端的操作柄插接在车架上的定位槽中,定位槽为两个且端部具有能使操作柄从其一移至另一的过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通过其轴孔活动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外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一道凸缘,从动齿轮轴孔内壁设置有容许所述凸缘伸入的嵌槽,凸缘与嵌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啮合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后固定在一齿轮箱内,齿轮箱固定在车架上;从动齿轮的外径均大于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其特征在于,承载体前侧下方设置有前铰接座,后侧下方设置有后铰接座,前铰接座上铰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的基座上;所述后铰接座偏心铰接在偏心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后侧上方斜向设置有一推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感儿童摇摇推车,包括车架、承载体、前轮和后轮,后轮为两个分别连接在车架后侧下方的驱动轴两端上,其中一个与驱动轴固定配合,另一个与驱动轴转动配合;所述的驱动轴上连接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有一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在车架上的一传动轴上,传动轴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偏心轮;承载体后侧偏心铰接在偏心轮上,前端铰接在车架上;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一促使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或相脱离的离合机构。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根传动轴,使得产生摇晃的主体从驱动轴转移到传动轴上来,传动轴位于车架内,具有为驱动轴更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偏心机构的偏心大小以及离合机构的结构布置就不受后轮的制约。
文档编号B62B9/22GK202765067SQ2012204526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杨望全 申请人:杨望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