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976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特别适用于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属于交通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吨位的载重汽车,特别是用于冶金、煤炭等矿山开采行业的电动轮自卸车,车辆行驶路况差,超载现象较频繁,车架承受重力、冲击载荷、扭转载荷和交变载荷的作用,易导致横纵梁连接部位焊道开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应力集中源、提高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纵梁,横梁、纵梁采用间隙配合,横梁、纵梁通过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外加强板、第二外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下加强板。所述横梁、纵梁的外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外加强板和第二外加强板过渡焊接,内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过渡焊接,第一外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厚度与横梁相同,第二外加强板 、第二内加强板的厚度与纵梁相同。下加强板与横梁、纵梁、第一内加强板焊接为一体,其厚度与纵梁相同。本实用新型钢管式横梁和箱型纵梁由加强板过渡连为一体组成全焊接结构。横、纵梁采用间隙配合,便于装配。横、纵梁内外连接部位分别采用两个加强板过渡焊接,可消除应力集中,增加焊道面积5倍。横、纵梁下连接部位采用一个加强板过渡焊接,并与第一内加强板通过焊接连为一体,可消除应力集中,增加焊道面积4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横梁1、纵梁2采用间隙配合,横梁1、纵梁2的外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外加强板3和第二外加强板4过渡焊接,内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内加强板5、第二内加强板6过渡焊接,第一外加强板3、第一内加强板5的厚度与横梁相同,第二外加强板4、第二内加强板6的厚度与纵梁相同。下加强板7与横梁1、纵梁2、第一内加强板5焊接为一体,其厚度与纵梁2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包括:横梁(I)、纵梁(2),其特征在于,横梁(I)、纵梁(2 )采用间隙配合,横梁(I)、纵梁(2 )通过加强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板包括第一外加强板(3)、第二外加强板(4)、第一内加强板(5)、第二内加强板(6)、下加强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I)、纵梁(2)的外连接部位分别通过第一外加强板(3)和第二外加强板(4)焊接,内连接部位分别通过第一内加强板(5)、第二内加强板(6)焊接,第一外加强板(3)、第一内加强板(5)的厚度与横梁相同,第二外加强板(4)、第二内加强板(6)的厚度与纵梁相同;下加强板7与横梁(I)、纵梁(2)、第一内加强板(5)焊接为一体,其厚度与纵梁(2)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横纵梁加强结构,特别适用于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本实用新型横梁、纵梁由第一外加强板、第二外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下加强板过渡连为一体组成全焊接结构。其中横梁、纵梁采用间隙配合,便于装配。横梁、纵梁的外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外加强板和第二外加强板过渡焊接,内连接部位通过第一内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过渡焊接,可增加焊道面积5倍。第一外加强板、第一内加强板的厚度与横梁相同,第二外加强板、第二内加强板的厚度与纵梁相同。下加强板与横梁、纵梁、第一内加强板焊接为一体,可增加焊道面积4倍,加强板厚度与纵梁相同。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2966435SQ20122066403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宫继成, 闫军利, 高利军, 郭海全, 王英杰, 贾占军, 李官平 申请人: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