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516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要求都在进一步提升,同时,碰撞法规、排放法规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迫使车辆要有更高的碰撞安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因此,现代汽车研发中,汽车底盘都要对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有所贡献,同时,还有追求更轻的质量。然而,传统副车架不能做到两种性能兼得。
[0003]副车架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蝶式副车架和框式副车架两类。传统蝶形副车架只起到了支撑和隔振作用,它在保证悬架各装配点准确性,隔绝部分轮胎传来的震动的前提下,却缺失了碰撞吸能功能,在整车发生碰撞过程中,底盘不能配合车身使碰撞力合理的传递,导致碰撞中产生的能量全部传入车身,增大了乘客受伤害的风险。传统框式副车架虽然能够吸收部分碰撞冲击力,但却因质量、体积巨大,导致燃油经济性降低,同时,对布置空间要求大,导致中小型轿车底盘难以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副车架无法兼顾轻重量与碰撞吸能特点的问题,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吸能性能良好、通用性强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包括通过若干连接套管定位装配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上盖板采用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稳定杆支架,拱形结构前部设有一对排气管吊钩,各稳定杆支架后部分别设有弯管连接臂,弯管连接臂外侧各设有矩形通孔,拱形结构后部的左侧设有悬置支架;
[0006]下盖板采用与上盖板相配合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的底端分别通过衬套支架间隔设有碰撞梁支臂,上盖板的矩形通孔与衬套支架之间构成吸能结构;各碰撞梁支臂分别设有碰撞梁连接臂,各碰撞梁支臂端部分别设有前端连接板,拱形结构上设有中部支撑板,拱形结构的左右边缘以及背部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支撑板;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转向机安装套管,碰撞梁支臂与衬套支架之间设有碰撞梁连接套管,拱形结构前部的两侧各设有连接点套管。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副车架与车身纵梁共有六个连接点,左右碰撞梁的支臂各有一点,上盖板左右各有两点,保证提供底盘足够的装配刚性。副车架整体由上、下盖板焊接而成,中段凸起呈拱形结构,可躲避大直径的排气管,副车架中部及边缘焊接若干支撑板,来提高副车架整体的强度和模态,左右弯管连接臂贯穿上盖板,左右两根碰撞梁由螺栓连接在副车架的两侧,碰撞梁前端连接板含有焊接螺母,与前端车身吸能盒相连,为底盘提供了两条对称的传力路径,碰撞时,为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做出贡献。
[0008]由于下盖板有一定的刚度,分担了车身所承受的冲击力,提高车辆的碰撞承载力。副车架整体前端无冲压焊接成型的大体积横梁,大大减小了布置空间和副车架本身重量,同时,由于下盖板上的连接臂部分采用管件液压成型,与传统冲压焊接成型件相比,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重量,有效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重量为约18kg,较现有副车架,其整体减重约10kg,有效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考虑到多款车型的开发,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平台化通用,SUV、轿车、MPV等多款车型均能匹配该副车架,有效节约了汽车制造商对新车型的开发成本。
[0009]当整车发生正向碰撞时,左右碰撞梁分别吸收来自车辆前端的冲击力,分担了车身所承受的冲击力;随着碰撞力的逐渐增大,下盖板发生弯折,吸收了冲击能量;随着冲击力的进一步增大,上盖板后端部分发生弯折,大幅度吸收冲击能量;随着碰撞冲击力继续增大,上盖板与车身前连接点脱落,为发动机垂向下落释放空间,防止发动机大幅度侵入驾驶舱,使车辆驾驶室的钣金变形减小,从而减小了对司机及乘客的伤害,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會K。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不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盖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碰撞前后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图2中:I左弯管连接臂,2稳定杆左支架,3上盖板,4排气管左吊钩,5悬置支架,6右弯管连接臂,7稳定杆右支架,8排气管右吊钩;
[0016]图3中:9左前端连接板,10左碰撞梁连接臂,11左碰撞梁支臂,12左碰撞梁连接套管,13左衬套支架,14左边缘支撑板,15左转向机安装套管,16下盖板,17左连接点套管,18右连接点套管,19右边缘支撑板,20右转向机安装套管,21右衬套支架,22右碰撞梁连接套管,23右碰撞梁支臂,24右碰撞梁连接臂,25右前端连接板,26后边缘支撑板,27中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图1?4,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包括通过若干连接套管定位装配的上盖板3和下盖板16。其中,上盖板采用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左、右稳定杆支架2、7,拱形结构前部设有左、右排气管吊钩4、8,各稳定杆支架后部分别设有左、右弯管连接臂1、6,左、右弯管连接臂外侧各设有矩形通孔,拱形结构后部的左侧设有悬置支架5。
[0018]下盖板采用与上盖板相配合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的底端分别通过左、右衬套支架13、21间隔设有左、右碰撞梁支臂11、23,上盖板的矩形通孔与衬套支架之间构成吸能结构;各碰撞梁支臂分别设有左、右碰撞梁连接臂10、24,各碰撞梁支臂端部分别设有左、右前端连接板9、25,拱形结构上设有中部支撑板27,拱形结构的左右边缘以及背部边缘分别设有左、右边缘支撑板14、19,后边缘支撑板26。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转向机安装套管15、20,碰撞梁支臂与衬套支架之间设有左、右碰撞梁连接套管12、22,拱形结构前部的两侧各设有左、右连接点套管17、18。
【主权项】
1.一种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包括通过若干连接套管定位装配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采用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稳定杆支架,拱形结构前部设有一对排气管吊钩,各稳定杆支架后部分别设有弯管连接臂,弯管连接臂外侧各设有矩形通孔,拱形结构后部的左侧设有悬置支架; 下盖板采用与上盖板相配合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的底端分别通过衬套支架间隔设有碰撞梁支臂,上盖板的矩形通孔与衬套支架之间构成吸能结构;各碰撞梁支臂分别设有碰撞梁连接臂,各碰撞梁支臂端部分别设有前端连接板,拱形结构上设有中部支撑板,拱形结构的左右边缘以及背部边缘分别设有边缘支撑板;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转向机安装套管,碰撞梁支臂与衬套支架之间设有碰撞梁连接套管,拱形结构前部的两侧各设有连接点套管。
【专利摘要】一种通用的碰撞吸能式蝶形副车架,包括通过若干连接套管定位装配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上盖板采用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拱形结构两侧分别设有稳定杆支架,拱形结构前部设有一对排气管吊钩,各稳定杆支架后部分别设有弯管连接臂,弯管连接臂外侧各设有矩形通孔,拱形结构后部的左侧设有悬置支架;下盖板采用与上盖板相配合的中部设有拱形结构的蝶形半封闭壳体。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副车架无法兼顾轻重量与碰撞吸能特点的问题,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吸能性能良好、通用性强等优点。
【IPC分类】B62D21/15
【公开号】CN205327170
【申请号】CN201520928532
【发明人】李泽楠, 程海波, 田崇
【申请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