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24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可适用装设于自行车前叉立管,其包含有两个半环形件以枢接方式结合,并利用弹性件将半环形件撑张形成圆柱状并留有一间隙,使得迫紧结构安装时,可以先压缩两半环形件而置入前叉立管内,再放开两半环形件使其借由弹性件撑开而定位于前叉立管内并呈圆柱状;迫紧时,借由枢转方式将两半环形件撑开,使得两半环形件不会有变形的问题,而得以将迫紧力分散至前叉立管周缘,而有较佳的迫紧效果。
【专利说明】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可以使用于自行车前叉立管的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自行车不单作为交通工具,亦作为休闲运动的使用,或作为竞赛使用,因此,自行车的性能越来越讲究,其中,又以车体轻量化为主,使得自行车架由以往的钢铁材质逐渐换成铝合金或碳纤维材质,而让自行车其他的零组件也需要变更设计,例如用来迫紧自行车前叉立管的迫紧结构,也因为旧有的迫紧结构,容易使铝合金或碳纤维材质的前叉立管在迫紧的时候变形或破坏结构,导致行车不安全,因而设计变更迫紧结构,目前现有已公开的技术中,有几种如下:
1、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67155号“脚踏车前叉立管与车把手夹座间之固定构造”的专利案,揭露一种由螺栓在贯穿管盖并螺入迫动螺栓的中空内螺纹孔后,再贯穿锥形压迫体及三撑张片的中心位置至锥形螺帽结合,其中该三片独立的撑张片由一束环所圈限着,且在撑张片的内面上、下端缘则为圆弧状的锥斜面;是在整组置于前叉立管与车把手夹座间后,遂转动螺栓的作动而致使迫动螺栓受牵动,导致位于撑张片上下的锥形压迫体及锥形螺帽则分别靠向撑张片、而使撑张片的上、下端以均匀地呈撑开并贴触前叉立管的内壁作用、连带地使前叉立管与车把手夹座在组合时的具完全定位效果者。但是,前案的固定构造在迫紧前,由于撑张片还未撑开而无法定位于前叉立管的内壁,而容易让固定构造直接掉落至前叉立管底部,使得固定时相当的不便。
[0003]2、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349076号“扩张型螺母”的专利案,揭露一种设于前叉立管的顶端,于一螺母底板上连接两个借由斜面而组合的半环形件,一上挡块设于该半环形件上,被一螺接于该螺母底板的螺栓所控制而能使该两半环件沿着该斜面相对滑动而向外扩张,紧制于该前叉立管的内壁。前案利用斜面契合迫紧的方式于前叉立管内相错位移,使其达到迫紧定位的目的,但两半环形件相错位移时,其中一个需要具备可偏移的空间,才能产生错位扩撑的效果,导致容易产生间隙使得迫紧不确实,且迫紧时须施予较大力量,对于无特殊迫紧工具的使用者而言,相当的不方便。
[0004]3、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47341号“前叉内管迫紧装置”的专利案,揭露一种穿置于前叉内管内部的迫紧件、一挡止于把手竖管的外管顶部顶压环、以及一穿置于顶压环并且与迫紧件螺接的迫紧螺栓,旋转迫紧螺栓即可以使迫紧件抵迫于内管周壁,其中,该迫紧件包括一迫紧管、一锥形配合于迫紧管顶部的上撑块、一锥形配合于迫紧管底部的下撑块、一穿置于上撑块的中心并且螺设于下撑块中心的连结螺栓,该连结螺栓的中心并且与迫紧螺栓螺设,当旋转迫紧螺栓时,迫紧螺栓带动连结螺栓一起转动,进而使上、下撑块撑开迫紧管,使迫紧管外周壁全面抵迫于前叉内管内周壁而固定。然而,前案的迫紧管为一体成形,因此受到迫紧撑开时是透过材质本身的弹性变化,使得迫紧管由圆柱型变形成非圆柱型不受力时呈圆柱状,受力时呈非圆柱状,导致非圆柱型的迫紧管抵迫圆槽型的立管内壁会有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变形后的迫紧管会产生向内缩的复位力,进而影响迫紧效果,此外,迫紧管组装时在还未迫紧撑开时,无法定位于前叉立管的内壁而容易直接掉落至前叉立管的底部,故,如图9所示,只要是一体成形的迫紧管B,于迫紧时均会受到弹性变形而产生迫紧力分散不均,导致迫紧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及其半环形件,其较佳的迫紧效果,且迫紧结构不会有直接掉落于前叉立管底部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包含有:
相互枢接的两半环形件,两半环形件共同围设出一空间,及一与前述空间相通并呈轴向的间隙,两半环形件并定义有相对的一顶端及一底端,顶端向空间倾斜有一顶端斜面,底端向空间倾斜有一底端斜面;
一迫紧件,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环形件的顶端斜面的上端斜面,及一透孔;
一螺母,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半环形件的底端斜面的下端斜面,及一螺孔;
一螺栓,包含有一头部及一螺杆,螺杆穿过迫紧件的透孔及上述空间而螺接于螺母的螺孔,而令头部抵靠于迫紧件;
一弹性件,容置于上述空间,而对上述两半环形件施予径向力,使得两半环形件展开而呈现出上述间隙。
[0007]所述两半环形件于所述空间设有至少一半环形槽;而弹性件为至少一对应半环形槽的C型环,C型环置入于半环形槽。
[0008]所述两半环形件分别为:
一第一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顶端与一第一底端,及相对的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一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一空间,第一顶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顶端斜面,第一底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底端斜面,第一空间设有至少一第一半环形槽;
一第二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二顶端与一第二底端,及相对的第二枢接端与一第二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二空间,第二顶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顶端斜面,且第二顶端斜面对应第一顶端斜面,第二底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底端斜面,且第二底端斜面对应第一底端斜面,而第二枢接端对应枢接第一枢接端,第二开放端则对应第一开放端并间隔所述间隙,第二空间具有至少一第二半环形槽,第二半环形槽对应第一半环形槽。
[0009]所述第一半环形件的第一枢接端为呈轴向的一圆柱,第二半环形件的第二枢接端为呈轴向且对应圆柱的一圆槽。
[0010]所述迫紧件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上端斜面的一上端定位部,及分别位于上端定位部两侧的一上端压迫部,上端定位部的倾斜角度又小于上端压迫部,上端定位部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
[0011]所述螺母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所述下端斜面的一下端定位部,及分别位于前述下端定位部两侧的一下端压迫部,前述下端定位部的倾斜角度又小于前述下端压迫部,前述下端定位部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
[0012]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一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顶端与一第一底端,及相对的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一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一空间,第一顶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顶端斜面,第一底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底端斜面。
[0013]所述第一枢接端为呈轴向的一圆柱。
[0014]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二半环形件,对应上述第一半环形件,第二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二顶端与一第二底端,及相对的第二枢接端与一第二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二空间,第二顶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顶端斜面,且第二顶端斜面对应上述第一顶端斜面,第二底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底端斜面,且第二底端斜面对应第一底端斜面,而第二枢接端对应枢接第一枢接端,第二开放端则对应第一开放端并间隔一间隙。
[0015]所述第二半环形件的第二枢接端为呈轴向且对应上述圆柱的一圆槽。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迫紧结构透过两个半环形件以枢接方式结合,并利用弹性件将半环形件撑张形成圆柱状并留有一间隙,因此,新式迫紧结构安装时,可以先压缩两半环形件而置入前叉立管内,再放开两半环形件使其借由弹性件撑开而定位于前叉立管内并呈圆柱状,迫紧时,借由枢转方式将两半环形件撑开,使得两半环形件不会有变形的问题,而得以将迫紧力分散至前叉立管周缘,而有较佳的迫紧效果。 [0017]本发明的功效在于:
1、迫紧结构借由枢转方式进行迫紧,使得迫紧力可分散至前叉立管周缘。
[0018]2、两半环形件于迫紧时不会产生弹性变形,而得以有较佳的迫紧效果。
[0019]3、迫紧结构定位于前叉立管内时,会自动撑开而贴触立管内壁,因此不会有直接掉落于前叉立管底部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迫紧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二半环形件的对应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迫紧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迫紧结构压缩放入前叉立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迫紧结构定位于前叉立管内且呈圆柱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迫紧结构迫紧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迫紧件与螺母的压迫部于迫紧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迫紧件与螺母的压迫部于迫紧后示意图;
图9为习知的迫紧结构迫紧时的示意图。
[0021]【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两半环形件11 空间
12 间隙13 顶端
14 底端15 顶端斜面
16 底端斜面17 半环形槽
2迫紧件21 上端斜面 22 透孔 23 上端定位部 24 上端压迫部 3 螺母31 下端斜面32 螺孔
33 下端定位部34 下端压迫部
4 螺栓41头部
42 螺杆5 弹性件
100第一半环形件101 第一顶端
102第一底端103 第一枢接端
104第一开放端105 第一空间
106第一顶端斜面107 第一底端斜面
108第一半环形槽200 第二半环形件
201第二顶端204 第二开放端
202第二底端203 第二枢接端
205第二空间206 第二顶端斜面
207 第二底端斜面208第二半环形槽
A 立管B 迫紧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3]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可适用装设于自行车前叉立管,所述迫紧结构包含有:
相互枢接的两 半环形件1,前述两半环形件I共同围设出一空间11及一与前述空间11相通并呈轴向的间隙12,前述两半环形件I并定义有相对的一顶端13及一底端14,前述顶端13向前述空间11倾斜有一顶端斜面15,前述底端14向前述空间11倾斜有一底端斜面16,前述两半环形件I于前述空间11设有至少一半环形槽17,本实施例的半环形槽17为两个。进一步说明,所述两半环形件I分别为:
一第一半环形件100,包含有轴向相对的一第一顶端101与一第一底端102,及径向相对的第一枢接端103与一第一开放端104,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一空间105,前述第一顶端101向前述第一空间105倾斜有一第一顶端斜面106,前述第一底端102向前述第一空间105倾斜有一第一底端斜面107,前述第一空间105设有至少一第一半环形槽10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环形件100的第一枢接端103为呈轴向的圆柱。
[0024]一第二半环形件200,包含有轴向相对的一第二顶端201与一第二底端202,及径向相对的第二枢接端203与一第二开放端204,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二空间205,前述第二顶端201向前述第二空间205倾斜有一第二顶端斜面206,且前述第二顶端斜面206对应上述第一顶端斜面106,前述第二底端202向前述第二空间205倾斜有一第二底端斜面207,且前述第二底端斜面207对应上述第一底端斜面107,而前述第二枢接端203对应枢接上述第一枢接端103,前述第二开放端204则对应上述第一开放端104并间隔出所述间隙12,前述第二空间205具有至少一第二半环形槽208,前述第二半环形槽208对应上述第一半环形槽10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环形件200的第二枢接端203为呈轴向且对应前述圆柱的圆槽,因此,本实施例以圆柱配合圆槽实现枢接的手段,但不以此为限,凡利用枢接方式作为迫紧的手段,皆为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内。
[0025]一迫紧件2,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半环形件I的顶端斜面15的上端斜面21及一透孔22,前述迫紧件2用以从上方迫紧所述两半环性件1,较佳的作法是,前述迫紧件2进一步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所述上端斜面21的一上端定位部23,及分别位于前述上端定位部23两侧的一上端压迫部24,前述上端定位部23的倾斜角度又小于前述上端压迫部24,前述上端定位部23则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12。
[0026]一螺母3,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半环形件I的底端斜面16的下端斜面31及一螺孔32,前述螺母3用以从下方迫紧所述两半环形件1,较佳的作法是,前述螺母3进一步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所述下端斜面31的一下端定位部33,及分别位于前述下端定位部33两侧的一下端压迫部34,前述下端定位部33的倾斜角度又小于前述下端压迫部34,前述下端定位部33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12。
[0027]一螺栓4,包含有一头部41及一螺杆42,前述螺杆42穿过上述迫紧件2的透孔22及上述空间11而螺接于上述螺母3的螺孔32,而令前述头部41抵靠于上述迫紧件2。
[0028]一弹性件5,容置于上述空间11,而对上述两半环形件I施予径向力,使得上述两半环形件I展开而呈现出上述间隙1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为至少一 C型环,容置于上述半环形槽17,而达成对上述两半环形件I施予径向力的手段,并使得上述两半环形件I撑开而呈现上述间隙12,同时令两半环性件I呈圆柱状,要注意的是,利用上述半环形槽与C型环达成产生径向力仅为手段之一,但不以此为限。
[0029]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两半环形件I组装时,首先利用第一半环形件100的第一枢接部103与第二半环形件200的第二枢接部203相互枢接,换句话说就是将第一半环形件100的圆柱卡入第二半环形件200的圆槽,并将所述弹性件5置入对应的第一半环形槽108与第二半环形槽208,而撑开第一半环形件100与第二半环形件200并呈圆柱状,同时形成所述间隙12,组装后会使得所述第一顶端101与第二顶端201界定出所述顶端13,所述第一底端102与第二底端202界定出所述底端14,所述第一顶端斜面106与第二顶端斜面206界定出所述顶端斜面15,所述第一底端斜面107与第二底端斜面207界定出所述底端斜面16,所述第一空间105与第二空间205界定出所述空间11,所述第一开放端104与第二开放端204则界定出所述间隙12。
[0030]请参阅图3所示,待两半环形件I组装完成后,进一步将所述螺母3的下端斜面31对应抵靠所述底端斜面16,所述迫紧件2的上端斜面21对应抵靠所述顶端斜面15,且将所述螺母3的下端定位部33对准所述间隙12,及所述迫紧件2的上端定位部23对准所述间隙12后,再将所述螺栓4穿入所述迫紧件2的透孔22,并通过所述空间11而螺接于所述螺母3的螺孔32上,此外,所述螺母3与迫紧件2,分别借由所述下端定位部33与上端定位部23延伸至所述间隙12,而可避免迫紧时所述螺母3及迫紧件2与所述两半环性件I产生相对旋转。
[0031]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安装时,透过挤压所述两半环形件1,使得所述两半环形件I枢转而让所述间隙12变小,同时将所述迫紧结构放入自行车的立管A内,借由所述弹性件5产生的径向力,而令所述两半环性件I得以撑开而抵贴于立管A内不滑落立管底部,再透过旋转述螺栓4,使得所述迫紧件2与螺母3相对靠近,同时所述迫紧件2的上端斜面21与所述螺母3的下端斜面31分别压迫所述顶端斜面15与底端斜面16,而令所述两半环形件I产生径向外力,借以紧迫于所述立管A上,以达成组装时好定位,与迫紧力分布均匀的目的。
[0032]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所述迫紧件2与螺母3于组装时,所述上端压迫部24会先与所述顶端斜面15接触,所述下端压迫部34会先与所述底端斜面16接触,且刚好均位于所述间隙12两侧,而所述螺栓4与螺母3旋转迫紧时,所述上端压迫部24与下端压迫部34先将所述两半环形件I的间隙12两侧撑开,当所述上端压迫部24与下端压迫部34受到挤压变形,而让所述上端斜面21也接触到所述顶端斜面15,及让所述下端斜面31也接触到所述底端斜面16,借以将压迫力传递至整个顶端斜面15与底端斜面16。
[0033]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相互枢接的两半环形件,两半环形件共同围设出一空间,及一与前述空间相通并呈轴向的间隙,两半环形件并定义有相对的一顶端及一底端,顶端向空间倾斜有一顶端斜面,底端向空间倾斜有一底端斜面; 一迫紧件,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环形件的顶端斜面的上端斜面,及一透孔; 一螺母,包含有一对应抵靠上述两半环形件的底端斜面的下端斜面,及一螺孔; 一螺栓,包含有一头部及一螺杆,螺杆穿过迫紧件的透孔及上述空间而螺接于螺母的螺孔,而令头部抵靠于迫紧件; 一弹性件,容置于上述空间,而对上述两半环形件施予径向力,使得两半环形件展开而呈现出上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环形件于所述空间设有至少一半环形槽;而弹性件为至少一对应半环形槽的C型环,C型环置入于半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环形件分别为: 一第一半环形件 ,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顶端与一第一底端,及相对的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一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一空间,第一顶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顶端斜面,第一底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底端斜面,第一空间设有至少一第一半环形槽; 一第二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二顶端与一第二底端,及相对的第二枢接端与一第二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二空间,第二顶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顶端斜面,且第二顶端斜面对应第一顶端斜面,第二底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底端斜面,且第二底端斜面对应第一底端斜面,而第二枢接端对应枢接第一枢接端,第二开放端则对应第一开放端并间隔所述间隙,第二空间具有至少一第二半环形槽,第二半环形槽对应第一半环形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形件的第一枢接端为呈轴向的一圆柱,第二半环形件的第二枢接端为呈轴向且对应圆柱的一圆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件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上端斜面的一上端定位部,及分别位于上端定位部两侧的一上端压迫部,上端定位部的倾斜角度又小于上端压迫部,上端定位部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包含有倾斜角度小于所述下端斜面的一下端定位部,及分别位于前述下端定位部两侧的一下端压迫部,前述下端定位部的倾斜角度又小于前述下端压迫部,前述下端定位部对应突伸至所述间隙。
7.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一半环形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一顶端与一第一底端,及相对的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一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一空间,第一顶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顶端斜面,第一底端向第一空间倾斜有一第一底端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一半环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端为呈轴向的一圆柱。
9.一种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二半环形件,对应权利要求7的第一半环形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半环形件包含有相对的一第二顶端与一第二底端,及相对的第二枢接端与一第二开放端,而共同界定出一第二空间,第二顶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顶端斜面,且第二顶端斜面对应上述第一顶端斜面,第二底端向第二空间倾斜有一第二底端斜面,且第二底端斜面对应第一底端斜面,而第二枢接端对应枢接第一枢接端,第二开放端则对应第一开放端并间隔一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用的迫紧结构的第二半环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形件的第二枢接端为呈轴向且对应上述圆柱的一圆槽。
【文档编号】B62K19/30GK103963898SQ20131004508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王志扬 申请人:王志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