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131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油压刹车辅助装置,主要应用于二轮车辆的刹车控制,包括一本体与一传动机构;该本体开设有四缸体,于各缸体中设有一滑动组件,且该滑动组件一端位于该缸体中且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的一端,并可沿该缸体方向滑动;该传动机构结合于该本体,设有二驱动端与二连动端,该二驱动端与该二连动端分别位于该四滑动组件滑动轨迹上并可抵顶于该滑动组件;当其中一驱动端所对应的滑动组件推动该驱动端时,透过该传动机构可一并带动该二连动端推动所对应的该二滑动组件。藉此,让使用者无论按压左刹车杆或右刹车杆进行刹车时,均可对前、后轮进行刹车,其可在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后,立即对前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
【专利说明】油压刹车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刹车辅助装置,尤其是应用于油压式的二轮车辆,可控制前、后轮 刹车同时动作以及刹车力道差异化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二轮车辆,无论是自行车或是机动车辆,长久以来一直是人类生活中广泛使用的 交通工具,而随着科技发展,为了更有效提升刹车的操控、灵敏性,油压式的刹车装置俨然 成为主流的刹车系统。
[0003] -般二轮车辆的刹车系统,均利用左、右把手的刹车杆分别来控制前、后轮刹车, 透过轮胎与地面产生磨擦力来减缓车速,而二轮车辆在行驶时,人体会随车辆产生一惯性 作用力,往往在遇到紧急状况时,驾驶人因刹车的操作不当,不慎将前轮或后轮处于死锁的 状态,极容易因惯性的作用而造成车辆翻倒或轮胎打滑的问题,使驾驶人无法维持车辆的 重心,进而使驾驶人产生伤害。而对于较佳地刹车方法,是大多数的驾驶人所知悉的,譬如 在刹车时最好是先刹后轮,再刹前轮,以及力道的控制最好前轮约三分力,后轮约七分力, 最能有效的避免因刹车不当而造成的意外。
[0004] 油压式刹车器的刹车效率及效果高于传统线拉式刹车器,当今已有更多的车辆使 用,尤其在高端自行车及机动式车辆更是普遍使用。但是也因为刹车效率更高,在紧急状态 或不当控制刹车器时(例如高速或下波路段),先控制到前轮刹车器,或是后轮刹车器刹车 力道低于前轮时,更容易造成人车、翻倒或打滑滚行的状况,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伤亡、损 害。
[0005] 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人利用多年累积的经验,利用简单的结构与装置对油压式刹 车器的组合结构进行改良,确保每次进行刹车时,都能先刹后轮,再刹前轮,并且后轮力道 高于前轮。经多次尝试,完成本发明,特提出申请。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油压刹车辅助装置,让使用者 无论按压左刹车杆或右刹车杆进行刹车时,均可对前、后轮进行刹车,其可在后轮刹车器进 行刹车动作后,立即对前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
[0007]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刹车辅助装置,让使用者无论按压左刹车杆或 右刹车杆进行刹车时,均是维持后轮力道高于前轮的效果。
[0008]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包括: 一本体,其表面与底面间开设有四缸体,各缸体设有一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一端位于 该缸体中且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一端,并可沿该缸体方向滑动; 一传动机构,结合于该本体,设有二驱动端与二连动端,该二驱动端与该二连动端分别 位于该四滑动组件滑动轨迹上并可抵顶于该滑动组件; 当其中一驱动端所对应的滑动组件推动该驱动端时,透过该传动机构可一并带动该二 连动端推动所对应的该二滑动组件。
[0009] 该滑动组件包含一活塞与一活塞连杆,其中该活塞位于所对应的缸体中并可沿该 缸体方向滑动,该活塞连杆一端连接该活塞,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并抵顶于该传动机构的 一驱动端或一连动端。藉由简单的活塞与连杆结构,即可达到辅助操控刹车的功效。
[0010] 该二驱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于相对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用以连接二轮车 辆的左刹车杆油压管与右刹车杆油压管;该二连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于相对该活塞连 杆的另一端分别用以连接二轮车辆的前轮刹车油压管与后轮刹车油压管。
[0011] 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连接后轮刹车油压管的该缸体的内径大于连接前 轮刹车油压管的该缸体的内径。藉以在每次刹车时,后轮刹车的力道可大于前轮刹车的力 道,有助于驾驶人在刹车时对车辆的操控。
[0012] 各缸体凸伸出的该活塞连杆位于该本体的一边侧,且该本体于该边侧设有一结合 部,用以结合该传动机构。
[0013] 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该定位杆穿设于该结合部 并可沿轴向转动,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分别穿设该定位杆,且该二驱动端可分别位于 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的一端,并位于该定位杆的相同侧,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 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相对该驱动端的另一端。
[0014] 或者,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该定位杆靠近中央位 置结合于该结合部,且两端可以该结合部为轴心转动,该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杆 体与该第二杆体,该二驱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一杆体的两端,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 二杆体的两端。
[0015] 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二驱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凸伸出的该二活塞 连杆,以及该二连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凸伸出的该二活塞连杆,分别位于该本体相对侧, 且该传动机构穿设于该本体,使该二驱动端与该二传动端分别位于该本体相对侧。
[0016] 上述方案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第一杆体与一第 二杆体,该定位杆穿设该本体,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该二驱动端可分 别位于该第一杆体的两端,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二杆体的两端。
[0017] 藉此,本发明透过传动机构简单的连杆结构设计,并搭配各缸体中活塞与活塞连 杆的动作,不仅可有效地对前轮、后轮刹车进行刹车控制,且在生产成本及安装上极为简 便,有助于产业上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面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未动作时A-A'切线与B-B'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左刹车杆动作时A-A'切线与B-B'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 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右刹车杆动作时A-A'切线与B-B'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 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俯面透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未动作时C-C'切线与D-D'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左刹车杆动作时C-C'切线与D-D'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 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右刹车杆动作时C-C'切线与D-D'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 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透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俯面透视7]^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未动作时E-E'切线与F-F'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左刹车杆动作时E-E'切线与F-F'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 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右刹车杆动作时E-E'切线与F-F'切线的各缸体状态剖面 示意图。
[0019] 标号说明: 1……油压刹车辅助装置; 10......本体; II、 12、13、14......缸体; III、 121、131、141......滑动组件; 112、 122、132、142......活塞; 113、 123、133、143......活塞连杆; 15、16……结合部; 161……定位轴; 20,30,40......传动机构; 21、31、41……定位杆; 22.32.42 ......第一杆体; 23.33.43 ......第二杆体; 221、 231、321、322、421、422......驱动端; 222、 232、331、332、431、432......连动端; 50......本体; 51、52、53、54......缸体; 511、 521、531、541......滑动组件; 512、 522、532、542......活塞; 513、 523、533、543......活塞连杆; 61……左刹车杆油压管; 62……右刹车杆油压管; 71……前轮刹车油压管; 72……后轮刹车油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发明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能被了解,兹将本发明配 合附图,并以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 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 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
[0021]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本发明油压刹车辅助装置1, 主要应用于油压式刹车的二轮车辆,如图1所示,其可装设于二轮车辆上并分别与左、右刹 车杆油压管61、62及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相连接,本发明油压刹车辅助装置1主要结 构包括有一本体10与一传动机构20。
[0022] 再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该本体10概呈一矩形体,于表面与底面间开设有四缸 体11、12、13、14,各缸体11、12、13、14的一端分别连接左刹车油压管61、右刹车油压管62、 前轮刹车油压管71及后轮刹车油压管72,并于其中均设有一滑动组件111、121、131、141, 该滑动组件111、121、131、141 一端位于该缸体11、12、13、14中且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11、 12、 13、14的另一端,并可沿该缸体11、12、13、14方向滑动;各滑动组件111、112、113、114 可包含有一活塞 112、122、132、142 与一活塞连杆 113、123、133、143,该活塞112、122、132、 142设置于所对应的缸体11、12、13、14中,并可沿该缸体11、12、13、14方向滑动,该活塞连 杆113、123、133、143连接于该活塞112、122、132、142,并于其自由端凸伸出该缸体11、12、 13、 14 的一端。
[0023] 该传动机构20结合于该本体10底面的一结合部15,包含一定位杆21、一第一杆 体22与一第二杆体23 ;该定位杆21可穿设于该结合部15中并可沿该定位杆21轴向方向 转动,该第一杆体22与该第二杆体23分别穿设该定位杆21,可一并随该定位杆21沿其轴 向转动;该第一杆体22的两端分别为一驱动端221与一连动端222,并分别位于连接右刹 车杆油压管62与后轮刹车油压管72的二缸体12、14凸伸出的二活塞连杆123、143的滑动 轨迹上;该第二杆体23的两端分别为另一驱动端231与另一连动端232,并分别位于连接 左刹车杆油压管61与前轮刹车油压管71的二缸体11、13凸伸出的二活塞连杆113、133的 滑动轨迹上。
[0024] 如图4至图6所示,分别表示了未刹车与刹车时A-A'切线与B-B'切线各缸体11、 12、13、14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藉由上述结构,当左、右刹车杆油压管61、62未动作时 (如图4所示),各驱动端221、231可抵顶于活塞连杆123、113上,各连动端222、232可抵顶 于活塞连杆143U33上。当单独按压左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5所示),透过加压左 刹车杆油压管61而推动所对应缸体11中的活塞112与活塞连杆113,该第二杆体23则因 驱动端231受挤压,并以定位杆21为轴心并带动定位杆21转动,进而透过连动端232推动 活塞连杆133,此时,该第一杆体22则因定位杆21的转动而动作,随该第二杆体23的动作 方向转动,进而一并透过连动端222推动活塞连杆143,而被推动的该二活塞连杆133、143, 则经由所对应的活塞132U42分别对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加压,进而驱动前、后轮刹 车器进行刹车动作,以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同理,若当单独按压右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 (如图6所示),则以相同的动作原理,以第一杆体22转动定位杆21并带动第二杆体23, 一并 对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进行加压动作,藉此同时驱动前、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
[0025]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简易的结构及概念,可有效地改善左、右刹车杆无法同时驱动 前、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使左刹车杆或右刹车杆单独操作时,均可一并驱动前轮刹车 器及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以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
[0026] 再者,根据前述实施例结构,可将各组件间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如图7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样态;在此实施例中,利用不同连接方式的传 动机构30来替代前种实施例的传动机构20,该传动机构30包含一定位杆31、一第一杆体 32与一第二杆体33,该定位杆31于靠近中央位置结合于该本体10底面的一结合部16,并 可透过一定位轴161固定,使该定位杆31可以该结合部16的该定位轴161为轴心转动,该 定位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杆体32与该第二杆体33,该第一杆体32的两端分别为二 驱动端321、322,并分别位于凸伸出的二活塞连杆113、123的滑动轨迹上,该第二杆体33的 两端则分别为二连动端331、332,并分别位于凸伸出的二活塞连杆133、143的滑动轨迹上。
[0027] 如图8至图10所示,分别表示了未刹车与刹车时C-C'切线与D-D'切线各缸体 11、12、13、14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藉此,当未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8所示),该二驱动 端321、322与该二连动端331、332分别抵顶于该些活塞连杆113、123、133、143上;当单独 按压左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9所示),透过加压左刹车杆油压管61而推动所对应缸 体11中的活塞112与活塞连杆113,该第一杆体32则因驱动端321受挤压,并推动该第一 杆体32向下移动,进而透过该定位杆31以该结合部为轴心转动,使位于定位杆31相对侧 的该第二杆体33向上移动,藉由该二连动端331、332同时推动该二活塞连杆133、143及该 二活塞132、142,进而分别对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加压,驱动前、后轮刹车器开始进行 刹车动作,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同理,若当单独按压右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10所 示),则利用右刹车油压管62挤压该缸体12中的该活塞122与该活塞连杆123,以推动该第 一杆体32向下移动,以此带动位于该定位杆31另一端之该第二杆体33向上移动,透过该 二连动端331、332同时推动该二活塞连杆133、143,并透过该二活塞132、142对该前、后轮 刹车油压管71、72进行加压,并达到同时驱动前、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的功效。
[0028] 在前述的两种实施例中,左、右刹车杆油压管61、62与前、后轮刹车油压杆71、72 均连接于该本体10的相同侧,透过位于结合于该本体10相对侧的传动机构20、30,利用简 单的杠杆(翘翘板)原理,使其中一驱动端221 (231)、321 (322)向下移动时,可同时透过带 动位于该定位杆21、31相对侧的该二连动端222、232、331、332向上移动,达到安全刹车的 效果;但在此种结构中,四个油压管均连接于本体10同侧的方向,于实际装设于车辆上油 压管线路的配置较为麻烦,经发明人进一步的改良,如图11至图15所示的第三种实施例, 使左、右刹车杆油压管61、62与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可分别连接于本体的两侧,在实 际使用上可更为便利。
[0029] 再请参阅图11至图13,此实施方式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1,其结构包括有一本体 50与一传动机构40 ;其中该本体50同样概呈一矩形体,并于其表面与底面间开设四缸体 51、52、53、54,其中二缸体51、52于该本体50表面的一端分别连接左、右刹车杆油压管61、 62,另外二缸体53、54则于该本体50底面的一端分别连接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每一 缸体51、52、53、54中均设有一滑动组件511、521、531、541,各滑动组件511、521、531、541包 含有一活塞 512、522、532、542与一活塞连杆513、523、533、543,该活塞512、522、532、542设 置于所对应的该缸体51、52、53、54中,并可沿该缸体51、52、53、54方向滑动,而该活塞连杆 513、523、533、543连接于该活塞512、522、532、542,并于其自由端凸伸出该缸体51、52、53、 54相对于连接油压管的另一端,其中,连接左、右刹车杆油压管61、62的该二缸体51、52,所 对应的该二活塞连杆513、523凸伸出该本体50的底面,相对地,连接前、后轮刹车油压管 71、72的该二缸体53、54,所对应的该二活塞连杆533、543则凸伸出该本体50的表面。
[0030] 此实施例的该传动机构40,包含一定位杆41、一第一杆体42与一第二杆体43 ;该 定位杆41以穿设的方式结合于该本体50,其两端分别延伸出该本体50的底面与表面,并分 别连接该第一杆体42与该第二杆体43 ;该第一杆体42的两端分别为二驱动端421、422,并 分别位于凸伸出的该二活塞连杆513、523的滑动轨迹上,该第二杆体43的两端则分别为二 连动端431、432,并分别位于凸伸出的该二活塞连杆533、543的滑动轨迹上。
[0031] 再如图13至图15所示,分别表示了未刹车与刹车时E-E'切线与F-F'切线各缸 体51、52、53、54动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藉由此实施例结构,当未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 13所示),该二驱动端421、422与该二连动端431、432分别抵顶于该些活塞连杆513、523、 533、543上;当单独按压左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14所示),透过加压左刹车杆油压 管61而推动所对应缸体51中的活塞512与活塞连杆513,该第一杆体42则因驱动端421 受挤压,并推动该第一杆体4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该定位杆41与该第二杆体43向下移动, 透过该二连动端431、432同时推动该二活塞连杆533、543及该二活塞532、542,进而分别对 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加压,驱动前、后轮刹车器开始进行刹车动作,达到安全刹车的 功效;同理,若当单独按压右刹车杆进行刹车动作时,(如图15所示),则可利用右刹车油压 管62挤压该缸体52中的该活塞522与该活塞连杆523,以推动该第一杆体42向下移动,以 此带动该定位杆41与该第二杆体43向下移动,透过该二连动端431、432同时推动该二活 塞连杆533、543,并透过该二活塞532、542对该前、后轮刹车油压管71、72进行加压,达到同 时驱动前、后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的功效。
[0032]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各驱动端221、231、321、322、421、422 所对应的缸体11、13、11、12、51、52内,在未按下刹车把手时,处于无油或仅有少量备用油 的状态,而各连动端222、232、331、332、431、432所对应的缸体12、14、13、14、53、54内,则处 于满油状态,藉此进行刹车控制时可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0033] 透过本发明所揭示各种实施方式,将油压刹车辅助装置1装设于车辆时,让使用 者无论按压左刹车杆或右刹车杆进行刹车时,均可对前、后轮进行刹车,其可在后轮刹车器 进行刹车动作后,立即对前轮刹车器进行刹车动作,达到安全刹车的功效;再者,为了可在 刹车的同时,使后轮刹车器刹车的力道大于前轮刹车器的刹车力道,前述三种实施例中,该 本体10、50中连接于后轮刹车油压管72的该缸体14、54,其内径大于连接前轮刹车油压管 71的该缸体13、53的内径,让驾驶人在每次刹车时,后轮刹车的力道可大于前轮刹车的力 道,有助于驾驶人在刹车时对车辆的操控。
[〇〇3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
【发明内容】
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 揭示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表面与底面间开设有四缸体,各缸体设有一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一端位于 该缸体中且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一端,并可沿该缸体方向滑动; 一传动机构,结合于该本体,设有二驱动端与二连动端,该二驱动端与该二连动端分别 位于该四滑动组件滑动轨迹上并可抵顶于该滑动组件; 当其中一驱动端所对应的滑动组件推动该驱动端时,透过该传动机构可一并带动该二 连动端推动所对应的该二滑动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件包含一活塞与一 活塞连杆,其中该活塞位于所对应的缸体中并可沿该缸体方向滑动,该活塞连杆一端连接 该活塞,另一端凸伸出该缸体并抵顶于该传动机构的一驱动端或一连动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驱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 体,于相对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用以连接二轮车辆的左刹车杆油压管与右刹车杆油压 管;该二连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于相对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用以连接二轮车辆的 前轮刹车油压管与后轮刹车油压管。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后轮刹车油压管的该 缸体的内径大于连接前轮刹车油压管的该缸体的内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缸体凸伸出的该活塞连杆 位于该本体的一边侧,且该本体于该边侧设有一结合部,用以结合该传动机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 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该定位杆穿设于该结合部并可沿轴向转动,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 杆体分别穿设该定位杆,且该二驱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的一端,并位 于该定位杆的相同侧,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相对该驱动端的另 一端。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 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该定位杆靠近中央位置结合于该结合部,且两端可以该结合部为 轴心转动,该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该二驱动端可分别位于该 第一杆体的两端,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二杆体的两端。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驱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 体凸伸出的该二活塞连杆,以及该二连动端所对应的该二缸体凸伸出的该二活塞连杆,分 别位于该本体相对侧,且该传动机构穿设于该本体,使该二驱动端与该二传动端分别位于 该本体相对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压刹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含一定位杆、一 第一杆体与一第二杆体,该定位杆穿设该本体,其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 该二驱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一杆体的两端,该二连动端可分别位于该第二杆体的两端。
【文档编号】B62L3/08GK104057935SQ20131008942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曾东荣 申请人:安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