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03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护具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外侧,护具的形状与车身的外形曲面一致,护具包括磁性件、贴合层和保护层,贴合层包括贴合面与第一结合面,贴合面与车身相贴合;保护层包括外侧面与第二结合面,第一结合面与第二结合面相结合;其中,磁性件连接在外侧面上将贴合层和保护层固定在车身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护具的形状与所贴合车身的形状相一致,其中,贴合层给予车身贴身的保护,保护层保护车身不受外力磕碰划伤,最大限度提高保护效果;且护具采用磁性件吸附的方式固定到车身上,使用起来更方便,直接拿取/装配即可,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种用于车辆的护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保护车辆不受磕碰划伤的护具。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车辆生产制造业,总装装配工作始终都是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作业,大多数操作尚不能由机器人完全替代。也就是说装配作业的主要对象是人,在装配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由人的疏忽造成的磕碰划伤问题。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磕碰划伤后,就需要对受损车辆进行线下返修,相关返修替换的零部件、工时费用在汽车制造企业“加工浪费”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因此,如何防止在总装装配工作中由于磕碰划伤造成的线下返修是汽车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取护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普遍的措施。
[0003]当前车辆生产制造业在总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护具情况以及各自优缺点比较如下。
[0004]从护具使用材料分包括PVC材料护具、纸质护具和绒布护具。其中,PVC材料的护具材质过硬,实验发现护具本身就能划伤车身,保护效果大打折扣;纸质护具容易损坏,强度低,防砸能力低,容易脏,不能重复利用;绒布护具易损强度低,防护能力低且布面纤维容易吸附铁屑等硬物造成二次划伤。
[0005]从护具固定/张挂方式上分为通过挂绳、使用粘扣带或塑料卡扣的方式。其中,通过挂绳固定/张挂的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且在挂绳绕过的B柱等区域影响该区域零部件装配(如B柱内饰板、门胶条),在整个装配过程中需多次反复张挂、取下;使用粘扣带固定/张挂的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且本身可能导致划伤;使用塑料卡扣固定/张挂的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且本身可能导致划伤。
[0006]现有的车辆护具多是简单几何形状,多会导致保护不到位或装配干涉的问题,质软、形状不固定的护具(如绒布护具),对于一般的轻微划伤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于磕伤或较大划伤等损伤情况无法进行保护,且固定/张挂较困难。
[0007]现有护具由于上述材质、固定/张挂方式等因素的局限,使得现有护具在保护范围上多为泛泛保护,即只要能够使用上护具的,均用护具进行保护;保护面积大,没有针对性,会导致在护具费用上的巨大浪费,得不偿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护具形状简单、保护效果差、生产成本浪费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护具的形状与所保护位置的车身外形曲面一致,给予车身贴身的保护,最大限度提高保护效果,且成本低廉、易于采购。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所述护具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身外侧,所述护具的形状与所述车身的外形曲面一致,所述护具包括:
[0010]磁性件;[0011]贴合层,包括贴合面与第一结合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车身相贴合;以及
[0012]保护层,包括外侧面与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结合;
[0013]其中,所述磁性件连接在所述外侧面上将所述贴合层和所述保护层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0014]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贴合层为发泡材料,所述保护层为PE塑料。
[0015]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罩住所述磁性件。
[0016]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贴合面对应于所述磁性件的位置具有凹陷区。
[0017]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凹陷区表面具有贴纸层。
[0018]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磁性件是磁铁,所述护具还包括悬挂孔,所述护具存储时通过所述悬挂孔悬挂码放。
[0019]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门槛周边外侧,所述门槛包括位于所述车辆车头一侧的门槛A柱、位于车尾一侧的门槛C柱以及位于所述门槛A柱和所述门槛C柱中间的门槛B柱。
[0020]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呈L型,设置于所述门槛A柱外侧。
[0021]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呈倒T字型,设置于所述门槛B柱外侧。
[0022]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呈斜一字型,设置于所述门槛C柱外侧。
[0023]上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中,所述护具的底部具有迎宾踏板裁剪区。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护具的形状与所贴合车身的形状相一致,其中,贴合层给予车身贴身的保护,保护层保护车身不受外力磕碰划伤,最大限度提高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采用磁性件吸附的方式固定到车身上,使用起来更方便,直接拿取/装配即可,省时省力。
[0025]进一步地,在贴合层贴合车身的表面对应磁性件的位置还设计了凹陷区,以防止磁性件吸附的金属屑/粉划伤车身。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应用于门槛周边外侧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结构简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附图标记
[0033]100 车辆
[0034]110 门槛
[0035]111 门槛 A 柱
[0036]112 门槛 B 柱
[0037]113 门槛 C 柱[0038]200、200A、200B、200C 护具
[0039]210贴合层
[0040]211 贴合面
[0041]212第一结合面
[0042]213 凹陷区
[0043]220保护层
[0044]221 外侧面
[0045]222第二结合面
[0046]230,230A,230B,230C 磁性件
[0047]240 壳体
[0048]250、250A、250B、250C 悬挂孔
[0049]260A、260B、260C迎宾踏板裁剪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设置于车辆的车身外侧,护具的形状与所放置处的车身的外形曲面一致,给予车身贴身的保护,最大限度提高保护效果,减少了磕碰划伤发生的情况,减少了线下返修率。
[0052]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应用于门槛周边外侧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具200包括贴合层210、保护层220和磁性件230。其中,贴合层210包括贴合面211和第一结合面212,保护层220包括外侧面221和第二结合面222。贴合层210的贴合面211与所要保护的车身的外表面相贴合,贴合层210的结合层212和保护层220的结合层222相结合,磁性件230连接在保护层220的外侧面221上,磁性件230通过磁性将结合在一起的贴合层210和保护层220固定在车辆100的车身上。
[0053]本实用新型的护具200使用复合材料来制作,较佳地,贴合层210采用很软的PU发泡材料,发泡材料与车身直接接触不会划伤车身,且白色易于发现破损;保护层220采用PE塑料,PE塑料的材质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和硬度保护,避免外力损伤到车身。而且上述两种材料成本低廉,很容易从市场采购到。PU发泡材料和PE工程塑料在实验后发现能够很好的复合在一起,正常使用状态下,没有出现过分离现象。
[0054]如图2所示,护具200还包括连接在保护层220的外侧面221上的壳体240,壳体240罩住磁性件230。较佳地,壳体240采用PE塑料制作成固定外壳,采取在壳体240内表面与磁性件230外表面涂胶的方式,并在壳体240边缘缝线的方法使得磁性件230牢固的固定在护具200的保护层220的外侧面221的指定位置,经过I年多的验证,没有发现一例正常使用下的损坏。
[0055]护具200采用通过磁性件230吸附的方式固定到车辆100的车身上,其中,磁性件230的数量和位置根据每种护具的形状及使用要求确定磁点的布设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使用起来方便,直接拿取/装配即可,省时省力。
[0056]进一步地,磁性件230可选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磁铁,成本低廉,易于采购。其中,磁铁采用强磁铁效果更好,如钕铁硼强磁铁。
[0057]同时,护具200的贴合层210的贴合面211对应于磁性件230的位置还包括凹陷区213,相应磁点的位置设计的凹陷结构,能够防止磁性件230将车身内存在的细小的金属粉屑聚集到一起而对车辆漆面造成损伤。凹陷区231对应于磁点位置上,深度可为I?
1.5mm,磁性件230将车身内存在的细小的金属粉屑聚集到此凹陷区213内,经实践证实,完全解决了金属粉屑的影响。
[0058]同时为了便于清理维护,在凹陷区213处设置贴纸层(未绘示),贴纸层可采用塑料胶带,将小块塑料胶带粘贴于凹陷区213内,方便清理。
[0059]在车辆的总装过程中,通过统计发现,在车辆门框周围及A柱、B柱及C柱附近区域为发生磕碰划伤情况的主要部位,以下以护具应用于门槛周边外侧的情况予以介绍。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护具应用于车辆的任何部位均可以给予车身贴身的保护,提高保护效果,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0060]参阅图1,车辆100包括门槛110,门槛110包括门槛A柱111、门槛B柱112和门槛C柱113,其中,门槛A柱111位于门槛110的车头方向的一侧,门槛C柱113位于门槛110的车尾方向的一侧,门槛B柱112位于门槛C柱113和门槛A柱111的中间,即门槛A柱111和门槛B柱112构成车辆100的一个车门的两边,门槛B柱112和门槛C柱113构成车辆100的一个车门的两边,门槛110周边是车辆100磕碰划伤的高发部位。
[0061]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护具200A呈L型,贴合门槛A柱111外侧。
[0062]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护具200B呈倒T字型,贴合门槛B柱112外侧。
[0063]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护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护具200C呈斜一字型,贴合门槛C柱113外侧。
[0064]以上护具200A、护具200B和护具200C同时使用,对车辆100门槛110周边的保护
效果更佳。
[006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护具还包括悬挂孔,护具通过悬挂孔悬挂码放,存储方便、线边码放及拿取收集的方便。如图所示,护具200A设置了一个悬挂孔250A,护具200B设置了一个悬挂孔250B,护具200C设置了一个悬挂孔250C。
[0066]其中,护具200A根据护具形状设置三个磁性件230A,护具200B根据护具形状设置三个磁性件230B,护具200C根据护具形状设置三个磁性件230C,可以根据车身及护具的形状及稳固性的需要增减磁性件230的个数以及调整磁性件230设置的位置。
[0067]并且,考虑到护具对装配的干涉影响等因素,我们又对护具的安装位置附近的装配操作及安装零部件进行统计分析,在车辆的迎宾踏板等地方留有一定空间,可满足加工人在不摘取护具的情况下,顺利的执行安装操作。
[0068]如图3至图5所示,护具200A的底部具有迎宾踏板裁剪区260A,护具200B的底部具有迎宾踏板裁剪区260B,护具200C的底部具有迎宾踏板裁剪区260C。
[0069]将护具200设置于磕碰划伤易发生区域/位置:车辆门槛周边,对车辆100进行防磕碰保护,尽可能的降低了使用护具的成本,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0070]本实用新型的护具为了能够使护具的保护效果更好,外观更加美观大方,对护具的形状进行了与车身被保护区域的随形处理,使得护具与车身更贴服,保护更全面。同时,护具的内层PU发泡材料使用白色,外层PE材料使用淡蓝色,又使得护具观感十足。
[0071]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护具具有以下优点:
[0072]1、材料既不会损伤车漆又保证了一定的刚度,且材料简单,成本低廉,采购方便;
[0073]2、固定方式采用磁点吸附,使用方便,不会影响流水线紧张的生产节拍;
[0074]3、保护区域更具有针对性,护具投入、使用成本更低;
[0075]4、采用随形结构,护具保护效果更好;
[0076]5、美观大方;
[0077]6、存储或码放便捷。
[0078]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护具,所述护具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车身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的形状与所述车身的外形曲面一致,所述护具包括: 磁性件; 贴合层,包括贴合面与第一结合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车身相贴合;以及 保护层,包括外侧面与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第二结合面相结合; 其中,所述磁性件连接在所述外侧面上将所述贴合层和所述保护层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为PU发泡材料,所述保护层为PE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罩住所述磁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对应于所述磁性件的位置具有凹陷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表面具有贴纸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是磁铁,所述护具还包括悬挂孔,所述护具存储时通过所述悬挂孔悬挂码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设置于所述车辆的门槛周边外侧,所述门槛包括位于所述车辆车头一侧的门槛A柱、位于车尾一侧的门槛C柱以及位于所述门槛A柱和所述门槛C柱中间的门槛B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呈L型,设置于所述门槛A柱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呈倒T字型,设置于所述门槛B柱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呈斜一字型,设置于所述门槛C柱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具的底部具有迎宾踏板裁剪区。
【文档编号】B62D65/02GK203391895SQ20132040118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5日
【发明者】赵亮, 杨明渝, 袁文斌, 许瑞 申请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