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斜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03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新型斜躺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斜躺车。该车包括车架、车前轮、车后轮、车把、座垫、变速器、大齿盘和脚踏,及链条。车架是三角形车架。车架包括上管、与上管一端连接后形成锐角的下管、与上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钝角的后上叉、与下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平角的后下叉,及在上管与后上叉的交汇处和下管与后下叉的交汇处之间上设置有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后上叉和后下叉之间形成锐角。座垫安装于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上,座垫是L形座垫。大齿盘设置于靠近上管和下管连接交汇处的下管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时容易发力和加速,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且牢固,及便于维修的效果。
【专利说明】新型斜躺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斜躺车。
【背景技术】
[0002]躺车是自行车的一种。指有靠背支撑部分体重,且蹬踏力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的脚踏车及其它人力驱动的斜躺式车辆。躺车并非一种新鲜事物,早在100年前,法国人查尔斯.莫切特就制造了第一辆躺式自行车。相对于普通自行车而言,躺车的骑行姿势无疑是非常古怪的,但它却有着优异的空气动力性能,较低的车身使风阻更低,从而为骑行者节约了很大一部分体力(尤其在长途旅行中,这种节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另外,由于人的腰部、背部得到了鞍座的有力支撑,使人用力的效率更高。而传统的自行车则会把相当一部分能量浪费在使身体升高上。
[0003]躺车作为一种文化生态,在国外,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一切源于它的环保、健康、舒适等特性,而其中最为受人青睐的,当属它本身结构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崇尚个性、喜爱骑行的朋友大都有机会选择它,并因此滋生出相应的各种活动形式、旅行、竞速、休闲等等,围绕它的各种组织也应运而生。
[0004]尽管躺车看起来如此怪异,但它却是人力工具中速度记录的保持者,其性能相对于传统自行车而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它也是众多长途骑行爱好者的选择,骑过的人们普遍称赞这种车骑行舒适,不会出现普通自行车经常导致的腰痛、颈痛、腕痛、摩擦部位起水泡等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容易发力,速度快,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且牢固,及便于维修的新型斜躺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斜躺车,包括车架、车前轮、车后轮、车把、座垫、变速器、大齿盘和脚踏,及链条。车架是三角形车架,因为三角形是比较牢固的结构。
[0007]车架包括上管、与上管一端连接后形成锐角的下管、与上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钝角的后上叉、与下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平角的后下叉,及在上管与后上叉的交汇处和下管与后下叉的交汇处之间上设置有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后上叉和后下叉之间形成锐角。这样一来,2个锐角和I个钝角就组成三角形车架。
[0008]座垫安装于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端部上。座垫是L形座垫,该L形座垫的靠背可以稍微倾斜20度左右。
[0009]大齿盘设置于靠近上管和下管连接交汇处的下管上。
[0010]由于,大齿盘是安装在靠近上管和下管连接交汇处的下管上,而且座垫中心与大齿盘之间的距离,刚好可以适用使用者伸直脚后的长度。当使用者向前蹬时,会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直至顶到座垫的靠背上,此时使用者的脚是最容易发力的时候。比起现有技术将臀部离开座垫向下踩的发力方式而言,这种顶住座垫后利用脚蹬发力的方式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不但起步容易,而且也很容易加速,实现了起步和加速容易发力的目的。
[0011]另外,在三角形车架上的上管与后上叉的交汇处和下管与后下叉的交汇处之间上增加的的中管,保证了三角形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牢固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垫中心与大齿盘中心的之间的距离是60cm-90cm。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垫中心与大齿盘中心的之间的距离是75cm。由于75cm是最适用大众使用的距离,便于普及和推广。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形座垫上设置有调整靠背倾斜角度的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固定在L形座垫的靠背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叉片上。对于伸缩杆的结构而言,可以采用管套管弹珠卡紧的方式或者管套管锁紧固定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配合L形座垫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变速器是设置于车后轮的车鼓上的内变速花鼓。由于变速器采用内变速花鼓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不但在行进过程可以变换档位进行调速,而且停止时也可自如地变换档位。这与现在有技术中,变换档位时,需要行进一段距离使齿轮交换后才可以进行换档是有区别的,实现了性能稳定的效果。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链条设置于内变速花鼓与大齿盘之间。由于链条是在两点间,距离是最短的,所以解决了因链条太长,增加阻力的缺陷。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链条外套有套体,套体固定于下管上。另外,在下管上还安装有固定上下套体的固定连接件。套体15与固定连接件相互配合作用是保证躺车在受到震动后,链条不会出现大幅的上下摆动,起到固定链条的作用。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把是弧形车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斜躺车,包括车架1、车前轮2、车后轮3、车把4、座垫5、变速器、大齿盘6和脚踏7,及链条8。车架I是三角形车架,因为三角形是比较牢固的结构。
[0022]车架I包括上管9、与上管9 一端连接后形成锐角的下管10、与上管9另一端连接后形成钝角的后上叉11、与下管10另一端连接后形成平角的后下叉12,及在上管9与后上叉11的交汇处和下管10与后下叉12的交汇处之间上设置有延伸到车架I外的中管13,后上叉11和后下叉12之间形成锐角。上述的实际中上管9和下管10没有直接连接,其中它们之间还连接前管(所谓前管就是上管9与下管10交汇的管),这样一来,2个锐角和I个钝角就组成三角形车架。座垫5安装于延伸到车架I外的中管13端部上。锐角是大于0°和小于90° (不包括90° )的角。钝角是大于90°和小于180°的角。平角是一条直线,是在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端点的直线。
[0023]座垫5是L形座垫,该L形座垫的靠背可以稍微倾斜20度左右。大齿盘6设置于靠近上管9和下管10连接交汇处的下管10上。座垫5中心与大齿盘6中心的之间的距离是60cm-90cm,最佳的距离是75cm。L形座垫上设置有调整靠背倾斜角度的伸缩杆14,伸缩杆14 一端固定在L形座垫的靠背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叉片,所谓的后叉片就是后上叉11与后下叉12 —体成形的架体。对于伸缩杆14的结构而言,可以采用管套管弹珠卡紧的方式或者管套管锁紧固定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配合L形座垫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
[0024]变速器是设置于车后轮3的车鼓上的内变速花鼓。变速器采用内变速花鼓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不但在行进过程可以变换档位进行调速,而且停止时也可自如地变换档位。这与现在有技术中,变换档位时需要行进一段距离使齿轮交换后才可以进行换档是有区别的。上述的内变速花鼓一般有3-8个档位可供选择,特别适用于年纪较大的人群,女性、学生以及一些体力状况不佳的人使用。因为使用内变速特别在上坡,上桥、逆风,载物行驶时会感觉很轻松、很舒适,同时可以减少体能的消耗。可以说,享受轻松内变速的最大优点所在。一般外变速装置暴露在外界,容易生锈和碰坏。但内变速器可以避免,整个变速过程在花鼓内部一次完成,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免维修是内变速器的又一大显著优点。作为内变速系统,变速主要装置暗藏在花鼓(后轴)内部,经过多层特殊密封材料保护。所以雨水、灰尘、油垢等无法进入,故无需定期保养,实现了免保养的优点。性能相当稳定,由于外变速都是用比较薄的齿片,而内变速器用的都是比较宽的齿轮,所以寿命要比外变速长很多。另夕卜,实际生产时,也可以采用外变速的方式,由于现在外变速用得很广泛,外变速的成本低。
[0025]链条8设置于内变速花鼓与大齿盘6之间。链条8是在两点间,距离是最短的,所以解决了因链条8太长,增加阻力的缺陷。
[0026]链条8外套有套体15,套体15固定于下管10上。另外,在下管10上还安装有固定上下套体的固定连接件16。套体15与固定连接件16相互配合作用是保证躺车在受到震动后,链条8不会出现大幅的上下摆动,起到固定链条8的作用。车把4是弧形车把。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新型斜躺车,包括车架、车前轮、车后轮、车把、座垫、变速器、大齿盘和脚踏,及链条,所述的车架是三角形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架包括上管、与上管一端连接后形成锐角的下管、与上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钝角的后上叉、与下管另一端连接后形成平角的后下叉,及在上管与后上叉的交汇处和下管与后下叉的交汇处之间上设置有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所述的后上叉和后下叉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的座垫安装于延伸到车架外的中管上;所述的座垫是L形座垫; 所述的大齿盘设置于靠近上管和下管连接交汇处的下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垫中心与大齿盘中心之间的距离是60cm_9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垫中心与大齿盘中心之间的距离是7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座垫上设置有调整倾斜角度的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一端固定在L形座垫的靠背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叉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器是设置于车后轮的车鼓上的内变速花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设置于内变速花鼓与大齿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条外套有套体,所述的套体固定于下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是弧形车把。
【文档编号】B62K3/04GK203567870SQ20132040107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6日
【发明者】黄信灿 申请人:黄信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