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255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减震结构和承重结构,减震结构安装于电动车本体,承重结构连接于电动车本体,减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减震装置和至少两个第二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连接于电动车本体的转向轮,承重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第一承重支架位于电动车本体一端,第二承重支架连接第一承重支架,第二承重支架安装于电动车本体另一端,第二承重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承重梁,第二减震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承重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可装载重物、坚固耐用,且装载货物方便、减震性能安全性能良好、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工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电动车行业迅速发展,二轮电动车以其轻便、灵活、绿色出行和价格实惠等优点倍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现有的二轮电动车大都是为了载人设计制造的,而由于不少城市的交通法规规定电动车不允许带人,那么有些电动车为了节省成本或美观,干脆就没有后座了。且市场上的电动车大都使用塑料件,电动车重量较轻,只具备载人和装载少量较轻物体的能力。
[0003]载物用电动车一般都是三轮、四轮,但是同二轮电动车相比三轮、四轮电动车灵活性差、不便于在狭窄道路上形式,而且具有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减震结构和承重结构。减震结构安装于电动车本体,承重结构连接于电动车本体。减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减震装置和至少两个第二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连接于电动车本体的转向轮。承重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第一承重支架位于电动车本体一端,具体地,第一承重支架位于电动车本体的前端。第二承重支架连接第一承重支架,第二承重支架安装于电动车本体另一端。第二承重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承重梁,加强第二承重支架的承重能力。第二减震装置连接第二承重支架,缓和与衰减了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保护装载物体,有利于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重支架通过螺钉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载物装置。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承重支架通过螺钉或者焊接方式连接有第二载物装置,第二载物装置位于电动车本体的后端。第一载物装置和第二载物装置分列电动车本体两端,使载物用二轮电动车载物时前后平衡,提高安全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承重支架还连接有第三载物装置,第三载物装置位于第二载物装置的下方。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减震装置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承重支架和第二载物装置,使电动车载物时减震性能好。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动车本体的车龙头之间连接有横杠,使电动车载物时加大车龙头的拉力和稳固性,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承重支架安装有支撑架。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为U型结构,电动车载物较重时会发生承重梁结构变形,U型支撑架加强承重梁结构的强度,提高安全性。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重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载重量大,前后载重能保持平衡,减震性能好,安全可靠,灵活便捷,使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载物用二轮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的载物用二轮电动车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包括第一载物装置
1、第一承重支架2、车龙头3、横杠301、第一减震装置401、第二减震装置402、第二承重支架
5、承重梁501,、第二载物装置6、第三载物装置7和支撑架8。其中,该第一载物装置I可以采用铁筐,第一承重支架2、第二承重支架5和承重梁501均可以采用钢管焊接而成,第一减震装置401和第二减震装置402均可以采用减震弹簧,第二载物装置6采用钢管焊接的矩形平面装置、第三载物装置7采用钢管焊接的矩形平面装置和支撑架8采用钢管弯折制成。
[0019]第一承重支架2通过螺钉或焊接方式利用三角支撑连接第二承重支架5。第一承重支架2的上方通过螺钉或焊接方式连接有第一载物装置I,第一载物装置I用于装载货物。
[0020]第二承重支架5前端连接电动车本体和第一承重支架2,第二承重支架5后端通过螺钉或焊接方式连接有第二载物装置6和第三载物装置7,第二载物装置6和第三载物装置7用于装载货物。
[0021]第一减震装置401的上端通过螺钉或焊接连接车龙头3,车龙头3之间连接有横杠301,使电动车载物时加大车龙头的拉力和稳固性,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第一减震装置401下端通过螺钉或焊接连接电动车本体的转向轮。第二减震装置402的两端通过螺钉或焊接分别连接第二承重支架5和第二载物装置6,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减震装置402采用了四根减震器,使电动车空载或载物时减震性更好。
[0022]第二承重支架5通过焊接连接承重梁501,第二承重支架5将第二载物装置6上承载的重量转移到重梁501。第一承重支架2、第二承重支架5和承重梁501分列电动车本体两侧。第一载物装置1、第一承重支架2、第二承重支架5、承重梁501、第二载物装置6、第三载物装置7和支撑架8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具体实施时,采用钢材,成本不高,结构强度好。通过第一承重支架2直接连接第二承重支架5使得电动车载物时前后能保持载重平衡。第三载物装置7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是翻折结构,不需载物时折叠收起节省空间,需要载物时展开,当装载重物时承重梁501有可能向内侧变形,所以在第二承重支架5后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采用U型结构,加强承重梁501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性。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最大载重量远远大于市场上普通的二轮电动车,普通电动车用的制动装置不能满足载物时的安全制动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液压碟刹制动装置,以提高载物时的制动性能,提高安全性。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物用二轮电动车,适合一般家庭和商贩使用,一般家庭或商贩需要运一些不是太重的货物时,普通电动车已经不足以满足该需求,而本实用新型的载重量大大提升,能保持前后平衡,减震性能好,还具有液压碟刹制动装置,以提高载物时的制动性能,提高了安全性,电动车的使用安全可靠,灵活便捷,使用范围广。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减震结构和承重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安装于电动车本体,所述承重结构连接于电动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支架(2)和第二承重支架(5),所述第一承重支架(2)位于电动车本体一端,所述第二承重支架(5)连接第一承重支架(2),所述第二承重支架(2)安装于电动车本体另一端,所述第二承重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承重梁(501),所述减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减震装置(401)和至少两个第二减震装置(402),所述第一减震装置(401)连接于电动车本体的转向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402)连接第二承重支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2)连接有第一载物装置(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支架(5)连接有第二载物装置出),所述第二载物装置(6)位于电动车本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支架(5)还连接有第三载物装置(7),所述第三载物装置(7)位于第二载物装置(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装置(402)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承重支架(5)和第二载物装置(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本体包括车龙头(3),所述车龙头(3)之间连接有横杠(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支架(5)安装有支撑架(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为U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用二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2)和第二承重支架(5)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2J9/00GK203473112SQ20132053339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吕艳超 申请人:何云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