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573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包角扰流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前面板和车门板的驾驶室,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车门板之间设有包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板上设有一个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多块前部高后部低的扰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平头卡车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污染后视镜影响后视野的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
【专利说明】汽车包角扰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平头卡车驾驶室外部的扰流
>J-U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平头卡车的驾驶室的结构大多包括前面板和设在所述前面板两侧的包角板及依次与包角板抵接的车门板、侧围板;所述包角板为单层的钣金件;具有这种结构包角板的驾驶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平头卡车在雨天行驶时,泥水水雾会从前轮飞溅到后视镜上,影响后视野,对行车安全性造成隐患;2、泥水从前轮飞溅至车门和侧围,影响车辆清洁度和乘车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它可以解决平头卡车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污染后视镜影响后视野的问题,提高行车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包括有前面板和车门板的驾驶室,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车门板之间设有包角板,所述包角板上设有一个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多块前部高后部低的扰流板。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包角板具有包角外板部和衬板部;所述包角外板部与设在所述包角外板部上的所述衬板部围合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包角外板部与所述衬板部及所述扰流板连结为一个整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包角板具有包角外板和内板及包角内衬板;所述空气通道由设在所述包角外板上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包角内衬板围合而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扰流板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所述空气通道上,所述扰流板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40度;所述衬板部的内表面与所述车门板板面夹角为0
Irn I
度?7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为弧形板。
[0009]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前方是指本平头卡车前行的方向。
[001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角板上设有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并且在空气通道上自上而下斜置有多块扰流板,扰流板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通过空气动力学分析和实车试验结合得出的最优化技术方案,可使从空气通道通过的气流斜向下吹至前轮,同时气流受包角内衬板的导流帖着车门向后吹,气流压制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避免后视镜被泥水污染影响后视野,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能保持车门、侧围的清洁,提高车辆清洁度和舒适性;
[0012]2、衬板部或包角内衬板的内表面与车门板板面的夹角的角度设为0度?I度,使通过空气通道的气流沿着车门外板和侧围向后吹,从而有效压制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同时能保持车门、侧围的清洁,避免车门和侧围被前轮飞溅气流的泥水水雾污染,提高车辆清洁度和舒适性;
[0013]3、空气通道出口小于入口,起到对流过的气流加速作用,增加对前轮飞溅起来的泥水水雾压制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是图2的A-A处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的左视图。
[0019]图6是图5的B-B处的剖视图。
[0020]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扰流板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所述包角板具有包角外板部和衬板部;所述包角外板部与设在所述包角外板部上的所述衬板部围合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包角外板部和所述衬板部及所述扰流板连结为一个整体。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包括有前面板I和车门板3的驾驶室,在前面板I和车门板3之间设有包角板2,包角板2具有包角外板部2-1、衬板部2-2 ;前面板1、包角板2和车门板3均安装在驾驶室内框架上;在前面板I两侧的包角板2上均设有一个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包角外板部2-1与设在包角外板部2-1上的衬板部2-2部围合成空气通道,在该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四块前部高后部低的扰流板2-3 ;由于空气通道的前开口大于后开口,起到对流过的气流加速作用,增加对前轮飞溅起来的泥水水雾压制效果;本实施在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四块扰流板2-3,四块扰流板2-3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空气通道上,扰流板2-3为弧形板,扰流板2-3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40度,本实施例中,四块自上而下分布的扰流板2-3的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依次为10度,25度,30度和40度;包角外板部2-1和衬板部2-2及扰流板2_3连结为一个整体。如此设置扰流板可使从空气通道通过的气流斜向下吹至前轮,同时气流受包角内衬板的导流帖着车门向后吹;衬板部的内表面与车门板夹角a的角度为0度?7度,本实施例中,a的角度为0度;如此选取可使通过空气通道的气流沿着车门外板和侧围向后吹,如图1、图3中箭头所示;从而有效压制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避免后视镜被泥水污染影响后视野,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能保持车门、侧围的清洁,避免车门和侧围被前轮飞溅气流的泥水水雾污染,提高车辆清洁度和舒适性。
[0024]汽车行驶时,可使从驾驶室两侧空气通道通过的气流斜向下吹至前轮,同时气流受包角内衬板的导流帖着车门向后吹;气流压制前轮飞溅的泥水水雾,避免后视镜被泥水污染影响后视野,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能保持车门、侧围的清洁,提高车辆清洁度和舒适性。另一方面,通过空气通道的气流下吹向前轮,减低了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逆向气流,同时增加汽车的下压力,使汽车行驶时更加平稳,从而减少耗油量。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包括有前面板I和车门板3的驾驶室,在前面板I和车门板3之间设有包角板,包角板包括有包角外板7和内板5及包角内衬板4,包角外板7与前面板I相抵接;包角板上设有一个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由嵌装在包角外板7上的内板5和包角内衬板4围合而成;在该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多块前部高后部低的扰流板;本实施例在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四块扰流板6,四块扰流板6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空气通道上,扰流板为弧形板,四块扰流板6插装在内板5上;扰流板6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40度,本实施例中,四块自上而下分布的扰流板的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依次为10度,25度,30度和40度;包角内衬板4的内表面与车门板3板面夹角a为0度?7度,本实施例中,a的角度为7度;如此选取可使通过空气通道的气流沿着车门外板和侧围向后吹,如图4、图6中箭头所示;其工作原理和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包括有前面板和车门板的驾驶室,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车门板之间设有包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板上设有一个前开口大后开口小的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内斜置有多块前部高后部低的扰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板具有包角外板部和衬板部;所述包角外板部与设在所述包角外板部上的所述衬板部围合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包角外板部与所述衬板部及所述扰流板连结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板具有包角外板和内板及包角内衬板;所述空气通道由设在所述包角外板上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包角内衬板围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所述空气通道上,所述扰流板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40度;所述衬板部的内表面与所述车门板夹角的角度为0度?7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所述空气通道上,所述扰流板两端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40度;所述包角内衬板的内表面与所述车门板板面夹角为0度?7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为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包角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为弧形板。
【文档编号】B62D25/16GK203511788SQ20132057263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莫荣博, 邓聚才, 陈志宁, 江龙, 陶秀春, 张锦宙, 梁海云, 潘林远 申请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