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泥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777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挡泥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罩装置,包括:挡泥罩;连接机构,挡泥罩通过连接机构与工程车辆的车体之间位置可调节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泥罩装置,利用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位置可调地连接,使挡泥罩可以在多个方向进行调节,利于挡泥罩安装在最佳位置,其自身的可调节性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对同类产品的适用性。
【专利说明】挡泥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挡泥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工程车辆中,设置在车轮上方的挡泥罩装置都比较简单,多数都采用普通钢板制作而成,固定方式则是通过螺栓拧紧或者直接焊接在副车架等结构上。此种挡泥罩装置较笨重且欠缺美观。
[0003]此外,有少数采用橡胶制成的挡泥板,橡胶挡泥板通过挡泥罩支撑杆固定在副车架或者底盘上面。然而,由于工程车辆工作的工况和形式路况的特殊性,导致橡胶挡泥板装置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如果采用铝合金,则会导致成本大幅提高。
[0004]更重要的是,无论何种材质的挡泥罩装置,都存在位置连接形式固定、调节受限、无法根据不同的轮胎进行可适应性的调节、通用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罩装置,以解决现有工程车辆上的挡泥罩装置的可调节能力有限、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罩装置,包括:挡泥罩;连接机构,挡泥罩通过连接机构与工程车辆的车体之间位置可调节地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高度调节件,设置有位置固定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高度调节件,设置有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任一高度的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高度调节件与第二高度调节件相连;第一高度调节件和第二高度调节件中的一个与车体相连,另一个与挡泥罩相连。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螺孔;第二连接结构为与第一连接螺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螺孔,第一高度调节件与第二高度调节件之间通过贯穿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的螺栓相连。
[0009]进一步地,第一高度调节件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连接螺孔上方的第一腰形孔,第二连接螺孔的一部分与第一连接螺孔相连,第二连接螺孔的另一部分与第一腰形孔相连。
[0010]进一步地,第一高度调节件的第一端与车体相连,第二端与第二高度调节件的第一端相连,第二高度调节件的第二端与挡泥罩相连。
[0011]进一步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水平调节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第二水平调节件,具有位置固定的第二水平调节结构,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在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的延伸方向上的任一位置与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相配以使第一水平调节件与第二水平调节件相连;水平调节件和第二水平调节件中的一个与第一高度调节件或第二高度调节件相连,另一个与车体相连。
[0012]进一步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为沿水平方延伸的第二腰形孔;第二水平调节结构为第三连接螺孔。[0013]进一步地,第一水平调节件与第二高度调节件构成L形连接件。
[0014]进一步地,连接机构还包括:挡泥罩连接架,具有沿挡泥罩的弯曲方向设置的弧形连接梁,弧形连接梁的两端与挡泥罩位置可调地连接,第一水平调节件或第二水平调节件与弧形连接梁相连。
[0015]进一步地,弧形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上设置有沿弧形连接梁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腰形孔,第二连接臂上设置有沿弧形连接梁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四腰形孔。
[0016]进一步地,弧形连接梁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加强筋。
[0017]进一步地,第二水平调节件通过设置在两端的支撑部与弧形连接梁相连。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罩装置,包括:挡泥罩;连接机构,挡泥罩通过连接机构与工程车辆的车体之间位置可调节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泥罩装置,利用连接机构与车体之间位置可调地连接,使挡泥罩可以在多个方向进行调节,利于挡泥罩安装在最佳位置,其自身的可调节性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对同类产品的适用性。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挡泥罩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一高度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二高度调节件和第一水平调节件构成的L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泥罩装置,该挡泥罩装置包括挡泥罩10 ;为了提高挡泥罩10的通用性,以适应与多种同类型的轮胎上,该挡泥罩装置还包括连接机构30,挡泥罩10通过连接机构30与工程车辆的车体之间位置可调节地连接。
[0028]如图2至图4所示,连接机构30包括第一高度调节件31和第二高度调节件33,第一高度调节件31设置有位置固定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高度调节件33,设置有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任一高度的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与第二高度调节件33相连;第一高度调节件31和第二高度调节件33中的一个与车体相连,另一个与挡泥罩10相连。
[0029]第一高度调节件31和第二高度调节件33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为了节约成本并简化结构,第一高度调节件31和第二高度调节件33采用片状结构。同样,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螺孔31a;第二连接结构为与第一连接螺孔31a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螺孔33a,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与第二高度调节件33之间通过贯穿第一连接螺孔31a和第二连接螺孔33a的螺栓相连。也可以采用挂钩和挂孔的形式,例如,第一连接结构设计为一个位置固定的通孔或吊钩,第二连接结构设计为多个高度不同的挂钩,也可以实现两个高度调节件的连接以及位置调节,但与螺孔和螺栓配合的方式相比,稳定性稍差一些。
[0030]为了进一步地增加连接的稳定性,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连接螺孔31a上方的第一腰形孔31c,第二连接螺孔33a中的一部分与第一连接螺孔31a相连,这些与第一连接螺孔31a相连的螺孔的上方的一部分第一连接螺孔31a与第一腰形孔31c相连。这样,就可以利用两排螺栓实现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与第二高度调节件33之间的连接。
[0031]第一高度调节件31的第一端与车体相连,第二端与第二高度调节件33的第一端相连,第二高度调节件33的第二端与挡泥罩10相连。第一高度调节件31 —端焊接在副车架等受力机构上。
[0032]为了进一步地对挡泥罩的位置进行调节,上述连接机构30还包括:第一水平调节件32和第二水平调节件34,第一水平调节件32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第二水平调节件34,具有位置固定的第二水平调节结构,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在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的延伸方向上的任一位置与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相配以使第一水平调节件32与第二水平调节件34相连;水平调节件32和第二水平调节件34中的一个与第一高度调节件31或第二高度调节件33相连,另一个与车体相连。
[0033]具体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为沿水平方延伸的第二腰形孔32a ;第二水平调节结构为第三连接螺孔34a。
[0034]为了便于加工,简化结构,第一水平调节件32与第二高度调节件33构成L形连接件。
[0035]为了保证挡泥罩1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机构30还包括:挡泥罩连接架,具有沿挡泥罩10的弯曲方向设置的弧形连接梁35,弧形连接梁35的两端与挡泥罩10位置可调地连接,第一水平调节件32或第二水平调节件34与弧形连接梁35相连。
[0036]第二水平调节件34通过设置在两端的支撑部34c与弧形连接梁35相连。
[0037]弧形连接梁3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臂36和第二连接臂37,第一连接臂36上设置有沿弧形连接梁35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腰形孔36a,第二连接臂37上设置有沿弧形连接梁35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四腰形孔37a。实际上,挡泥罩10上也设置有腰形孔(图中未示出),该腰形孔与第一连接臂36的第三腰形孔36a和第二连接臂37的第四腰形孔37a相互配合,能够便于挡泥罩10的位置的调节,使挡泥罩10的安装调节能力大大加强。
[0038]为了增加弧形连接梁35的强度,弧形连接梁3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加强筋35a。
[0039]本实用新型中挡泥板装置的连接机构采用螺栓与螺孔配合的连接方式,安装方便易于调节。挡泥罩可以在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进行调节,利于挡泥罩安装在最佳位置,其自身的可调节性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对同类产品的适用性。挡泥罩可以采用相对较轻的材料制作,既满足使用强度又使挡泥罩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成本较低的优点利于该挡泥罩的推广使用。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泥罩(10); 连接机构(30),所述挡泥罩(10)通过所述连接机构(30)与工程车辆的车体之间位置可调节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 第一高度调节件(31),设置有位置固定的第一连接结构; 第二高度调节件(33),设置有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任一高度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相连;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中的一个与所述车体相连,另一个与所述挡泥罩(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泥罩 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螺孔(31a);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一连接螺孔(31a)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螺孔(33a),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之间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螺孔(31a)和所述第二连接螺孔(33a)的螺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螺孔(31a)上方的第一腰形孔(31c),所述第二连接螺孔(33a)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螺孔(31a)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螺孔(33a)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腰形孔(31c)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的第二端与所述挡泥罩(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0)还包括: 第一水平调节件(32),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调节结构; 第二水平调节件(34),具有位置固定的第二水平调节结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在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的延伸方向上的任一位置与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相配以使所述第一水平调节件(32)与所述第二水平调节件(34)相连; 所述水平调节件(32)和所述第二水平调节件(34)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件(31)或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相连,另一个与所述车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为沿水平方延伸的第二腰形孔(32a); 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为第三连接螺孔(34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水平调节件(32)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件(33)构成L形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0)还包括: 挡泥罩连接架,具有沿所述挡泥罩(10)的弯曲方向设置的弧形连接梁(35),所述弧形连接梁(35)的两端与所述挡泥罩(10)位置可调地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调节件(32)或所述第二水平调节件(34)与所述弧形连接梁(35)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连接梁(3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臂(36)和第二连接臂(37),所述第一连接臂(36 )上设置有沿所述弧形连接梁(35 )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腰形孔(36a),所述第二连接臂(37 )上设置有沿所述弧形连接梁(35 )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四腰形孔(37a)。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连接梁(3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加强筋(35a)。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挡泥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平调节件(34 )通过设置在 两端的支撑部(34c )与所述弧形连接梁(35 )相连。
【文档编号】B62D25/16GK203581142SQ20132075135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国亮, 骆煜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