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为一种节能自行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无法兼备骑行省力、成本低、节能环保各要素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节能自行车,主要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脚踏板,车架的头部上设有把手,所述的车架的中部设有腹腔储气室,车架的尾部设有充气车座;所述的后轮由硅胶带、轮腔气室和马达齿圈连接组成;充气车座与轮腔气室连接,轮腔气室通过空心轴与腹腔储气室连接;所述的马达齿圈内啮合有空气马达和偏心齿轮,空气马达与腹腔储气室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作为动力源,再利用马达驱动自行车前行,不但能源充足,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专利说明】节能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为一种节能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出行工具,使用方便,且无污染。目前常用的自行车的动力源主要是靠人力蹬车,该类自行车结构简单,性价比较高,但该类自行车适用于比较平坦的街道,对于坡度较大的路面,行车吃力,也不适于长期骑行。另外一种常用的自行车是电动自行车,即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蓄电池,利用电能作为自行车行走的驱动力,该类自行车能减轻骑行负担,价格偏贵,且蓄电池的储电能力有限,不适于长时间骑行,且电能成本较高,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无法兼备骑行省力、成本低、节能环保各要素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节能自行车。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节能自行车,主要包括前轮、后轮、车架、脚踏板,车架的头部上设有把手,所述的车架的中部设有腹腔储气室,车架的尾部设有充气车座;所述的后轮由硅胶带、轮腔气室和马达齿圈连接组成;充气车座与轮腔气室连接,轮腔气室通过空心轴与腹腔储气室连接;所述的马达齿圈内啮合有空气马达和偏心齿轮,空气马达与腹腔储气室连接。
[0006]所述的把手处安装有照明灯、照明开关、气压表、控制阀开关和换向阀。
[0007]所述的充气车座包括座鞍和安装于座鞍底部的若干充气泵,充气泵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充气泵与轮腔气室连接。
[0008]所述的充气车座的底部还设有握力发电器和调节管。
[0009]所述的充气泵上还连接有曲柄连杆,曲柄连杆与偏心齿轮、握力发电器连接。
[0010]所述的硅胶带包括外胎和内胎,硅胶带的外胎为橡胶带,,硅胶带的内胎为硅胶管。
[0011 ] 所述的腹腔储气室的后壁上安装有控制阀。
[0012]所述的空气马达内设有净化器,空气马达的进气口与腹腔储气室上的控制阀连接,净化器的出气口与充气泵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主要利用空气能源作驱动力,骑行省力,且适合长时间骑行;
[0015]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空气动力源,与油、电、天然气等有限能源相比,动力源更充足,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16]3、采用车架和轮辐作为储气室,不需增加其余储气装置,结构精简、实用;
[0017]4、能充分利用人体的重力势能为自行车充气,提供行走的动力源;[0018]5、轮腔储气室是利用车轮辐条档位,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增大了后轮的转动惯性动量,加强了车轮的驱动性,解决了辐条车轮扭力损伤辐条和车圈的问题;
[0019]6、利用曲柄连杆带动握力发电器发电,解决了夜间行驶照明的问题;
[0020]7、后轮的内胎采用弹性极好的后壁硅胶,解决了打气补胎的麻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把手(7)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充气车座(4)的主视图;
[0024]图4为充气车座(4)的仰视图;
[0025]图中:1-偏心齿轮、2-曲柄连杆、3-握力发电器、4-充气车座、5-控制阀、6-腹腔储气室、7-把手、8-车架、9-前轮、10-脚踏板、11-硅胶带、12-轮腔气室、13-马达齿圈、14-空气马达、15-空心轴、16-照明灯、17-照明开关、18-气压表、19-控制阀开关、20-换向阀、21-座鞍、22-复位弹簧、23-充气泵、24-调节管、25-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自行车,主要包括前轮9、后轮、车架8、脚踏板10,车架8的头部上设有把手7,所述的车架8的中部设有腹腔储气室6,车架8的尾部设有充气车座4 ;所述的后轮由硅胶带11、轮腔气室12和马达齿圈13连接组成;充气车座4与轮腔气室12连接,轮腔气室12通过空心轴15与腹腔储气室6连接;所述的马达齿圈13内啮合有空气马达14和偏心齿轮1,空气马达14与腹腔储气室6连接。
[0028]如图3、4所示,所述的充气车座4包括座鞍21和安装于座鞍21底部的若干充气泵23,充气泵23上设有复位弹簧22,所述的充气泵23与轮腔气室12连接,通过充气泵23向轮腔气室12内充气。
[0029]所述的空气马达14内设有净化器26,空气马达14的进气口与控制阀5连接,净化器26的出气口与充气泵23连接,使用后的净气可直接回收至充气泵23中利用。
[0030]如图2所示,所述的把手7处安装有照明灯16、照明开关17、气压表18、控制阀开关19、换向阀20。所述的充气车座4的底部还设有握力发电器3和调节管24。握力发电器3供照明灯16使用,通过气压表18监测腹腔储气室6中的气压,通过控制阀开关19控制控制阀5,可调整空气马达14的用气量和气压,通过换向阀20可实现空气马达14的净化器25的净气出口和空气马达14的进气口的切换,根据需要回收净气或利用充气泵23向空气马达14内充气,利用调节管24可调节充气车座4的高低。
[0031]所述的充气泵23上还连接有曲柄连杆2,曲柄连杆2与偏心齿轮I和握力发电器3连接,自行车行走时,马达齿圈13带动偏心齿轮I转动,再将偏心齿轮I的曲线运动利用曲柄连杆2转换为直线运动,使充气泵23充气,同时使握力发电器充电,提供照明。
[0032]所述的硅胶带11包括外胎和内胎,硅胶带11的外胎为橡胶带,,硅胶带11的内胎为硅胶管,轮胎的弹性更佳,减少了打气补胎的麻烦。
[003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0034]充气泵23在人体重力作用下向轮腔气室12内充气,空气经空心轴15进入腹腔储气室6,利用控制阀5和控制阀开关19使空气进入空气马达14使马达运转,因空气马达14与后轮的马达齿圈13啮合,从而带动后轮旋转使自行车行走;后轮旋转时,在偏心轮I和曲柄连杆2的作用下,使充气泵23继续充气,为自行车提供行走能源,同时使握力发电器3充电,提供照明;空气马达14内的空气经净化器25净化后排入充气泵23中,使洁净空气能循环利用。
[0035]初始使用时,可利用辅助设备向腹腔储气室内储气,以提供行走时的初始空气能,也可以采取推行自行车的方式行走一段距离为自行车储备必要的空气后再骑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自行车,主要包括前轮(9)、后轮、车架(8)、脚踏板(10),车架(8)的头部上设有把手(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8)的中部设有腹腔储气室(6),车架(8)的尾部设有充气车座(4);所述的后轮由硅胶带(11)、轮腔气室(12)和马达齿圈(13)连接组成;充气车座(4)与轮腔气室(12 )连接,轮腔气室(12 )通过空心轴(15 )与腹腔储气室(6 )连接;所述的马达齿圈(13)内啮合有空气马达(14)和偏心齿轮(I ),空气马达(14)与腹腔储气室(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7)处安装有照明灯(16)、照明开关(17)、气压表(18)、控制阀开关(19)和换向阀(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车座(4)包括座鞍(21)和安装于座鞍(21)底部的若干充气泵(23),充气泵(23)上设有复位弹簧(22),所述的充气泵(23)与轮腔气室(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车座(4)的底部还设有握力发电器(3)和调节管(2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于:所述的充气泵(23)上还连接有曲柄连杆(2),曲柄连杆(2)与偏心齿轮(I)、握力发电器(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带(11)包括外胎和内胎,硅胶带(11)的外胎为橡胶带,硅胶带(11)的内胎为硅胶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腔储气室(6)的后壁上安装有控制阀(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节能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马达(14)内设有净化器(26),空气马达(14)的进气口与腹腔储气室(6)上的控制阀(5)连接,净化器(26)的出气口与充气泵(23)连接。
【文档编号】B62J6/06GK203612167SQ20132076759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廖满贵 申请人:廖满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