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827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车架,用以改善目前折叠车架所使用的折叠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架包含:一个第一车架,设有一个第一枢接孔及一个导引孔;一个第二车架,设有一个第二枢接孔及一个贯穿孔,该第二车架与该第一车架相互套接;及一个定位模组,具有二个定位块,各该定位块抵接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各该定位块与该第二枢接孔共轴,一个第一锁固件自该第一车架的其中一侧贯穿该第一枢接孔、该第二枢接孔及该二个定位块,并结合至设于该第一车架的另一侧的一个第二锁固件,通过调整该第一锁固件与第二锁固件而能够调节各该定位块抵接在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的作用力,一个弹力限位组件贯穿该贯穿孔,该弹力限位组件的二端对位抵接该导引孔。
【专利说明】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架,尤其是一种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0002]请参照图1、2,揭示一种使用在滑板车的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9,该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9包含结合于滑板车把手构件A的一方管91、固设于滑板车体B的一固定座92及一定位组件93 ;该固定座92由二立板921所构成,各该立板921上设有一枢接孔922及一弧形轨道孔923,且该二立板921的枢接孔922及弧形轨道孔923相对应;该方管91枢接在该二立板921之间,并由该定位组件93穿设该固定座92及方管91而结合固定。其中,各该弧形轨道孔923的二端分别设有一凹入部924,该定位组件93由一快拆螺丝931、一螺帽932、一弹簧933及二定位栓934所构成,该快拆螺丝931自该固定座92的一边贯穿该二定位栓934、该弹簧933及该二立板921,并以该螺帽932由该固定座92的另一边锁接以完成组合,该快拆螺丝931连接有一可枢转的凸轮扳手935,而该二定位栓934分别设有一凸缘936。
[0003]据此,只要扳动该凸轮扳手935,即可利用该凸轮扳手935来拉紧或放松该二定位栓934,使该二定位栓934能随着该方管91的立起或折叠而在该二弧形轨道孔923之间滑移,并因该二定位栓934的凸缘936被压迫入该二弧形轨道孔923 二端的凹入部924而形成固定型态。类似于该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9的一实施例已揭露于中国台湾公告第506383号《滑板车折叠定位构造》专利案当中。
[0004]然而,由于该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9是利用该凸轮扳手935来拉紧或放松该二定位栓934,进而控制该方管91与该固定座92之间是呈可相对枢转状态或是呈结合固定而无法相对枢转状态,但该凸轮扳手935是裸露在滑板车的外侧,且该凸轮扳手935的末端并无任何防勾设计,因此实际使用时常发生因不慎碰撞或勾到物体而扳动该凸轮扳手935的状况,使得组装有该折叠定位构造9的滑板车的使用安全性仍十分令人忧虑。特别是,若将该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9使用在供幼童骑乘的车子(例如幼童脚踏车、滑步车等)时,幼童更可能因为好奇心或觉得有趣而随便扳动该凸轮扳手935以致发生意外。
[0005]有鉴于此,现有的折叠车架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车架,使用时不会因碰撞或勾到物体而使车架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以提升使用安全性。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车架,即便使用在供幼童骑乘的车子,也能防止幼童自己把车架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以减少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0008]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0009]一种折叠车架,包含:一第一车架,前端设有一第一枢接孔及一导引孔,该第一枢接孔及导引孔均贯穿至该第一车架的左、右二侧;一第二车架,后端设有一第二枢接孔及一贯穿孔,该第二枢接孔及贯穿孔均贯穿至该第二车架的左、右二侧,该第二车架的后端与该第一车架的前端相互套接,该第二枢接孔与该第一枢接孔相对位,该贯穿孔与该导引孔相对位;及一定位模组,具有二定位块、一第一锁固件、一第二锁固件及一弹力限位组件,各该定位块抵接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各该定位块与该第二枢接孔共轴,该第一锁固件自该第一车架的其中一侧贯穿该第一枢接孔、该第二枢接孔及该二定位块,并结合至设于该第一车架的另一侧的该第二锁固件,通过调整该第一锁固件与第二锁固件而能够调节各该定位块抵接在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的作用力;该弹力限位组件贯穿该贯穿孔,该弹力限位组件的二端对位抵接该导引孔。
[0010]其中,该导引孔具有相连通的一小径部及二大径部,各该大径部的径宽大于该小径部的径宽,该二大径部设于该小径部的二端。
[0011]其中,该弹力限位组件包含一弹性件及二凸块,该二凸块分别连接该弹性件轴向上的二端,各该凸块的环周面设有一肩部,该凸块的自由端至该肩部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卡掣部,该卡掣部在连接该肩部处的径宽小于该导引孔的大径部的径宽,且大于该导引孔的小径部的径宽,以由各该凸块的卡掣部穿伸于该导引孔的大径部中,及由各该凸块的肩部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或是由各该凸块的卡掣部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及穿伸于该导引孔的小径部中。
[0012]其中,该弹力限位组件另设有一轴管,该轴管贯穿该第二车架的贯穿孔,该轴管凸伸穿出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而不接触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该弹性件容置于该轴管中。
[0013]其中,该二凸块连接该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该轴管中。
[0014]其中,各该定位块具有一内环及一外环,该内环设于该外环中并与该外环共轴,该内环及该外环的一端面由一抵接面相连接,该内环的另一端面凸伸穿出该外环的另一端面;各该定位块由该内环凸伸穿出该外环的端面穿入该第二枢接孔,该外环的端面抵接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该抵接面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
[0015]其中,该第一锁固件具有一端头及一杆身,该第一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杆身的一端,该杆身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该第二锁固件具有一端头及一外螺纹部,该第二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外螺纹部的一端,该第二锁固件的外螺纹部与该第一锁固件的内螺纹相互螺合。
[0016]其中,该第二车架包含一套管部及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的前端结合于该套管部的外周面,该第二枢接孔及贯穿孔设于该枢接部的后端,并贯穿至该枢接部的左、右二侧。
[0017]其中,该第一车架的顶部设有一坐垫结合部,该第一车架的前端设有一套接口,该第一车架的第一枢接孔及导引孔较邻近该套接口而较远离该坐垫结合部,该第二车架由该枢接部的后端穿入该第一车架的套接口。
[0018]其中,该第一车架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内部的一开口。
[0019]上述的折叠车架,还可以另包含二第三车架及二固位模组;该第一车架的后端二侧分别设有一延伸部,各该延伸部设有一第三枢接孔及一卡掣穿孔;各该第三车架的一端设有一第四枢接孔及一开孔,该二第三车架分别结合于对应的延伸部,该第四枢接孔与该第三枢接孔相对位,该开孔与该卡掣穿孔相对位;各该固位模组包含一第三锁固件、一第四锁固件及一弹性限位组件,该第三锁固件自该第一车架上对应的延伸部内侧贯穿该第三枢接孔及该第三车架的第四枢接孔,并供该第四锁固件从该延伸部外侧锁接结合;该弹性限位组件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内,该弹性限位组件的一端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的开孔,并伸入对应的延伸部的卡掣穿孔以形成卡掣。
[0020]其中,各该固位模组另包含一卡块及一卡钩,该卡块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外侧,该卡块具有一斜面及一挡止面,该卡块的斜面由该卡块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的外表面斜向延伸,该卡块的挡止面由该卡块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的外表面垂直延伸;该第一车架的顶部设有一坐垫结合部,该坐垫结合部结合有一坐垫,该卡钩设于该坐垫的内表面的侧端缘,该卡钩具有一斜面及一挡止面,该卡钩的斜面的一端缘连接该坐垫的内表面,该卡钩的挡止面的一端缘连接该坐垫的外表面,该卡钩的挡止面抵接该卡块的挡止面。
[0021]其中,该弹性限位组件包含一弹性件及一凸块,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连接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轴向上的一端,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的环周面设有一肩部,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的自由端至该肩部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卡掣部;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由该肩部抵接该第三车架的内壁,及由该卡掣部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的开孔。
[0022]其中,该弹性限位组件另设有一管座,该管座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内,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容置于该管座中。
[0023]其中,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连接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该管座中。
[0024]其中,该第三锁固件具有一端头及一杆身,该第三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第三锁固件的杆身的一端,该第三锁固件的杆身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该第四锁固件具有一端头及一外螺纹部,该第四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第四锁固件的外螺纹部的一端,该第四锁固件的外螺纹部与该第三锁固件的内螺纹相互螺合。
[0025]据此,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使用时不会因碰撞或勾到物体而使车架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以提升使用安全性;此外,即便使用在供幼童骑乘的车子,也能防止幼童自己把车架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以减少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一种具有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的滑板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种现有的折叠定位构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呈展开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7:图6中7-7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产生相对枢转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呈折收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呈展开状态时的局部透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图12中13-13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呈折收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15:图1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41]【符号说明】
[0042]I第一车架 11坐垫结合部 12开口13车轮枢接部
[0043]14套接口 15第一枢接孔 16导引孔161小径部
[0044]162大径部 17延伸部171第三枢接孔 172卡掣穿孔
[0045]2第二车架 21套管部22枢接部221第二枢接孔
[0046]222贯穿孔 3定位模组31定位块311内环
[0047]312外环 313抵接面32第一锁固件 321端头
[0048]322杆身 323内螺纹33第二锁固件 331端头
[0049]332外螺纹部34弹力限位组件 341弹性件342凸块
[0050]343肩部 344卡掣部345轴管4第三车架
[0051]41第四枢接孔 42开孔43车轮枢接部 5固位模组
[0052]51第三锁固件 511端头 512杆身513内螺纹
[0053]52第四锁固件 521端头 522外螺纹部 53弹性限位组件
[0054]531弹性件 532凸块533肩部534卡掣部
[0055]535管座 54卡块 541斜面542挡止面
[0056]55卡钩551斜面 552挡止面B脚踏板
[0057]C踏板收纳架D叉架 F前轮H握持部
[0058]P轴杆 R后轮S坐垫
[0059]〔习用〕
[0060]9折叠定位构造91方管 92固定座 921立板
[0061]922枢接孔 923弧形轨道孔924凹入部93定位组件
[0062]931快拆螺丝932螺帽 933弹簧934定位栓
[0063]935凸轮扳手936凸缘 A滑板车把手构件 B滑板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65]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的第一实施例,该折叠车架大致上包含一第一车架1、一第二车架2及一定位模组3,以由该定位模组3限制该第一车架I与第二车架2可相对枢转与否。
[0066]其中,该折叠车架可以为任何的结构型态及尺寸,就结构型态而言,该折叠车架可以是脚踏车、滑板车、滑步车等不同车款的车体基架;及,该折叠车架可以是二轮车体基架、三轮车体基架,或其他结构型态的车体基架;另就尺寸而言,该折叠车架可以是供一般成人使用的车体基架,也可以是供幼童使用的小型车体基架。是以,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是可依照使用需求而予以调整,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兹举作为幼童二轮滑步车的折叠车架为例进行说明。
[0067]请参照图3、4,该第一车架I的顶部设有一坐垫结合部11,以供设置一坐垫S,该第一车架I的底部则设有一连通至内部的开口 12 ;该第一车架I的后端设有一车轮枢接部13,以供枢接一后轮R ;该第一车架I的前端设有一套接口 14,以供套合该第二车架2,该第一车架I的前端另设有一第一枢接孔15及一导引孔16,该第一枢接孔15及导引孔16较邻近该套接口 14而较远离该坐垫结合部11,且该第一枢接孔15及导引孔16均贯穿至该第一车架I的左、右二侧。其中,请配合参照图5,该导引孔16具有相连通的一小径部161及两个大径部162,该导引孔16的小径部161概呈四分之一弧形,各该大径部162的径宽大于该小径部161的径宽,该二大径部162设于该小径部161的两端。
[0068]请参照图4、5,该第二车架2包含一套管部21及一枢接部22,该套管部21可供一轴杆P贯穿,该轴杆P的一端设有一握持部H以供使用者握持,该轴杆P的另一端设有一叉架D以供枢接一前轮F。该枢接部22的前端结合于该套管部21的外周面,该枢接部22的后端设有一第二枢接孔221及一贯穿孔222,该第二枢接孔221及贯穿孔222均贯穿至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的左、右二侧;该第二车架2由该枢接部22的后端穿入该第一车架I的套接口 14,并使该第二枢接孔221与该第一枢接孔15相对位,及使该贯穿孔222与该导引孔16相对位。
[0069]请参照图5?7,该定位模组3包含二定位块31、一第一锁固件32及一第二锁固件33,各该定位块31具有一内环311及一外环312,该内环311设于该外环312中并与该外环312共轴,该内环311及该外环312的一端面由一抵接面313相连接,该内环311的另一端面凸伸穿出该外环312的另一端面;该二定位块31分别设于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外表面与该第一车架I的套接口 14内表面之间,各该定位块31由该内环311凸伸穿出该外环312的端面穿入该枢接部22的第二枢接孔221,使各该定位块31与该第二枢接孔221共轴,另由该外环312的端面抵接该枢接部22的外表面,及由该抵接面313抵接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
[0070]该第一锁固件32自该第一车架I的其中一侧(例如左侧)贯穿该第一车架I的第一枢接孔15、该第二车架2的第二枢接孔221及该二定位块31,并结合至设于该第一车架I的另一侧(例如右侧)的该第二锁固件33 ;举例而言,该第一锁固件32可以是一具有外螺纹的螺丝,该第二锁固件33则对应为一螺帽,或者如本实施例的图式所示,使该第一锁固件32为一具有内螺纹的螺丝,该第二锁固件33则对应为一具有外螺纹的螺丝。详言之,该第一锁固件32具有一端头321及一杆身322,该端头321连接在该杆身322的一端,该杆身322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323 ;该第二锁固件33具有一端头331及一外螺纹部332,该端头331连接在该外螺纹部332的一端,该外螺纹部332可与该第一锁固件32的内螺纹323相互螺合,并由该第二锁固件33与第一锁固件32之间的螺合长度控制该二端头321、331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该第一车架I与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能否相对枢转(容后详述)。
[0071]该定位模组3另包含一弹力限位组件34,该弹力限位组件34贯穿该第二车架2的贯穿孔222,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时,该弹力限位组件34的二端在该第一车架I的导引孔16的小径部161中产生相对位移,并于对位至该导引孔16的大径部162时,凸伸穿出该第一车架I的外表面,使该弹力限位组件34与该第一车架I形成卡掣。在本实施例中,该弹力限位组件34可包含一弹性件341及二凸块342,该弹性件341可产生轴向的弹性变形,例如为一压缩弹簧,该二凸块342分别连接该弹性件341轴向上的二端,各该凸块342的环周面设有一肩部343,该凸块342的自由端(不与弹性件341连接的一端为自由端)至该肩部343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卡掣部344,该卡掣部344在连接该肩部343处的径宽略小于该导引孔16的大径部162的径宽,而大于该导引孔16的小径部161的径宽。
[0072]此外,该弹力限位组件34较佳另设有一轴管345,该轴管345贯穿该第二车架2的贯穿孔222,该轴管345凸伸穿出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的外表面,而不接触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该轴管345的内径略大于该弹性件341的外径,使该弹性件341容置于该轴管345中,以避免该弹性件341在产生轴向弹性变形时发生挫曲(buckling)现象;又,该二凸块342连接该弹性件341的端部较佳亦维持容置于该轴管345中,以确保该二凸块342仅沿该弹性件341的轴向产生位移。
[0073]据由前述结构,该折叠车架呈现如图6所示的展开状态时,请同时配合参照图5、7,该定位模组3的二凸块342分别由其卡掣部344卡掣于该导引孔16的其中一大径部162中,且使用者可旋紧该第二锁固件33,使该第一锁固件32的端头321与该第二锁固件33的端头331尽量靠近,以借助该二端头321、331迫使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将该二定位块31夹紧,令各该定位块31的抵接面313紧抵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及各该定位块31的外环312的端面紧抵该枢接部22的外表面,致使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无法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
[0074]欲折收该折叠车架时,使用者只要旋松该第二锁固件33,使该第二锁固件33与第一锁固件32之间的螺合长度变短,即增加该第一锁固件32的端头321与该第二锁固件33的端头331之间的距离,使该第二锁固件33的端头331不再紧抵该第一车架I的外表面,令该二定位块31仅接触但不再紧抵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及该枢接部22的外表面;如此一来,使用者只要扳动该第一车架I或该第二车架2,即可使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产生枢转。
[0075]其中,由于各该凸块342的卡掣部344呈弧形,故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时,可直接由该第一车架I的导引孔16的大径部162的端缘对各该凸块342的卡掣部344施力,使该二凸块342缩入以共同压缩该弹性件341,使该弹力限位组件34能在该导引孔16的小径部161中产生相对位移,由各该凸块342的卡掣部344抵接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及仅局部穿伸于该导引孔16的小径部161中(如图8所示);直至该二凸块342对位至该导引孔16的另一大径部162时,借助该弹性件341的弹性复位以推抵该二凸块342位移,使该二凸块342的肩部343再度抵接该第一车架I的内表面,及该二凸块342的卡掣部344穿伸于该导引孔16的大径部162中,以与该第一车架I形成卡掣。随即由使用者再度旋紧该第二锁固件33,使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无法再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并使该折叠车架呈现如图9所示的折收状态。
[0076]参见图9所示,该折叠车架呈折收状态时,该第一车架I底部的开口 12还可供藏收局部的前轮F,以更进一步地缩减组装有车轮的该折叠车架折收后的体积。相对地,欲使该折叠车架从折收状态回复至展开状态时,只要旋松该第二锁固件33,并反向扳动该第一车架I或该第二车架2,就能使该第二车架2的枢接部22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产生枢转,并于该二凸块342对位回原先的大径部162时,再旋紧该第二锁固件33即可;是以,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欲改变折叠状态时,只要旋松或旋紧该第二锁固件33即可,并不需要将该第二锁固件33整个卸除,故使用操作的便利性极佳。
[0077]请参照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选择以作为幼童三轮滑步车的折叠车架为例进行说明,该折叠车架可组装一前轮F及二后轮R。在本实施例中,该折叠车架大致上包含一第一车架1、一第二车架2、一定位模组3、二第三车架4及二固位模组5。该前轮F组装于该第二车架2 ;其中一个后轮R组装于其中一个第三车架4,另一个后轮R组装于另一个第三车架4。该定位模组3可限制该第二车架2是否可相对该第一车架I枢转;该二固位模组5则可分别限制对应的第三车架4是否可相对该第一车架I枢转。
[0078]请参照图10、11,该第一车架I的结构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除了上述的坐垫结合部11、开口 12、套接口 14、第一枢接孔15及导引孔16以外,另于该第一车架I的后端二侧分别设有一延伸部17,以供结合该二第三车架4。各该延伸部17设有一第三枢接孔171及一卡掣穿孔172。
[0079]该第二车架2的结构亦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除了上述的套管部21及枢接部22以外,枢接于该叉架D的前轮F另可以在轴心二侧分别卡掣结合一脚踏板B,该套管部21上也可以设置一踏板收纳架C,用以放置自该前轮F的轴心二侧拆卸下来的该二脚踏板B。
[0080]该定位模组3的结构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该定位模组3可限制该第一车架I与第二车架2之间是否可相对枢转,以将该第一车架I与第二车架2折叠成如图14所示的折收状态时。其中该定位模组3的细部结构及动作说明均已载明于上,于此不再赘述。
[0081]较重要的是,请参照图11、12,本实施例的折叠车架设有该二第三车架4,各该第三车架4的一端设有一第四枢接孔41及一开孔42,该二第三车架4分别结合于对应的延伸部17,并使该第四枢接孔41与该第三枢接孔171相对位,及使该开孔42与该卡掣穿孔172相对位。各该第三车架4的另一端设有一车轮枢接部43,以供枢接该后轮R。
[0082]请参照图11、13,各该固位模组5包含一第三锁固件51及一第四锁固件52,该第三锁固件51自该第一车架I上对应的延伸部17内侧贯穿该第三枢接孔171及该第三车架
4的第四枢接孔41,并供该第四锁固件52从该延伸部17外侧锁接结合。举例而言,该第三锁固件51可以是一具有外螺纹的螺丝,该第四锁固件52则对应为一螺帽,或者如本实施例的图式所示,使第三锁固件51为一具有内螺纹的螺丝,该第四锁固件52则对应为一具有外螺纹的螺丝。详言之,该第三锁固件51具有一端头511及一杆身512,该端头511连接在该杆身512的一端,该杆身512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513 ;该第四锁固件52具有一端头521及一外螺纹部522,该端头521连接在该外螺纹部522的一端,该外螺纹部522可与该第三锁固件51的内螺纹513相互螺合,并由该第四锁固件52与第三锁固件51之间的螺合长度控制该二端头511、521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对应的第三车架4是否可相对该第一车架I枢转(容后详述)。
[0083]各该固位模组5另包含一弹性限位组件53,该弹性限位组件53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4内,该弹性限位组件53的一端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4的开孔42,并伸入对应的延伸部17的卡掣穿孔172以形成卡掣。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限位组件53可包含一弹性件531及一凸块532,该弹性件531可产生轴向的弹性变形,例如为一压缩弹簧,该凸块532连接该弹性件531轴向上的一端,该凸块532的环周面设有一肩部533,该凸块532的自由端至该肩部533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卡掣部534 ;该凸块532由该肩部533抵接该第三车架4的内壁,及由该卡掣部534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4的开孔42。
[0084]此外,该弹性限位组件53还可以另设有一管座535,该管座535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4内,该管座535的内径略大于该弹性件531的外径,该弹性件531容置于该管座535中,以避免该弹性件531在产生轴向弹性变形时发生挫曲现象;又,该凸块532连接该弹性件531的端部较佳亦维持容置于该管座535中,以确保该凸块532仅沿该弹性件531的轴向产生位移。
[0085]请参照图11、12,各该固位模组5另可以包含一^^块54及一^^钩55。该卡块54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4外侧,该卡块54可选择以粘合、锁接、卡扣等方式结合至该第三车架4,或是一体连接于该第三车架4。请配合参照图15,该卡块54具有一斜面541及一挡止面542,该斜面541由该卡块54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4的外表面斜向延伸,以导引该卡钩55从该第三车架4的外表面滑移至该卡块54的顶部。该挡止面542则由该卡块54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4的外表面垂直延伸,使该卡钩55从该卡块54的顶部滑移至该挡止面542后,难以再反向滑移回到该卡块54的顶部。其中,该斜面541及挡止面542可以在该卡块54的顶部相连接,或是由一平面相间隔。
[0086]在本实施例中,与该卡块54相互卡掣的该卡钩55可选择设于结合在该第一车架I的坐垫S,且该卡钩55设于该坐垫S的内表面的侧端缘,该卡钩55具有一斜面551及一挡止面552,该斜面551的一端缘连接该坐垫S的内表面,该挡止面552的一端缘则连接该坐垫S的外表面,该斜面551及挡止面552的另一端缘可以相连接,或是由一平面相间隔。据此,该卡块54的斜面541可相对于该卡钩55的斜面551滑移,并于该卡钩55从该卡块54的顶部滑移至该挡止面542后,由该卡钩55的挡止面552抵接该卡块54的挡止面542,使该卡块54与该卡钩55相互卡掣而不易反向滑移。
[0087]据由前述结构,该折叠车架呈现如图10、12所示的展开状态时,请同时配合参照图13,各该固位模组5的凸块532由其卡掣部534卡掣于对应的第三车架4的开孔42,且使用者可旋紧该第四锁固件52,使该第三锁固件51的端头511与该第四锁固件52的端头521尽量靠近,以由该二端头511、521迫使该第三车架4紧抵于该第一车架I的延伸部17,致使该第三车架4无法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
[0088]欲折收该折叠车架时,针对该第二车架2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及定位的细节,均详述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于此不再赘述;而针对该二第三车架4的折收,使用者只要旋松该第四锁固件52,使该第四锁固件52与第三锁固件51之间的螺合长度变短,即增加该第三锁固件51的端头511与该第四锁固件52的端头521之间的距离,使该第四锁固件52的端头521不再紧抵该第三车架4的外表面,令该第三车架4仅接触但不再紧抵于该第一车架I的延伸部17 ;如此一来,使用者只要扳动该第一车架I或该第三车架4,即可使该第三车架4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产生枢转,使该折叠车架呈现如第14图所示的折收状态。
[0089]其中,由于该凸块532的卡掣部534呈弧形,故该第三车架4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时,可直接由该第一车架I的卡掣穿孔172的端缘对该凸块532的卡掣部534施力,使该凸块532压缩该弹性件531及缩入该第三车架4的开孔42中。另一方面,请参照图15,该第三车架4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时,设于该第三车架4的该卡块54可由其斜面541相对于该卡钩55的斜面551滑移,并于该卡钩55从该卡块54的顶部滑移至该挡止面542后,由该卡钩55的挡止面552抵接该卡块54的挡止面542,使该卡块54与该卡钩55相互卡掣而不易反向滑移。请参照图13、14,随即由使用者再度旋紧该第四锁固件52,使该第三车架4无法再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枢转。
[0090]相对地,欲使该折叠车架从折收状态回复至展开状态时,只要旋松该第四锁固件52,并施力反向扳动该第一车架I或该第三车架4,就能使该卡钩55产生些许的弹性变形,以解除该卡块54与该卡钩55之间的卡掣状态,令该第三车架4可相对于该第一车架I产生枢转,并于该凸块532再度穿伸入该卡掣穿孔172时,再旋紧该第四锁固件52即可。
[009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只有在旋松该第二锁固件时才能使该第二车架相对于该第一车架产生枢转,而该第二锁固件与该第一锁固件是以螺合方式稳固结合,且仅以小体积的端头裸露于该第一车架的外表面,故可确保使用时不会因碰撞或勾到物体而使该第二锁固件被旋松,进而确保该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不会一次性地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达到大幅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0092]此外,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即便使用在供幼童骑乘的车子(例如幼童脚踏车、滑步车等),也能因为幼童没有能力使用工具来旋松或旋紧该第二锁固件,进而有效防止幼童自己把车架变成可枢转折叠的状态,有助减少发生不必要的意外而提升使用安全性。
[0093]又,当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为三轮车架时,还可借助二固位模组,将组装二后轮的二第三车架也予以折收及定位,达到更进一步缩减折收后体积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第一车架,前端设有一个第一枢接孔及一个导引孔,该第一枢接孔及导引孔均贯穿至该第一车架的左、右两侧; 一个第二车架,后端设有一个第二枢接孔及一个贯穿孔,该第二枢接孔及贯穿孔均贯穿至该第二车架的左、右两侧,该第二车架的后端与该第一车架的前端相互套接,该第二枢接孔与该第一枢接孔相对位,该贯穿孔与该导引孔相对位;及 一个定位模组,具有两个定位块、一个第一锁固件、一个第二锁固件及一个弹力限位组件,各该定位块抵接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各该定位块与该第二枢接孔共轴,该第一锁固件自该第一车架的其中一侧贯穿该第一枢接孔、该第二枢接孔及该两个定位块,并结合至设于该第一车架的另一侧的该第二锁固件,通过调整该第一锁固件与第二锁固件而能够调节各该定位块抵接在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及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的作用力;该弹力限位组件贯穿该贯穿孔,该弹力限位组件的两端对位抵接该导引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孔具有相连通的一个小径部及两个大径部,各该大径部的径宽大于该小径部的径宽,该两个大径部设于该小径部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弹力限位组件包含一个弹性件及两个凸块,该两个凸块分别连接该弹性件轴向上的两端,各该凸块的环周面设有一个肩部,该凸块的自由端至该肩部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个卡掣部,该卡掣部在连接该肩部处的径宽小于该导引孔的大径部的径宽,且大于该导引孔其他部位的径宽,各该凸块的卡掣部能够穿伸于该导引孔的大径部中及各该凸块的肩部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或是各该凸块的卡掣部能够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及穿伸于该导引孔的小径部中;该弹力限位组件另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贯穿该第二车架的贯穿孔,该轴管凸伸穿出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而不接触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该弹性件容置于该轴管中;该两个凸块连接于该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该轴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各该定位块具有一个内环及一个外环,该内环设于该外环中并与该外环共轴,该内环及该外环的一个端面由一个抵接面相连接,该内环的另一个端面凸伸穿出该外环的另一个端面;各该定位块借助该内环凸伸穿出该外环的端面穿入该第二枢接孔,该外环的端面抵接该第二车架的外表面,该抵接面抵接该第一车架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锁固件具有一个端头及一个杆身,该第一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杆身的一端,该杆身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该第二锁固件具有一个端头及一个外螺纹部,该第二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外螺纹部的一端,该第二锁固件的外螺纹部与该第一锁固件的内螺纹相互螺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车架包含一个套管部及一个枢接部,该枢接部的前端结合于该套管部的外周面,该第二枢接孔及贯穿孔设于该枢接部的后端,并贯穿至该枢接部的左、右两侧;该第一车架的顶部设有一个坐垫结合部,该第一车架的前端设有一个套接口,该第一车架的第一枢接孔及导引孔较邻近该套接口而较远离该坐垫结合部,该第二车架由该枢接部的后端穿入该第一车架的套接口 ;该第一车架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内部的一个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两个第三车架及两个固位模组;该第一车架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延伸部,各该延伸部设有一个第三枢接孔及一个卡掣穿孔;各该第三车架的一端设有一个第四枢接孔及一个开孔,该两个第三车架分别结合于对应的延伸部,该第四枢接孔与该第三枢接孔相对位,该开孔与该卡掣穿孔相对位;各该固位模组包含一个第三锁固件、一个第四锁固件及一个弹性限位组件,该第三锁固件自该第一车架上对应的延伸部内侧贯穿该第三枢接孔及该第三车架的第四枢接孔,并供该第四锁固件从该延伸部外侧锁接结合;该弹性限位组件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内,该弹性限位组件的一端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的开孔,并能够伸入对应的延伸部的卡掣穿孔以形成卡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各该固位模组另包含一个卡块及一个卡钩,该卡块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外侧,该卡块具有一个斜面及一个挡止面,该卡块的斜面由该卡块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的外表面斜向延伸,该卡块的挡止面由该卡块的顶部向该第三车架的外表面垂直延伸;该第一车架的顶部设有一个坐垫结合部,该坐垫结合部结合有一个坐垫,该卡钩设于该坐垫的内表面的侧端缘,该卡钩具有一个斜面及一个挡止面,该卡钩的斜面的一端缘连接该坐垫的内表面,该卡钩的挡止面的一端缘连接该坐垫的外表面,该卡钩的挡止面能够抵接该卡块的挡止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限位组件包含一个弹性件及一个凸块,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连接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轴向上的一端,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的环周面设有一个肩部,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的自由端至该肩部之间呈弧形以形成一个卡掣部;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由该肩部抵接该第三车架的内壁,及由该卡掣部凸伸穿出该第三车架的开孔;该弹性限位组件另设有一个管座,该管座设于对应的第三车架内,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容置于该管座中;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凸块连接于该弹性限位组件的弹性件的端部容置于该管座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锁固件具有一个端头及一个杆身,该第三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第三锁固件的杆身的一端,该第三锁固件的杆身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该第四锁固件具有一个端头及一个外螺纹部,该第四锁固件的端头连接在该第四锁固件的外螺纹部的一端,该第四锁固件的外螺纹部与该第三锁固件的内螺纹相互螺合。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4137244SQ201420445721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吴同乔 申请人:同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