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80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包括后围内板和固定在后围内板外侧的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左右两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有向外凸出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所述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包括端板、顶板、与顶板两侧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一端与后围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后围后端保护支架避免了碰撞力直接作用在汽车后围上,又增大了受力面积,提高了汽车后围的耐碰撞性能,而在后围外板上设置外板凸面,增大了后围内板与后围外板之间的空腔大小,缓冲了碰撞力,进一步提高了耐碰撞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而作为碰撞过程中发挥主要吸能保护作用的汽车后围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国标法规《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规定车辆后围需要有足够的耐碰撞性,通常在车身生产试验中采用规定的碰撞器来对车身后围进行碰撞实验。为满足这一国际法规定,一般车辆通过改变汽车后围的结构来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但这样会导致大量的成本,且不易于生产。因此,在不改变后围总成已有结构的基础上,使车身满足后部低速碰撞中左、右端角碰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它在汽车后外外板两端各增设一个与碰撞器高度对应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增大了受力接触面积,并通过力传递作用减小了汽车后围的碰撞力,增加了后围的耐碰撞性,且成本低廉,易于生产。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包括后围内板和固定在后围内板外侧的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外板左右两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有向外凸出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所述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包括端板、顶板、与顶板两侧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一端与后围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后围外板两端的板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外板凸面,所述的外板凸面与后围内板之间形成空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顶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上部焊接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左侧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左弯折形成左侧焊接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右侧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右弯折形成右侧焊接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焊接板与后围外板之间焊接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焊接板与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通过三层点焊方式焊接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右侧焊接板与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通过三层点焊方式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自焊接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后围外板两端各设置一个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高度位置与碰撞器相对应,在在碰撞器碰撞汽车尾部时,碰撞力首先作用在后围后端保护支架上,然后通过后围后端保护支架传递给汽车后围。这样设置增大了与碰撞器接触的面积,又通过力传递作用将碰撞力传递到汽车后围上,减小了汽车后围所受碰撞力,提高了车辆后围的耐碰撞性能。将传统后围外板两端的板面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凸面,增大了与后围内板之间的空腔大小,进一步起到分散减小碰撞作用力,提高耐碰撞性能的作用。后围后端保护支架与后围内板、外板采用三成焊,结构牢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本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立体图;
[0017]图4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另一角度立体图;
[0018]图5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安装不意图;
[0019]图6为碰撞器与本实用新型作用断面图;
[0020]图中:1一汽车后围,2—后围后端保护支架,3—后围内板,4一后围外板,5—外板凸面,6—端板,7—顶板,8—左侧板,9一右侧板,10一上部焊接板,11一左侧焊接板,12一右部焊接板,13—碰撞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2]如图1和2所不,本实用新型包括汽车后围1和固定在汽车后围1上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汽车后围1由内侧的后围内板3和与后围内板3焊接连接的后围外板4,后围外板4位于外侧。后围外板4左右两端靠近底部处各固定有一个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传统后围外板4与后围内板3之间有一定的空腔,但空腔比较小。为了增大空腔的大小,本实用新型在后围外板4板面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即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的上方向外凸出形成外板凸面5,外板凸面5与后围内板3之间形成更大的空腔。
[0023]如图3和4所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由端板6、顶板7、左侧板8和右侧板9组成,左侧板8和右侧板9分别与顶板7的左右两侧通过自焊接的方式连接,端板6与顶板7、左侧板8和右侧板9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端板6与左右侧板为一体件,通过同一块板材弯折而成。顶板7在与后围外板4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一个上部焊接板10,左侧板在与后围外板4连接的一端向左弯折,形成一个左侧焊接板11,右侧板在与后围外板4连接的一端向右弯折,形成一个右侧焊接板12。本实施例中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不包括底板,但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在顶板下再设置底板,也可将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结构设置成其它空腔结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除了能够安装在汽车后围上,还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前围上。
[0024]如图5所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的上部焊接板10与后围外板4之间通过点焊方式焊接,左侧焊接板11、右侧焊接板12与后围内板3和后围外板4之间通过三层点焊方式焊接。如图6所不,碰撞器13与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相对应,在碰撞时,碰撞力首先作用在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上,然后才传递到后面的汽车后围1上。相比较传统的车辆而言,碰撞力不会直接作用在汽车后围上,而且碰撞面积因为后围后端保护支架2的设置变得更大,作用在汽车后围1上的碰撞力会相对较小。而外板凸面5相比较传统的后围外板4平面的结构,扩大了后围内板3与后围外板4之间的空腔大小,更好的缓冲了碰撞作用力,进一步的提高了汽车的耐碰撞性能。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包括后围内板和固定在后围内板外侧的后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外板左右两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有向外凸出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所述的后围后端保护支架包括端板、顶板、与顶板两侧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顶板、左侧板、右侧板一端与后围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外板两端的板面中部向外凸出,形成外板凸面,所述的外板凸面与后围内板之间形成空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顶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上部焊接板。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左侧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左弯折形成左侧焊接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后端保护支架的右侧板与后围外板连接的一端向右弯折形成右侧焊接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焊接板与后围外板之间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焊接板与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通过三层点焊方式焊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焊接板与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通过三层点焊方式焊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耐碰撞的汽车后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自焊接连接。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4110169SQ20142056414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文 , 彭亮亮, 饶成, 姜勇, 何建宁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