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8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包括加速座和转把,在转把上设有拉索槽;在转把位于拉索槽所在端圆周上安装有长条状铁片,加速座将转把上的拉索槽和铁片罩住,在加速座孔壁上安装有与铁片对应的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控制器连接。加速座由相对开口的上壳和下壳构成,上壳或下壳上设有定位销,手把管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本把手在传统摩托车把手结构上改进而成且改动小,不管是电动还是油动的加速都直接通过转动转把实现,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速模式。本把手电动结构部分和油动结构部分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和影响,工作可靠。
【专利说明】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摩托车,具体来讲涉及一种方便安装和使用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属于混合动力摩托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和电动车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各自的缺点。摩托车由于使用燃料,故动力好,爬坡能力强,行驶里程远,但使用成本高,排放需要控制,在某些城市有所限制。电动车正好相反,由于只需要充电即可使用,所以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但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爬坡度不够。鉴于两者的优缺点互补,所以油电混合动力的摩托车便应运而生,它既是摩托车,又是电动车,摩托车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和电动车的电机动力系统各自相对独立。油电混合动力的摩托车节能、安全、降耗、减排,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解决了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爬坡度不够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前景。
[0003]目前混合动力摩托车尚处于前期研宄阶段,还没有形成量产,但基本方向主要还是在传统摩托车上进行改进设计而成,将电动车相关部件融入摩托车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设计成本和开模等费用。通常摩托车通过转动把手加油,电动车通过脚踩油门踏板加油,两者的操作模式和习惯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在混合动力摩托车上将两种加油模式结合起来,对驾驶者的操作习惯改变尽量小,同时对摩托车结构的改动尽量小,便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本把手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减速方式,同时本把手方便安装和使用,工作可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6]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包括固定安装在手把管上的加速座和活动安装在手把管上可绕手把管转动的转把,在转把上设有拉索槽,其特征在于:在转把位于拉索槽所在端圆周上安装有长条状铁片,加速座由相对开口的上壳和下壳构成,上壳或下壳上设有定位销,手把管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上壳和下壳合围将手把管抱紧并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定位,上壳和下壳合围后将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和铁片罩住,在下壳内壁上安装有与铁片对应的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座内设有转把限位件,转把限位件位于转把内端面以阻止转把向转把限位件方向窜动,转把限位件被夹紧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0008]所述转把限位件由套在手把管上的圆筒和设置在圆筒外壁上的挡板构成,转把套在该圆筒上,挡板被夹紧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下壳内壁上设有两道平行的圆周槽,外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和铁片,外侧的圆周槽使用状态的最底位置设有排水孔,内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限位件上的挡板,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两圆周槽共用的槽壁顶部且左右两侧和外侧均设有防护板以形成开口向中部的容纳室。
[0010]所述加速座上设有一体成型的信号线引出座,信号线引出座上设有线孔,信号线通过线孔从信号线引出座中穿出。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把手在传统摩托车把手结构上改进而成且改动小,不管是电动还是油动的加速都直接通过转动转把实现,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速模式。
[0013]2、本结构在同一把手上实现了两个功能用于电动的电动霍尔信号输出;用于油动的控制油门拉索工作行程,且这两个功能可同时工作,相对现有技术两功能在不同结构上各自实现的方式,本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成本也低。
[0014]3、本把手电动结构部分和油动结构部分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和影响,工作可靠。
[0015]4、本把手加速座由上下壳体组合而成,方便安装和拆卸。
[0016]5、在加速座内设有转把限位块,限制了转把的轴向窜动,使加速座上的铁片与转把上的霍尔传感器能够可靠对应,即转把工作可靠。
[0017]6、即使有水进入把手加速座内,也会通过排水孔排走,况且霍尔传感器位置比排水孔更高,同时位于仅一侧开口的容纳室内,所以本结构的核心元件霍尔传感器几乎不可能进水,即产品防水性能和产品的工作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实用新型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见图1和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包括固定安装在手把管上的加速座I和活动安装在手把管上可绕手把管转动的转把2,在转把2上设有拉索槽3。在转把2位于拉索槽所在端圆周上安装有长条状铁片(磁片)4,加速座I将转把上的拉索槽3和铁片4罩住。在加速座I孔壁上安装有与铁片对应的霍尔传感器5,霍尔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由于转把可相对加速座转动,因此铁片4相对霍尔传感器5也发生转动,转动位置不同霍尔传感器产生不同的磁场信号,该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给电机控制器,由电机控制器根据信号大小控制电机的输出,实现加减速。而本把手作为传统摩托车的加速原理和结构没有改变,在加速座I上设有油门拉索通道,油门拉索6 —端安装在拉索槽3内,另一端穿过油门拉索通道后穿出本把手。转动转把即实现油门拉索的拉紧,从而改变油门开度,改变供油量。本把手电动部分结构和油动部分结构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和影响,工作可靠。
[0022]本实用新型加速座I由相对开口的上壳7和下壳8两部分构成,两者对扣后形成环状结构,中心孔用于手把管通过。上壳7内设有定位销9,手把管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上壳定位销插入手把管上定位孔内,下壳再与上壳合围将手把管抱紧并通过螺钉紧固,上壳7和下壳8合围后将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3和铁片4罩住。实际设计时,为了走线方便,霍尔传感器5安装在下壳8内壁上,油门拉索通道也设计在下壳上。
[0023]由于本实用新型电动操作是靠铁片相对霍尔传感器转动的不同角度实现加减速,所以铁片和霍尔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就非常重要。如果转把有轴向窜动,可能会影响两者的感应效果。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加速座I内设有转把限位件10,转把限位件10位于转把2内端面以阻止转把向转把限位件方向窜动,转把限位件10被夹紧于上壳7和下壳8之间,即转把限位件的位置被加速座所确定,这样就防止了转把向转把限位件方向窜动。具体地,所述转把限位件10由套在手把管上的圆筒11和设置在圆筒外壁上的挡板12构成,圆筒11和挡板12 —体成型,且实际为塑料件。转把2则套在该圆筒11上,挡板12被夹紧于上壳7和下壳8之间。本实用新型挡板既可以设计为法兰盘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对称的两支耳,即将法兰盘对称切掉两块,这样在不影响自身作用发挥的前提下,可以节省材料。
[0024]所述下壳内壁和上壳内壁上均设有两道平行的圆周槽,外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和铁片(拉索槽和铁片这部分在转把上形成环状突起,以使圆周槽更好地与之配合),同时外侧的圆周槽使用状态的最底位置设有排水孔13,如果有积水则可以通过排水孔自动流走。内侧的圆周槽则用于容纳转把限位件上的挡板。
[0025]由于霍尔传感器是电动操作的核心元件,如果出现故障,可能将直接导致电动加减速失效,所以对其进行特别保护很有必要。故本实用新型将霍尔传感器位于两圆周槽共用的槽壁顶部且其左右两侧和外侧均设有防护板以形成开口向中部的容纳室,即霍尔传感器位于该容纳室内,同时容纳室开口侧有挡板保护,所以即使高压水也很难进入。
[0026]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外侧和内侧是基于手把安装后的状态确定的,靠近转向柱的为内侧,远离转向柱的为外侧。
[0027]为了方便信号线的引出,在加速座下壳8上设有一体成型的信号线引出座14,信号线引出座14上设有线孔15,信号线通过线孔从信号线引出座中穿出。
[0028]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摩托车把手结构上改进而成且改动小,不管是电动还是油动的加速都直接通过转动转把实现,完全不改变传统摩托车驾驶人的加速模式和习惯,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0029]同时,本结构在同一把手上实现了两个功能用于电动的电动霍尔信号输出;用于油动的控制油门拉索工作行程,且这两个功能可同时工作,只是在油动模式下,霍尔信号输出不起作用而已,在电动模式下,油门拉索不起作用而已。相对现有技术两功能在不同结构上各自实现的方式,本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成本也低。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包括固定安装在手把管上的加速座(I)和活动安装在手把管上可绕手把管转动的转把(2 ),在转把(2 )上设有拉索槽(3 ),其特征在于:在转把(2)位于拉索槽所在端圆周上安装有长条状铁片(4),加速座(I)由相对开口的上壳(7)和下壳(8)构成,上壳或下壳上设有定位销(9),手把管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上壳和下壳合围将手把管抱紧并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定位,上壳和下壳合围后将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3)和铁片(4)罩住,在下壳(8)内壁上安装有与铁片对应的霍尔传感器(5),霍尔传感器(5)通过信号线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座Cl)内设有转把限位件(10),转把限位件位于转把内端面以阻止转把向转把限位件方向窜动,转把限位件(10)被夹紧于上壳(7)和下壳(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限位件(10 )由套在手把管上的圆筒(11)和设置在圆筒外壁上的挡板(2 )构成,转把(2 )套在该圆筒(11)上,挡板被夹紧于上壳和下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内壁上设有两道平行的圆周槽,外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端面上的拉索槽(3)和铁片(4),外侧的圆周槽使用状态的最底位置设有排水孔(13),内侧的圆周槽用于容纳转把限位件上的挡板,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两圆周槽共用的槽壁顶部且左右两侧和外侧均设有防护板以形成开口向中部的容纳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摩托车用油电两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座下壳(8)上设有一体成型的信号线引出座(14),信号线引出座上设有线孔(15),信号线通过线孔从信号线引出座中穿出。
【文档编号】B62K23/04GK204173116SQ201420633081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叶海明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