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9183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燃油摩托车具有动力大、速度快等优点,电动摩托车具有节约能源、噪音小的优点;但是电动摩托车的输出动力小、速度慢。最主要的是存在着蓄电池充电时间长,储存电量有限,持续行驶距离较短,不适合长距离的行驶。所以油电两用摩托车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同时用于电动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的车把加速器结构复杂,不易于维修,需要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0003]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在基于原有的车把加速器上进行改进,同时具有油、电两用摩托车的油门加速控制功會K。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如下:一种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包括把手、电动车把、环状换位器、定位螺栓、垫片、紧定螺栓、锁紧螺栓和扭动控制器,电动车把套在把手上,电动车把上装有扭动控制器,电动车把的内侧端连接有油门拉线固定座,油门拉线固定座上安装有油门拉线,环状换位器套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通过内侧凸出结构与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部的凹槽配合,把手和电动车把的外侧端相同位置开有轴向限位凹槽和半环形限位凹槽,环状换位器上装有定位螺栓和紧定螺栓,把手的外侧端装有垫片,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上的定位螺栓被限定在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面和垫片之间,定位螺栓的一端在轴向限位凹槽内滑动进入到半环形限位凹槽内。
[0005]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油门控制器上改进,具有结构简单、维修容易,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状换位器与扭动控制器连接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状换位器与扭动控制器分开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0011]实施例1
[0012]如图1-4所示,一种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包括把手1、电动车把
2、环状换位器3、定位螺栓4、垫片5、紧定螺栓6、锁紧螺栓7和扭动控制器8,电动车把2套在把手I上,电动车把2上装有扭动控制器8,电动车把2的内侧端连接有油门拉线固定座,油门拉线固定座上安装有油门拉线,环状换位器3套在把手I外侧端,环状换位器3通过内侧凸出结构与扭动控制器8外侧端部的凹槽配合,把手I和电动车把2的外侧端相同位置开有轴向限位凹槽9和半环形限位凹槽10,环状换位器3上装有定位螺栓4和紧定螺栓6,把手I的外侧端装有垫片5并通过锁紧螺栓7固定在把手I外侧端,环状换位器3上的定位螺栓4被限定在扭动控制器8外侧端面和垫片5之间,定位螺栓4的一端在轴向限位凹槽9内滑动进入到半环形限位凹槽10内。当需要汽油驱动时,环状换位器3向内侧移动插入电动车把2的半环形限位凹槽10内时,扭动控制器8和电动车把2被锁紧,扭动控制器8和电动车把2—起转动,从而带动控制电动车把2的内侧端的油门拉线伸长与缩短;当需要电驱动时,环状换位器3向外侧移动从电动车把2的半环形限位凹槽10内脱离,扭动控制器8被释放单独进行转动,从而控制电动油门控制加速。
【主权项】
1.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包括把手、电动车把、环状换位器、定位螺栓、垫片、紧定螺栓、锁紧螺栓和扭动控制器,电动车把套在把手上,电动车把上装有扭动控制器,电动车把的内侧端连接有油门拉线固定座,油门拉线固定座上安装有油门拉线,其特征在于,环状换位器套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通过内侧凸出结构与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部的凹槽配合,把手和电动车把的外侧端相同位置开有轴向限位凹槽和半环形限位凹槽,环状换位器上装有定位螺栓和紧定螺栓,把手的外侧端装有垫片,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上的定位螺栓被限定在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面和垫片之间,定位螺栓的一端在轴向限位凹槽内滑动进入到半环形限位凹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油电两用摩托车车把动力控制转换装置,包括把手、电动车把、环状换位器、定位螺栓、垫片、紧定螺栓、锁紧螺栓和扭动控制器,环状换位器套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通过内侧凸出结构与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部的凹槽配合,把手和电动车把的外侧端相同位置开有轴向限位凹槽和半环形限位凹槽,环状换位器上装有定位螺栓和紧定螺栓,把手的外侧端装有垫片,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把手外侧端,环状换位器上的定位螺栓被限定在扭动控制器外侧端面和垫片之间,定位螺栓的一端在轴向限位凹槽内滑动进入到半环形限位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油门控制器上改进,具有结构简单、维修容易,成本低的优点。
【IPC分类】B62K23/04
【公开号】CN205203264
【申请号】CN201521047758
【发明人】徐士伟
【申请人】徐士伟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