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缩式防雨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453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防雨遮阳产品,尤其涉及电动车的防雨遮阳篷。

技术背景:

电动车防雨遮阳篷,以方便人们出行而受到欢迎,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和雨天,防雨遮阳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用的防雨遮阳篷其缺点是超大超高,影响视线,特别是当风大时,伞面由于面积大影响电动车稳定性,也因阻力增加而影响速度,达不到有关交通安全规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自动收缩式防雨遮阳篷,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电动车,可收缩式,占地空间小,使用方便,符合有关交通安全规范要求,即能档风又能防雨遮阳的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固定座(1)、固定座弹簧(2)、转轴轴承(3)、转轴(4)、前面板(5)、底盖(6)、齿轮组件(7)、上盖(8)、面板固定座(9)、控制盒(10)、减速电机(11)、电子器件(12)、支架下座(13)、支架上座(14)、伞布(15)、支架总成(16)、c管(17)、c管螺杆帽(18)、b管(19)、上丝杆(20)、b管螺杆帽(21)、下丝杆(22)、a管(23)、丝杆轴承(24)、传送带(25)、支架横板(26)、支架连杆(27)和转轴螺帽(28)组成。在上盖(8)两侧连接有a管(23),a管(23)内套有b管(19),在b管(19)内套有c管(17);在a管(23)外连接有面板固定座(9),面板固定座(9)连接前面板(5);b管(19)上部连接有支架下座(13),支架下座(13)连接支架总成(16);c管(17)上端连接有支架上座(14),支架上座(14)连接支架总成(16),支架总成(16)构成可伸缩的组件;在a管(23)内装有下丝杆(22),b管螺杆帽(21)固定于b管(19)下端;c管螺杆帽(18)固定于c管(17)下端;伞布(15)分别与左右支架总成(16)相连接;在上盖(8)上面设有控制盒(10),控制盒(10)内有减速电机(11)和电子器件(12);减速电机(11)出轴端装有齿轮组(7),并通过齿轮组(7)将动力传输给下丝杆(22),下丝杆(22)通过传送带(25)将动力传送给另一侧的下丝杆(22);上盖(8)与底盖(6)相连接,在底盖(6)中部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与转轴轴承(3)连接,转轴轴承(3)与支架横板(26)连接,在支架横板(26)两端连接有支架连杆(27),支架连接(27)端头与电动车反光镜座相连接;在转轴(4)底部连接有转轴螺帽(28),在转轴(4)的出轴连接有固定座弹簧(2),固定座弹簧(2)另一端与固定座(1)连接,固定座固定电动车前面壳上。安装使用时,将支架连杆(27)固定于电动车两端的反光镜底座上,将固定座(1)固定在电动车前面壳上,接通电源,开启控制盒(10)上的上升开关,b管(19)和c管(17)上升,同时支架总成(16)带着伞布(15)向后展开,收缩时按动控制盒(10)的下降开关即可,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防雨遮阳篷固定于电动车反光镜底座上,安装方便不占空间,整个防雨遮阳篷放置于前面板后面,美观性好,采用支架横板(26)、转轴(4)、固定座弹簧(2)和固定座(1)的机构,解决了防雨遮阳篷随龙头转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固定座弹簧3.转轴轴承4.转轴5.前面板6.底盖7.齿轮组8.上盖9.面板固定座10.控制盒11.减速电机12.电子器件13.支架下座14.支架上座15.伞布16.支架总成17.c管18.c管螺杆帽19.b管20.上丝杆21.b管螺杆帽22.下丝杆23.a管24.丝杆轴承25.传送带26.支架横板27.支架连杆2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安装使用时,将支架连杆(27)固定于电动车两端的反光镜底座上,将固定座(1)固定在电动车前面壳上,接通电源,开启控制盒(10)上的上升开关,b管(19)和c管(17)上升,同时支架总成(16)带着伞布(15)向后展开,收缩时按动控制盒(10)的下降开关即可,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可根据需要安装防盗、蓝牙和mp3的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收缩式防雨遮阳篷,主要用于电动车的防雨遮阳,它由固定座(1)、固定座弹簧(2)、转轴轴承(3)、转轴(4)、前面板(5)、底盖(6)、齿轮组件(7)、上盖(8)、面板固定座(9)、控制盒(10)、减速电机(11)、电子器件(12)、支架下座(13)、支架上座(14)、伞布(15)、支架总成(16)、C管(17)、C管螺杆帽(18)、B管(19)、上丝杆(20)、B管螺杆帽(21)、下丝杆(22)、A管(23)、丝杆轴承(24)、传送带(25)、支架横板(26)、支架连杆(27)和转轴螺帽(28)组成,能够实现档风、防雨和遮阳,固定于电动车反光镜底座上,通过手动或摇控进行操作,不占用有效空间,符合中国有关安全规范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光
技术研发日:2016.04.19
技术公布日:2017.10.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