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18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公开一般涉及货物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货车,尤其涉及箱体容积增大的货车。

背景技术:
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现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例如: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人们的购物观念也渐渐从实体店转移到网购上,从而促进了快递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快递行业的发展离不了用来运输快递商品的运输货柜车的支持。货柜车一般包括车架、车头和货车箱。车架包括大梁,设置在大梁两侧的车轮。车架中一般选择在大梁上竖直设置有纵梁,纵梁与大梁固定连接,然后纵梁远离地面的一端与车架底架固定连接,底架上设置货车箱。但随着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递商品日益渐多,进而要求运输货柜车的数量随之增加,但这会导致快递成本上升。但又由于国家对运输货柜车有着严格的尺寸控制要求,包括车身高度、宽度、长度及车架中包括大梁不允许进行焊接等改造操作,故通过增加运输货柜车整体的高度及长度来增加车箱容积是不可行的,故保持原有车身高度、宽度及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货柜车的车箱容积一直是本领域为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货车箱体容积增大的货车。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车,包括大梁,及位于大梁上的底架结构,底架结构包括框架式底架本体,底架本体包括沿底架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架横梁,底架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车箱,底架本体还包括用于降低大梁的顶面与底架本体的底面之间距离的垫板组件,垫板组件固定连接于底架横梁的底部,垫板组件上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的宽度,垫板组件设有用于与大梁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孔。本发明提供的货车,通过在大梁与底架本体之间设垫板组件,其中垫板组件与底架本体固定连接,垫板组件通过安装孔与大梁固定连接,进而底架本体固定在大梁上方,从而免去纵梁的使用,实现了降低车箱与大梁之间距离的目的,可在保证货车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增加了车箱的容积的效果,从而减低运输成本。与此同时,由于垫板组件上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底架横梁与大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还利用车箱对大梁的压力的分散,延长底架结构和大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货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附图3中的A-A视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箱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配合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货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底架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附图3中的A-A视图,请参考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车,包括大梁1,及位于大梁1上底架结构2,底架结构2包括框架式底架本体21,底架本体21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架横梁211,底架本体21上固定连接有车箱3,底架本体21还包括用于降低大梁1的顶面与底架本体21的底面之间距离的垫板组件,垫板组件固定连接于底架横梁211的底部,垫板组件上与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211的宽度,垫板组件设有用于与大梁1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大梁1与底架本体21之间设垫板组件,其中垫板组件与底架本体21固定连接,垫板组件通过安装孔与大梁1固定连接,进而底架本体21固定在大梁1上方,从而免去纵梁的使用,实现了降低车箱3与大梁1之间距离的目的,可在保证货车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车箱3的整体高度,达到增加了车箱3的容积的效果,从而减低运输成本。与此同时,由于垫板组件上与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211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底架横梁211与大梁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还利用车箱3对大梁1的压力的分散,延长底架结构2和大梁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件,垫板件包括沿底架本体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一垫板221,第一垫板221与底架横梁2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垫板221上与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211的宽度,第一垫板221上设有安装孔,垫板件还包括沿第一垫板221上靠近底架本体21的外侧的一端向远离底架本体2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垫板222,两第二垫板222之间形成有用来安放大梁1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一般大梁1皆有两条并排间隔设置的梁,两条梁的之间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垫板组件包括垫板件,垫板件包括沿底架本体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第一垫板221,这对第一垫板221分别置于两条梁的顶面上,第一垫板221设有用于与大梁1固定连接的安装孔,具体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垫板221一般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第一垫板221上与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211的宽度,可增加了底架横梁211与大梁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还利用车箱3对大梁1的压力的分散,延长底架本体21和大梁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第一垫板221为矩形板。本实施例中,第一垫板221结构简单,且第一垫板221与底架本体21及大梁1顶面紧密贴合,减少因第一垫板221与底架本体21及大梁1顶面存在不平点,进而导致有明显的间隙的存在,严重影响整体架构的稳定性。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之间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也可分别与大梁1的顶面及外侧面固定连接,也可优选为一体成型。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为一体成型时,不仅避免使用用于固定连接两者的连接件,还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及安装精度,同时增加了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之间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强度及耐冲击性能。垫板件中的两个第二垫板222之间形成有用来安放大梁1的间隙,两第二垫板222分别与大梁1的外侧面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如第一垫板221上设有用于与大梁1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或者第二垫板222上设有用于与大梁1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或者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大梁1螺栓连接的安装孔。优选地,垫板组件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垫板件,第一垫板221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垫板222为一体成型,第二垫板222上也设有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底架结构2自身重量对大梁1的压力,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垫板组件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垫板件。垫板组件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垫板件的数量可根据具体车型及负载等要求进行合适的数量设计并进行布置。这里垫板件上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的长度也可根据具体车型及负载等要求进行合适的数量设计并进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间隔设置的垫板件,还便于维修及更换,降低维修成本,节约资源。优选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件,垫板件包括沿底架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上沿底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远离底架横梁方向延伸有第二垫板,两第二垫板之间形成有用来安放大梁的间隙,在第一垫板的顶部与底架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垫板上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的宽度,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皆设有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垫板件包括一个第一垫板,以及第一垫板上沿底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远离底架横梁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垫板,第一垫板整体担在大梁的顶面,两个第二垫板之间设有大梁,第二垫板上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大梁的外侧面。第一垫板的顶部与底架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垫板上沿大梁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与大梁螺栓连接的安装孔,第一垫板上与底架横梁固定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底架横梁的宽度,可增加了底架横梁与大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降低两者之间的磨损,还利用车箱对大梁的压力的分散,延长底架本体和大梁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二垫板222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加强件23,加强件23的顶部抵接于底架本体21的底部,底架结构2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垫板222的外侧面与底架横梁211的连接板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垫板222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强件23,进一步地第二垫板222外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与加强件23固定连接,夹板再与第二垫板22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加强件23的顶部抵接于底架本体21的底部,底架结构2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垫板222的外侧面与底架横梁211的连接板24,可增加大梁1对底架结构2的整体支撑能力及稳定性能。这里加强件23优选为牛腿。连接板24为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接侧板,两连接侧板分别与底架横梁211和第一垫板221固定连接。优选地,底架本体21上背离垫板组件的一侧关于底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凸起槽25,凸起槽25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容纳车轮的容腔,底架本体21上关于底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沉槽部26,沉槽部26包括与第二垫板222固定连接的框架式侧板261,侧板261上远离第一垫板221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夹板方向延伸有框架式底板262,与侧板261固定连接的第二垫板222上远离底架本体21的一端延伸有第三垫板223,第三垫板223与第一垫板221位于第二垫板222的同一侧,第三垫板223与第一垫板221之间形成用于安放大梁1的空间。由于不同车型的货车,在大梁1设计时也存在不同,例如车轮的顶面低于底架本体21,这样就不需要考虑车轮与底架结构2之间的干涉问题,但是有的车型中在本实施例中,车轮的顶面不低于底架本体21,故需要避免车轮与底架结构2之间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底架本体21上背离垫板组件的一侧关于底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凸起槽25,凸起槽25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容纳车轮的容腔,有效地解决了底架结构2与车轮之间发生干涉的问题。同时,容腔与车轮顶部的外表面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间隙,以满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跳动导致车轮与底架结构2之间的干涉问题。此外,沉槽部26包括与第二垫板222固定连接的框架式侧板261,侧板261上远离第一垫板221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夹板方向延伸有框架式底板262,进一步地,侧板261与底板262相互垂直设置,来使得沉槽部26的容积最大。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沉槽部26的容积,在保证汽车能够正常运行时,将与侧板261固定连接的第二垫板222上远离底架本体21的一端延伸有第三垫板223,第三垫板223与第一垫板221位于第二垫板222的同一侧,第三垫板223与第一垫板221之间形成用于安放大梁1的空间,这样底板262与侧板261的位置就可以往下延伸,实现增加容积的目的。优选地,相邻的底架横梁21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分别与相应的两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相互垂直设置,大梁1与第一垫板221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小于对应的第一垫板221的宽度;侧板261与底板262垂直设置,加强件23抵接于底板262的底部;侧板261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连接杆2611,第二连接杆2611皆固定连接于同一第二垫板222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底架横梁211一般为槽型钢结构、或者空心矩形棱柱结构。相邻的底架横梁21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分别与相应的两底架横梁21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垂直于相应的两底架横梁21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可增加底架本体21整体结构稳定性。第一垫板221与第二垫板222相互垂直设置,以便于垫板件与大梁1顶面及外侧面紧密贴合,减少两者之间的间隙,增加垫板件与大梁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及冲击性能。进一步地,大梁1与第一垫板221连接的部分的宽度小于对应的第一垫板221的宽度,及第一垫板221延伸出对应的梁的顶面,便于车箱3对大梁1的压力的扩散,降低大梁1的承接力度,延长大梁1的使用寿命。侧板261包括沿底架本体2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连接杆2611,第二连接杆2611皆固定连接于同一第二垫板222上,即侧板261通过一个第二侧板261与大梁1固定连接。这里第二连杆优选为空心矩形棱柱结构。进一步地,凸起槽25包括与大梁1顶面平行设置的支撑层,支撑层为矩形结构,支撑层也为框架式结构,支撑层的底面与车轮的顶部的外表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箱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配合使用示意图,请参考图5-6,车箱3上的至少一个车箱3侧面上包括沿车箱3侧面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箱板结构,箱板结构包括箱板本体31,箱板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皆设有本体侧板261,两本体侧板261上分别设有互补的第一连接组件32和第二连接组件33,第一连接组件32包括沿箱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卡槽321及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组件33包括沿箱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卡块331及第二连接部,卡块331卡接于相邻的箱板结构中的卡槽321,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相邻的箱板结构中的第一连接部,箱板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车箱3为长方体,包括与底架结构2连接的底面及位于车箱3顶部的顶面,顶面与底面之间设有4个车箱3侧面。一般一个车箱3侧面为箱门结构,其他三个车箱3侧面皆可以采用上述的箱体结构拼接而成。箱板主体为四边形棱柱,包括沿箱板主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本体侧板261。箱板主体的两本体侧板261上分别固定连接互补的第一连接组件32与第二连接组件33,第一连接组件32包括沿箱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卡槽321及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组件33包括与卡槽321对应设置的卡块33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相邻的箱板结构之间通过卡块331与卡槽321之间的卡接配合,同时还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配合,不仅使得两箱板之间连接稳固,同时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时使得于卡槽321与卡块331之间配合紧密,同时还使得相邻箱板的连接处密封性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拼装箱板时存在的密封性不好问题,显著地提高了车箱3的密封性能。第一连接组件32与第二连接组件33分别与对应箱板主体三者一体成型,避免了额外固定箱板与第一连接组件32与第二连接组件33的工艺,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箱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与耐冲击性能。优选地,卡槽321内侧面上设有凹形弧面3211,卡块331与凹形弧面3211接触的一端设有凸起部3311,凸起部3311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312,凹槽3312内设有密封件或者密封胶。在本实施例中,两箱板结构在配合使用时,卡槽321内部设有凹形弧面3211,卡块331远离箱板本体31的一端包括与凹形弧面3211对应设置的凸起部3311,凸起部3311与凹形弧面3211配合使用。这里凹形弧面3211和凸起部3311的外表面皆为光滑平面。在拼装时,凸起部3311沿着凹形弧面3211滑动,可减少两者在拼装时的摩擦,同时还使两者之间紧密贴合,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凸起部3311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3312,凹槽3312内设有密封件或者密封胶,优选为树脂型密封胶,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流动性,使得在拼接过程中及拼接完成后在卡槽321与卡块331之间渐渐形成密封层,同时还随着卡块331在卡口内的转动时,在第一卡口板上涂覆较大的面积,使得密封层面积扩大,密封效果更佳,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卡槽321包括沿背离箱板本体3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侧壁3212与第二卡槽侧壁3213,第一卡槽侧壁3212与第二卡槽侧壁3213沿箱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第二卡槽侧壁3213位于第一卡槽侧壁3212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凹形弧面3211位于第二卡槽侧壁3213的内侧面上,凹槽3312位于凸起部3311上远离第二卡槽侧壁3213的一侧;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勾322,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卡勾322对应设置的第二卡勾332,第一卡勾322与第二卡勾332相向设置,第一卡勾322的卡勾口沿箱板本体31的厚度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侧壁3212用来当做卡块331的支撑转动点,凸起部3311与第一卡槽侧壁3212上远离箱板主体的一端抵接,并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凸起部3311与第二卡槽侧壁3213上的凹形弧面3211滑动配合,使得卡槽321与卡块331之间完成卡接。由于卡块331与卡槽321所在的这一侧长置于外界环境中使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性效果,故将凹槽3312位于凸起部3311上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322与第二卡勾332之间进行配合连接,一方面使得卡块331与卡槽321之间卡接紧凑,同时实现相邻箱板结构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可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卡勾322及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勾332,另外第一卡勾322或者第二卡勾332的长度可进行调整,以满足使用需求。优选地,与第二连接组件33固定连接的本体侧板261沿本体侧板261与卡块331的连接处悬伸设置,箱板结构为铝合金箱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箱板结构一般采用铝合金设置,在装配箱板时,先将卡块331放入卡口中,然后抬起第二连接组件33所在的箱板,使得卡块331相对于卡口向靠近第一连接件方向转动,同时铝合金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箱板上第二连接组件33所在的一端发生较小的形变,具体为卡块331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变大,使得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之后利用铝合金具有的弹性,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形状恢复,使得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稳固连接。当与第二连接组件33固定连接的侧板261沿该侧板261与卡块331的连接处悬伸设置,可有效地支撑箱板在上述形变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